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背景:正确地选择进针点、进针方向和骶髂螺钉长度,以及对S1椎弓根形状和骶髂关节毗邻结构解剖的了解成为骶髂关节螺钉置入成败的关键。 目的:通过对成人骨盆后环的CT测量,为临床用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提供形态学依据,并探讨钉道参数的变异性相关因素。 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实验,于2008-01/10在河北工程大学CT中心完成。 对象:选择100名健康成人,男女各50人,年龄23~56 岁,平均32岁,无骶髂关节疾患。 方法:用CT对100名健康成人骨盆进行扫描成像,测量S1椎弓根宽、高;S1到髂骨翼的投影点中心(即进针点)至相应椎体对侧前皮质距离,至相应椎弓根中心的距离;进针点与坐骨切迹和髂后上、下棘的距离;S1的轴线(即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和冠状面所成的角度,并记录受检者的性别、身高、体质量。分别对不同性别、左右侧别的钉道长度、进针方向进行显著性检验;以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性别、身高、体质量等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并以泊松相关分析研究各因素的相关性。 主要观察指标:骶髂关节螺钉参数的数值。 结果:100名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S1椎弓根宽平均(25.8±2.5) mm,高平均(21.2±2.7) mm;进针点至对侧前皮质的距离为(84.5±4.56) mm;进针方向与冠状面的夹角为(25.9±6.5)°,与矢状面夹角为(22.2±5.6)°;进针点与髂后上棘的距离平均(38.5±4.3) mm,与髂后下棘的距离(39.2±6.7) mm;与坐骨大切迹的距离(43.9±7.6) mm。②以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性别、体质量、身高各因素对钉道长度、椎弓根宽度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在消除体质量及身高因素的影响后,性别对钉道长度及椎弓根宽度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左、右侧别相比,钉道长度、进针角度及椎弓根宽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泊松相关分析显示身高、体质量与椎弓根宽度及钉道长度呈显著正相关,而进针角度与后两者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经骶髂关节骶骨钉的钉道参数具有较大变异性,不同个体有显著不同;体质量和身高是两个影响变异性重要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背景:模拟骶骨骨折S2椎弓根钉外进钉固定拔出力与在拔出椎弓钉时的应变电测分析鲜有报道。 目的:测量S2椎弓根外进钉固定拔出力与骶骨应变分布,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 方法:取正常国人新鲜尸体骶骨标本,以椎弓根钉外进钉方法固定于S2椎弓根,以小型力传感器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连接测量椎弓根钉的拔出力,同时以动静态电阻应变仪,对预先粘贴在4个椎弓根螺栓固定边缘部位和骶骨不同部位的应变片进行应变电测量。1号进钉点位置为左侧第1骶后孔下缘最低点,2号进钉点位置为右侧第1骶后孔下缘最低点,3号进钉点为左侧第1骶后孔连线与骶外侧嵴的交点,4号进钉点为右侧第1骶后孔连线与骶外侧嵴的交点。测量椎弓根螺钉最大拔出力和骶骨各测点应变值。 结果与结论:外进钉1号螺钉拔出力为(399.0±7.2) N,2号螺钉拔出力为(281.0±5.2) N,3号螺钉拔出力为(196.0±4.3) N,4号螺钉拔出力为(220.1±4.6) N。应变电测量最小应变发生在2号螺钉8号测点,应变为(13.5±1.1) με;最大应变发生在1号螺钉1号测点,应变为(96.8±6.5) με。提示S2椎弓根钉外进钉固定方法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3.
背景:国内外学者对骶骨骨折术式和骶2椎弓根钉固定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对于骶2椎弓根钉固定螺钉拧紧力及在最大螺钉拧紧力作用下骶骨不同部位的应变分布规律研究少见报道。 目的:研究骶2椎弓根钉固定拧紧力与骶骨应变分布,为临床骶2椎弓根钉固定术提供生物力学参数。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8-08在吉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取自正常国人新鲜尸体4具,均为男性,年龄25~30岁,由白求恩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 方法:取正常国人新鲜尸体骶骨标本,以椎弓根钉内进钉方法固定于骶2椎弓根,以小型力传感器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连接测量椎弓根钉的拧紧力,同时以动静态电阻应变仪对预先黏贴在4个椎弓根螺栓固定边缘部位和骶骨不同部位的应变片进行应变电测量。1号进钉点位置为左侧第一骶后孔下缘最低点,2号进钉点位置为右侧第一骶后孔下缘最低点,3号进钉点为左侧第一骶后孔连线与骶外侧嵴的交点,4号进钉点为右侧第一骶后孔连线与骶外侧嵴的交点。 主要观察指标:椎弓根螺钉最大拧紧力和骶骨各测点应变分布值。 结果:内进钉1号螺钉拧紧力为(68.7±7.8) N,2号螺钉拧紧力为(81.1±5.6) N,3号螺钉拧紧力为(56.9±4.6) N,4号螺钉拧紧力为(57.5±6.5) N。应变电测量最小应变发生在1号螺钉8号测点应变为(18.6±2.6)×10-6,最大应变发生在2号螺钉2号测点应变为(92.6±6.4)×10-6。 结论:骶2椎弓根钉术式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4.
