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旭  方晏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0):3052-3053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手术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54只眼,使用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眼压不能良好控制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54只眼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其中2眼出现前房出血,2眼出现脉络膜脱离,6眼出现浅前房经过相应的处理后稳定。术后1个月随访时,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的有47只眼占87%,眼压≤21mmHg者44只眼占81.5%。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施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是可行、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周艳  裴重刚  刘新华 《江西医药》2008,43(7):698-700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3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用多种方法不能使眼压降至正常患者,在高眼压下进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6-12个月,36眼中有32眼术后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能控制在21mmHg(1mmHg=0.133kPa)1.21T,4眼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31眼视力有所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病例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以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2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术前、术中用多种方法使眼压逐渐下降后,进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6~12mo,22眼中有17眼术后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能控制在21mmHg(1mmHg=0.133kPa)以下,4眼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19眼视力有所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应当机立断进行手术治疗。只要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精心操作,术后精心护理,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是必要、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持续高眼压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46只眼)眼压控制不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结果46只眼手术均顺利,术后3~12个月跟踪随访,39眼眼压控制在8.00~21.00mm Hg,7眼眼压〉21.00mmHg,其中6眼需局部应用降眼压药物控制到正常,1眼二次手术后平稳。手术成功率约84.78%。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例(22只眼)高眼压用药物控制不良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穿刺降眼压联合.结果 本组术后大多数保留了较好的视力,22只眼中19只眼眼压控制在10~21 mm Hg,3只眼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结论 对持续高眼压下用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应及早行手术治疗,以防视功能进一步受损及视力不可逆永久性丧失.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首选的、可行的、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对42例(42只眼)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注意观察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42眼中37眼(88.09%)眼压控制在21 mm Hg以下,其余用药物可以使眼压维持正常水平;35眼(83.33%)术后视力包括矫治视力≥0.3,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控制眼压,迅速恢复和改善视力,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眼压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近4年来35例(35只眼)联合应用药物降压48~72h眼压控制不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观察术后前房、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35只眼手术均顺利,术后4例发生Ⅰ-Ⅱ度浅前房,2例前房积血,35例眼压均正常,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王敏  甘玲萍 《淮海医药》2010,28(4):283-285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极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的手术要点、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19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充分降压后眼压仍很难降至正常患者,在眼压〉40 mmHg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5月。结果19眼手术顺利,无1例出现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6~15月,15眼眼压控制在10~21 mmHg,2眼需加药物控制。成功率为78.9%。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持续性极高眼压下,如药物不能控制,应果断采取手术治疗,复合性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方法选取43例(48眼)眼压控制不良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5眼在24 h内形成前房,3眼在24~48 h内形成前房;7眼出现不同程度浅前房;术后2周末,无需配合药物眼压〈21 mm Hg (1 mm Hg=0.133 kPa)者42眼(87.5%);视力提高28眼,视力恢复不明显者19眼,视力下降者1眼;角膜反应发生率41.67%,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发生率14.58%,前房出血10.42%。结论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控制眼压,促进视力恢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对手术效果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0.
左健生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1):947-948
目的 :探讨用联合激光手术立即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方法 :1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第一次急性发作时立即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结果 :联合激光手术前眼压力36~64mmHg,平均 (48 4±10 2)mmHg,术后眼压为11~27mmHg,平均 (14 2±9 8)mmHg,9眼不用药物眼压≤21mmHg,4眼加用局部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结论 :立即联合激光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刘慧霞  高平  张康玉  金伟 《安徽医药》2013,34(6):721-722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33眼眼压控制不良(大于30 mmHg)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1例术中出现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术后第2 d出现局部脉络膜浅脱离,经扩瞳、激素治疗后恢复,其他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眼内出血、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无需任何药物,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8~17 mmHg)。术后视力提高31眼,视力不变1眼,视力下降1眼。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为避免视功能进一步损害,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次发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5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人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0.1者47眼(90.39%),≥0.5者29眼(55.77%)。术后6月眼压为11~26mmHg(1mmHg≈0.133kPa),平均眼压为(14.56±4.12)mmHg。48眼(92.31%)眼压维持在正常范围,4眼需要联合降眼压药物才能控制正常眼压水平。结论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方法本组53例63眼,根据房角粘连情况将38例48眼闭角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房角粘连关闭≤180°12眼,采用超乳联合房角分离术;180°〈房角粘连关闭≤270°20眼,采用超乳联合房角分离、虹膜周边切除术;房角粘连关闭〉270°16眼,采用超乳、房角分离联合小梁切除术(简称三联),15例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视力低于0.4者,行超乳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3个月-5年,对比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变化。结果 29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19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视力恢复良好;6只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粘连〉2/3,术后近期眼压控制好,术后1.8-2.0年眼压再次增高,药物效果好,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15例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者,术后视力均提高,术后眼压12眼控制正常范围,3眼术后近期眼压控制好,1.0-1.5年眼压再次增高,药物控制眼压良好。结论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根据房角关闭情况:行超乳联合房角分离术、虹膜周边切除术超乳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术),开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超乳联合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控制眼压,但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两种术式效果。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共62例,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7例,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乙组25例,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两种术式均不做巩膜瓣及虹膜周切孔。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视力(0.3占72.95%,眼压62只眼(18.2±1.76mmHg。结论两种术式在术后眼压控制、视力改善、并发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改进抗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提高青光眼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2例(260眼)进行改进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术后第七天,眼压〈15mmHg者208眼占80%,〈21mmHg者253眼占97%。结论改进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32眼眼压控制不良的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前房穿刺、玻璃体穿刺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结果:32眼手术顺利,无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等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4-16月,28眼眼压控制在6-21mmHg,其中4眼需局部加用降眼压药物。手术成功率87.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运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例47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房角、UBM及视野的变化,随访3~15个月。结果其中40只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平均眼压由术前的(29.67±4.15)mmHg降至术后的(10.81±3.27)mmHg,中央前方深度术前:2.48±0.36,术后:3.51±0.33,视野无缩小。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替代传统小梁切除术后二次行白内障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收集29例(32眼)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资料,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观察。结果所有的患者于表麻下进行手术,术后平均矫正视力较术前平均视力提高3.4行;术前平均眼压(28.87±5.41)mmHg降至术后平均眼压(13.9±3.07)mmHg;功能性滤过泡28眼(87.5%);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及丝裂霉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51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可调节缝线及丝裂霉素。术后观察并随访眼压、前房、滤过泡形态,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前房形态,眼压控制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可调节缝线及丝裂霉素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很好维持术后正常的前房,且远期控制眼压及维持功能性滤过泡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虹膜激光切除术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32眼葡萄膜炎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给予虹膜激光切除术后临床资料,通过视力、眼压观察治疗情况。结果术前眼压25-40 mmHg(1 mmHg=0.133 kPa),术后终末眼压为12-21 mmHg,随访期间31眼(96.88%)眼压在正常范围内;术后视力≥0.5者14眼(43.74%),较术前视力≥0.5者3眼(9.38%)明显提高。结论虹膜激光切除术治疗葡萄膜炎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