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多聚核苷酸激酶/磷酸酶(polynucleotide kinase/phosphatase,PNKP)在放疗诱导的细胞DNA损伤、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U2OS细胞系分为3组:骨肉瘤细胞对照组、阴性siRNA转染组(siC)和PNKP siRNA转染组(siPNKP).Western blot检测0、1、2、4、6、8 Gy6个剂量水平γ-射线照射后U2OS细胞中PNKP的变化,CCK-8分析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细胞的存活率,彗星实验检测辐射后骨肉瘤细胞DNA的损伤,MTT法检测辐射后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辐射后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4 Gy剂量的γ-射线可以显著降低骨肉瘤细胞U2OS中PNKP的表达(55.17%,P<0.01)和细胞的存活能力(与对照组相比下降50.16%,P<0.01).与单独辐射组(siC+ IR)对比,PNKP沉默可以抑制辐照后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增加到129.61%,P<0.01),增加DNA的损伤(DNA迁移量增加58.94%,P<0.01),使细胞周期停滞在S期,促进细胞凋亡以及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论 PNKP沉默可以增加骨肉瘤细胞放射治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照射加锎252中子后装腔内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方法先采用腔内照射,应用锎252中子后装机治疗,中子经施源器进入食管病变处行步进式照射,参考点取源轴外1cm,治疗长度为病变上、下各延长2cm,1次/周,500CGY/次,共照射1500CGY.次日采用外照射,应用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野宽6cm,上下界各扩3cm,前后对穿垂直照射,达4000CGY/20次后,改斜野避脊髓继续照射至6000CGY/30次,4次/周,200CGY/次,照射结束后经食道钡透观察.结果放射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达96.9%,完全缓解(CR)71.9%(23例),部分缓解(PR)25%(8例),无缓解(NR)3.1%(1例).结论食管癌外照射配合锎252中子后装治疗近期疗效显著,食管炎发生率43.8%(14/32).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诱导骨肉瘤细胞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线粒体定位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线粒体DNA修复在骨肉瘤放射治疗抵抗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术和Western blot观察正常对照组和12 Gy X线照射后不同时相点骨肉瘤细胞株HOS细胞中APE1线粒体定位情况.结果 对照组、12 Gy X射线处理后1、2、3 h APE1和线粒体有共定位现象,APE1细细胞质/细胞核荧光强度比值分别为:(0.78±0.04)、(1.04±0.03)、(1.14±0.05)、(1.80±0.38).Western blot亦证实线粒体内APE1蛋白表达增高.结论 放射后早期APE1向细胞质线粒体移位,从1~3 h逐渐增高,提示APE1可能在电离辐射后骨肉瘤细胞线粒体DNA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252锎中子放疗对宫颈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52锎中子射线治疗宫颈癌的机制.方法应用TUNEL法、免疫组化检测宫颈鳞癌放疗前后的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PCNA表达变化.结果20例患者宫颈癌细胞凋亡阳性率和凋亡指数(AI)分别由放疗前的35%和(4.22±4.14)%增加至放疗后的85%和(34.64±24.36)%,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放疗前后bcl-2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且与凋亡无明显相关(P>0.05).bax表达阳性率和平均标记指数分别由放疗前的25%和(8.35±3.06)%增加至放疗后的80%和(16.43±6.05)%,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放疗后bax表达与凋亡呈正相关(r=0.852 0,P<0.01).PCNA标记指数放疗后为(24.18±5.37)%,比放疗前的(48.67±5.62)%下降明显,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252锎中子射线治疗宫颈癌的机制不仅在于诱导细胞凋亡,而且抑制了肿瘤细胞增殖活性.bax表达是252锎中子射线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其机制可能与bcl-2/bax间的平衡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5.