背景:上颈椎疾患从后路行椎弓根固定在国内个别大型医院虽已相继开展,但该手术仍为颈椎外科高难度手术。为了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作者设计了一套个体化手术方案,并结合自行研制的椎弓根定位导向器行术中精确定位置钉,经检索相关数据库在国内未见报道。 目的:提高内固定置钉的一次成功率及植入体的生物力学效应,利用辅助检查资料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制定简单、实用的个性化方案。 方法:选择2002-01/2006-09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骨科患者31例。术中采用自制的寰枢椎定位导向器,根据寰枢椎椎弓根X射线-CT个体化测量的结果,确定进钉点、入钉的角度,选择直径及长度合适的椎弓根螺钉置入。寰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9.93± 1.32) mm,右侧(19.16±1.30) mm,寰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3.72±2.09)°,右侧(23.35±1.91)°,寰椎向头侧进钉角度(9.00±1.20)°。枢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3.14±0.82) mm,右侧(13.85±0.79) mm。 枢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4.52±1.26)°,右侧(20.42±1.42)°,枢椎向头侧进钉角度(25.00±3.00)°。 结果与结论:①31例患者置入124枚椎弓根螺钉,1次置钉成功122枚螺钉,正确率为98.39%,有2枚因内倾角偏差不够,穿破椎弓根的外侧骨皮质而改为2次定位。②2例术后出现枕大神经痛,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痊愈,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③所有患者X射线平片显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对位良好。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的脊髓位置关系良好。④平均随访10.5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材料反应。无炎症、排异等宿主反应。⑤按JOA评分标准,优16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提示从生物力学角度实施植入体置入,可提高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提高内固定置钉的一次成功率,利用辅助检查资料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制定简单、实用的个性化方案。 方法:选择2002-01/2006-09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骨科患者31例。术中采用自制的寰枢椎定位导向器,根据寰枢椎椎弓根X射线-CT个体化测量的结果,确定进钉点、入钉的角度,选择直径及长度合适的椎弓根螺钉置入。寰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9.93±1.32)mm,右侧(19.16±1.30)mm,寰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3.72±2.09)°,右侧(23.35±1.91)°,寰椎向头侧进钉角度(9.00±1.20)°。枢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3.14±0.82)mm,右侧(13.85±0.79)mm。 枢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4.52±1.26)°右侧(20.42±1.42)°,枢椎向头侧进钉角度(25.00±3.00)°。 结果:①对31例患者置入124枚椎弓根螺钉,1次置钉成功122枚螺钉,正确率为98.39%,有2枚因内倾角偏差不够,穿破椎弓根的外侧骨皮质而改为2次定位。②2例术后出现枕大神经痛,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痊愈,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③所有患者X射线片显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对位良好。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的脊髓位置关系良好。④平均随访10.5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材料反应。⑤按JOA评分标准,优16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32%。 结论:X射线-CT个性化设计方案可提高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背景:在所有固定颈椎的技术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提供最大稳定性,但如进钉角度不正确易伤及颈髓、神经根和椎动脉。 目的:测量下颈椎椎弓根尺寸和螺钉置入角度。 设计、时间及地点:以正常人颈椎为对象的对比观察,于2004-12/2008-05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放射科完成。 对象:选择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收治怀疑颈椎损伤患者60例,男30例,平均(42.9±18.9)岁;女30例,平均(42.2±14.9)岁。排除颈椎病理改变。CT下画经过椎弓根内外侧2条平行线与中线分别成50°和25°角,测量2条平行线间的垂直距离。 方法:60例患者行颈椎CT扫描,扫描范围C2~T1,扫描电压140 kV,电流200~250 mA。 主要观察指标:测量C3~C7椎弓根外径、内径和内壁皮质骨厚度,椎弓根轴长度、椎弓根进钉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椎弓根长轴与中线的夹角及椎弓根螺钉的有效距离。 结果:颈椎椎弓根平均内径为1.3~3.3 mm,平均外径为4.0~7.0 mm,最小的椎弓根宽度在女性C3椎体,最小的椎弓根外径为3.2 mm,最大椎弓根宽为C7,男性为11.1 mm,女性为6.6 mm。平均内壁皮质骨厚度为1.5~1.9 mm,平均椎弓根轴长度29.3~33.7 mm,平均椎弓根长轴与中线的夹角40.6°~49.6°,颈椎弓根钉进钉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平均为20.2~23.7 mm。椎弓根螺钉的有效距离(与中线成50°角)平均值3.8~6.6 mm,最小值2.2 mm,与中线成25°角的平均值2.8~4.4 mm,最小值1.4 mm。 结论: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应行CT测量,螺钉角度接近50°,进钉时保持向内的倾斜角度,防止损伤脊髓和椎动脉。  相似文献   

7.
