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心脏不停跳与停跳行二尖瓣置换术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将12例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BH)与12例冷晶体灌注心脏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术(CCP)做比较,在麻醉后10 min,术后42、4、48、72 h这5个时点抽取周围静脉血测定血清CK、CK-MB、cTnI,MYO的变化。其中随机在BH组及CCP组各抽取10例,分别于体外循环(CPB)前和体外循环后取右心房心肌标本,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形态并进行量化计分。结果 BH组术后各项指标虽较麻醉后增高,但增高幅度小于CCP组,在术后24 h均开始下降,72 h已基本接近正常。CCP组在术后24 h时各项指标除MYO外仍持续增高,72 h尚未恢复。体外循环后CCP组肌线粒体计分均高于BH组(P〈0.01),BH组心肌超微结构优于CCP组。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较冷晶体灌注心脏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术体外循环(CPB)对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C组(心停跳CPB组),B组(心不停跳CPB组),每组20例。B组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下行二尖瓣置换术,C组为传统心脏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分别于麻醉诱导完成(T0)、手术结束(T1)、术后6h(T2)、术后12h(T3)、术后24h(T4)、术后48h(T5)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α1微球蛋白(α1-MG)的浓度。结果:与T0比较,T2时点C组BUN升高,B组α1-MG升高,T3、T4时点两组BUN、SCr、α1-MG升高,T5时点两组BUN升高,B组α1-MG升高(P〈0.05或P〈0.01);与C组比较,各时点BUN、SCr、α1-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SCr、α1-MG在术后逐渐升高,于T3、T4达到高峰,后呈下降趋势。结论: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术CPB与心停跳心内直视术CPB相比,未增加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肾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心脏不停跳对体外循环术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心脏不停跳手术减轻体外循环(CPB)术后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实验组在浅低温(31℃~34℃)体外循环、心脏跳动状态下手术;对照组在冷晶体停跳、中度低温(28℃~30℃)CPB下手术。分别在术前(T1)、CPB结束后即刻(T3)、2h(T3)、6h(T4)、24h(T5)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CPB结束后两组TNF-α、IL-8、MDA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实验组IL-8含量在CPB后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TNF-α、MDA含量在体外循环后即刻、3h及6h较对照组为低(P〈0.05、〈0.01),在24h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 心脏不停跳手术可以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CPB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心脏停跳与心脏不停跳心脏外科手术结合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全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组(不停跳组,n=19):经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浅低温下阻断主动脉,持续灌注机器氧合血,在心脏空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全胸腔镜下心脏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组(停跳组,n=21):经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中低温下阻断主动脉,灌注心脏停跳液,在心脏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 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气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不停跳组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较停跳组长(P<0.05); 不停跳组与停跳组相比体外循环时间、ICU监护治疗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可明显降低住院费用(P<0.05);心肌酶检测显示,两组术前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T(cT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外循环开始后,两组CK-MB、LDH、cTnT浓度水平均逐渐增高,其中CK-MB与cTnT浓度于术后24 h达到高峰,并开始逐渐下降,LDH浓度呈逐渐上升趋势,两组同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全胸腔镜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较全胸腔镜心脏停跳二尖瓣置换术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心肌保护效果更好,患者获益大,全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与心脏不停跳心脏外科手术结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心脏停跳与不停跳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瓣狭窄(PS)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实验组在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状态下手术,对照组在CPB心脏停跳下手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6、24、48h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记录CPB时间、术后48h心律失常发生率、残余分流发生率、呼吸机支持时间、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血清CK—MB、cTnI、AST、LDH含量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但两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PB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其他临床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能缩短CPB时间,但手术效果与停跳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心脏不停跳与停跳心内直视术对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和丙二醛影响的对比研究,客观评价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随机将27例二类瓣病变患者分两组,测定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和丙二醛的变化。不停跳组13例,二尖瓣替换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停跳组14例,二瓣替换在常规停跳方法下进行,结果 不停跳组患者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和丙二醛显著低于停跳组(I〈0.01)。结论 浅低  相似文献   

7.
