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儒耀教授(1914.11.16-2003.2.19),辽宁海城人.中国著名医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整形外科奠基人之一。1932年就读于四川华西大学医牙学院,1939年毕业获牙医学博士学位:1942年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进修学院.1948年毕业获医学科学博士学位:1948年就读于四川华西大学医学院。  相似文献   

2.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创建于1954年.2004年荣获陕西省重点学科.2007年荣获国家重点学科称号.2012年获得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现开设正式床位90张.副高以上专家教授15人.其中8人接受过国外一年以上专业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C—L短柱侧倾碟瓣行二尖瓣置换术的近期与远期疗效,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1年10月至2006年11月,259例用国产C—L短柱侧倾碟瓣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长期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早期死亡12例,死亡率为4.63%(12/259)。术后早期未出现与心瓣膜相关的并发症。1996年以后病死率降至2.59%。随访235例患者,12例失访,随访率95.1%(235/247),随访时间9.77±3.09年。晚期死亡患者26例,随访期间无由于心瓣膜结构损坏导致的患者死亡。5年,10年和1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6.80%±2.30%,78.20%±3.33%和55.23%±4、34%;无血栓栓塞率5年,10年和15年分别为95.95%±0.74%,92.52%±4.11%和80.52%±4.11%;无出血率5年,10年和15年分别为94.64%±1.75%,89.55%±3.28%和79,39%±4.43%。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141例(67.46%),Ⅱ级56例(26.79%),Ⅲ级10例(4.78%),Ⅳ级2例(0.95%)。结论通过15年的长期随访显示,行二尖瓣置换术选择国产C—L短柱侧倾碟瓣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64岁。因“右侧腰部疼痛不适6年.可复性肿物4月余”于2011年6月11日人院。患者于2005年无明显诱因出现有腰部疼痛不适.阵发性发作.在外院多次诊治.均未明确诊断。今年2月发现右侧腰部肿物并进行性增大.无红肿.伴轻度疼痛..无咳嗽和腹痛、腹泻等症状.肿物可自行缩小与增大.  相似文献   

5.
三十余年中,阜外医院共行二尖瓣直视成形术488例。住院死亡率11.27%,1980年以后为7%。平均随访12.33±8.83年,远期死亡率1.99%人年,再手术率0.37%人年,栓塞率0.5%人年。本文着重讨论二尖瓣成形方法和影响成形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48岁.因腹痛不适2年余.体检发现结肠肿物而于2011年1月17日入院.CT检查提示:盲肠及升结肠下段肿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镜见肠腔明显狭窄.黏膜肿胀.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进展期胃癌 D1和D2术式的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 1996年 6月至 2000年 5月 60例可切除性远侧胃癌,将患者随机分为D1组30例和D2组30例,分别由两组年资相当的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结果两组患者无手术死亡。经统计,术后转移复发率1年D1组40.0%、D2组3.3%; 2年D1组53.3%、D2组10.0%; 3年D1组56.6%、D2组13.3%; 4年D1组60.0%、D2组16.7%。提示D2与D1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生存率1年D1组73.3%、D2组96.7%;2年D1组59.3%、D2组96.5%;3年D1组53.6%、D2组83.3%;4年D1组44.5%、D2组80.0%(P<0.05)。结论D2术式在减少胃癌术后转移复发率及提高生存率方面.效果明显优于D1术式,可作为进展期胃癌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0年来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的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0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行胃癌手术切除的251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其按入院时间段分为前阶段组(1990-1999年)和近阶段组(2000-2009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差异。结果全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48.1%,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为53.7%。前阶段组与近阶段组患者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脉管癌栓、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根治性切除患者,近阶段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为(20.1±8.3)枚/例,明显多于近阶段组的(9.5±6.0)枚/例(P〈0.01)。前阶段组和近阶段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0.1%和51.5%,其中根治性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5.7%和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证实,时间段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HR=0.763,95%CI:0.669~0.872)。结论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近10年来胃癌外科治疗效果得到了确切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球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Parkin博士报告,1980年全球结肠直肠癌新增病例57.21万例,1985年为67.8万例.1990年为78.3万例,2000年增至94.5万例。2002年结肠直肠癌新增病例102.3万例,死亡52.9万例,分别比2000年增加8.3%和7.5%,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所有癌症的第3位和第4位。在现有2460万例癌症病人中,结肠直肠癌占11.4%(280万例/2460万例),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2位mm。我国情况亦类似,以上海为例,1973~1993年结肠直肠癌发病率每年递增4.2%,比全球每年递增2%还高一倍。  相似文献   

10.
继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继发性肝癌的肝切除的适应症、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分析1992年3月至1999年5月的67例继发性肝癌之肝切除69次的随访资料,28.3%行左半肝切除,3%为右半肝切除.7.5%为左外叶切除,13.4%为左内叶切除,23.9%为右前叶切除,19.4%为右后叶切除.1.5%为部分肝叶切除或楔形切除,3%为微波刀切除,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并左半肝切除3例(4.5%)。结果 手术死亡1例(1.5%).余之随访1~7年(平均5年),1、2、3、4、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8.36%、22.34%、19.40%、16.42%和11.94%.其中大肠癌生存大于5年者21.43%。结论 肝转移癌的外科切除是安全的.在很多患者是有效的,可提供有意义的长期生存和切除后部分获得治愈机会。我们推荐,任何肝转移癌患者、解剖分布的肿瘤切除后肝功良好和能耐受手术者应考虑切除。  相似文献   

