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替吉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方法:2008年2月—2011年6月间,58例I~II期胰腺癌患者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分别采取替吉奥(32例,观察组)和吉西他滨(26例,对照组)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后血清中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较化疗前下降(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7.50% vs. 30.77%,P<0.05);生存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1、1.5、2年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均为I、II度,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加术后替吉奥辅助化疗治疗胰腺癌疗效确切,可有效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RFA)辅助下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与传统右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脏中部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60例肝脏中部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右半肝切除术,观察组行RFA辅助下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 5年生存率等。 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出血量、术中肿瘤破裂例数、术中大出血例数、输血例数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观察组为3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对照组 5年生存率43.09%,观察组为65.73%,两组差异有学意义(P<0.001)。 结论:射频消融辅助下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脏中部肿瘤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传统右半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的应用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价值。 方法:选择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116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和炎症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结直肠癌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学和炎症反应指标,缩短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外科杂交手术对肢体烧伤后缺血患者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烧伤后四肢动脉缺血患者65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杂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 结果:观察组保肢率为97.14%(34/35),患者术后下肢足趾部组织坏死行足趾截肢术1例;对照组保肢率为86.67%(26/30),患者术后组织坏死严重行急诊截肢术后并发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术后足部坏疽形成后截肢1例,术后因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截肢1例,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后导致截肢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术后1、7 d患肢脉搏波幅较手术前明显增高(P<0.05),皮肤温度稍高于手术前(P>0.05);术前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7 d观察组患肢脉搏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肢溃疡面改善率和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血管外科杂交手术有助于改善肢体烧伤后缺血患者保肢率、患肢脉搏波幅、血液循环和溃疡面,提高患者对烧伤治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结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行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切除转移灶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结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行结肠癌根治术同时切除肝转移病灶(同期手术组);20例先行结肠癌根治性切除、二期行肝转移病灶切除(分期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结果:同期手术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37.5%,18.8%,分期手术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10.0%,0.0%。两组比较,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手术组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分期手术组(均P<0.05)。结论:结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行同期手术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POSSUM评分系统评估高龄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风险的可靠性。方法:将2010年2月—2011年2月间收治的80例行PD患者按照年龄进行分为两组,其中38例≥80岁者为研究组,42例<80岁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两组POSSUM评分及POSSUM评分系统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的预测值与实际值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POSSU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OSSUM评分(P<0.05);研究组实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与预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的实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预测值(P<0.05)。结论:采用POSSUM评分系统能够较准确评估高龄患者行PD的手术风险,故对患者围术期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和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0年—2012年12月就诊的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及溃疡愈合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溃疡愈合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全胃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146例择期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使用吸入性七氟醚。记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的疼痛情况。 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基本一致(P>0.05);观察组在5 min至3 h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24 h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基本一致,患者疼痛均得到较好的控制(P>0.05)。 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均可安全应用于全胃切除手术,七氟醚吸入麻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比较急性胆囊炎发作72 h前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3年5月因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发作72 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5例(观察组),72 h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1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胆道损伤、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和胆道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93.7% vs. 92.0%,1.98% vs. 1.17%,均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急性胆囊炎72 h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126例行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其中59例行腔镜手术(腔镜组),67行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腔镜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方面均优于开腹组(均P<0.05)。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平均近、远切缘以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腹腔镜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IHP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120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组术中行IHPC联合术后m FOLFOX6方案静脉化疗;对照组单纯行术后m FOLFOX6方案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术后低蛋白血症和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0.0%vs.6.7%;15.0%vs.3.3%,均P<0.05);腹腔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vs.18.3%;8.3%vs.23.3%,均P<0.05);两组短期总生存率相当(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IHPC联合术后静脉化疗安全可靠,对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靶区序贯调强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5年1月符合研究要求的巨块型肝癌共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选用2次介入+双靶区序贯调强放疗(30~40 Gy/15~20 F)、对照组41例行2次介入+超分割交替调强放疗(30~40 Gy/15~20 F),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两组AF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8%与79.