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穴位注射五脏俞为主治疗经行情志异常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穴注五脏俞治疗经行情志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经行情志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穴位注射(脾俞、肾俞、心俞、肝俞、内关为主穴)以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口服中成药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注五脏俞治疗经行情志异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复方当归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燕 《陕西中医》2004,25(12):1130-1130
目的 :观察复方当归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1 0 0例分为两组 ,治疗组 60例 ,取环跳、殷门、秩边等穴 ,施用复方当归液穴位注射。对照组40例只对相同穴位进行针刺。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2 %( P<0 .0 5 )。提示 :复方当归液穴位注射具有活血化瘀 ,通脉止痛之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高粘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特定穴中的心俞、肝俞、脾俞、肾俞、三焦俞背俞穴为主,配合膈俞、气海俞、关元俞,每次选取4个穴位。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行穴位注射,10次为1个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3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穴位注射治疗高粘血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自 1998年以来 ,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及针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4 0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5 6岁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8年 ;其中穴位注射 19例 ,针刺 2 1例 ,均为门诊病人。2 治疗方法取穴两组相同 ,均以环中穴为主穴 ,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秩边、自环俞、肾俞为配穴 ,酌情选用 3~ 4穴。操作 :针刺组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 ,留针 30分钟 ,每日 1次 ,10次为 1疗程 ,休息 1周 ,行第 2疗程。穴位注射组先将雪莲注射液 4ml、复方当归注射液 4ml、维生素B12 2ml加入 10 %葡萄糖 15ml内…  相似文献   

5.
自血穴位注射脱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iu MG  Wang DF 《中国针灸》2011,31(7):610-612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脱敏疗法与常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自血穴位注射(简称穴注组)和药物组,每组100例.穴注组采用自血穴位注射脱敏疗法,穴取大椎、风府、肺俞、内关等,每次注射3~5个穴位,3天1次,10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疗效判定.药物组采用常规综合性治疗方法: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每日2次;口服盐酸司他斯汀,每日2次,每次1 mg.治疗时间与穴注组相同.结果:穴注组临床治愈率为66.0%(66/100),优于药物组的0(0/100)(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脱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明显优于药物组,且无依赖性,不反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穴位注射组与单纯电针组,每组30例。两组电针治疗相同,穴取大肠俞、关元俞、环跳、委中、阳陵泉; 电针穴位注射组在此基础上于L2-L5夹脊穴中选取2-3穴以2ml(5%)的当归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每穴0.6-1ml。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电针点穴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单纯电针组的76.6%(P<0.05),结论:穴注对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基础上艾灸、埋线、针刺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行为学、鼻黏膜炎性反应及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刺灸方法的增效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穴注组、穴注加艾灸组、穴注加埋线组、穴注加针刺组,每组8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法制备AR模型。穴位注射组于“印堂”“迎香”进行穴位注射,隔3 d治疗1次,共4次。穴注加艾灸组、穴注加埋线组、穴注加针刺组均在穴位注射基础上于“肺俞”“足三里”分别进行温和灸、埋线、针刺治疗,温和灸和针刺每日1次,共14次,埋线每周1次,共2次。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并进行症状积分评定,HE染色法观察鼻黏膜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鼻黏膜组织IFN-γ和IL-4阳性细胞表达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症状积分和鼻黏膜IL-4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鼻黏膜IFN-γ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症状积分和鼻黏膜IL-4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鼻黏膜IFN-γ阳性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120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配合温针灸法治疗。主穴取突出节段及上下节段之夹脊穴,委中;配穴取环跳穴,秩边,承山,足三里,太冲;肾俞,大肠俞,膀胱俞,风市,中渎,阳陵泉,绝骨等,每日治疗一次。对照组60例,采用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取穴同温针灸组,,每次选用4个穴位,用75%酒精棉球严格消毒后,缓慢注射药液,每穴注射药液1~3ml,每日治疗一次,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0.17%,对照组愈显率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穴位注射对胆色素结石豚鼠部分胆汁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君学  杨建平 《中国针灸》1999,19(11):698-700
