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静脉穿刺时患者疼痛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静脉输液患者100例,将同体左侧前臂以下的手背静脉尺侧、手背静脉桡侧、腕部桡侧静脉三个部位作为穿刺点分3d进行穿刺,每天采取不同的穿刺部位,比较3d穿刺部位疼痛发生情况及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手背静脉尺侧疼痛最轻,桡侧次之,而腕部桡侧疼痛最明显,三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对短期输液病人尽量选择手背静脉尺侧为穿刺点,尽量少用腕部桡侧静脉,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腕关节桡侧头静脉留置针逆行穿刺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腕关节桡侧头静脉留置针常规顺行穿刺法,观察组采用腕关节桡侧头静脉留置针逆行穿刺法。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手部活动情况、疼痛程度、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结果: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手部活动情况、疼痛程度、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腕关节桡侧头静脉留置针逆行穿刺可提高老年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3.
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的效果。方法将静脉留置针患者20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前臂穿刺)107例,对照组(手背穿刺)98例,从留置时间、留置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接受程度比较两种穿刺部位的留置效果。结果两组留置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接受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前臂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优于手背静脉,应成为静脉留置针的最适宜穿刺部位。  相似文献   

4.
1病历摘要女,24岁。因右乳腺肿物于2010-06-10入院,行乳腺肿物切除术。患者体型偏瘦,选用左腕部头静脉静脉留置针穿刺,患者突感电击样疼痛,向拇指、食指处放射,穿刺失败。另行右腕部头静脉穿刺成功。手术后患者左腕部穿刺部位无红肿,压痛,虎口区、食指、中指麻木。经医生检查后,诊断医源性桡神  相似文献   

5.
ICU病人静脉留置针的位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U病人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位置。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2月入住ICU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带气管插管病人,观察并记录其静脉留置管针留置部位、时间及失败的原因。结果ICU病人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的部位是前臂,最短的部位是手背和腕部。留置套管针静脉炎的高发部位为手背,堵管最易发生于在腕部和手背(均p<0.05),而液体外渗和穿刺点红肿在各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病人留置针的最佳留置位置为前臂。  相似文献   

6.
周围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静脉穿刺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危重病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也是对护士基本功的衡量和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周围静脉因年龄,疾病治疗不同,其穿刺部位的选择也不相同,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各类血管的特点,灵活掌握穿刺技巧,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笔者在2008-08对本科50例患者选用不同部位进行静脉穿刺,现将操作方法及观察效果介绍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静脉输入营养类药物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平均年龄51岁;对照组25例,平均年龄50岁。1.2方法实验组患者静脉穿刺时采用6号输液器,穿刺部位选择在近指掌关节处血管,对照组患者采用同一型号输液器,穿刺部位选择在手背中心处血管。2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有19例输液时手背出现麻木感,针刺样疼痛并伴随整个输液过程,6例未出现疼痛。对照组患者中只有4例出现针刺样疼痛并在输液过程中疼痛减轻并逐渐消失,其余21例未出现疼痛。3讨论上肢静脉由手的深静脉和指背静脉组成,肱静脉的分支桡静脉和尺静脉汇成了手部深静脉,贵要静脉和头静脉汇成了手背静脉网。静脉穿刺时最长选用的是...  相似文献   

7.
不同静脉穿刺采血法在新生儿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儿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采集血液标本与手背静脉穿刺采集血液标本,两种方法成功 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将78例需采血化验并同时要进行静脉输液的新生儿按方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采用 静脉留置套管针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留置套管术,采取血标本后进行静脉输液;对照组41例采用7号肌肉注射针头 进行手背静脉穿刺直接采集血液标本,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及穿刺部位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 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采血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x2=0.726,P>0.05)。结论 新生儿,如只作一般生化检查, 不进行静脉输液者,则应选择手背静脉穿刺采血;如需生化检查的同时又要进行静脉输液的,选择静脉穿刺留置套 管术采集血标本,既可采集血液标本,又能进行静脉补液,是高危新生儿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套管针最佳位置选择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福娥  杨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6901-6901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套管针位置最佳选择。方法将2009-01-2009-12急诊病房留置外周浅静脉留置套管针420例的老年患者,对留置于前臂中上1/3与中下1/3处与留置于其他部位,从留置时间、静脉炎的发生率,液体外渗例数、穿刺部位红肿率以及一次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套管针留置于前臂中上1/3与中下1/3之间较留置于其他部位效果较好。结论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套管针留置于前臂中上1/3与中下1/3之间留置时间长,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套管针位置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化疗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时置管反应的发生与血管管径的相关性.方法将套管针留置在头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大隐静脉设者为A组,置管于手背静脉网及四肢其他分支静脉者为B组,观察2组患者置管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置管反应发生率为25.0%,B组置管反应发生率为70.4%,2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化疗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时,其置管反应的发生与血管管径大小有关.为血液病患者留置套管针时,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大的血管.  相似文献   

