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灯盏花育种方法,选育灯盏花新品种。方法:从驯化栽培的灯盏花天然异交群体中选择单株,建立株系,进行株系筛选和连续的品系比较。结果:通过系统选育的方法,选育的2003-6和2003-15 2个灯盏花新品系灯盏乙素分别达到3.21%,3.01%,较对照(QS-1)提高15.77%,23.46%,单产较对照提高20.37%,17.59%,每公顷含灯盏乙素量提高39.31%,44.82%,为优质高产新品系。结论:灯盏花可以通过系统育种的方法进行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2.
韩小燕  刘政安  王亮生 《中药材》2008,31(3):327-331
目的测定我国牡丹野生种及主要药用栽培品种的丹皮酚、芍药苷含量,为丹皮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HPLC法检测芍药苷、丹皮酚含量,多重比较不同资源药效成分含量差异.结果(1)野生牡丹的丹皮酚、芍药苷含量范围分别为0.10%~0.61%,2.22%~5.57%;(2)栽培品种的丹皮酚、芍药苷含量范围分别为0.33%~1.43%,1.60%~2.85%.(3)北京昌平相同地块不同品种的丹皮酚、芍药苷含量范围分别为0.27%~0.75%,1.87%~3.96%;(4)不同地块同一品种的丹皮酚含量范围为0.34%~1.10%,芍药苷含量差异不大.结论野生种药效成分含量并不高于栽培品种,目前栽培的药用品种间差异显著,'建始粉'的丹皮酚含量较高,丹皮生产时应注意品种和适宜栽培地区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三黄泻心汤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奕  许旭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5):383-385
目的:研究三黄泻心汤煎液(混悬液)中3种主要药效成分黄芩苷、小檗碱和大黄酸的含量与存在形式。方法:用HPLC测定三黄泻心汤、其拆方配伍及单方煎液中3种成分黄芩苷、小檗碱和大黄酸的含量。结果:在得到的200 mL三黄泻心汤中含黄芩苷1 211 mg,小檗碱276 mg,大黄酸25 mg。尽管黄连中的生物碱与黄芩苷和大黄蒽醌会产生沉淀,但黄芩与黄连之间没有显著影响煎出液中的含量,黄芩能明显促进大黄酸的煎出,黄连与大黄之间则存在很强的抑制煎出的作用。结论:酸性成分与碱性成分之间,酸性成分与酸性成分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煎出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贵州栽培太子参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及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贵州施秉地区主要的太子参栽培类型进行农艺性状观察与比较,为施秉太子参的选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对3种太子参栽培类型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田间测定,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多重比较、相关性、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太子参的3种栽培类型间各农艺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多个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块根数、块根粗、一级分枝数、闭锁花数、叶长、叶宽和地上生物量是影响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因子;块根数、地上生物量对地下生物量直接作用较大,同时全株长、叶长、叶宽、闭锁花数等性状对地下生物量亦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结论:地上生物量是太子参高产选育最佳的农艺性状间接指标,一级分枝数、叶宽和闭锁花数是太子参高产选育较好的农艺性状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测16个月在西双版纳四个不同海拔诺丽的农艺性状。方法通过对诺丽的生长量,物候及产量观测,比较其农艺性状差异。结果不同海拔诺丽在各方面表现差异明显:海拔560m生长快、结果多、成熟果大;海拔730m开花结果较晚,结果较少;海拔890m在各方面表现差,少量结果;海拔1000m在冬季来临时全部冻死。结论海拔在600m以下更适宜诺丽果生长,且开花结果较早,产量较高;海拔在600~750m,可以栽培但产量偏低;而海拔在750m以上,不建议种植诺丽。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荆芥品系比较试验,为选育高产优质荆芥药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问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收获期调查其主要农艺性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挥发油含量,HPLC测定胡薄荷酮含量.结果:S4品系比CK1增产18.63%,比CK2增产29.99%,达到极显著水平,且挥发油和胡薄荷酮含量也高于其他参比品系和对照;S16品系与CK产量上无显著差异,抗病性比较强.结论:S4品系具有增产潜力大、有效成分高等优点,有望选育成在生产上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复方丹参制剂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定量比较分析。方法 : 采用 HPL C- DAD法。结果 首次同时测定了复方丹参制剂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人参皂苷 Rb和丹参酮 A 的含量。结论 该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 ,适宜于复方丹参制剂中多种活性成分同时测定和全面质量控制 ,不同来源及剂型的复方丹参制剂该四种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李楚源  曾令杰  陈松光 《中医杂志》2003,44(10):735-735
本文对复方丹参制剂中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人参皂苷Rb和脂溶性成份丹参酮ⅡA进行了同时定量分析。1 仪器与材料 Agilent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自动进样器,Agilent DAD检测器;ODS C18色谱柱(10μm,250×4.6mm);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乙睛(色谱醇),美国Tedia公司;水为双蒸水。  相似文献   

9.