背景:近年来切开复位内固定成为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但是在内固定过程中有时会发生螺钉穿入关节内、损伤盆腔内重要血管或神经等严重并发症。 目的:测量髋臼前柱钢板内固定技术中螺钉的最佳进钉点、方向和长度。 材料:取成年男性半骨盆标本20个,由山东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提供。 方法:分别测量20个半骨盆标本髋臼前、后缘到髂前下棘、髂耻隆起和耻骨结节的距离,确定和制作髋臼前柱系列断面,并测量各断面上各进钉点的安全进钉角度,将测量数据输入到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髋臼前柱钢板内固定技术中螺钉的最佳进钉点、方向和长度。 结果:髋臼前缘到髂前下棘、髂耻隆起和耻骨结节的距离分别为(25.4±1.4),(11.8±0.7),(37.4±1.5) mm,后缘到髂前下棘和髂耻隆起的距离分别为(15.5±0.9),(29.1±1.6) mm。在各断面距离骨盆界线0.5 cm点、1.0 cm点和1.5 cm点上螺钉的安全进钉角度的最大值分别为(8.2±2.2)°,(14.9±3.4)°和(26.1±4.5)°。 结论:在前柱髋臼区使用钢板内固定时,可以采用3种方法避免螺钉穿入关节内。第1种方法是使用短螺钉,螺钉方向随意;第2种方法是使用长螺钉(长度5 cm)内紧贴骨盆界线进钉,方向平行于四方区;第3种方法为根据不同的进钉点选择不同的进钉角度和长度。  相似文献   

8.
背景:骶髂关节部位骨折脱位可导致血管的严重损伤。 目的: 观察骶髂关节周围血管解剖学特征,明确各血管与周边组织的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7-10/2008-01在南通大学解剖教研室完成。 材料: 20具防腐成年尸体骨盆标本(南通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男16具,女4具,年龄在30~60岁。 方法:40侧骨盆标本,依次选用不同的平面,采用前后双侧入路,观察血管的走行特点。 主要观察指标:测量血管直径及到骨盆后壁的垂直距离。 结果:①左侧髂总动脉距骨壁平均距离为(5.31±0.25) mm,右侧髂总动脉距骨壁平均距离为(5.47±0.23) mm。②髂外动脉自髂总动脉发出后于骶骨翼的前方向外下方走行,行程中于距起点(32.30±0.43) mm处斜跨骶髂关节的前方,其跨越骶髂关节处距骶髂关节的距离为(17.28±0.43) mm,于骶岬处距骶髂关节的距离分别为(2.20±0.21) cm和(2.95±0.25) cm。③髂内动脉左右侧口径无显著差别(P > 0.05)。④左侧髂内动脉距骨壁距离大于右侧。⑤髂腰动脉至骨壁距离为(6.97±0.17) mm,小于10 mm,距骨壁较近。 结论:骶髂关节动脉解剖学特点决定了在骶髂关节骨折脱位中损伤的概率。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得出:①骶髂关节脱位及骨折时,损伤髂总动脉的概率较小。②髂外动脉距骶髂关节的垂直距离较远,髂内动脉距骨壁距离较远,当发生骶髂关节部骨折时,骨折片直接刺伤血管的可能性较小。③髂内动脉距骶髂关节水平距离较小,故当发生骶髂关节脱位半骨盆移位时,有可能受到牵拉损伤。④骶外侧动脉距骨壁较近,所以骶骨I区骨折时易受损伤。⑤髂腰动脉至骨壁距离较近,故当发生骶髂关节脱位时半骨盆移位可能受到牵拉损伤。  相似文献   

9.
