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本文从4个方面阐述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1)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期护理;(2)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护理;(3)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护理;(4)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护理。临床积极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减轻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归纳和总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为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采取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以及护理的体会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结果 我们在收集到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情况中,采取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常规护理以及恢复护理等.结论 只有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提供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措施作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院在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综合急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比较综合急诊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人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赵昱  庹碧英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0):174-175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作用,分析总结心肌梗死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06年至2011年共抢救3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低血压病人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成功32例,4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9.9%,死亡率为11.1%。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及减少、预防心肌梗死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近年的急诊工作经验以及对先关资料的查阅,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预见性护理及急诊护理进行研究,分析了急性心肌梗死的3个促发因素、预见性护理及急诊临床护理进行探讨,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护理资料,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特点及临床护理方法要点。结果:20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及时抢救及针对性的护理均得到良好的预后。结论:通过及时抢救、有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以较好的保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12例心肌梗死患者产生便秘的原因进行护理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不同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原因,早期预防,积极做好相应的护理,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恰当的临床护理。结果: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全部有所改善,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细心观察与有效正确的护理至关重要,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过程中给予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焦虑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从一般护理、辨证护理、情志护理等方面加以介绍,用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整体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急性期病死率下降。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期45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45例AMI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好转康复出院40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11.1%,其中死于心脏骤停者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死于急性左心衰1例。结论严谨、周密的护理措施是抢救:心肌梗死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体征分期分段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应用分期分段方法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给予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40例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早期静脉内溶栓治疗,在溶栓前后采用不同的护理对策。结果:经治疗护理、临床治愈36例,死亡4例,有效率占9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溶栓治疗并在溶栓时及溶栓后给予严密监护、仔细观察、专人护理,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申月芹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0):165-166
目的:回顾性分析3年来本院急诊收治的68名经桡动脉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经验,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的护理。方法: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使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结果: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血运重建全部成功。结论:是急诊PCI术的效果不仅与医生的技术经验有关。还与护理人员的周到护理有重大关系,良好的急诊护理对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13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病人进行现场急救及转运护理。结果成功救治11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前急救与转运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对在本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中54例经过保守治疗或溶栓和有效的护理痊愈出院,10例好转出院,2例死于心脏衰竭.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积极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配合,可及时发现并纠正致命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应用的效果及体会。方法:对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其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其住院天数及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护理,可显著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制定并实施积极全面的观察和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观察和护理,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愈20例,好转10例,转院1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适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实施舒适护理,使患者达到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舒适。结果治疗组发生并发症的例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1年12月-2012年2月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例,对其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7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病情均好转,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