心脏跳动中二尖瓣替换术对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效果作进一步客观的评价。方法 连续4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不停跳组(n=20),停跳组(n=20)。两组均分别于体外循环前、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和切取右心房少许心肌组织作细胞超微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停跳组ET、ANP波动范围大、变化剧烈,而不停跳组ET、ANP变化相对平缓、稳定,与停跳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开放即刻至开放24 h停跳组ANP值高于不停跳组(P〈0.05);在心肌超微结构方面,不停跳组基本无变化,停跳组各时点呈现损伤逐渐加重趋势。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减轻心肌缺血缺氧损伤,避免再灌注损伤,保持心肌细胞形态结构的完整性,而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搏和停搏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30例年龄5~10岁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等分为两组。组1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完成手术,组2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手术。在打开与关闭右心房时取心肌组织检测TNF-αmRNA表达。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CPB转流20min(T2),CPB结束时(T3),停机后6h、12h、24h(T4-6)抽血检测血浆TNF-α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心肌TNF-αmRNA表达水平在关闭右房时均明显升高(P<0.05),且组1明显高于组2(P<0.05)。组1血浆TNF-α浓度在T4~6时间点明显高于组2(P<0.05)。结论心脏不停搏心内直视手术较传统心脏停搏手术方式能减少的TNF-α表达与释放,有利于小儿体外循环期的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MVR)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行MVR手术,15例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不停跳组),15例在中低温冷血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下进行(停跳组)。两组均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时点抽取外周血,进行免疫系统功能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不停跳组在术后3d,C3、C4、IgA已恢复正常,术后7d,所有指标均恢复正常,而停跳组直到术后7d,C3、IgG、IgA仍低于术前水平;两组比较可见,术后1d、3d不停跳组所有指标差值明显低于停跳组(P〈0.05或P〈0.01),术后7d,C3和IgG仍低于停跳组(P〈0.05)。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对患者术后免疫系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对患者术后的顺利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心脏跳动下手术对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评价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房间隔缺损(ASD),肺动脉瓣狭窄(PS)和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实验组在体外循环(CPB)浅低温(31—34℃)、心脏跳动状态下施术;对照组在冷晶体停跳、中度低温(28—30℃)CPB下手术。分别在术前、术后2、6、24h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心肌钙蛋白I(cTnI)含量;分别在心内操作开始和结束时剪取小块右房组织,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同时观察术中CPB时间和阻断时间)。结果不停跳组CPB时间较停跳组短(P<0.01),腔静脉阻断时间长于停跳组主动脉阻断时间(P<0.05)。不停跳组术后LDH、AST活性低于停跳组,SOD活性高于停跳组,MDA、cTnI含量低于停跳组。心内操作完毕后不停跳组较停跳组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小,线粒体肿胀轻。结论 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肌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CPB)及心脏停跳CPB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停跳组和不停跳组,每组各20例.术前采用修订长谷川智能量表(HDS-R)和日常生活功能水平量表(ADL)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术后第7天再次评价认知功能HDS-R.结果:两组术前心功能、术前ADL评分及转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7天与术前HDS-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停跳组与停跳组比较,术前及术后第7天HDS-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术CPB和传统停跳心内直视术CPB相比,未增加对瓣膜置换术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盐酸氨溴索肺保护的效果。方法选择浅低温不停跳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应用盐酸氨溴索)和对照组(不用盐酸氨溴索),每组15倒。于CPB前(T1)、CPB40min(T2)、CPB结束即刻(T3)、CPB结束后1h(T4)、2h(T5)、24h(T6)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血栓素(TXB2)和前列环素(6-keto-PGF1a)。于T1、T2、T3、T4、T5、T6、各时点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1。结果两组CPB期间TNF-α、IL-8、TXB2、6-keto-PGF1a与CPB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干预组与对照组TNF-α、TXB2、RI,在CPB中各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XB2可作为CPB过程中检测肺保护效果的敏感指标;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盐酸氨溴索可减少TXB2的释放,抑制TNF-α形成,减轻CPB所致的炎性反应,具有较佳的肺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6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中度低温心不停跳组)与对照组(浅低温心脏不心停跳组),每组30例,于6个时点采静脉血,检测血浆内皮素(ET)。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转机后日持续升高,与CPB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机40min,并行15、30min及停机后30min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心脏不停跳联合瓣膜置换术减少了ET的合成及释放。可能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影响及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肺保护机制.