252锎中子放疗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宫颈鳞癌患者252锎中子照射前后肿瘤细胞凋亡的变化,初步探讨252锎中子治疗宫颈癌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20例宫颈鳞癌患者中子放疗前后的肿瘤细胞.结果发现凋亡指数(AI)和肿瘤细胞凋亡阳性的患者分别由放疗前的(4.22%±4.14)%和35%(7/20)上升至放疗后的(34.64±24.36)%和85%(17/20)(P<0.01),无论放疗前后,平均AI在各分期和各级间未见明显差别(P>0.05),经随访,全部患者中仅1例Ⅲb期患者出现复发,再次给予放疗后控制良好.并发症主要为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10%.结论 252锎中子照射后可引起肿瘤细胞较强的凋亡反应,诱导细胞凋亡在252锎中子近距离照射治疗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52锎中子近距离后装治疗妇科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妇科肿瘤的近距离放射治疗始于腔内~(226)镭疗,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原子能工业的发展,~(226)镭作为医用放射源,因其本身的缺点,而被其他同位素如~(60)钴、~(137)铯及~(192)铱先后取代。这些同位素均是以其在衰变过程中产生的γ线治疗肿瘤,被称为γ线治疗源。尽管放疗技术和设备在上世纪后半期不断发展,但历来以放疗为主的妇科肿瘤(如子宫颈癌)的放疗效果却没有明显的提高。进入70年代后,一种新型的在衰变过程中产生中子的放射源——~(252)锎引起从事妇科肿瘤放射治疗工作者的关注,被视为有望提高长期停滞的妇科肿瘤放疗生存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铱-192单管后装腔内放疗3种规格(1200、1800、2400)铅屏蔽后周围剂量分布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上设计不同角度屏蔽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上对直肠癌进行后装腔内放射治疗提供科学具体的理论基础和放射物理剂量学依据.方法 自制三种不同角度的铅屏蔽(1200、1800、2400),然后利用铱-192后装治疗机、慢感光胶片和密度仪,测小后装腔内屏蔽后多个驻留点治疗时周围剂鼍,并且描绘出铅屏蔽后周围剂量分布的曲线.分别研究以上不同情况下所描绘出的剂最曲线,分析其特点和规律.结果 1200铅屏蔽时,周围剂量有效屏蔽角度为(83.8±3.7)度;1800铅屏蔽时,周围剂量有效屏蔽角度为(144.5±2.9)度;2400铅屏蔽时,周围剂量有效屏蔽角度为(190.3±2.7)度.结论在铱-192后装腔内放射治疗时,根据肿瘤病灶的侵润范围选用合适的铅屏蔽对周围正常组织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即肿瘤病灶组织受到根治剂量照射时,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小于其耐受剂量),与病灶组织相比可以降低50%以上的照射剂量,降低了并发症及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52锎(Cf)联合外照射治疗食管癌的放射性损伤与剂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放疗科经252锎腔内后装放疗联合外照射治疗食管癌患者30例,记录252Cf和外照射剂量,分析不同照射剂量对急慢性放射性损伤的影响。结果外照射平均照射剂量为(50.02±7.31) Gy,252Cf平均照射剂量(12.44±3.01) Gy,治疗4周内出现放射性食管炎14例,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为46.67%(14/30),其中外射线照射高剂量组患者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73.33%)明显高于低剂量组(2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5个月,出现食管溃疡2例,治疗后3~15个月出现食管狭窄3例,治疗后14个月出现食管瘘1例,慢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为20%(6/30),其中252Cf快中子射线照射高剂量患者慢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患者(P<0.05)。结论放射性食管炎与外照射剂量相关,而慢性放射性损伤与252Cf照射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葡萄球菌核酸酶样结构蛋白1(SND1)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通过SLC7A11调控骨肉瘤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测人成骨细胞hFOB1.19以及骨肉瘤细胞系Saos-2、U2OS、HOS和143B中SND1的表达水平。采用小干扰RNA敲减骨肉瘤细胞HOS和143B中SND1的表达(si-SND1),采用CCK8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探究SND1的表达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调控骨肉瘤细胞中SND1以及SLC7A11基因的表达,探究SND1通过SLC7A1基因对骨肉瘤铁死亡介导的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骨肉瘤细胞Saos-2、U2OS、HOS和143B中SN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成骨细胞hFOB1.19(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si-SND1转染显著降低HOS和143B细胞中SND1的表达水平(P均<0.01),且细胞活性显著降低,克隆形成数量显著减少,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均<0.001)。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促进骨肉瘤HOS和143B细胞凋亡,而抑制剂Ferrostatin...  相似文献   

10.