10.
刘珊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95-96
目的:比较使用静脉留置针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时不同穿刺部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和正中静脉进行穿刺,对照组选择手背静脉网及肘关节以下的其他分支静脉进行穿刺。结果:观察组穿刺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疱性化疗药物采用静脉留置针时,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和正中静脉进行穿刺,可避免药物外渗、外漏,保护血管,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及护理人员负担,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时置管反应的发生与血管管径的相关性.方法将套管针留置在头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大隐静脉设者为A组,置管于手背静脉网及四肢其他分支静脉者为B组,观察2组患者置管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置管反应发生率为25.0%,B组置管反应发生率为70.4%,2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化疗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时,其置管反应的发生与血管管径大小有关.为血液病患者留置套管针时,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大的血管.  相似文献   

12.
失血性休克病人由于失血过多,血管充盈度极差,皮肤湿冷无弹性,用套管针穿刺有一定难度,现介绍一种二次穿刺法。采用常规方法用5.5号头皮针穿刺表浅静脉成功后不解止血带,打开调节器让液体输入10ml左右,从穿刺点到止血带间的浅静脉充盈,在此段静脉上用套管针穿刺。因为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肘正中静脉压降低,二次穿刺选择的浅静脉压也降低,在不解止血带的情况下输入少量的液体,给二次穿刺创造了条件,在此项二次穿刺过程中,止血带结扎的距离距穿刺点20cm以上,否则套管针穿刺时消毒面积不够。在行二次穿刺时首选贵要静脉,因为贵要静脉起始于手背静脉网经桡侧入肱静脉,易选择体位和穿刺部位,如果受外伤限制,可选择大隐静脉或头静脉。虽然经过二次穿刺才能建立套管针静脉通路,但缩短了急救时间,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不同部位的留置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静脉留置针输液病人55例,对肘正中静脉、桡静脉、手背静脉和前臂内侧静脉输液的留置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观察.[结果]肘正中静脉留置时间最长.[结论]为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宜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  相似文献   

14.
陈姜华  宗六一  毕慧亚 《全科护理》2008,6(33):3029-303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不同部位的留置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静脉留置针输液病人55例,对肘正中静脉、桡静脉、手背静脉和前臂内侧静脉输液的留置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观察。[结果]肘正中静脉留置时间最长。[结论]为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宜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新生儿采集血标本常选用股静脉、后囟等部位。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易造成穿刺失败,皮下血肿等。近来我们对190例新生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采血,成功率由88%提高到95%,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05年2~10月我院共收住190例新生儿,年龄最大30d,最小出生30min,其中86例为早产儿,采血量2~8ml。2用物准备备BD24号一代静脉留置针,止血带,采血容器。3操作方法3.1选择部位常选用大隐静脉、足背静脉、手背静脉、桡静脉、前臂肘静脉、头部静脉和贵要静脉。选择头皮静脉须剃净穿刺部位毛发。3.2采血方法由两人共同操作,操作者按操作常规穿刺成…  相似文献   

16.
晏莉 《中国临床护理》2012,4(4):288-289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最佳部位。 方法 将神经外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121例躁动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选择上臂头静脉穿刺,对照组选择上肢前臂内/外侧静脉或手背静脉穿刺。从对上肢活动的影响、留置针保留时间、发生静脉炎及导管堵塞、导管脱出等方面比较2种穿刺部位的留置效果。 结果 实验组对上肢活动影响较对照组小;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发生穿刺点出血及导管堵塞情况少于对照组。 结论 选择上臂头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优于上肢前臂内/外侧静脉或手背静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型号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随机分为直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与Y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每组各150例,观察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静脉炎、阻塞、液体外渗等情况.[结果]两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脱出、阻塞、外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穿刺成功率因血管选择不同而不同.[结论]在小儿外周静脉输液中有效选择穿刺部位与针型是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在小儿化疗病人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将患有恶性肿瘤的小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对照组分别采用肘部静脉159例,腕部静脉10例,手背静脉5例,穿刺留置输液。结果2组穿刺所需时间,一次性穿刺率、液体通畅良好、导管脱出、静脉炎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对于患有恶性肿瘤的小儿病人而言,安全系数大,成功率高,置管时间长,确保了化疗计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型号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型号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随机分为直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与Y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每组各150例,观察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静脉炎、阻塞、液体外渗等情况。[结果]两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脱出、阻塞、外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穿刺成功率因血管选择不同而不同。[结论]在小儿外周静脉输液中有效选择穿刺部位与针型是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在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并对患者的静脉输液方式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法以12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选择普通静脉针与颈外、桡、肘正中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运用统计学方法评估不同输液方式在重症胰腺炎患者静脉输液中的效果。结果使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患者与护士的认可度最高,留置针的堵管率最小,分别与桡静脉组、肘正中静脉组、普通静脉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重症胰腺炎病人的静脉治疗过程中起积极作用,穿刺最佳部位为颈外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