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慢性糜烂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损伤,但损伤不超过黏膜肌层的特殊类型胃炎。随着胃镜技术的逐步完善和成熟,慢性糜烂性胃炎已经成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糜烂性胃炎在内镜下可分为平坦糜烂型和隆起糜烂型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94例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患者按悉尼慢性胃炎分类法经胃镜诊断;作快速尿激酶试验以判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参考南昌标准辨证分型。结果:①94例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分型为肝胃不和型40例,脾胃虚弱型(包括虚寒型)48例,脾胃湿热型3例、胃络瘀血型2例、胃阴不足型1例。肝胃不和型中老年患病率明显较脾胃虚弱型高,而肝胃不和型青年患病率明显较脾胃虚弱型低(P<0.0 1)。②94例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6%(62例/94例),其中肝胃不和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70%(28例/40例),脾胃虚弱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6.7%(32例/48例)结论:①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临床中医分型以肝胃不和型和脾胃虚弱型最常见;②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辨证分型没有意义;③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病机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炎饮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肝气犯胃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20例给予胃炎饮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对照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炎饮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糜烂性胃炎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94例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患者按悉尼慢性胃炎分类法经胃镜诊断;作快速尿激酶试验以判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参考南昌标准辨证分型。结果:①94例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分型为肝胃不和型40例,脾胃虚弱型(包括虚寒型)48例,脾胃湿热型3例、胃络瘀血型2例、胃阴不足型1例。肝胃不和型中老年患病率明显较脾胃虚弱型高,而肝胃不和型青年患病率明显较脾胃虚弱型低(P〈0.01)。②94例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6%(62例/94例),其中肝胃不和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70%(28例/40例),脾胃虚弱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6.7%(32例/48例)结论:①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临床中医分型以肝胃不和型和脾胃虚弱型最常见;②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辨证分型没有意义;③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病机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的中医分型及其与胃镜像的关系。方法:94例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患者按悉尼系统慢性胃炎分类法经胃镜诊断,参考南昌标准辨证分型。结果:①94例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分型为肝胃不和型40例,脾胃虚弱型(包括虚寒型)48例,脾胃湿热型3例,胃络瘀血型2例,胃阴不足型1例。肝胃不和型中老年患病率明显较脾胃虚弱型高,而肝胃不和型青年患病率明显较脾胃虚弱型低(P<0.01)。②肝胃不和型和脾胃虚弱型患者胃镜像表现为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分泌物多,分别为24例(60.0%)和40例(83.3%);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分泌物少,黏膜变薄,血管显露像分别为16例(40.0%)和8例(16.7%)。结论: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临床中医分型以肝胃不和型和脾胃虚弱型最常见;胃镜像可辅助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采用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加减治疗慢性胃炎153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慢性充血渗出性胃炎32例,慢性充血出血性胃炎30例,慢性充血糜烂型3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0例,充血渗出性胃炎并胃黏膜脱垂3例,总有效率96.6%。  相似文献   