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3、9.7个月,6个月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2%和59.0%,50.0%和48.7%、21.1%和17.9%、5.3%和2.6%,以上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1~2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靶区序贯调强放疗与超分割交替调强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能耐受,两种方法均为巨块型肝癌的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切除胰体尾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手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2012年收治的58例胰腺体部及体尾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局部切除胰体尾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手术治疗后配合化疗,对照组仅接受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生存情况并分析预后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44.9%vs.6.9%)、疾病控制率(82.8%vs.55.2%)明显升高(均P0.05);半年生存率(79.3%vs.48.3%)、1年生存率(55.2%vs.17.2%)、平均生存时间(17.6个月vs.10.3个月)、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明显增加(均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有无淋巴/血管转移是胰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而言,采用局部切除胰体尾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手术疗效良好,可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直肠癌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不可切除的直肠癌患者(伴肝转移12例),3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新辅助化疗加三维适形放疗;2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新辅助化疗加常规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可切除转化率、术后生存状态、不良反应和近期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治疗16周时观察组可切除转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vs.26.9%,P=0.01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明显延长(P=0.046,P=0.029);两组不良反应及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可明显提高不可手术切除直肠癌的可切除转化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和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腺坏死并感染采用经腹膜后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2015年采取经腹膜后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治疗的44例胰腺坏死并感染患者为观察组、既往采用经腹部切口入路清除坏死组织后持续闭合冲洗治疗56例胰腺坏死并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再次手术率、死亡或放弃治疗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0%vs.58.9%)、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9%vs.33.9%),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胰腺坏死并感染采用经腹膜后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效果可靠,且较开腹手术恢复快、创伤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一期乳房重建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2010-2014年乳腺癌患者17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别行保留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一期乳房重建术(观察组,102例),与未保留NAC的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68例)。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患者对乳房重建的满意度、生活质量情况及随访期间不良事件以及复发、转移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创面引流时间及引流量无统计学意义差异(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率(97.06%vs.51.47%)、FACT总评分(150.89±25.34)vs.(100.24±18.47)、生活质量高水平率(83.33%vs.51.47%)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远处转移率及复发率相似,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并一期乳房重建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安全、可行,且在术后美学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未保留NAC的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4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行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96例T4期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48例于术后第5~6天开始行HIPEC(1次/d,共3次),术后1个月内行第1次m FOLFOX6方案全身静脉化疗,共6疗程(HIPEC组);另48例仅行相同方案的全身静脉化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发症、术后1、2年复发率、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HIPEC及全身静脉化疗均顺利完成;两组均无手术相关死亡,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IPEC组术后1、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2.1%vs.20.8%;6.3%vs.31.3%,均P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PEC组术后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81.3%vs.58.3%,P0.05);HIPEC组生存质量评分升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5.0%vs.25.0%,P0.05)。HIPEC组中,结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直肠癌患者(32个月vs.18个月,P0.05)。结论:T4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行HIPEC可有效控制腹腔复发、转移,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动脉灌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DSA引导下经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SOX方案化疗,比较2组化疗3、6个周期后的疗效,并统计不良反应。绘制2组患者随访24个月时无进展生存时间曲线,比较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3个周期化疗结束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69.44%(25/36),高于对照组的38.46%(15/39)(P=0.028);6个周期结束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58.82%(20/34),对照组为41.67%(15/3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1)。6个周期化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24个月时,观察组、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5、6.0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动脉置管持续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胃癌的短期疗效优于常规SOX化疗方案,并可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介入方法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HBVR-HCC)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1年2月85例确诊为HBVR-HCC、没有手术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其中44例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肝动脉段性化疗栓塞(TACE)治疗(观察组),41例单纯采用TACE治疗(对照组),分析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12、24、48周HBV-DNA水平、肝功能、AFP水平和Child-Pugh评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存状况。 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观察组HBV-DNA水平逐渐降低,而对照组逐渐升高,两组差异在治疗后各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谷丙转氨酶(ALT)与AFP水平、逐渐降低,但观察组在治疗24周后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Child-Pugh评分逐渐升高,但观察组在治疗24周后的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CC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1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2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TACE对HBV活动存在激发作用,抗病毒联合TACE治疗HBVR-HCC可有效控制HBV,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