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的炎症。病毒性心肌炎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其危害性也较大,则引起家长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长谦  王彬尧 《新医学》1999,30(9):539-540
进修医生教授,请问什么是心肌炎和病毒性心肌炎?教授心肌炎是心肌细胞及其组织间隙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根据病因不同,心肌炎可分为感染性心肌炎,过敏、变态反应所致心肌炎和理化因素的毒性损伤引起的中毒性心肌炎三类。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性心肌炎中常见类型,其中尤以嗜心肌病毒、特别是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进修医生常见的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哪些?教授早在19世纪末即有学者报道了流行性胆腺炎患者的心脏表现;1929年,Lucke等对死于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进行尸解,结果发现心肌炎症性病变;1942年,SaP…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炎发 《新医学》2000,31(7):396-397
1 引言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后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和间质炎性改变的疾病。临床上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由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病毒直接作用于心肌和免疫反应有关。2 临床表现2.1症状 多数病例在心脏症状出现前数日或1周至3周有发热、全身不适、咽痛、咳嗽、上呼吸道感染、肌痛、腹泻等。某些感染性疾病如麻疹、腮腺炎可呈现出特异的临床表现。心脏受累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仅表现为心电图异常。一般病例表现为胸闷、心悸、头昏、乏力、胸痛。重症者可有面色苍白、烦躁、呼…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自1955年Montgomery等报告婴儿病毒性心肌炎、1957年在北爱尔兰一个死于心肌炎的成人心脏中分离出病毒以来,病毒性心肌炎逐年增多,且部分重症病例预后不良,使本病成为临床共同关注的疾病。本病可见于各种年龄,无明显性别差异。据Gore等统计1402例心肌炎本病占11%;有人对甲素健康的意外死亡者323例进行心脏病理检查,本病发生率为2.8%。 二、病因 各种病毒感染几乎均可累及心脏。病毒分离和血清鉴定证明可引起人类心脏病变的病毒有:柯萨奇(Coxsackie)病毒(下称Cox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非特异性炎症改变[1],好发于青壮年群体,而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其起病迅速,病程发展快,易出现泵衰竭,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甲状腺功能亢进增加了心脏负担,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罕见,治疗护理难度大。我科2014年2月7日收治1例因感冒引起重症病毒性心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较高,在急性期可造成严重致命性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急性期后的持续活动性可致心脏性猝死,也有可能演化为扩张性心肌病。为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效果,笔者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心肌炎小儿血清IL-2、IL-4、IL-6浓度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桂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1):1608-1609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性炎症等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并呈上升趋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严重危害小儿的健康。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与病毒感染后直接作用于心脏及病毒感染后的免疫损伤有关。本文检测了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白介素IL-2(IL-2)、白介素IL-4(IL-4)、白介素IL-6(IL-6)的浓度。探讨细胞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时对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心脏病已成为内科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公认小RNA病毒中的柯萨奇B组病毒(CVB)是该病的主要病原。据估计在一次急性病毒性疾病中,约5%的病人的心肌受染,在普通感冒中有1/3患者可出现异常心电图。大约3.2%的CVB感染可引起有关的心肌炎症状及体证,而由CVA或埃可病毒感染引起者则为0.8%和0.7%。病毒性心肌炎可以经历急性期、亚急性期或慢性期.病人可以全愈或慢性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或心脏暴发性疾病所致早期死亡等不同结局。由于目前几种常用的检测手段相对耗时、费力、敏感性、特异性较差,使人群中病毒性心肌炎确切发病率尚属未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力竭性运动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CVB3病毒感染Balb/c小鼠复制小鼠模型,剧烈过量运动前后定时检测小鼠心电图,观察小鼠12 h内的死亡率和14 d的总死亡率,计算PR间期变化、心率变化率,普通光镜及电镜观察心肌结构的改变.结果 力竭性运动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在运动后12 h内和14 d的死亡率明显上升,运动前后心率变化、PR间期等指标在病毒性心肌炎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光镜下没有明显差异,但电镜观察发现,力竭性运动导致了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超微结构异常改变.结论 力竭性运动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脏结构异常和功能衰减,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以肠道病毒如柯萨基B族病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水痘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心肌炎最多见[2]。本病以学龄前期及学龄儿童多见,其起因是机体有病毒的入侵,  相似文献   

11.
甘草酸二铵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袁静  朱建峰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9):1311-1311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急性或慢性炎症,临床上常对症治疗,并辅以一些营养心肌、改善心脏功能的药物。甘草酸二铵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我们采用该药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炎、心内膜炎症,如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我院自1998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7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心肌炎指心脏本身的炎症病变,有局灶性或弥漫性,也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可有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真菌、原虫、蠕虫等所引起。非感染性包括过敏、变态反应、化学、物理或药物等。近年来,风湿热和白喉等所引起心肌炎逐渐减少,而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14.
健康宣教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心肌和间质发生了炎症性病变,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和坏死。有时炎症可累及心包和心内膜。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对自己所患疾病的顾虑,往往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我们科室根据疾病特点对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进行了规范化的健康宣教,通过口头或书面材料的方法给予解释或具体指导,使患者消除了思想上的顾虑,调动了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得以控制及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康复及预后傅勇1傅鹤松2心肌炎大多为病毒(柯萨奇、埃可等)引起。在由这些病毒引起的相关传染病流行期间,约有5%的病人发生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可流行发生,也可散在发病[1]。VMC的确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心肌炎是目前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中发病率最高的疾患之一。病毒性心肌炎病因为病毒感染。与其有关的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粘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为病毒直接侵袭心肌和免疫反应。病毒性心肌炎大多数预后良好 ,但也有一部分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 ,是继发性心肌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病毒性心肌炎时免疫系统与心肌病理变化的关系、病毒性心肌炎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决定因素等作一综述。1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变化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 ,感染机体以后 ,患者是否即患病毒性心肌炎以…  相似文献   

17.
<正>病毒性心肌炎是指人体感染嗜心性病毒引起的心肌非特异间质性炎症,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可痊愈,也有少数患者病情可在数小时内急剧变化,出现休克、心力衰竭、晕厥等,严重者可猝死。急性期目前定为3个月,3个月后少数未能完全恢复者转为慢性病程,临床可见心脏增大、心电图异常,可并发心力衰竭,易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因而急性期保证充足休息尤为重要。太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种病毒引起,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感染,可发生在宫内、产时或产后,孕妇宫内感染时,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于出生3~4d发病,产时感染多由于吸入阴道的含病毒的分泌物,于出生1周发病,多由新生儿接触母亲、婴儿室工作人员等途径感染。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死亡率高,如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预后。根据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现将我院新生儿科2001~2005年收治的18例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周持明 《临床荟萃》1996,11(8):338-338
病毒性心肌炎是目前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它可由各种病毒引起,其中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 B,CBV)约占半数以上。作者通过6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42例对照组血清中柯萨奇病毒中和抗体(CBV-IgM)定性测定分析,对CBV-IgM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傅勇  傅鹤松 《现代康复》1998,2(3):192-193
心肌炎大多为病毒(柯萨奇、埃可等)引起。在由这些病毒引起的相关传染病流行期间.约有5%的病人发生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Vital Myceartditis VMC)可流行发生.也可散在发病。VMC的确切发病率尚不清楚。一组健康人因飞行或车祸意外死亡,尸检发现5%为无症状性局灶型VMC原因不明的心衰占10%,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更应注意VMC的存在。近些年来VMC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已成为危害健康的常见的心脏疾病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