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比较血浆置换(PE)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GBS患者分别进行血浆置换与IVIg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 w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状况,同时检测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补体、纤维蛋白质(FIB)及单核细胞百分比。结果经血浆置换治疗的GB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IVIg且临床效果显现时间早于IVIg组,治疗2 w后两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5%和77%。两种方法均可显著降低GBS患者的血液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C3和C4,但血浆置换组明显优于IVIg组。结论血浆置换与IVIg均可作为治疗GBS的有效手段,然而血浆置换疗法疗效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血浆置换技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37例,采用ELISA法于每次治疗前后检测TNF-α、IL-2的IL-10的水平,并观察其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LSS治疗后TNF-α水平下降,IL-2和IL-10则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ALSS治疗可降低重型肝炎患者TNF-α的水平,升高IL-2和IL-10的水平,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减轻免疫反应对肝细胞的损伤,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血浆置换法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清除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血清中的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阻止免疫反应的进一步发展,减少神经损伤,改善患者的肌力,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推广使用,但应注意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对血浆置换法在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格林-巴利综合征目前的治疗有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激素、血浆交换等治疗,我们对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应用计算数学和计算机技术解决血浆置换治疗中血浆用量个体化等技术问题。方法选择各种病因的重型肝炎患者42例,胆红素水平10-40 mg/dl。按照统一方法进行血浆置换,每置换400 ml留取血清标本1次,集中检测胆红素。利用计算数学进行模拟,得出公式。另选同类患者10例对公式进行验证。结果通过数学计算,得到胆红素下降预测公式、血浆用量分析公式、成本—效益分析公式、胆红素反弹曲线。初步验证结果显示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相近。最后将以上公式制作为《血浆置换计算分析系统软件》。结论应用计算数学有助于解决血浆置换治疗血浆用量的个体化问题,降低血浆消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胸腺肽α1配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配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4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配合血浆置换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TBIL、ALT、血氨均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血清HBV DNA定量极显著降低(P〈0.005),ALB、PTA均有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后半年随访,存活34例(70.8%)。结论胸腺肽α1配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解毒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患者血浆血栓烷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及TXB2/6-Keto-PGF1α比值的影响.[方法]90例UC复发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解毒立法的中药汤剂,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结果]治疗前UC患者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及TXB2/6一Keto-PGF1α比值均高于正常人(P<0.01);复发者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及TXB2/6-Keto-PGF1α比值均高于未复发者(P<0.01,<0.05).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及TXB2/6一Keto-PGF1α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以益气活血解毒立法的中药对UC复发治疗,与SASP比较,可有效降低血浆TXB2、6-Keto-4-PGF1α水平及TXB2/6-Keto-PGF1α比值,从而阻抑血小板活化,可能是抗UC复发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系统性血管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可溶性CD146(sCD14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系统性血管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60例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浆中sCD146、TNF-α水平,并分析其与系统性血管炎患者的病程、年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补体(CH50)、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指数(BVAS)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浆sCD14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好转期)血浆sCD146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活动期)(P<0.01).观察组治疗前sCD146与年龄、sCr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sCD146可作为系统性血管炎临床诊断的标志物之一,其产生并非主要由TNF-α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43例,均给予护肝对症治疗,并加用血浆置换治疗.治疗组22例,用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21例不做任何抗病毒治疗.结果 治疗组生存率(81.8%)与对照组生存率(61.9%)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和内科综合治疗在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影响因素,评价血浆置换在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效果。方法比对1997至2004年间收治的422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观察血浆置换治疗和内科综合治疗对其疗效及生化指标改变的影响,同时观察置换的血浆量、置换次数及病程的不同阶段等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血浆置换治疗效果与患者年龄、性别、血型无关;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有关;与腹膜炎、门脉高压症无关;并发症与治疗效果负相关;置换次数与治疗效果正相关。血浆置换治疗与内科综合治疗效果对比尚不能确定谁优谁劣。血浆置换可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改善患者部分肝功能和血常规指标,提高临床综合治疗效果。结论选择适当血浆置换量、置换次数及治疗时机有助于提高血浆置换的辅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临床药学     
994338 血浆置换治疗百草枯急性中毒/郭光华…//实用医学杂志.1999,15(6).-444~445 血浆置换术(PE)组19例,对照组18例,均行常规治疗,PE组入院后48h内行PE治疗。其置换液主要为新鲜的冰冻血浆及少量代血浆、生理盐水、平衡液等,每次置换量为1个血浆容量,一般置换量为  相似文献   

12.
