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与传统股静脉采血的效果比较,探索一种简便、安全,快捷、有效的采血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12月需要采集血液标本的新生儿随机行桡动脉和股静脉采血,比较一针穿刺成功率,哭闹时间及其局部感染率。结果桡动脉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哭闹时间、局部感染率均优于股静脉组。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方法一针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是一种有效的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 股静脉穿刺为新生儿常用的采血技术。2000年1月~2001年10月本院对76例新生儿行股静脉穿刺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2%,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方法 穿刺时患儿取仰卧位,臀部抬高2cm,侧肢体取屈髋、屈膝、外展、外旋位,一人固定肢体。操作者常规消毒,选择穿刺部位,采用直刺法或30°~40°角斜刺法,快速进入皮下后缓慢进针,见回血后固定好,抽取所需血液。拔针,用棉球按压15min。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与传统股静脉采血的效果比较,探索一种简便、安全、快捷、有效的采血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12月需要采集血液标本的新生儿随机行桡动脉和股静脉采血,比较一针穿刺成功率,哭闹时间及其局部感染率。结果桡动脉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哭闹时间、局部感染率均优于股静脉组。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方法一针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是一种有效的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改善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操作难度,提高穿刺成功率,确保血标本的质量.方法 将300例足月新生儿分为150例观察组行股静脉斜穿刺采血,150例对照组行股静脉垂直穿刺采血.结果 两种方法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经统计学处理,x2=21.49,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生儿股静脉斜穿刺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股静脉垂直穿刺采血.  相似文献   

5.
两种股静脉采集血标本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静脉穿刺采血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采血方法,从刚出生的婴儿至不同年龄的儿童均适用,特别是危重病人和婴幼儿,还有一些肥胖患儿和长期输液患儿,由于外周血管血液循环差,常不易找到充盈的血管,在外周静脉采血很困难,这时就需选用股静脉采集血标本,为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笔者通过对60例患儿采用两种不同股静脉穿刺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股静脉穿刺是新生儿静脉采血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新生儿临床护理工作中较常使用。现将笔者所在科在股静脉穿刺中误入膀胱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丽红 《医疗保健器具》2013,(12):1579-1580
目的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新生儿静脉采血方法,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股静脉采血法,实验组采用大隐静脉采血法,对两组的采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8%,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以及26%。结论大隐静脉采血法可提高新生儿采血成功率,降低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动脉、静脉穿刺采血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是否可减轻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以及采血后缩短按压时间的方法.方法 将我院新生儿科2010-2011年住院患儿胎龄>35周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在进行穿刺采血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在采血时不给予任何干预.采用美国国际圣路加医疗中心NICU评估量表进行疼痛的评估,观察两组患儿在穿刺采血时的疼痛反应,并对两组新生儿采血后止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儿在采血时穿刺成功率高,止血按压时间短,采血局部皮肤渗血、瘀斑及皮下血肿的发生率降低.对照组在采血时新生儿所表现的状态比干预组紧张,止血按压时间长.两组比较出血情况,干预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76%.疼痛评分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动、静脉穿刺采血时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可减轻医源性刺激时的疼痛反应,提高穿刺采血的成功率,缩短采血后按压时间,有利于止血.  相似文献   

9.
吕晖  潘晓月  毛薇 《中国校医》2013,27(9):673-674
目的探讨最佳的股静脉穿刺手法,并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80例新生儿分成2组,分别采用直刺和斜刺法,观察和比较2组患儿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率、局部血肿、标本凝血、溶血情况。结果2组比较,斜刺组明显优于直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术中斜刺成功率较高,并且局部损伤极低。  相似文献   

10.
曾丽波 《健康必读》2008,7(12):39-39
众所周知静脉输液及采血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患儿见针就哭,挣扎抗拒,大汗淋漓的现象在病房司空见惯。以往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常因患儿小、哭闹、股静脉定位困难等原因导致穿刺不易成功。为了减少对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及取血检验的恐惧心理,减轻家长对患儿疼痛及取血困难的顾虑,并保护血管,我科自2004年起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留取血标本,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血液检查是儿科医生诊断小儿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小儿静脉采血难度较大,特别是新生儿,家长对静脉穿刺常存在恐惧心理,甚至因穿刺困难而放弃治疗。股静脉穿刺采血是新生儿生化检查或细菌培养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燕华 《医疗装备》2023,(8):143-145
目的 探讨在非洲博茨瓦纳新生儿科采用6号头皮针连接5 ml注射器桡动脉采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8月非洲博茨瓦纳公主玛丽娜医院新生儿科100例患儿资料,根据采用的不同采血材料,将采用6号头皮针连接5 ml注射器进行采血的新入院患儿纳入观察组(50例),将采用材料为6号注射器针头进行采血的新入院患儿纳入对照组(50例)。分别记录两组一次穿刺完成采血及需二次及以上穿刺的情况,采血后穿刺部位渗血、血肿及穿刺针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完成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渗血、血肿及可见穿刺针孔情况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号头皮针连接5 ml注射器采血方式一次穿刺完成采血成功率较高,渗血、血肿及可见穿刺针孔情况出现率较低,可用于非洲博茨瓦纳新生儿采血。  相似文献   