拓扑替康对鼻咽癌放射增敏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敬波  何芬  范娟  郎锦义 《四川医学》2004,25(9):968-970
目的 应用克隆形成方法,研究拓扑替康(Topotecan)对人鼻咽癌高分化细胞系(CNE-I)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单纯照射组及照射加药组。采用台盼蓝染色计数法及克隆形成方法,求出拓扑替康的半数致死量(ID50)。照射加药组在照射后给予拓扑替康0.5μg/ml,作用4h。应用克隆形成方法,观察单纯照射和照射加Topotecan对CNE-I细胞的杀伤作用。计算细胞存活率,用单击多靶数学模型进行曲线拟合作图。结果 CNE-I细胞单纯照射组D0值为1.5164Gy,Dq值为0.6686Gy,N值为1.5542,SF2为66%;照射加Topotecan组D0值为1.2666Gy,Dq值为0.1223Gy,N值为1.1014,SF2为49%;放射增敏比SERm为1.20,SERDq为5.47,SERSF2为1.35。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Topotecan对CNE-I细胞具有较强的放射增敏作用,细胞水平的研究表明其放射增敏的机制是减弱了CNE-I细胞放射后亚致死性损伤与潜在致死性损伤修复能力,并且Topotecan在低浓度时有作用。本研究为临床的鼻咽癌放疗和Topotecan的联合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p27~(kip1)表达在食管癌放射抗拒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p27~(kip1)表达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变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γ射线反复照射人食管鳞癌细胞EC9706(累计放射剂量6 000 cGy),逐步筛选得到具有放射抗拒性的细胞EC9706R.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两种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27~(kip1)的表达.结果 筛选得到的人食管鳞癌细胞EC9706R较亲本细胞显示出明显的放射抗性,EC9706R细胞SF_2=65.71%,D_0=2.20 Gy,D_q=1.61 Gy,N=2.07;EC9706细胞SF_2=46.72%,D_0=1.61 Gy,D_q=0.99 Gy,N=1.85,EC9706R细胞SF_2、D_0、D_q及N值均高于亲本细胞;细胞周期检测显示EC9706R细胞G_1期比例较亲本细胞明显下降,而S期比例明显增加;免疫细胞化学结果 显示具有放射抗性的EC9706R细胞p27~(kip1)表达明显低于亲本细胞.结论 p27~(kip1)表达下调导致细胞周期变化,可能是食管癌细胞产生放射抗拒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鬼臼毒素衍生物ZM对HOS细胞增殖及PCNA表达影响。【方法】培养HOS细胞,实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鬼臼毒素衍生物ZM组和阳性对照组。用MTT法检测鬼臼毒素衍生物ZM对HOS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DNA Ladder凝胶电泳法分析鬼臼毒素衍生物ZM的诱导凋亡作用,RT-PCR检测PCNA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鬼臼毒素衍生物ZM能明显抑制HOS细胞的生长,且与浓度、时间呈依赖性,其IC50(48 h)为(1.32±0.3)μmol/L;鬼臼毒素衍生物ZM处理HOS细胞后,DNA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呈明显的梯状条带,RT-PCR结果显示PCNA表达显著下调。【结论】鬼臼毒素衍生物ZM对人骨肉瘤细胞HOS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诱导凋亡和PCNA基因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P-glycoprotein (P-gp) encoded by 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1 (ABCB1) gene is a kind of ATP-dependent drug transporter, which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of human cancers, such as osteosarcoma. Curcumin is a natural phenolic coloring compound originating from the rhizomes of Curcuma Ionga, which is proved to possess antitumor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cluding reversion of MDR. However, the effect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urcumin to osteosarcoma MDR remain unclear.  相似文献   

14.
灵芝酸A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灵芝酸A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HOS和mg-63细胞与0.1、0.25 和
0.5 mmol/L的灵芝酸A孵育,采用CCK8检测HOS和MG-63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
和侵袭。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中p-STAT3、STAT3、p-p38、p38和NF-ΚB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灵芝酸A能够显著抑制人类
骨肉瘤HOS和MG-63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以及抑制细胞迁移,并且这种效应存在剂量依赖性。与0.5 mmol/L 灵芝酸A
孵育能够显著降低HOS和MG-63细胞中STAT3的磷酸化水平,增加p38磷酸化水平,同时增加NF-κB1的表达水平。结论灵
芝酸A能够杀死人类骨肉瘤HOS和MG-63细胞,可以作为抗骨肉瘤的药物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黄酸衍生物RH-01抑制骨肉瘤生长及其骨亲和性的作用。【方法】体外用MTT法对RH-01的活性进行筛选;昆明鼠荷S180肉瘤,连续10d给药RH-0130mg·(kg·d)^-1和60mg·(kg·d)^-1,处死动物,称量肿瘤,分析RH-01对体内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体外羟基磷灰石吸附实验测定RH-01的骨亲和性;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RH-01在体内的骨亲和性。【结果】经RH-01处理过的人源骨肉瘤HOS细胞,IC50为0.18μmol/L;浓度为30mg·(kg·d)-1和60mg·(kg·d)^-1两个实验组,RH-01对昆明鼠荷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4.54%和77.26%;RH-01在体外的骨亲和性明显,羟基磷灰石吸附值为14.8μmol/g,而四环素的吸附值仅为8.1μmol/g;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结果显示,RH-01在骨内与鬼臼毒素具有相似的光谱图,并且测得在254nm波长,给药12h后,经RH-01转运至骨内的鬼臼毒素含量为(5.39±0.03)μg/mg,而对照组的鬼臼毒素的含量为(3.29±0.03)μg/mg。【结论】RH-01体外抑制骨肉瘤HOS细胞生长作用明显,体内也能显著抑制S180肉瘤的生长,而且RH-01在体内外的骨亲和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首先观察N-烷基嘧啶DNA糖基化酶(MPG)在人体骨肉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而构建复制缺陷型腺病毒MPG表达载体,探讨人骨肉瘤细胞HOS过表达MPG及其对DNA损伤药物MMS,MNNG和TMZ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骨肉瘤组织和3株骨肉瘤细胞中MPG的表达.