7.
丹参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 ,其对实验性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1] 。2 0 0 1年 10月— 2 0 0 3年 1月笔者采用丹参治疗慢性胃炎患者 39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9例均为我院门诊经胃镜或病理活检证实符合文献 [2 ]诊断标准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均无心、肝、脑、脾及肾脏疾病。男 2 4例 ,女 15例 ;年龄 18~ 5 6岁 ,平均 4 3.7岁。病变分型 :慢性浅表性胃炎 (单纯型 ) 12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 (糜烂型 ) 9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出血 (出血型 ) 8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缩型…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6,(8):960-961
目的:探讨在证属肝胃郁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中,三参胃炎汤联合针刺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慢性糜烂性胃炎证属胃郁热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三参胃炎汤治疗,治疗组接受三参胃炎汤联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及胃镜下黏膜变化情况。结果:28d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主要症状、单核细胞浸润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参胃炎汤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的改善证属肝胃郁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下黏膜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三参胃炎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明湖社区服务中心接受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选出8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三参胃炎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总有效率为95. 00%,明显高于对照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总有效率75. 00%,P <0. 05。两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性:P> 0. 05;治疗后,两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 00%,低于对照组患者慢性糜烂性胃炎发生率22. 50%,P <0. 05。[结论]慢性糜烂性胃炎采取三参胃炎汤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1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虚实辨证,并与Hp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慢性糜烂性胃炎实证(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血型)(62.50%)多见,明显高于虚证(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37.50%)(P〈0.05)。虚证之Hp感染率明显高于实证(P〈0.05)。结论: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实证所占比例高于虚证,两证均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且虚证Hp感染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隆起糜烂性胃炎372例中医辨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慢性胃痛辨证分型与隆起糜烂性胃炎的关系,探讨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对372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从中医辨证分型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肝胃气滞型占49.2%,脾胃虚寒型占22%,瘀阻胃络型占16.7%,胃热炽盛型占5.9%,胃阴亏虚型占3.8%,寒邪犯胃型占2.4%。结论: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中医基本病机为肝胃气机失调,治疗宜以理脾胃、疏肝木同施,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为基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胃黏膜微形态的相关性。方法:对216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体质分析,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NBI-ME)下观察胃小凹形态并分型,分析体质分布特点及体质与胃小凹形态的相关性。结果:216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中,湿热质、气虚质分布最多,其次为气郁质、阳虚质。观察不同体质之间胃小凹形态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湿热质、气郁质以E型为主,阴虚质以D型为主,气虚质、阳虚质以C型为主。结论: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有差异,不同体质之间胃小凹形态分布特点不同,二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慢性(活动性)胃炎。依据临床表现.胃镜及病理组织改变分为慢性(活动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不同命名,中医辨证分型多为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血型为主要证型论治。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胃粘膜组织中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rlotti HP)以来,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道性胃溃疡及癌前病变的形成,胃癌的发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疏肝清热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63例广东省惠州市城区中医院(516002)邵日杰,吴碧芬主题词胃炎/中医药疗法,癌前状态,疏肝,清热慢性糜烂性胃炎发病率较高,病程长,反复发作,常成为“癌前病变”,因而受到医疗界的广泛重视。笔者运用疏肝清热法治疗慢性糜烂...  相似文献   

15.
王涛  王萍  迟伟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4):693-695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类型之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白长川教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提出了从胃滞虚热论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白教授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因滞而虚""因滞而热",核心在于"滞",并提出了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为胃滞虚热型。应用白教授自拟经验方胃糜康治疗数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经临床实践证实胃糜康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并显著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与中药联合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60例门诊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的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兰索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28/30),73.33%(22/3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兰索拉唑与中药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在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样胃炎,是一种具有特征性形态及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据国内外研究报道,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90%左右有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用PPI方案(质子泵抑制剂加2种抗生素)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内镜表现等均有明显减轻,同时80%左右患者Hp消失,因此认为Hp感染为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2010-01-2012-06,我们应用消疣安胃汤联合PPI方案治疗Hp相关性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60例,并与单纯应用PPI 方案治疗5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拟化瘀通络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忠 《四川中医》2008,26(3):72-72
目的:观察自拟化瘀通络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门诊5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用自拟化瘀通络方进行治疗.结果:治愈22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结论:化瘀通络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糜烂性胃炎(CEG)胃镜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河北省中医院经电子胃镜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133例,病变部位做病理检查,中医辨证分为浊毒内蕴组和肝胃不和组,对胃镜表现及其病理组织学改变与两组证型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两组证型胃镜像及病理表现的差异性。结果:CEG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浊毒内蕴组胃镜像出现隆起型较肝胃不和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表现为肠上皮化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浊毒内蕴组中胃镜像中隆起型病理表现为肠化较平坦型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以中年男性居多,中医证型属浊毒内蕴患者中胃镜像为隆起糜烂型,患者病理表现大多伴有肠上皮化生。  相似文献   

20.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笔者采用著名中医学家廖仲颐老师传授之验方人参利膈汤治疗慢性充血性糜烂型胃炎34例,疗效较佳,并与用西药治疗的34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