13.
胡群 《中国保健》2009,(19):881-881
为准确诊断治疗新生儿疾病,必须进行临床必要的化验检查,因此,临床穿刺抽血是一种常用的操作技术,我们必须熟练掌握。近2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桡动脉穿刺采血与股动、静脉采血方法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临床工作中,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是难度比较大的护理操作技术,由于新生儿血管细、不合作、循环不良等诸多因素,使新生儿采血的失败率增高,而桡动脉采血是一种安全的采血方法,因桡动脉具有位置表浅,?定位简单,易于暴露,采血方便,穿刺成功率高,穿刺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新生儿采血的主要途径,因而新生儿动脉采血中广泛应用此法.  相似文献   

15.
李雪梅  冯娜 《职业与健康》2005,21(8):1263-1264
传统婴幼儿采血标本常选用股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1].其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不易被家长所接受,且由于小儿哭闹挣扎等原因易导致穿刺失败或血肿形成.危重婴儿颈外静脉穿刺会引起面色苍白和呼吸困难,出血性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也不易采用股静脉和颈外静脉等部位采血.而家长对婴儿的股静脉、颈外静脉采血存在恐惧心理,因此,为了消除患儿痛苦、减少医源性损伤及感染,针对婴儿的生理特点,近2年,我们对800例婴儿采用了头皮静脉采血,取得满意效果,成功率高,无任何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骆丽科 《现代保健》2010,(22):107-108
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在临床治疗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难度较大的基本操作。新生儿血流分布多集中躯干、内脏,四肢较少,血管细、血管充盈度差,触摸股动脉搏动不明显。采血针相对较粗,采血量往往不够且易造成溶血。再有新生儿哭闹不配合及特殊解剖特点等,常常影响穿刺成功率,容易将血管损伤,延误病情的诊断及治疗,更无法配合危重患儿的抢救。股静脉比较固定,  相似文献   

17.
陈伟霞 《现代保健》2014,(15):108-110
目的:研究新生儿股静脉与头皮静脉釆血方法之间的差异,为临床提高新生儿抽血成功率提供资料支持,并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需采集血液标本的新生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儿均使用头皮针采血,观察组选取股静脉采血,对照组选取头皮静脉采血。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平均采血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平均穿刺时间分别为(3.6±1.6)min和(3.4±1.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5,P〉0.05)。观察组的一次性成功率95.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49/60),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5/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18/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头皮静脉相比,股静脉相对较粗,固定性较好,血液充足,为一次性穿刺成功提供基础条件,并发症少,患儿家长容易接受。同时熟练的技术操作以及加强护理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不同部位动脉采血方法的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与发生瘀紫血肿情况比较.方法将600例新生儿分成4组,分别采用桡动脉,股动脉,头皮动脉、肱动脉穿刺采血,记录4组采血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和采血后淤紫和血肿发生率.结果各组采血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和采血后淤紫和血肿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采血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最高为92.8%,桡动脉组采血后淤紫和血肿发生率最低为7.1%.结论新生儿采血应用桡动脉穿刺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2000年5月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许多检查项目需采集空腹静脉血。我们先后采用四肢浅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采血法,四肢浅静脉穿刺不易成功;颈外静脉穿刺时婴儿啼哭颈部上下起伏及转头等易穿通血管造成失败;股静脉采血虽成功率较高,但采血过程中婴儿暴露较多,且婴儿股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大隐静脉穿刺术是临床儿科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术。对于肥胖、脱水、休克的患儿,头皮静脉往往显露不明显,增加了穿刺的难度,而大隐静脉是全身最大的浅静脉,该静脉经过内踝前方时位置表浅而恒定,因此大静脉穿刺或切开术是临床采血、输液的常用操作技术。临床资料与大隐静脉穿刺或切开的报道甚多,而与之相关的解剖资料较少。本文对16具新生儿尸体进行了解剖学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