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胆道梗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途径下胆道引流及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一直是目前最常使用的两种治疗方法.但在ERCP失败而又担心PTCD的并发症时,超声内镜引导下的胆道引流(EUS-BD)就可成为首要采用的措施.本文就近年来超声内镜引导下的胆道引流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治疗肝脓肿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超声引导下穿剌抽吸、置管治疗肝脓肿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超声引导下对30例共33个肝脓肿患者进行穿剌抽脓、冲洗、注药或穿剌置管引流、定时冲洗、注药治疗.28例患者行穿剌抽脓、冲洗、注药1~3次;2例患者行穿剌置管引流、冲洗、注药.结果 穿剌及置管成功率均达100%.经超声复查,30例患者脓肿完全吸收、痊愈.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剌抽吸及置管术安全、微创、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优点。方法对26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在超声定位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给予置管引流、局部抗生素冲洗、全身抗生素应用等综合治疗。结果肝穿刺引流、局部抗生素冲洗及全身抗生素治疗可提高治愈率。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操作简单,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带来的并发症,也降低了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采用普通B超探头体表十字方法定位,按Seldinger氏法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结果超声诊断确诊率、抽脓成功率、治愈率均为100%(38/38)。其中1次穿刺置管引流成功率97.4%(37/38);无1例中转手术,出现并发症或死亡。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疗效显著,建议作为肝脓肿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86年~1996年共收治细菌性肝脓肿16例,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例中,男13例,女3例;年龄28~60岁,平均32岁;肝右叶单发脓肿12例,左叶单发脓肿2例;多发脓肿2例;脓肿最大10cm×8cm,最小4cm×3cm。16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一步法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的途径与方法以及在临床中使用的效果。方法急性胆囊炎、化脓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术后并发胆汁漏及胆道炎、重症胰腺炎并胆道感染的患者94例,使用16G套管针用一步法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治疗。结果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100%,未发生出血及胆汁漏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一步法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安全、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外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肝脓肿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切开置管引流治疗,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外引流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外引流术治疗肝脓肿效果显著,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创伤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在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患者2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结果20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成功,然后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微创、靶向精确,并可有效缓解症状,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有效和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经皮穿刺针(PTC)抽吸与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的疗效。 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超声科就诊的4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4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分为2组,其中A组患者(20例)在超声引导下用PTC针行单纯抽吸术,B组患者(2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置管引流术。观察2组一次性治愈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疼痛减弱时间、脓肿腔消失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随访有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结果 B组20例患者治愈,有效率为100%;A组13例患者一次穿刺治愈,有效率为65%,4例2~5 d后行第2次穿刺后治愈,其余3例在2次穿刺后仍有较大脓腔,行置管引流术后治愈。2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疼痛减弱时间、脓肿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0±0.6) d、(2.5±0.6) d、(12.5±3.5) d、(15.6±4.0) d,均长于B组的(2.0±0.5) d、(1.2±0.5) d、(7.2±2.0) d、(10.3±3.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8/20),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1/20),2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P<0.05)。 结论 细菌性肝脓肿经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管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在恶性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观察胆汁引流情况,有无并发症,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38例患者均置管成功,一次置管成功率97.40%(37/38),二次置管成功率2.6%(1/38);术后引流通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术(PTCD)在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因恶性肿瘤及胆道结石而致胆道梗阻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胆汁引流量,检测置管后1周总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63例置管引流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312.43±31.90)μmol/L,术后1周总胆红素显著下降到(165.32±23.13)μmol/L(P<0.01)。