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山县1983~1998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常山县位于浙西山区,是我省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的高发县。该县1965年首次报告病例,1983年始病例增多,1986年、1989年出现较大流行,1998年病例又有增加。为了探索其流行规律,现将1983年以来对该病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衢州市和常山县卫生防疫站疫情和钩体病监测档案。 2.血清学监测:采集临床诊断为钩体病的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或恢复期单份血清,用显微凝集试验(MAT)测定钩体抗体滴度,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或单份血清抗体滴度≥1:400以…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本县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流行规律,加强防治,制定控制对策,我们于1997~1998年选择近三年均有钩体病人发生的城关镇近郊为监测点,开展钩体病宿主动物的监测,以及全县钩体病疫情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病例由疫情报告系统提供,并经个案调查、血清抗体测定,按全国法定传染病标准诊断,人口资料等基础资料由仙居县统计局提供。2.传染源调查:(1)鼠密度、种群组成及带菌率:每年5月下旬、9月下旬(即流行前期、流 相似文献
3.
刘仁湘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3,14(5):381-382
目的 探索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的流行规律及洪涝灾害对钩体病传播因素的影响,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检测病人、疑似病人和健康人群血清抗体,同时分离培养病原体。用夹夜法捕鼠,鉴定鼠种,计算鼠密度,用背式法解剖取。肾及采猪肾分离培养病原体。结果 1998~2002年蔡甸区共发生钩体病17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52/10万。死亡3例,病死率为1.70%。蔡甸街、永安街、玉贤镇、张湾街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90.96%。病例集中于8、9月份,占总病例数的96.05%。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0.58%,黄疸出血群阳性事量高为55.88%,其次为波蒙那群为5.88%。病人血培养及鼠、猪肾中均未分离出钩体病原。年平均鼠密度为1.22%,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均占39.53%。主要传播因素为防汛巡堤和稻田作业。结论人群免疫水平低下,洪涝灾害导致接触疫水的频率增加,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了1998年疫情暴发。鼠类仍是蔡甸区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人间主要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 相似文献
4.
5.
为进一步掌握全省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流行特征和规律,1997年开展了人群病原学、血清学和宿主动物疫情监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全省监测点调查及各县市疫情报告资料。1.2血清学试验无菌采集各监测点临床确诊病例静脉血3~5ml,用MAT法检测... 相似文献
6.
<正>衢州市是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疫区之一,为了解和掌握本市钩端螺旋体病疫情特征以及菌群分布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1997年起,开展了监测工作,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病学特点与衢州市疫源地情况,为控制钩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办法,对1960-2005年的历史疫情进行分析。采用现场调查方法,采集鼠、水鸭、猪、青蛙的双肾标本和牛中段尿做钩体培养分离,青蛙和水鸭血清做抗体测定,分析感染情况和感染菌群。结果1960—2005年衢州市共报告钩体病11047例,年均发病率11.58/10万,死亡72例,病死率0.65%。7—9月发病例数占全年总病例数的90.26%;农民发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88.20%;男女之比为2.74:1;常山及开化县是衢州市最主要的疫区。2001—2005年监测点野外鼠密度为3.93%,黑线姬鼠占51.40%,动物标本培养阳性率0.49%,动物血清抗体阳性率14.02%。人血清中菌群为七日热群和黄疸出血群,动物中主要菌群为黄疸出血群、秋季热群、赛罗群、流感伤寒群。结论钩体病发病年度与地区波动十分明显,主要是受局部暴发疫情的影响。夏秋季为商发季节,青壮年农民为重点人群。近6年来的洪水低发,与动物间的低带菌率一致,但衢州市动物感染菌群复杂,多种动物均可携带,受气候影响导致暴发的危险始终存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规律。分析存在问题。方法 用MAT法检测病人、水鸭和蛙血清抗体;同时分离培养病原体。用夹夜法捕鼠,采集鼠肾,猪肾,牛中段尿,蛙肾、水鸭肾和蚂蝗血分离培养病原体。结果 1997-2000年全省共发生钩体病789例,平均发病率为0.44/10万,死亡12人,平均病死率为1.52%。衢州、丽水和台州市的发病数占全省发病总数的93.28%。病例主要分布在7-10月,占95.06%,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5.43%,菌群主要为黄疸出血群和七日热群。病人血培养阳性率为1.20%。鼠密度为5.08%,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47.34%,鼠带菌率为6.90%,黑线姬鼠带菌率为13.19%,蛙肾阳性率为0.17%。水鸭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0%,菌株主要为秋季群;蛙血抗体阳性率为13.64%,菌株为秋季群。结论 钩体病防制工作不能放松。要加强对该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了解广东省1996-2000年钩端螺旋体病人群及宿主动物带菌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钩端螺旋体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方法 采取血培养、动物脏器培养做病原学分离,血清学检测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进行。结果 从病人血及动物脏器中分离出8株钩端螺旋体,鉴定了6株,分属4种菌群,分别为爪哇、秋季、犬热及赛罗群;疑似病人血清、健康人血清、宿主动物血清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47%、34.23%;18.23%。结论 广东省人群钩端螺旋体隐性感染水平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免疫保护作用;首次分离出赛罗群钩端螺旋体,在防治工作中应注意菌群变化。 相似文献
11.