方法 40例二尖瓣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组)与对照组(中低温心脏停跳体外循环组),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8、HMGB1水平;检测HMGB1血清浓度;计算呼吸指数(RI).结果 (1)两组BALF中TNF-α、IL-8在CPB后30 min各时点明显升高(P<0.01),HMGB1在术后8 h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两组血清中HMGB1浓度在CPB术后6 h各时点明显升高(P<0.01,P<0.05);观察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3)两组RI在CPB停机时后各时点升高(P<0.01 P<0.05),观察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MGB1可能作为"晚期"炎性因子参与CPB术后肺损伤的病理过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能减轻CPB术后肺损伤,机制可能与其减少HMGB1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张建海  任哲  梁诚之  翁贤武  林培锋 《浙江医学》2009,31(6):762-764,773
目的探讨微创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房室间隔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微创不停跳组不阻断升主动脉,在微创常温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停跳组在常规方法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分别于术前、术后2、6、12、24、48h取外周静脉血测定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并观察手术时间、CPB时间、术后辅助呼吸时间,多巴胺和硝普钠的用量、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引流量,用血量等。结果微创不停跳组的手术时间、CPB时间、术后辅助呼吸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停跳组明显缩短,术后进ICU时的多巴胺用量较停跳组少,术后引流量、用血量较停跳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6、12、24h,停跳组CK-MB和cTnI较微创不停跳组显著升高,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微创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损伤相对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适用于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矫治。  相似文献   

16.
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心脏手术犬血浆肌钙蛋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方法对体外循环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1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浅低温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组)与对照组(中度低温心脏停跳组),每组8只。体外循环(CPB)150min。于6个时点采静脉血,检测血浆肌钙蛋白Ⅰ(cTnⅠ)。结果:两组CPB期间cTnⅠ与CPB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实验组与对照组cTnⅠ在CPB中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可作CPB过程中检测心肌保护效果的敏感指标;心脏不停跳法有利于减少cTnⅠ的释放,具有较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影响及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肺保护机制。方法 40例二尖瓣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组)与对照组(中低温心脏停跳体外循环组),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8、HMGB1水平;检测HMGB1血清浓度;计算呼吸指数(RI)。结果 ①两组BALF中TNF-α、IL-8在CPB后30min各时点明显升高(P<0.01),HMGB1在术后8h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两组血清中HMGB1浓度在CPB术后6h 各时点明显升高(P<0.01,P<0.05);实验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③两组RI在CPB停机时后各时点升高(P<0.01 P<0.05),实验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MGB1可能作为“晚期”炎性因子参与CPB术后肺损伤的病理过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能减轻CPB术后肺损伤机制可能与其减少HMGB1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和心脏停跳体外循环(CPB)对血浆内皮素(ET-1)含量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心脏不停跳CPB患者23例,心脏停跳CPB患者20例。观察两组CPB期间灌注指标的异同,并分别在术前、CPB30min停机、术后2、6、24h采血测定血浆ET-1。结果 心脏停跳组及术后6h内血浆ET-1含量增高(P<0.05),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心脏不停跳组CPB期间及术后24h内血浆ET-1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心脏不停跳CPB对血浆ET-1无明显影响,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6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中度低温心不停跳组)与对照组(浅低温心脏不心停跳组),每组30例,于6个时点采静脉血,检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果两组转机后CGRP持续升高,对照组较实验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较中度低温有利于CGRP的合成及释放,可能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与中度低温CPB心脏停跳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60例风湿性心脏病(RDH)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浅低温CPB心脏不停跳组,对照组为中度低温CPB心脏停跳组,每组30例。测定心肌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鄄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于心内操作前、后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CPB时间、心肌超微结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各时段心肌酶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浅低温CPB心脏不停跳优于中度低温CPB心脏停跳心肌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