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扩髓交锁髓内钉术对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旨在为胫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3月收治106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奇偶分成法分成对照组(n=53)与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术,观察组开展扩髓交锁髓内钉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切口愈合时间短(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骨折患者开展扩髓交锁髓内钉术,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虽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但对患者后期骨愈合、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大粗隆入路带锁髓内钉与梨状窝入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3月—2013年3月应用大粗隆入路带锁髓内钉和梨状窝入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87例,其中应用大粗隆入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7例,应用梨状窝入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50例,对两组分别就其平均手术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两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6个月,平均13个月。大粗隆入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6±5)min,梨状窝入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6±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arris评分,大粗隆入路带锁髓内钉固定组功能恢复优良率91.9%;梨状窝入路带锁髓内钉固定组功能恢复优良率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入路带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大粗隆入路带锁髓内钉较梨状窝入路带锁髓内钉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创伤小,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3.
交锁髓内钉在股骨、胫骨干骺端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股骨,胫骨干骺端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1年7月行股骨,胫骨干骺端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的患者18例,8例股骨骨折中,骨折线位于小转子以上2例,股骨髁面4-6cm以内6例,其中累及膝关节2例。交通伤15例,坠落伤2例,摔伤1例。根据临床疗效综合评价该手术方式的可能性。结果 术后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骨不连,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股骨近,远端骨折,胫骨远端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2周,13周,14周,16周,所有骨折均愈合,术后6个月均弃拐行走,评价按Johner-Wruch标准;优良17例,1例畸形愈合,优良率为94%。结论 在股骨,胫骨干骺端骨折使用交锁髓内钉疗效满意,扩大了交锁髓内钉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84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分别有9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是90.22%,并发症发生率是6.52%,对照组治疗优良率是70.65%,并发症发生率是20.6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手术创伤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具体防治措施。方法 自1998年1月至2000年5月共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168例,其中股骨77例,胫骨67例。肱骨24例。结果 全部病例经5~24个月随访,共发生各种并发症14例(8.33%),其中感染4例,肢体坏死1例,适应证选择不当造成内固定失败2例,术中再骨折2例,远端锁钉放置失败2例,髓钉进入关节1例,锁钉断钉1例,退钉1例。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掌握适应证;(2)严格操作规程,提倡闭合穿钉;(3)重建骨的连续性,适当延迟负重时间;(4)术中在C形臂X线机监视下操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对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30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30例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锁定钢板固定组治疗,对比两组术后骨折愈合率、两组手术中和手术后一般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48 h血红蛋白值、术后48 h引流量、住院时间),两组延迟愈合例数,术后并发症情况(膝关节疼痛、感染、固定针脱落).结果 根据kolmert功能评价,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3.33%,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6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更为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疗效更为理想,可以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降低延迟愈合率,减少术后48 h引流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比较交锁与旋入式自锁髓内钉两种固定方案治疗胫骨新鲜闭合性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6例胫骨新鲜闭合性骨折患者,男性44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42.79±5.48)岁,致伤机制包括道路交通伤27例,坠落伤21例,棍棒打击伤19例,跌伤9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A组(38例)和B组(38例),分别给予交锁髓内钉与旋入自锁髓内钉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切开复位率、二次手术率、术后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B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手术时间(53.63±8.72)min vs.(81.45±12.63)min,术中X线照射时间(4.75±1.01)min vs.(22.96±6.43)min,下地活动时间(7.22±2.33)d vs.(14.60±4.71)d,骨折愈合时间(111.57±22.16)d vs.(149.70±35.64)d,P0.05;两组患者切开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21%vs.42.11%,P0.05);B组患者二次手术率显著低于A组(2.63%vs.10.53%,P0.05);B组患者术后膝踝关节恢复效果显著优于A组(89.47%vs.71.05%,P0.05);同时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5.26%vs.21.05%,P0.05)。结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方案治疗胫骨新鲜闭合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术中辐射量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有效提高术后膝踝关节功能,降低二次手术风险,并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疗效及安全性优于交锁髓内钉。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固定和自锁型可膨胀髓内钉(TM型)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骨外科自2008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肱骨干骨折病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21例和闭合复位自锁型可膨胀髓内钉固定治疗35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锁型可膨胀髓内钉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愈合时间方面小于锁定钢板固定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而在功能恢复上两组无明显差异,且自锁型可膨胀髓内钉固定组(n=35)在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治疗肱骨干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自锁型可膨胀髓内钉固定相对耗时短,出血量小,并发症少,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林文 《创伤外科杂志》2007,9(3):274-274
探讨有限切口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尤其是复杂骨折的效果。认为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感染及骨不连发生率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观察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3月,选取154例胫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经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单数有77例,是对照组,采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双数有77例,是观察组,采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获取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肢体功能、并发症率、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0.55±0.18)h、术后下床时间(7.03±1.36)d、骨折愈合时间(17.29±3.56)周短于对照组(1.23±0.29)h、(7.89±1.48)d、(22.54±3.89)周,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87.43±15.37)ml少于对照组(372.15±32.17)ml,观察组手术有效率98.70%大于对照组85.71%,手术6月后观察组疼痛评分(47.36±2.45)分、功能评分(27.34±2.51)分、活动度评分(17.65±2.13)分高于对照组(41.28±3.27)分、(23.89±2.43)分、(15.06±2.06)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19%小于对照组18.18%,手术6月后观察组健康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交锁髓内钉在四肢长管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138例,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9例)予以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而研究组(69例)给以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随访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骨性愈合率显著增高(P<0.05),同时延迟愈合率、畸形愈合率及不愈合率也较低(P<0.05)。两组患者在固定松动和固定钉断裂方面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可以明显提高骨性愈合率,还显著降低延迟愈合率、畸形愈合率及不愈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比较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中使用远端锁定瞄准器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48例,其中使用远端锁定瞄准器的24例设为研究组(A组),徒手瞄准的24例设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康复时间和术后半年膝关节韧带损伤标准评估(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rating scale,HSS)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康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半年HSS膝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远端锁定瞄准器对股四头肌腱、髌上囊及其深面的脂肪垫造成损伤,不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延长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3.
