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眼内炎是白内障手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虽然较为罕见,但会严重影响视功能甚至导致视力丧失.因此,做好白内障围手术期的无菌化处置,对于降低这一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白内障围手术期预防术后眼内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预防白内障超乳术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首批1例术后感染眼内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完善围手术期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卫生宣传指导工作。结果:此后85例手术再无感染眼内炎发生。结论:预防感染是确保白内障超乳术成功、患者复明的重要关键之一,除认真落实围手术期各环节消毒隔离措施并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卫生宣传教育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3.
肖贤柳 《中国医药导刊》2016,(4):357-358,360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实行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对控制术后眼内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186例白内障患者按消毒方式随机分成A、B、C三组,各62例。A组:采用生理盐水结膜囊冲洗方法消毒。B组:A组基础上术前再次聚维酮碘消毒后手术。C组:B组基础上,术后聚维酮碘消毒后直接包扎伤口。结果:病原菌阳性率:消毒前,A组为53.23%,B组为58.06%,C组为56.45%;消毒后,A组为11.29%,B组为12.90%,C组为9.68%,三组消毒后均比消毒前明显下降(P<0.05),但三组患者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消毒后,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消毒后,A组眼部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感染预防能有效的控制眼部病菌增长,减少术后眼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祁玲 《吉林医学》2012,(32):7105-7106
目的:探讨预防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148例(172眼),采取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方法。结果:通过手术治疗和护理138例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较好。6例患者术后出现较轻的并发症,4例患者出现较重的并发症,通过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精心护理是预防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方法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6月白内障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使用0.1%聚维酮碘(PVP-1)消毒液进行2次结膜囊消毒并使用0.5%PVP-1消毒眼周皮肤,对使用改良方法患者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手术720眼,无眼内感染,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严重结膜充血等体征。使用改良方法的不良反应可明显降低。结论:改良方法预防白内障手术术后眼内感染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慧 《吉林医学》2009,30(18):2140-2140
感染性眼内炎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感染,轻者经治疗可保存部分视力,重者往往必须摘除眼球,甚至危及生命。有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在美国1964年-2003间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病率为0.128%,其中1964年~1999年为0.109%,2000年-2003年为0.265%,提高了近2.5倍。由于感染性眼内炎发展快,预后极差,因此必须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手术的严重并发症,轻者视力下降,重者丧失眼球。尽管临床常有零星甚至群发的病例报道,但这些报道在眼内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等方面却不一致。术后眼内炎预防包括正确评估各类危险因素、完善的手术步骤以及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而一旦发生眼内炎,需要及时有效地治疗。为使眼科临床医师对该病有较全面的认识,该文就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病率、致病菌、危险因素、预防、治疗及预后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推广白内障病人门诊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一即病人手术后可回家,不必住院。方法 总结156例白内障病人门诊行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及做法。结果 156例病人172只眼术后除5只眼是由于病人本身眼底不好提高不明显,其它眼视力提高良好,无一例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门诊病人行白内障手术是一种有效、简单、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刘雪庄 《中外医疗》2014,(30):79-80
目的分析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眼内炎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以降低其感染率。方法 2012年9月—2014年5月期间在该院眼科进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1 572例,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该研究1 572例白内障患者术后共计10例患者感染眼内炎,感染率为0.64%,其中男性6例(60%),女性4例(40%);单因素分析:年龄≥70、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10 min、在普通手术室内进行手术及麻醉剂开启后未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均成为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婚姻状况及住院时间与术后眼内炎的发生无关;多因素分析:年龄≥70、患高血压、患糖尿病、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10 min、普通手术室及麻醉剂开启后未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均是术后感染眼内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很多,除了无法控制的自身因素,还应该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手术环境等,从而降低术后眼内炎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问:我父亲今年74岁了,老人家体质还好。15年前父亲曾做过一次白内障摘除术,当时效果很好。但最近两三年来父亲视力又越来越模糊了,严重地影响生活质量。请问像父亲这么大年纪的老年人还能再做第二次白内障摘除术吗?  相似文献   

11.
魏义敏 《河北医学》1998,4(11):48-49
我院自1986~1996年间收治80岁以上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98例,大多患有全身多系统疾病,我们在治疗各系统疾病、改善全身情况的同时均给予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本文报告高龄老年性白内障98例,共124眼。单眼72人...  相似文献   

12.
手术室担负着全院手术配合与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与病人生命息息相关。因此,加强手术室感染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增奎 《右江医学》2008,36(2):199-200
眼爆炸伤是眼科常见急症,其危害性大,预后差,是致盲的主要原因。眼外伤中眼球穿孔伤最为严重,眼球穿孔伤中眼球爆炸伤占第二位,仅次于敲击时碎屑所致。现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眼爆炸伤117例142眼,就其原因、诊治及预防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16.
眼球摘除手术是指将功能已全部丧失或行将全部丧失 ,而且无恢复之希望的眼球摘除。本文将近年来我科收治的 11例 11只眼球摘除术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我科自 1995年以来共收治眼球摘除术病人 11例 ,摘除眼球 11只。其中男 7例 ,女 4例。年龄 10岁至 68岁。眼球穿伤 5例 ,继发绝对期青光眼 4例 ,恶性肿瘤 1例 ,角膜葡萄肿 1例。2 护理2 1心理护理  通过全面细致检查 ,已明确诊断 ,告诉病人及家属 ,患眼的眼球必须行摘除手术时 ,病人即产生恐惧、焦虑、绝望的心理 ,担心失明 ,不知今后将如何学习、工作和生活 ,有的病…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阑尾切除手术后的感染率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方法 对于手术切口的保护,根据临床体征,选择手术切口部位,同时均不使用电刀,以防止电流灼热致脂肪细胞破坏.结果 530例阑尾炎患者中20例切口红肿,治疗后Ⅰ期愈合; 阑尾穿孔腹膜炎42例,6例切口红肿硬结,治疗后4例Ⅰ期愈合,1例切口感染.结论 使用电刀导致切缘两侧组织的变性坏死和血管闭塞,对组织损伤较大,同时大脂肪细胞破坏,不失为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大大增加了切口感染率,阑尾切除应尽可能不用电刀为好.  相似文献   

18.
马丽华 《医学文选》1999,18(4):636-638
自1945年Daviel做第1例白内障手术至今已逾250年,在此期间,无论在手术方法、手术技巧、手术器械及设备等方面都有了重大进展[1]。尤其是近20年来,白内障手术已进入了全新的显微手术时代。80年代以后,以现代囊外法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普及和提高为标志,开创了国内白内障手术的新纪元。下面将白内障手术进展作一综述。1 传统白内障手术状况1.1 白内障针拨术 白内障针拨术又叫金针拨降术,是从祖国医学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解放后,我国眼科工作者又将金针拨障术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进,产生…  相似文献   

19.
20.
对白内障手术改进,结果11只眼术后皆是圆瞳孔。方法是应用面神干阻滞麻醉,使传入麻醉的作用增强;术前用眼球压迫器加压以有效地降低眼压;用尼龙线间断缝合创口,边缝边用液体注入前房,有利于创口缝合及恢复圆瞳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