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银川市幼儿园儿童弱视患病现状及弱视病因分类。方法对银川市126所幼儿园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7所幼儿园,采用Lea儿童图形视力表普查视力,对视力低于0.8的儿童进行眼前节、眼底及眼位的检查,再行阿托品睫状肌麻痹验光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108名儿童中,弱视229名,占4.48%,不同年龄组儿童弱视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轻度弱视178眼,占弱视的53.13%,中度弱视142眼,占42.39%,重度弱视15眼,占4.48%。不同程度弱视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屈光不正性弱视135名,占58.95%,屈光参差性弱视60名,占26.20%,斜视性弱视25名,占10.92%,形觉剥夺性弱视9例,占3.93%。不同年龄组间弱视病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9名弱视儿童中首次检出104名,首次检出率为45.41%。结论银川市幼儿园儿童弱视检查率较高,弱视病因以屈光不正性弱视居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一组弱视儿童3年综合治疗随访结果,观察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弱视治疗的疗效。方法:182例(276眼)3~13岁弱视儿童,男95例(157眼),女87例(119眼)。均用1%硫酸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并给予恰当的屈光矫正。每6~12个月重新验光1次,同时给予相应的遮盖疗法、药物、光学压抑法及各种视觉刺激疗法等综合疗法治疗,每个月复查视力,随访18~36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本组弱视儿童治疗总有效率为90.22%,治愈占57.61%,进步占32.61%,无效占9.78%。其中3~6岁组总有效率为95.92%,优于7~13岁组的总有效率76.25%(P<0.05);轻度弱视总有效率为98.79%,中度弱视总有效率为82.95%,均明显优于重度弱视的总有效率为56.52%(P<0.05);屈光不正性弱视总有效率为94.76%,屈光参差性弱视总有效率为90.62%,均优于斜视性弱视的总有效率73.58%(P<0.05);中心注视总有效率为99.45%,明显优于旁中心注视的总有效率72.04%(P<0.01)。结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积极恰当的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治愈儿童弱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弱视患病情况,探索弱视防治的有效方法及最佳时期.方法对河源市区40间幼儿园26856人进行弱视调查,并对不同类型弱视儿童进行弱视机、遮光及配镜矫治.结果弱视检出率为3.48%.单眼弱视占弱视(眼)5.72%;双眼弱视占弱视(眼)94.28%.矫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54.50%.综合治疗、单项弱视机治疗与单项配镜矫治比较,治愈率有明显差异(P<0.01).4岁~组治愈率占33.97%;5岁~组治愈率占37.41%;6~7岁组治愈率占28.61%.不同年龄组弱视治愈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眼底、屈光状态检查可有效地早期发现弱视.普及儿童眼保健知识,采取综合治疗、单项弱视机治疗是弱视防治的有效方法.4~5岁是弱视矫治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银川市幼儿园儿童弱视患病现状及弱视病因分类。方法对银川市126所幼儿园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7所幼儿园,采用Lea儿童图形视力表普查视力,对视力低于0.8的儿童进行眼前节、眼底及眼位的检查,再行阿托品睫状肌麻痹验光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108名儿童中,弱视229名,占4.48%,不同年龄组儿童弱视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轻度弱视178眼,占弱视的53.13%,中度弱视142眼,占42.39%,重度弱视15眼,占4.48%。不同程度弱视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屈光不正性弱视135名,占58.95%,屈光参差性弱视60名,占26.20%,斜视性弱视25名,占10.92%,形觉剥夺性弱视9例,占3.93%。不同年龄组间弱视病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9名弱视儿童中首次检出104名,首次检出率为45.4l%。结论银川市幼儿园儿童弱视检查率较高,弱视病因以屈光不正性弱视居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屈光及远视力检查对早期发现弱视的作用。方法选取我市5所幼儿园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学龄前儿童2000名进行体检,进行远视力检查及眼屈光初筛,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对2000名学前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共计眼睛4000只,检查中发现视力异常的眼睛有200只,屈光异常的眼睛有401只,确诊为弱视的眼睛有236只,分别占总数的5.00%、10.03%、5.90%,236只弱视眼中,无视觉、斜视、屈光参差性、屈光不正性分别有2只、4只、2只、228只,分别占总数的0.85%、1.69%、0.85%、96.61%。结论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眼屈光及远视力检查,对早期发现、诊断学龄前儿童弱视具有重要作用,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远视性弱视的治疗效果,强调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方法临床确诊学龄前儿童远视性弱视患者68例123眼,进行散瞳验光配镜,合理遮盖治疗,辅于家庭红光闪烁增视治疗以及精细目力工作训练.门诊定期随访指导治疗并调整眼镜度数.结果 学龄前儿童远视性弱视123眼基本治愈71眼占57.72%.进步47眼占38.21%,无效5眼占4.07%,有效118眼,有效率95.93%;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达97.06%,屈光参差性弱视疗效90.48%.轻度弱视疗效显著达100%,中度98.27%,重度80.95%.