交锁髓内针治疗粉碎性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23例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针治疗粉碎性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交锁髓内针和植骨治疗粉碎性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共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37.5岁,致伤原因分别为交通伤,高处坠落伤,术后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结果:23例随访时间平均11个月,所有闰例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无髓内针断裂,锁钉断裂等发生,结论:交锁髓内针是目前治疗粉碎性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之一,固定牢固,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科自2008年1月~2011年3月运用磁力导航胫骨交锁髓内钉联合内置多侧孔硅胶管冲洗管负压封闭引流材料治疗GustiloⅡ型、Ⅲa型、Ⅲb型胫骨干开放性骨折33例,5~7d更换护创材料,创面肉芽新鲜后Ⅱ期缝合、游离植皮或组织瓣移植术修复皮肤缺损。结果 33例中29例Ⅰ期愈合1,例老年患者因合并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发生迟发性骨髓炎2,例延迟愈合,1例骨不连。15例GustiloⅢb型皮肤缺损行皮瓣转移术修复,10例GustiloⅢa型行植皮治疗,8例GustiloⅡ型经换药后创面愈合。结论在彻底清创无高危因素的前提下,联合应用交锁髓内钉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GustiloⅢb以下型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Sureshot远端瞄准系统进行股骨髓内钉远端锁钉操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92例,均具有股骨髓内钉置入治疗的指征。按照置入方法的不同分为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组(EM组)和徒手髓内钉远端锁钉组(FH组),EM组40例,采用磁力导航(Electromagnetic)交锁髓内钉治疗,即Sureshot远端瞄准系统;FH组52例,采取徒手远端锁钉技术。所有患者均随访3~12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评价指标:远端2枚锁钉锁定耗时、术中X线片透视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一次性锁定成功率等;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断钉、骨折不愈合、肢体短缩、再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Lysholm评分。结果 EM组远端2枚螺钉锁定时间为(7.74±2.02)min,术中X线透视时间(17.58±5.76)min,失血量(210.84±63.28)mL,一次性锁定成功率为95.00%,均显著优于FH组[(20.21±5.18)min,(42.28±15.24)min,(375.36±94.27)mL,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组骨折愈合时间(16.66±1.84)周,与F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M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优良率为95.00%,与F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8%,94.23%,P0.05)。结论Sureshot远端瞄准系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髓内钉远端锁定技术,拥有锁定时间短、一次性成功率高、术中失血量少、X线片透视时间少等优点,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逆行髓内钉与髁部钢板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收治的36例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病例,分别采用逆行髓内钉(n=19)与髁钢板(n=17)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逆行髓内钉固定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后,其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02天,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4.59,而踝部钢板固定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91.35天,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1.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髁钢板对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固定效果优于逆行髓内钉。  相似文献   

17.
潘永飞  姜景辉  严怀宁 《武警医学》2013,(12):1069-1072
目的 评估阻挡钉在胫骨远端骨折髓内钉内固定使用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55例胫骨远端骨折经髓内钉固定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髓内钉固定24例,髓内钉结合阻挡钉固定31例,将两种术式病例资料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9个月.髓内钉结合阻挡钉组较单纯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t=2.57,P〈0.05),术后骨折再移位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性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6,P〉0.05).髓内钉结合阻挡钉组末次随访踝关节评分优良率高于单纯髓内钉组(χ2=7.78,P〈0.05).结论 阻挡钉技术在胫骨远端骨折髓内钉内固定中可起到促进和维持骨折复位、加强髓内钉内固定后骨折稳定性的作用,并可为肢体功能恢复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从1999年6月至2000年12月,在关节镜监视下以逆行交锁髓内钉技术结合闭合复位治疗17例股骨髁上骨折。结果本组获得随访11例,随访时间半年以上,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均>90°,无一例发生感染,无一例内固定物断裂。结论本法结合了关节镜和逆行交锁髓内钉的优点,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关节部位解剖与功能的完整,同时提供了坚强固定,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所致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1994-1999年116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病人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对14例延迟愈合者采取拔除锁钉,变静力固定为动力固定;对6例骨不连者,全部取钉、换钉并植骨;对4例骨感染者进行病灶清除加拔钉,适度的外固定。结果 骨延迟愈合14例,随访1年全部愈合;骨不连6例,其中二次手术4例,三次手术2例,随访1年半均愈合;骨感染4例,3例愈合,1例未愈。总有效率95.8%。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虽比其他内固定具有较明显的优势,但产生骨延迟愈合、骨不连、骨感染、断钉等并发症并不少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适当选材、适时掌握静力固定与动力固定、第二次手术扩髓与不扩髓、彻底清创与严格的无菌操作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解剖型钢板(对照组)和锁定钢板(试验组)内固定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锁定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7±16)min,解剖型钢板组为(152±21)min,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锁定钢板组术中出血量为(340±14)ml,骨骼平均愈合时间为(118±24)d,解剖型钢板组术中出血量为(460±16)ml,骨骼平均愈合时间为(143±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锁定钢板组为5.8%,解剖型钢板组为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恢复功能比较,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85.3%,解剖型钢板组为50.0%,锁定钢板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解剖型钢板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对骨折血供破坏小,能取得较好的固定效果,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可进行早期锻炼,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