结论:超声引导PTCD是一项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快捷、安全、有效且并发症较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超结合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彩超结合X线引导下行PTCD,并对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35例,成功率97.2%。1例患者术后2周导管滑脱外,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恶性梗阻性黄胆患者,应用彩超结合X线引导下行PTCD具有安全、简便、经济、准确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恶性胆管梗阻(MBO)因胆汁排泄障碍引起梗阻性黄疸,可能导致胆管炎、脓毒血症、肝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胆管引流是解除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目前,对于无手术机会的MBO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金属支架是姑息性治疗的一线方法。近年来,对ERCP失败的MBO,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EUS-BD)技术逐渐被接受,认为是优于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的替代方法。有证据表明,由经验丰富的术者操作,对于远端MBO患者,EUS-BD甚至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法替代ERCP。本文就EUS-BD在MBO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BD)治疗恶性高位胆管梗阻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接受PTBD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所致的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胆管造影后进行外引流或内外引流的疗效.结果 除2例患者因肥胖、皮下脂肪太厚、超声无法清晰辨别肝内胆管,采用单纯DSA机下PTBD外,其余34例均一次穿刺并置管引流成功.结论 改良PTBD治疗恶性高位胆管梗阻,可明显缓解黄疸,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医患同受益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围术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241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单纯内外引流管置入123例,支架118例,其中置入2枚支架者21例。结果术中术后并发症94例,发生率为39.00%,分别为胆心综合征或胆心反射21例,胆道大出血12例,引流管堵塞34例,菌血症13例,胆汁异常分泌7例,引流管脱出异位致胆汁性腹膜炎4例,支架位置不佳3例。结论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围术期常见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规范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提高并发症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0年12月~2013年7月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23例临床资料,分别于穿刺前、穿刺后第3天比较患者临床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发热、呼吸困难)及各项指标变化(白细胞、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淀粉酶、脂肪酶、转氨酶、胆红素、APACHE Ⅱ评分、Balthazar CT 评分、MODS评分),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出血、胆漏、肠道损伤、导管易位,导管滑脱)。结果:23例患者中成功实施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21例(91.3%)。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第3天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大部分生化指标及危重病相关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而谷丙转氨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2例患者因穿刺后出血导致穿刺失败,1例经积极止血输血治疗后出血停止,另1例经外科手术止血。所有患者中发生胆漏1例(4.8%),经积极引流治疗后缓解;发生导管易位引流不畅2例(9.5%);发生非计划拔管1例(4.8%),后改为手术治疗;未发生肠道损伤并发症。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临床指标及相关危重病评分,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对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58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分为A、B两组,在超声及X线双监视下行PTCD术。A组(n=20)采取套管穿刺技术,B组(n=38)采取一步法Seldinger穿刺技术;27例术后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或单纯动脉灌注化疗(TAI)术;观察肝功能的改善、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并发症做相应的处理;随访并分析生存率。结果PTCD术后1周皮肤瘙痒明显减轻,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碱性磷酸酶(ALP)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均〈0.01),2周后减黄效果趋于稳定;有发热症状者于1-7 d消失,白细胞升高者1周内显著下降(P均〈0.01);发生各类并发症共17例次,包括发热、腹痛、出血、胆漏、胆红素血症、引流管或支架阻塞等,A、B组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获成功处理;PTCD术后接受TACE或TAI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PTCD者(P〈0.01)。结论PTCD在减轻黄疸、改善肝功能及控制感染方面疗效可靠;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穿刺方法无关,需积极处理以保证引流;PTCD联合TACE或TAI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加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30例行PTCD加胆道支架置入术的MOJ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达97.7%;术后肝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并发症有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及支架脱落等,经治疗后均好转;17例患者因肿瘤进展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中位生存期8.7个月。结论:PTCD加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MOJ安全有效,但术后需注意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流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方法 ]回顾性总结用介入性经皮肝穿胆道外引流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 16例的临床资料 ,观察术前术后血清胆红素变化 ,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结果 ]16例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均 1次性成功 ,术后 1~ 2周 ,总胆红素平均下降 112 87μmol/L ,直接胆红素平均下降 6 6 4 2 μmol/L ,并发症有引流管出血、脱落、阻塞、胆汁外漏、发烧和感染性休克等 .[结论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近期疗效满意 ,对不宜行外科手术的阻塞性黄疸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