结论 学龄前儿童远视性弱视的治疗效果好,该年龄段是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应重视学龄前儿童的视力保健工作,为弱视治疗争取最好的时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太谷县4~6岁儿童视力状况,探讨弱视的防治干预对策,减少弱视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方法:用儿童图形视力表及国际标准视力表对所选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对筛出的视力异常儿童均给予1%阿托品眼药水点眼,每日3次,3 d后检影验光,3周后复查,矫正视力≤0.8者,诊断为弱视。结果:太谷县儿童弱视患病率为2.53%,城区儿童患病率高于农村,随年龄的增长,弱视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屈光不正是引起儿童弱视的主要原因。结论:应积极开展儿童早期视力筛查,力争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关键期发现弱视,及时治疗是降低弱视患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临床综合治疗的效果,为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提供参考.方法对108例186眼3-13岁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常规散瞳验光配镜后结合光刷、光栅刺激、红闪、后像、精细目力训练、氦氖激光等综合治疗.结果116眼基本痊愈,矫正视力提高至0.9以上,占62.37%,59眼视力进步,占31.72%,11眼无效,占5.91%.总有效率94.09%.结论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效果显著,且低年龄组疗效好于高年龄组.  相似文献   

9.
张桂英 《右江医学》2004,32(3):249-250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低常视力的屈光状态分布及发生、发展规律 ,屈光不正与弱视的关系 ,力争在儿童视力发育的敏感期及时治疗 ,以促进视力发育。方法 对 2 48例 4~ 6岁儿童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查视力 ,裸眼视力小于 4.9者 ,用 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结果 远视性屈光不正居首位 ,占 85 .13 % ,混合散光占 10 .3 8% ,近视占 4.48% ;不同程度屈光不正中以轻度屈光不正为主 ;远视性屈光不正占弱视构成比最大 ,占 74.6%。结论 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与弱视形成密切相关 ,及时矫正幼儿屈光不正是防治弱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市及周边各县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情况,同时开展眼健康知识宣教.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查视力,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视力≤0.9者,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视力≤0.8者定为弱视.结果检查825人,弱视36人,患病率为4.36%.通过此次调查,新发现的弱视人数为24人,占弱视人数的66.67%.结论广泛进行弱视的危害和防治知识的宣传,定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弱视普查,对弱视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视觉对比敏感度训练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 选取不同程度的弱视儿童200例380眼,用视觉对比敏感度治疗仪进行训练,与200例330眼用红闪+光刷疗法进行弱视治疗的儿童疗效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380眼总有效率为92.11%,基本治愈为76.32%.对照组330眼总有效率为89.70%,基本治愈为63.64%.2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重度弱视患者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40.00%,而对照组为5.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视觉对比敏感度训练为儿童弱视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南宁市10 784名幼儿园儿童视力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宁市幼儿园儿童的视力低常情况及病因,为儿童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市各幼儿园3~6岁儿童进行视力普查.结果:普查南宁市幼儿园3~6岁儿童10 784名,视力异常者1 912例,视力异常检出率为9.87%.其中弱视792例,发病率为7.34%.结论:南宁市幼儿园儿童视力低常情况不容乐观,弱视是影响3~6岁儿童视功能的主要原因.在幼儿园儿童中进行视力普查工作对早期发现儿童眼病、保护儿童视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P-VEP在儿童弱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早期治疗弱视,恢复正常的双眼视觉。方法对本市幼儿园中、小班3~5岁儿童进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对100名单眼弱视及弱视对侧健眼和100名正常儿童进行检测,并将各组测得的P-100波幅、峰潜时值平均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弱视眼的P-100波幅明显下降,峰潜时延长(P<0.001)不同视力其P-VEP波幅下降不同,与弱视程度有密切关系,与正常儿童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弱视对侧健眼的P-VEP波幅、峰潜时与正常儿童相比也有差异性(P<0.001)。结论弱视是一种视觉功能性障碍,P-VEP检测它是双眼视觉的神经功能受到损害所致,证实了弱视对侧健眼"隐性弱视"和"亚临床性弱视"的观点,因此认为P-VEP可以作为儿童弱视早期诊断中的一项客观的重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45例428只眼弱视眼的分类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428只弱视眼中基本治愈289眼,占67.5%;进步115眼,占26.9%;无效24眼,占5.6%。结论儿童弱视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很重要,配戴眼镜和遮盖健眼是治疗弱视的最主要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怀柔区25个幼儿园(其中区中心15个,郊区10个)4~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视觉状况的普查,比较城区和郊区儿童视觉状况。