背景: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在国外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一种新方法,国人相关解剖学数据文献报道极少。 目的:测量前路经寰枢关节内固定术钉道的相关解剖学数据。 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性实验,于2006-09/2008-04在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和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骨科完成。 材料:中国成人配套寰枢椎干燥标本50套,不分性别、年龄,外观排除畸形和破损,采用国产电子游标卡尺(精度0.01 mm)及普通国产量角器(精度为0.5°)进行测量。 方法:以枢椎前弓下缘与枢椎椎体侧缘交界点上方4 mm处即枢椎上关节面下骨凹陷处为进钉点,分别向寰椎侧块后外上角中部拧入1枚长度适当的螺钉,螺钉尖不得穿透寰椎上关节面。 主要观察指标:①钉道最小外偏角、最大外偏角、最小后倾角、最大后倾角。②内侧钉道距离、外侧钉道距离。③进钉点至枢椎正中的距离、枢椎体正中与枢椎横突孔内侧缘的距离、进钉点与枢椎横突孔内侧缘的距离。 结果:50套寰枢椎干燥标本均进入结果分析。在矢状面上螺钉置入的最小外偏角左侧为(10.80±2.10)°,右侧为(10.76±2.40)°;最大外偏角左侧为(25.13±3.12)°,右侧为(25.12±2.86)°;冠状面上最小后倾角左侧为(8.85±2.12)°,右侧为(9.28±2.65)°;最大后倾角左侧为(26.96±3.09)°,右侧为(27.49±2.51)°;内、外侧钉道左侧长度分别为(17.48±2.10) mm和(25.41±2.59) mm,右侧为(17.49±2.23) mm和(25.58±2.42) mm;枢椎正中至进钉点距离左侧为(9.84±0.69) mm,右侧为(9.81±0.66) mm;枢椎正中至枢椎横突孔内侧缘距离左侧为(14.12±1.28) mm,右侧为(14.60±1.36) mm;进钉点与枢椎横突孔内侧缘的距离左侧为(6.28±1.38) mm,右侧为(6.79±1.39) mm。 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置入中,两侧置入螺钉的理想钉道角度为外偏10°~25°,后倾 9 °~27 °,理想的螺钉长度为17~ 25 mm,由枢椎前缘正中向外分离显露不宜超过14 mm。  相似文献   

10.
背景:因颈椎椎弓根细小,走行方向复杂,个体变异大,椎弓根钉置入时易误伤脊髓、椎动脉及神经根,颈椎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受到限制,术前测量椎弓根螺钉置入参数的准确度有待提高。 目的: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模拟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获取预植螺钉的椎弓根三维定量解剖数据及置钉参数的方法。 方法:将颈椎16排CT扫描的Dicom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和GE后处理工作站,进行颈椎三维重建和图像处理,测量在置入椎弓根螺钉情况下的置钉参数。 结果与结论: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获得清晰颈椎三维图像,使用软件测量功能可精确地获取预置螺钉的椎弓根管宽度、轴线长度、α及β角;在颈椎椎弓螺钉置入情况下,可测量置钉的水平角度安全范围。通过本方法可模拟手术过程,进行常规方法难以完成的三维测量,获取椎弓根螺钉置入个体化数据,为研究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安全性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前后路植骨结合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效果的比较。 方法:选择2002-09/2006-09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34~61岁,平均52.5岁。全部为单一间隙椎间盘突出,其中T12~L1突出1例,L1/2突出6例,L2/3突出10例,L3/4突出16例。33例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2组:后路组(n=18):行后路双侧小关节切除自体小关节骨质及自体髂骨或异体人工骨椎间植骨及椎弓根钉内固定(经后方椎板切除入路);前路组(n=15):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及钛板内固定(经侧前方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基本情况,应用JOA 评分评价患者金属内固定材料植入前后及随访时的神经功能,总结并发症,观察植骨融合情况。 结果: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48(40.5±3.0)个月,在内固定时间及金属材料植入过程中出血量计算经后方椎板切除入路优于前外侧入路,但在临床症状改善率以及神经损伤发生率方面两种方式没有显著性差异。后路组植入中2例硬脊膜撕裂,1例椎弓根螺钉位置偏斜,JOA评分由内固定前(12.84±2.59)分提高到随访时的(25.63±3.06)分,优良率为88%,随访时骨性融合率为94%;前路组植入中1例硬脊膜破裂,1例植入后单侧神经根麻痹,1例植入后出现难制性呃逆,JOA评分由内固定前(11.96±2.14)分提高到随访时的(24.92±3.91)分,优良率为84%,随访时骨性融合率93%。 结论: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根据术者的熟练程度选择术式,同时应进行内固定融合。  相似文献   

12.