11.
自1996年8月至2003年10月.我院采用股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下肢损伤后血管痉挛患者8例.随访1~7年症状改善明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86~1995年共收治胃癌342例.其中残胃吻合口癌9例.占2.63%,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45~68岁,50岁以上8例,平均年龄57.8岁。两次手术间隔时间11年2例,12年1例.13年2例.15年4例。首次术后病检为胃窦部溃疡5例,胃小弯侧溃疡2例.十二指肠球  相似文献   

13.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局部复发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在飙升。根据2004年统计资料.我国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率分别为12.69/10万和11.72/10万,两者合计则仅次于肺癌、胃癌和肝癌,居第4位。1990.1992年我国十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结直肠癌平均调整病死率为4.54/10万.比1977年全国结直肠癌病死率3.54/10万增加了28.2%。居癌症死亡率的第5位。  相似文献   

14.
1984~1992年采用回盲肠代输尿管扩大膀胱术治疗6例结核性膀胱挛缩对侧肾积水患者,术后分别随访7年2例,5年2例,3.5年1例,1.5年1例.排尿正常,血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与术前比较无损害性变化.介绍了手术的操作要点.具有恢复生理排尿,防止和减轻膀胱尿液逆流感染,保护肾功能和无选择性吸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282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告1980年6月至1994年10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282例,男238例,女44例,年龄17~76岁,结节型肝癌130例,巨块型肝癌92例,弥漫型肝癌60例,其中自发性破裂大出血21例,全部病例经B超显像,CT扫描,肝动脉造影,AFP测定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外科手术治疗94例,其中脉叶切除30例,半年、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为79.9%,56.0%。22.7%13.6.和10.0%;行肝动脉血流阻断为主的外科综合治疗60例,半年,1年、2年生存率为78.3%,52.4%,13.8%;手术探查4例,存活期均少于4个月。对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行介入栓塞治疗188例,半年、1年、2年、3年生存率为73.4%,38.8%,19.7%和6.7%。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病理科医师细致取材对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淋巴结检出数量的影响。方法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2008年1。12月和2009年1。5月收治的原发性直肠癌患者(Ⅰ~Ⅲ期)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008年间(2008年组)和2009年间(自2009年1月起,病理科建议每例直肠癌患者手术检出淋巴结数量不少于15枚;2009年组)患者的淋巴结检出数量。结果232例直肠癌患者入组.其中2008年组156例,2009年组76例。两组患者性别(P=0.436)、年龄(P=0.527)、肿瘤距肛缘距离(P=0.761)、肿瘤分化程度(P=0.074)和TNM分期(P=0.167)及手术方式(P=0.715)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09年组检出淋巴结数量[(16.0±0.3)枚/例]显著高于2008年组[(11.4±0.3)枚/例](P〈0.01);2009年组检出淋巴结达12枚/例者的比例94.7%(72/76例),显著高于2008年组的45.5%(71/15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未行术前新辅助治疗、且无远处转移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病理科医师细致取材可以获得理想的淋巴结检出数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kit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A)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6月至2009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9例GIST患者的I临床病理、基因检测及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99例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DFS)为61.5%;5年总体生存率(OS)为67.4%。其中,77例c-kit外显子11、4例c.kit外显子9和2例PDGFRA外显子18突变患者5年DFS分别为64.3%、14.3%和100%。5年OS分别为70.8%、50.0%和100%。在c-kit外显子11突变的类型中。26例点突变、44例删失突变和7例复制突变患者5年DFS分别为87.1%、44.9%和80.0%,5年OS分别为88.1%、57.0%和100%。各因素之间5年DFS和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示,基因突变并不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492)。结论经手术治疗而未服用伊马替尼的GIST患者.基因突变型预后优于野生型。但基因突变并非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术后应用雷公藤多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于1990年首次将中药雷公藤多甙(GTW)用于肾移植术后的病人,替代硫唑瞟呤(Aza),取得满意疗效。对照组(Azi+CsA+Pred)85例,实验组(GTw+CsA+Pred)87例。对照组平均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18.17±1.16灭,移植肾脏1年及2年存活率为89.3±0.32%和87±0.31%;实验组平均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10.19±0.18天(P<0.05),移植肾1年及2年存活率为96.1±0.22%(P<0.01)和90.4±0;59%(P<0.05)。实验组肝功能损伤及感染等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国产侧倾碟瓣二尖瓣替换10年以上随访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随访1978年9月~1983年3月期间136例国产侧倾碟瓣二尖替换10年以上结果。早期死亡率为6.6%,早期存活127例累计随访时间1141病人年,术后5、10年存活率分别为89.8%和81.7%,晚期死亡率为1.7%病人一年,血栓栓塞,抗凝相关的出血,瓣膜衰坏,人工瓣心内膜炎和瓣周漏等发生率分别为0.4、0.8、0.1、0.1、0%病人-年,术后5、10年无死亡和瓣膜相关并发症概率分别为88.9  相似文献   

20.
心脏移植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67年人类首例同种心脏移植成功以来,全世界已经有304个医疗中心完成了心脏移植48541例(截至1999年4月)。国际上心脏移植后总的1年、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9.4%,71.9%,65.2%和45.8%。随着移植技术提高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移植疗效有了很大改善,1980~1985年间、1986~1990年间、1991~1994年间和1995~1998年间的移植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69.1%、79.3%、81.5%和82%;3年生存率分别为58.9%、71.8%、74.5%和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