血浆置换治疗24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4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血浆置换治疗对其病死率及生化指标改变的影响,研究置换的血浆量、置换次数及治疗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并能显著改善各种血清生化指标,增加血浆置换量和次数能提高治疗效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采用血浆置换疗效明显好于中期及晚期患者。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有肯定的治疗效果,选择适当血浆置换量、置换次数及治疗时机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双重血浆置换(DFPP)与单重血浆置换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3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DFPP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重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置换量(2000ml)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置换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同期40例未进行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存活率的差异。结果低置换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存活率均有明显改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置换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重型肝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MELD在评价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疗效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评价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分析血浆置换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并随访所有患者3个月内的临床转归。结果血浆置换治疗明显降低胆红素、胆汁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3个月实际病死率是56.5%,显著低于预期病死率75.8%(P0.05),尤其在MELD30分的患者中疗效显著。而对于MELD≥30分组血浆置换治疗并不能改善预后。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安全的肝脏支持装置,对MELD30分以下者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技术治疗的患者(治疗组)与18例开展连续性血液滤过技术前单用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氨显著降低(P<0.01),肝性脑病患者意识转清率为76.92%.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期间可见患者球结膜水肿明显减轻,持续性中枢性高热得到控制.治疗组患者的病情虽较对照组重,但治疗组治愈好转率为45.45%,与对照组相似.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较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的适应证范围扩大并取得较好效果,为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生存机会.  相似文献   

17.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34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探讨血浆内毒素、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一氧化氮 (NO)、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在慢性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 5 9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 ,治疗组 34例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浆内毒素、TGF β1、NO、HGF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 ,生存率较对照组提高 (P <0 0 5 ) ;血浆内毒素、TGF β1、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 0 5、P <0 0 1、P <0 0 1) ;血浆HGF水平上升较对照组明显 (P <0 0 1)。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疗法能有效清除血浆内毒素、TGF β1、NO毒性物质和肝细胞再生抑制因子 ,提高血浆HGF含量 ,减轻肝细胞炎症、促进肝细胞再生 ,提高慢性重型肝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于红缨  龚环宇 《肝脏》2012,17(6):399-402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晚期炎症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41例,32例行血浆置换(PE)治疗,9例行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分别在不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方法的前后及术后3 d,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HMGB1的含量,比较其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同时检测各组患者人工肝术前、术后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健康献血员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MGB1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MGB1含量在血浆置换治疗组及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组术前分别为(11.63±3.59)ng/mL和(14.12±2.53)ng/mL,术后分别为(7.36±2.78)ng/mL和(6.30±1.88)ng/mL,两组术后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对HMGB1的清除率比血浆置换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 d HMGB1含量较术后当时有上升(P<0.01),但仍低于术前HMGB1水平(P<0.01)。血浆置换术后重型肝炎患者TBil下降,PTA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术后T Bil下降,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A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及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对HMGB1均有清除作用,人工肝治疗能够清除HMGB1等炎症因子,有助于改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对HMGB1的清除率高于血浆置换。一次人工肝治疗对胆红素及HMGB1等的清除力有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较少量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极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用2L全血浆置换法治疗。日本Plasauto iQ全自动血浆置换装置,膜型血浆分离器OP-08W型耗材。治疗前后及中期分段观察血液生化改变。结果:治疗组34例治愈率79.8%。血浆置换治疗效果最佳时段为置换量0.5~1.5L时,随置换量增加,治疗效果下降。结论:较少量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效果理想。治愈率略高与大剂量组,并有助于减少大剂量血浆置换较易发生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解毒凉血法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氨(NH3)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救治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和血浆置换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解毒凉血中药200ml保留灌肠,予对照组患者以同剂量生理盐水保留灌肠,5次/周,连续两周,分别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血氨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内毒素、TNF-α水平有非常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TNF-α活性与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P<0.01),治疗组患者血清TBil、NH3治疗后下降明显,PTA上升,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解毒凉血法对慢性重型肝炎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患者血清内毒素、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