周山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0,14(35):6532-6535
背景:由于颈椎弓根较小的周径,高度的个体差异,周围复杂的解剖结构,在置椎弓根螺钉时易误伤脊髓、椎动脉及神经根,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正确的理解椎弓根及其周围结构解剖特点有助于提高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操作的安全性。 目的:评价CT测量颈椎椎弓根在颈椎弓根内固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择81例正常成人颈椎CT片进行颈椎骨性指标的研究,测量指标包括13项:椎弓根高度、宽度,椎弓根内侧、外侧、上缘、下缘皮质厚度,椎弓根内松质骨高度、宽度,椎弓根轴线的骨性通道全长,椎弓根的长度1、长度2,椎弓根的内倾角和椎弓根轴线在矢状面上与椎体下终板之间的角度。 结果与结论:椎弓根宽度小于高度,C3、C4外径最小,颈椎椎弓根的松质骨内径小,皮质骨比例高。外侧皮质骨较内侧和上、下侧皮质骨均薄。下颈椎椎弓根的三个通道长度变化不显著,内倾角和上下倾角则有一定区别。提示经螺旋CT可以较好的呈现椎弓根内部的情况,为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提供影像学数据。  相似文献   

13.
应用椎弓根外内固定技术2004/2007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治疗34例患者,固定前采用CT加密扫描测量进钉点、进钉点至椎体前缘的深度、进钉角度和直径,固定中椎弓根钉入点为横突尖,进钉方向为平均向头侧倾斜10°~ 20°、与中线成角30°~40°,顺椎弓根外侧皮质进入椎体,固定后CT加密扫描观察螺钉周围的皮质骨是否完整、是否靠近节段血管、是否穿透皮质骨,评价置入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34例患者共置入160枚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后CT加密扫描和X射线片观察到148枚(92.5% )螺钉置入准确,12枚(7.5%)螺钉发生错置。实验结果表明,胸椎椎弓根根外内固定与椎弓根内固定相比,具有更宽的置入宽度,更长的螺钉长度,以及更大的内聚角度,具有安全可靠、简单实用等优点,并具有生物力学优越性,是胸椎后路内固定的一种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国内采用金属材料骶髂螺钉置入治疗骶髂关节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在较大样本量的前提下评价并比较骶髂螺钉置入治疗骶髂关节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电子和手工检索进行文献初检,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所有关于骶髂螺钉应用于治疗骶髂关节疾病的临床观察文献,从观察对象、干预措施方面进行整理、并完成文献的风险评估。并结合随访和功能评估等方面,进行骶髂螺钉在骶髂关节疾病中应用的系统评价和全面总结。 结果:从31篇有关骶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中选出13篇,限于临床观察病例的实际限制,文献多采用平行对照而未实施盲法和分配隐藏,纳入人数6~36例不等,共计209例,文献应用病例致伤因素多以交通伤、坠落伤和挤压伤等为主,损伤部位以骶髂关节复合体及合并前后骨盆环的损伤为主,内固定以骶髂螺钉在腰骶骨盆固定中应用最广泛。文献结果数据完整,无失访,从术后功能的恢复来看,骶髂螺钉在治疗骶髂关节疾病中的疗效均较满意。骶髂螺钉与腰骶椎弓根钉连接技术稳定性最佳,是维持腰骶骨盆间稳定的理想术式。经皮和计算机三维导航系统植入虽精确但需严格限制适应证。 结论:骶髂螺钉置入治疗骶髂关节疾病的作用显著确切,如针对性地结合其他固定系统综合应用并引入现代科技精确导航,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好。纳入的研究中多数文献未采用盲法,从而对主观指标的测量产生影响,可能与外科盲法较难实施有关。随机方法、隐藏分组均不清楚,可能存在高度选择性偏倚、实施偏倚、测量性偏倚及其他偏倚,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本次系统评价论证强度。  相似文献   

15.