方法:2009年分别对城区2150例儿童和郊区1679例儿童进行了视觉检查,包括远近视力(裸眼和戴镜视力)、外眼检查、眼位及眼球运动。对视力〈0.8者进行散瞳验光。结果:怀柔区城区和郊区儿童视力低常率有显著性差异(13.02%vs 9.17%,P〈0.01)。视力低常率:4岁组为8.63%,5岁组14.67%,6岁组10.31%。各年龄组视力低常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力低常的病因有屈光不正、斜视、先天眼病(先天上睑下垂和先天眼球震颤)及眼外伤,其中屈光不正占96.31%,包括远视(74.16%)、近视(10.77%)和混合散光(15.07%)。弱视患病率4.3%,以轻度弱视居多,屈光不正(46.06%)是形成弱视的主要原因。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率和地域有一定的关系。低常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表明儿童视功能发育逐渐成熟。远视是4~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儿童视觉普查应加强近视、斜视、弱视的普查,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黄焱 《四川医学》2015,(2):217-218
目的探讨微量压抑法及无微量压抑治疗法治疗儿童弱视视力在提高后回退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微量压抑法训练,对照组采取无微量压抑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为66.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立体视觉正常为50眼(占98.04%),对照组为34眼(占66.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压抑法用于解决儿童弱视治疗后视力在提高后回退及建立三级视功能,特别是人类的高级视功能立体视觉是有效的,有优势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弱视的屈光性质,并对其经矫正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对上海市松江区45所幼儿园的15 400名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对低于正常视力的2 210名儿童进行视力、眼位、眼底、屈光检查,筛选出弱视儿童436名,对其进行扩瞳验光后给予配戴矫正镜片,并进行弱视训练治疗,同时辅以阶段性同视机治疗和家庭精细(作业)目力训练.定期复查,每年验光两次,酌情更换镜片.结果 本区学龄期儿童弱视发生率为2.83%(436/15 400),屈光不正性弱视中以远视类为主,弱视程度随屈光不正程度增高而增加.经治疗后,弱视基本治愈率为83.06%(603/726),进步者占14.60%(106/726),无效率为2.34%(17/726).结论 弱视可影响儿童的视觉质量及视觉发育,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P-VEP在儿童弱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早期治疗弱视,恢复正常的双眼视觉。方法对本市幼儿园中、小班3~5岁儿童进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对100名单眼弱视及弱视对侧健眼和100名正常儿童进行检测,并将各组测得的P-100波幅、峰潜时值平均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弱视眼的P-100波幅明显下降,峰潜时延长(P〈0.001)不同视力其P-VEP波幅下降不同,与弱视程度有密切关系,与正常儿童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弱视对侧健眼的P-VEP波幅、峰潜时与正常儿童相比也有差异性(P〈0.001)。结论弱视是一种视觉功能性障碍,P-VEP检测它是双眼视觉的神经功能受到损害所致,证实了弱视对侧健眼“隐性弱视”和“亚临床性弱视”的观点,因此认为P-VEP可以作为儿童弱视早期诊断中的一项客观的重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市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情况,同时开展眼健康知识宣教。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查视力,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视力≤1.0者,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视力≤0.8者定为弱视。结果检查2818人,弱视72人,患病率为2.55%。通过此次调查,新发现的弱视人数为48人,占弱视人数的66.67%。结论广泛进行弱视的危害和防治知识的宣传,定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弱视普查,对弱视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孝感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状况及弱视等病的流行特点,以期早期发现屈光异常和弱视并及时进行干预。方法:于2014年7月-2015年1月随机抽取本市城区10所幼儿园的2762例3~6岁学龄前儿童,按不同年龄分为四组,3岁组184例,4岁组804例,5岁组1065例,6岁组709例。对其进行视觉状况调查,分别进行视力、屈光状态、斜视、立体视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5、6岁组儿童视力≥1.0的检出率分别为62.50%、64.55%、73.05%、85.12%,4、5、6岁年龄组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不正分布以远视为主(77.66%),其中复性远视散光占远视的79.22%(892/1126)。弱视发生率1.77%,主要为屈光不正性弱视,占59.18%(29/49),其次依次为屈光参差性弱视,占28.57%(14/49),斜视性弱视,占8.16%(4/49),形觉剥夺性弱视,占4.08%(2/49),不同年龄组弱视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斜视的检出率为1.19%(33/2762),其中以双眼交替性斜视为主。屈光不正、斜视和弱视儿童的立体视率分别为84.79%、63.64%和51.02%,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的94.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99.227,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功能发育随年龄增长逐渐成熟,影响本市儿童正常视功能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屈光不正、斜视和弱视。早期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屈光异常和弱视并及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