12.
江苏省洪涝灾害后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洪涝灾害之后我省健康人群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自然感染及主要宿主动物猪、鼠带菌状况,探讨钩体病流行规律,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于1998年12月在我省钩体病监测点江宁县进行了钩体抗体检测以及主要宿主动物带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 历年钩体病疫情资料来自本站疫情年报。1.2 健康人群自然感染状况调查 用MAT(显微镜凝集试验)法检测抗体,标准菌株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提供,以抗体效价≥1∶100判为阳性。1.3 传染源调查(1) 鼠密度调… 相似文献
13.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我省常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自1952年临海市首例报告以来,疫区不断扩大,病人不断增加,到1996年,发病累计超过13.7万例,死亡近千例,已成为严重危害我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为了解掌握我省钩体病的流行情况和发病规律,我们分析1952~1996年全省钩体病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洪涝灾害期间长江流域钩端螺旋体病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洪涝灾害期间,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改变对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与控制造成的影响。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病原学、血清学方法,对钩体病进行监测。结果 通过对灾区连续四年的钩体病监测表明:洪灾期间,鼠密度增高,达12.10%以上;自然人群隐性感染率高,为13.49%;灾后主要传染源猪的感染率高达10.92%;疫情虽未明显上升,但存在漏诊漏报现象;另外,在多年未报病的地区,亦发现钩体病疫源地。结论 洪涝灾害增加了钩体病疫源地的强度;增加了人与动物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做到灾后无大疫,应及时进行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仙居县钩端螺旋体病菌群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仙居县钩端螺旋体病 (以下简称钩体病 )于 1974年首例报告以来 ,因菌群复杂多次引起暴发和流行。进入 90年代以后 ,我县钩体菌群发生变化。为了更好地掌握钩体菌群变化规律 ,加强防制 ,控制暴发和流行 ,1997~ 1999年开展了钩体病人血清学和宿主动物监测。现将本次监测结果结合我县 1985~ 1989年监测情况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病例由疫情报告系统提供 ,逐个进行个案调查 ,按国家法定传染病标准诊断[1] 。2 血清学试验 无菌采集临床确诊病例静脉血用MAT法检测抗体和分离培养病原体。3 宿主动物监测 在监测点用夹夜法定期… 相似文献
16.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我市主要传染病之一,自1964年确诊首例病人以来,疫区逐渐扩大,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987年出现较大流行,发病率为139.13/10万。为了摸索流行规律,加强防治,1971年以来,开展了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预防措施效果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特征1.1 流行趋势自1964年首例报告以来,疫区逐渐扩大,全市所有乡镇出现不同程度流行,疫情不断上升。1973年出现较大流行,1974~1984年由于加强了针对性预防措施和普及防治知识,疫情得到控制,年 相似文献
17.
衢州市地处浙西山区 ,是钩端螺旋体病 (以下称钩体病 )的高发区 ,发病率居全省首位 ,因此钩体病是衢州市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钩体病控制的主导措施为钩体疫苗免疫预防 ,每年全市计划免疫 15万人 ,最高 1年投入钩体疫苗 40万人份。钩体疫苗的免疫接种 ,有效提高了重点地区人群免疫水平 ,取得较好预防效果。但是近几年来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以及钩体免疫接种管理方式几十年不变 ,使钩体疫苗免疫预防工作进入困境。每年出现大量的钩体疫苗存放在基层接种单位 ,过期、失效 ,造成卫生资源浪费。有的基层单位为完成上级接种任务指标 ,出现…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1990~1992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结果表明,流行地区分布广泛,病人以青壮年农民为主,8月至10月为流行高峰。宿主动物种类较多,出现优势鼠种变更现象。鼠、猪和牛的带菌率分别为14.10%、11.67%和5.00%,流行菌群以黄胆出血群,波摩那群和犬群为主。流行前期健康人群平均抗体阳性率为38.74%。目前,虽然我省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应防患于未然,加强监测与防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长江三峡水库坝区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因素和疫情。方法选择调查点,收集1996~2006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资料,进行钩端螺旋体病病原分离和抗体检测。结果2003~2006年长江三峡水库坝区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率比蓄水前低,采13份散发钩端螺旋体病人双份血清,用交叉吸收实验检测出临海、致热、乳山3个新的钩端螺旋体血清型;水库坝区清底后,鼠密度2.09%。室内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57.1%;户外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66.67%。分离钩端螺旋体菌36株,分属5个血清群7个血清型,其中黄疸出血群占47.22%,波摩那群占27.78%,鼠肾、猪肾和蛙肾带菌率分别为2.67%、0.81%和0.25%,健康人群黄胆出血群阳性率为31.12%。结论长江三峡水库坝区蓄水期间没有发生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采取水库坝区清底可以有效降低鼠密度。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