采用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豚鼠胆色素结石,结果穴注组胆结石成石率为25-0% ,与造模组成石率87 .5%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胆汁TB、UCB、UCB% 、Ca2 + 、βG,穴注组均比造模组明显降低( P< 0.05,P<0 .01)。说明穴位注射能降低胆汁中部分促成石成分,降低胆汁成石力,而达到消溶豚鼠胆色素钙结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Chen F  Yan ZK  Yang B 《针刺研究》2011,36(2):85-89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脑缺血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穴位注射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穴位注射组分别在造模后6、12、24 h在"百会""大椎"穴进行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再灌注24 h后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区海马回Bcl-2、Ba...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抑郁症及其对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目的:明确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抗抑郁作用的神经内分泌学机制.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治疗对照组.针刺组针刺内关、太冲、三阴交等穴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帕氟西汀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并检测血浆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浓度.结果:针刺治疗抑郁症愈显率约73%,且不良反应小;两组血浆皮质醇和ACTH浓度,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其含量随临床症状的缓解趋于正常.结论:针刺对抑郁症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是状态依赖性的,即随着针刺疗效的出现,患者的HPA轴功能也逐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针刺对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鼠脑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观察针刺“水沟”,“内关”,“太冲”穴对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鼠(SAM-P/10)脑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针刺可降低模型动物MDA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结论: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可能是脑老化的重要因素,针刺可从整个抗氧化体系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代谢产物,从而起到延缓脑老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叶紫薇叶和果实中三萜酸的HPLC/UV/MS指纹图谱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伟  夏文水 《中成药》2005,27(7):754-756
目的:采用HPLC/UV/MS对大叶紫薇叶和果实中三萜酸类成分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方法:采用LunaC18柱(2.6mm×250 mm,5μ);乙腈与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结果:大叶紫薇叶和果实中都含有2α-羟基熊果酸和2α-羟基齐墩果酸,大叶紫薇叶中含有熊果酸,而果实中含有齐墩果酸.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大叶紫薇叶和果实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李永宸  赖文 《中国针灸》2004,24(12):873-875
目的:介绍岭南医家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经验,昭示针灸治疗传染病具有广阔的前景,促进对历代针灸防治传染病经验的发掘整理,以充分发挥针灸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搜集、考订岭南医家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文献史料,利用针灸学理论,并结合今人针灸治疗传染病机理的研究成果,分析说明岭南医家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具体问题.结论:针灸能够治疗烈性传染病;针灸治疗传染病也应根据不同传染病,分别采用针刺法或艾灸法;针对具体情况,决定针刺深浅和采用不同针具;主张针药并用、灸药并施.  相似文献   

15.
猪苓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猪苓多糖对衰老模型小鼠的几个重要的抗衰老指标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猪苓多糖能增加衰老模型小鼠体重,提高体温和胸腺系数,使其接近正常。猪苓多糖还能降低衰老模型小鼠肝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提高衰老模型小鼠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肝脏过氧化氢酶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不同酒精摄入量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酒精摄入量对模型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分析其在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酒精灌胃法造模,实验组Ⅰ给予56°白酒8 ml/kg·d;实验组Ⅱ给予56°白酒6 ml/kg·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0周处死取材,进行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检测.结果:实验组TC、TG、LDL显著升高,而HDL则显著降低,尤其实验组Ⅰ表现更为显著.实验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显著升高,尤其实验组Ⅰ升高最为显著,且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亦呈显著升高.结论:大剂量酒精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和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电针的消炎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在大鼠一侧足背皮下制备炎性痛病灶 ,应用痛行为学及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电针对炎性痛大鼠的消炎镇痛作用及穴位药物、机械阻滞对电针效应的影响。结果 :1 .电针能显著抑制福尔马林导致的痛行为反应 ,并能减轻足背的炎性水肿 ;2 .电针穴位皮下肥大细胞数显著高于炎症组 ,而其病灶肥大细胞数显著低于炎症组 (P <0 0 1 ) ;3 .穴位药物、机械阻滞对电针效应具有一定的阻滞作用。结论 :肥大细胞可能参与了福尔马林所致的炎性痛反应过程 ,循经电针具有良好的消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电针对庆大霉素耳中毒豚鼠耳蜗内ACP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康颂建  史永芝 《中国针灸》1999,19(2):118-120
以耳郭反射(PR)、酸性磷酸酶(ACP)组织化学检测为指标,观察电针对豚鼠庆大霉素(GE)耳中毒引起的ACP变化的影响。结果:GE组在2、4和8kHz纯音PR阈值明显升高,ACP出现移位,显色变淡或消失,毛细胞受损显著;针刺组PR阈值升高幅度明显低于GE组(P<001);ACP显色变化和毛细胞损害的程度均明显低于GE组。结果表明针刺能减轻GE的耳毒性。保护耳蜗毛细胞内溶酶体的完整性,防止毛细胞的自溶性损伤可能是针刺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朝鲜丁香叶的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扩大药用资源,研究朝鲜丁香叶Syringa diatata Nakai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提取、色谱法分离丁香叶中的化学成分,并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朝鲜丁香叶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酪醇(I)、3-甲基4-羟基苯丙酸(Ⅱ)、3,4-二羟基苯乙醇(Ⅲ),3,4-二羧基苯甲酸(Ⅳ)、丁香苦A(V)、甘露醇(Ⅵ)等成分。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其中3-甲基4-羟基苯丙酸Ⅱ为首次从丁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不完全性截瘫的机理。方法:采用不完全性截瘫兔模型60只,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针灸组,每组于造模后分3批,每批10只,分别于6h、7d、15d处死,电镜下观察线粒体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结果:造模形成后6h针灸能缓解线粒体肿胀,对抗继发性损伤;7d后针灸组线粒体各项指标优于模型组;15d后针灸组线粒体形态恢复正常。结论:针灸可减轻损伤脊髓神经元内线粒体肿胀变性,维持线粒体有效功能面积及有效个数,促进线粒体进行能量代谢,促进神经元恢复,对抗继发损伤,加快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