对最近几年丹参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述,丹参素药理作用全面,在临床上具有疗效好,起效快,副作用少等优点,丹参素是现在比较热门的研究对象,被制为各种制剂;制剂中丹参素含量直接影响药物的药效,故对其成分含量进行分析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丹皮储存过程中主要药效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丹皮主要药效成分在储存过程中含量变化规律。方法:运用HPLC和HPLC—ESI—MS分离、鉴定丹皮组分,并在15个月内6次测定各组分含量。结果:(1)丹皮酚及其类似物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增加而减少;(2)芍药苷及其类似物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后期变化幅度减小。结论:丹皮在采收后9个月内使用较好,储存期越短,丹皮酚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株型川产麦冬主要农艺性状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江  陈兴福  杨文钰  高娟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2997-2998
目的 研究不同株型川产麦冬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差异及其与单株产量间的关系,为制定麦冬优质高产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方差分析法比较直立型和匍匐型川产麦冬各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差异,对其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 匍匐型麦冬的叶宽、分蘖数、块根数、须根数、叶片数、地上部分鲜重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均大于直立型麦冬,且不同株型上述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株型川产麦冬的块根数、地上部分鲜重对其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结论 不同株型川产麦冬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差异显著;块根数多、地上部分重的川产麦冬,其单株产量较高,生产上宜选择块根数多、地上部分重的匍匐型麦冬作为栽培植株.  相似文献   

12.
滇丹参及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超  陈科力 《中药材》2007,30(9):1088-1091
目的:对不同来源滇丹参及丹参中脂溶性成分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丹参酮Ⅰ(tanshinoneⅠ)、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的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研究两者脂溶性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两种药材中三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结果:两种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平均含量约为滇丹参的17倍、2倍、3倍。结论:滇丹参能否作为丹参的代用品还应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2015,(12)
目的:研究气候因子对湘西地区菝葜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指导菝葜引种驯化栽培和规范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湘西地区8个县市野生菝葜药材主要药效成分黄杞苷和落新妇苷的含量,并以此为因变量,以各样地的年均温、1月均温、7月均温、≥10℃有效年积温、年最高温、年最低温、年降水量、年日照量、无霜期和相对湿度10个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PLS)。结果:相对湿度、年最低温和年降水量是影响菝葜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主导因子。年最低温、年均温和≥10℃有效年积温与菝葜品质呈正相关,而相对湿度、年降水量和无霜期与菝葜品质呈负相关。结论:气候因子与药效成分相关性的基础工作为菝葜资源的保护、引种驯化栽培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9,(10)
目的:初步评价经过多年定向选择确定的两个茅苍术新品系(YX-1和YX-2)的主要性状及药材质量。方法:考察两个品系植株的形态特征、药材外观性状和粉末显微特征,再结合根茎生物量、断面油室密度、挥发油含量、苍术素和β-桉叶醇含量等指标,对两个品系茅苍术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个品系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叶形上,所得药材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YX-2品系根茎生物量比YX-1品系高,而YX-1品系断面油室占比、挥发油含量、苍术素和β-桉叶醇含量等指标比YX-2品系高。结论:初步阐明了茅苍术YX-1品系与YX-2品系的主要性状及药材质量,为下一步的茅苍术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仙茅6个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形成影响的决定程度。方法:实地观测不同繁殖材料和生长年限的农艺性状,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全株重、主根长和叶片数对仙茅产量的直接作用达显著,须根长和须根数对仙茅产量的直接作用甚微,叶片面积则呈负影响,主根长、叶片数、须根数和须根长对仙茅产量都有较大的间接作用。结论:对仙茅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的同时,有必要进行通径分析,才能反映仙茅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16.
桔梗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桔梗种质的遗传差异性,为桔梗品种选育和引种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来自10个省份的17份种质的开花日期、株高、主茎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分支数、花冠直径、结实果率、果长、果宽、千粒重、每果粒数等12个农艺性状。结果筛选出特征根累计贡献率86.32%的5个主成分;对选出的品种中主成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离差平方和的水平上将其划分为5大类群。结论桔梗种质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桔梗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桔梗种质的遗传差异性,为桔梗品种选育和引种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来自10个省份的17份种质的开花日期、株高、主茎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分支数、花冠直径、结实果率、果长、果宽、千粒重、每果粒数等12个农艺性状。结果筛选出特征根累计贡献率86.32%的5个主成分;对选出的品种中主成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离差平方和的水平上将其划分为5大类群。结论桔梗种质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并比较不同采收期两年生长期的铁皮石斛中多糖含量、甘露糖含量、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及乙醇浸出物含量,寻找铁皮石斛的最佳采收期。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多糖含量测定,高效液相法测定甘露糖、甘露糖与葡萄糖面积比,热浸法测定乙醇浸出物。结果:按照干燥品计,头年10月、次年3月采收的铁皮石斛中多糖含量(%)分别为(31.6±2.8)、(38.3±2.7),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露糖含量(%)分别为(32.3±3.6)、(35.0±3.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为(3.2±0.7)、(2.0±0.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醇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2.6±1.8)、(6.4±1.7),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皮石斛多糖含量增加,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呈现递减趋势,乙醇浸出物含量呈现递减趋势。结论:铁皮石斛头年10月到翌年3月多糖含量最高,为最佳采收期。如中药生产上需要以铁皮石斛多糖为主要有效成分,两年生的铁皮石斛药材采收时间为次年3月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2010,(10)
目的:选育优良性状的桔梗品种。方法:选用2个桔梗雄性不育系作母本和10个四代自交系作父本,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2×10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对株高、主茎粗度、单根鲜重等13个农艺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结果:桔梗杂种一代主要农艺性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单株地上干重、单根鲜重的杂种优势最大,中亲优势分别为96.07%、62.62%,超亲优势分别为116.21%、108.99%,超标优势则分别为111.98%、113.47%。结论:应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桔梗杂种一代杂种优势明显,可以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以及液质联用LC-MS对丹参注射液进行分析。初步建立了丹参注射液指纹图谱所需的HPLC分析方法,同时确定了注射液中几个强峰的组分及其分子量,为今后建立丹参注射液的指纹图谱提供了定性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