按染色强度将其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统计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及患者预后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蛋白印迹和HEX标记寡核苷酸方法确定MPG腺病毒表达载体Ad5 HA-MPG在人体骨肉瘤细胞HOS中的感染效率,MPG蛋白表达和MPG酶活性;MTS、SRB和[3H]胸腺嘧啶掺入法检测细胞存活;PE-Annexinv/7-AAD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3株骨肉瘤细胞MPG均呈弱阳性表达.60例骨肉瘤中MPG 40例(65%)为高表达,MPG表达和WHO分型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10 MOI Ad5 HA-MPG可使90%以上HOS感染,感染细胞高表达MPG并具有MPG酶活性.MPG过表达HOS显著地提高DNA损伤性化疗药物MMS、MNNG和TMZ的敏感性,其IC50值分别下降了6.0、4.5和2.5倍.结论Ad5 HA-MPG瞬时MPG过表达,可能是一种提高骨肉瘤细胞对DNA损伤性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潜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miR-4306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成骨细胞hFOB 1.19和骨肉瘤细胞Saos-2、MNNG/HOS CI #5,采用qRT-PCR检测miR-4306表达水平。将miR-4306 mimics和阴性对照分别转染至骨肉瘤细胞Saos-2和MNNG/HOS CI #5,采用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内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标志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在线靶基因预测网站Targetscan、Starbase预测miR-4306靶基因可能为富含AT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2(special AT rich sequence binding protein 2, SATB2),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靶向关系。将miR 4306 mimics、LV SATB2共转染至骨肉瘤细胞中,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EMT标志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与人成骨细胞hFOB 1.19比较,骨肉瘤细胞Saos 2、MNNG/HOS CI #5中miR-4306表达明显降低(P均<0.01)。转染miR-4306 mimics后,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下降,N-钙黏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E 钙黏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0.01)。SATB2是miR-4306下游的直接靶标;与miR-4306 mimics+LV-NC组比较,miR-4306 mimics+LV-SATB2组部分逆转miR-4306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EMT的影响。结论: miR-4306在骨肉瘤细胞中呈低表达,其可通过下调SATB2表达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端粒酶抑制剂齐多夫定(AZT)对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株(HOS)细胞形态学、存活率及端粒酶活性的作用,为端粒酶抑制剂在骨肉瘤治疗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骨肉瘤细胞株(HOS)分为AZT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加入100 μL经培养液稀释的不同浓度(1、10、100及1 000 μmol/L)AZT及相同体积培养液,培养24、48、72 h后,光学显微镜观察HOS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TRAP-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AZT作用后HOS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体积变小、皱缩,由短梭形变为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并与邻近细胞脱离。与对照组比较,AZT组HOS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AZT对HOS细胞的半数致死浓度(IC50)为100 μmol/L。100 μmol/LAZT 作用HOS细胞72 h后端粒酶活性下降了55.74%(P<0.05)。结论:AZT对骨肉瘤细胞株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以降低骨肉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增强骨肉瘤患者γδ T细胞对骨肉瘤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唑来磷酸法扩增骨肉瘤患者外
周血γδ T细胞。分别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处理前后骨肉瘤细胞Fas的表达情况;LDH法检
测骨肉瘤患者γδ 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IFN-γ对骨肉瘤细胞Fas的表达明显提高(P<0.01),骨肉瘤患者γδ T细
胞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增强(P<0.01)。抗人FasL抗体对γδ T细胞杀伤OS细胞作用影响较小(P>0.05);但能显著阻断
γδ T细胞杀伤IFN-γ预处理OS细胞的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FN-γ可增强骨肉瘤患者γδ T细胞的抗骨肉
瘤作用。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 of 1,25-dihydroxyvitamin D_3 [1,25(OH)_2D_3] and13-cis-retinoic acid(RA)on the proliferation of a novel human megakaryoblasticleukemia cell line(HIMeg)was investigated.At the concentration of 10~9 10~6mol/L,1,25(OH)_2D_3 and RA showed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megakaryoblastic leukemic cells,which was demonstrated by the count of survival cells,incorporation of~3H-TdR and~3H-UR,and cloning efficiency in dose-dependent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s.The results can further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differentiation-inducing agents and the effect of 1 ,25(OH)_2D_3 on myelofibrosis.It is possible for1,25(OH)_2D_3 and RA to be used to treat malignant megakaryocytic dis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