背景:近年来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显著提高了脊柱固定强度和融合效率,但是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不佳可能损害脊髓和神经引起严重并发症。 目的:评估置入前CT扫描三维虚拟图像导航技术在脊柱椎弓根螺钉固定中的应用价值。 设计、时间及地点: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于2006-01/2008-12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完成。 对象:纳入因脊柱疾病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患者95例,导航组45例,常规组50例。 方法:将9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导航组术中在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下置入椎弓根螺钉,常规组采用传统的解剖标志法结合术中透视定位置入椎弓根螺钉。 主要观察指标:比较2组间螺钉钉道准备时间、螺钉位置优良率及螺钉置入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导航组中36例患者共置入椎弓根螺钉206枚,优良率96.1%;有9例患者因故未能行导航。常规组50例患者共置入椎弓根螺钉285枚,优良率100.0%,无位置差的螺钉。2组患者的螺钉位置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导航组的钉道准备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组[(360±22),(56±8) s,P < 0.01]。2组患者螺钉置入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与传统解剖标志定位法相比,应用置入前CT扫描三维虚拟图像导航技术置入椎弓根螺钉的精度无明显差异,且延长了手术时间,其在脊柱椎弓根螺钉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6.
背景: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可使骨折达到近似解剖复位效果,明显提高疗效,但远期随访矫形度数丢失、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较普遍。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 方法:对73例胸腰椎骨折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对侧经椎弓根通道采用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行椎体内植骨。 结果与结论:73例随访6个月内均获骨性愈合,脊柱植骨融合率100%,无螺钉松动、折断。1例Frankel分级C级无变化,1例D级无变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及腰背痛明显改善;置入后6个月损伤节段后凸平均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椎管前后径残留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恢复。表明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骨折可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矫正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We rarely use the cervical transpedicular fixation (CPF) technique in the neurosurgery departments of the authors' institutions because the pedicle is thin and there is a risk of neurovascular damage.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postoperative neurovascular injury caused by the transpedicular screws of 210 pedicles in 45 patients on whom we performed CPF for various cervical pathologies. Fixation was performed between C3 and C7, and the iliac crest and lamina were used as autografts for fusion. In 205 of 210 pedicles (97.6%), the screws were in the correct position, while a non-critical lateral orientation was detected in three pedicles (1.4%). Two screws (one in each of two patients) were positioned inappropriately (0.9%, Grade 3), unilaterally and directly in the vertebral foramen, as shown on postoperative CT scans; blood circulation was normal on angiography. The fusion rate was 100%. The average screw length used for C3 to C7 was 32 mm.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of 35.7 months (range: 17-60 months). There was no morbidity or mortality in our study. We concluded that CPF provides very strong cervical spine fixation but also carries a risk of pedicle perforation without neurovascular injury. However, a free-hand technique performed by an experienced surgeon is acceptable for CPF for various cervical pathologies.  相似文献   

18.
Screw fixation of craniocervical junc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recent years an increase has been observed of the use of screw techniques for the fixation of the craniocervical junction. For clinical use two techniques have been introduced: (1) transarticular screw fixation, and (2) transpedicular screw fixation. In the former the screw is inserted through the C2 lateral mass, the fissure of the C1-C2 joint, and the C1 lateral mass. (2) in the latter the screw is inserted into the C2 pedicle and anchored in C2 vertebral body. Transarticular or pedicle screws can be easily connected to longitudinal elements such as rods or plates, and combined with lateral mass screws of the remaining cervical vertebrae or occipital screws. In comparison to sublaminar wiring or interlaminar clamping the screw techniques: (a) strengthen the stiffness of the construct and speed up fusion, (b) allow fixation in the absence or deficiency of laminae as a result of trauma or laminectomy, and (c) can selectively include only the affected segments. Increased construct stiffness is due to deep anchorage of the screw in bone providing thus a solid grip on the vertebra. Both techniques require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the course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using imaging methods. In about 18% of cases abnormal course of the artery precludes screw use. Pedicle screw insertion requires direct control of the medial and superior walls of C2 pedicle with dissector introduced into the vertebral canal, which requires removal of the atlantoaxial ligament. Additional control can be achieved with lateral fluoroscopy. The entry point for transarticular screw is on the lateral mass of the odontoid 2-3 mm laterally to the medial margin of C2 facet and 2-3 mm above the C1/C2 articular fissure. The screw trajectory is 0-10 degrees in horizontal plane and towards the anterior C1 tuberculum in sagittal pla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