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单次、多次吡柔比星(THP)和丝裂霉素C(MMC)、卡介苗(BCG)膀胱腔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随机对照研究,123例患者分为4组,A组在术后6h内THP30mg单次灌注,B组、C组和D组分别于术后2周内THP30mg、MMC20mg、BCG120mg多次灌注,观察患者术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期30~80个月,平均42.6个月。A组复发率18.8%、B组14.7%、C组20.7%、D组17.9%。各组之间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G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THP单次膀胱腔内灌注对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2.
膀胱癌化疗药每测定及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肿瘤化疗敏感性检测对肿瘤预见性化疗的作用方法 用MTT法测定膀胱癌对4种化经物的敏感性,并对据此进行的化疗效果进行随访。共62例行保留膀胱手术的病人,经敏组32例,根据药敏结果先最敏感的一种药物膀胱灌注;对对照组30例根据经验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结果 膀胱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药敏组的单位时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TT法能客观地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肿瘤化疗敏感性检测对肿瘤预见性化疗的作用。方法 用MTT法测定膀胱癌对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对据此进行的化疗效果进行随访。共62 例行保留膀胱手术的病人,分为药敏组32例,根据药敏结果选最敏感的一种药物膀胱灌注;对照组30 例根据经验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结果 膀胱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药敏组的单位时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MTT法能客观地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化疗药物,提高癌的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与双极等离子切除术治疗高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高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采用2μm激光组62例,双极等离子组43例。对2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留置尿管及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等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人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两组相比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均行膀胱灌注化疗,术后复发率亦无明显差异。2μm激光组无闭孔神经反射并发症发生,双极等离子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为12%(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手术时间(15.7±4.6)min vs (9.8±3.5)min,2μm激光组手术时间略长。结论: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与双极等离子切除术治疗高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同样具有良好疗效,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可避免闭孔神经反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安全性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力尔凡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2例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力尔凡+顺铂+放疗;对照组:单纯顺铂+放疗。对其复发率、复发间隔时间进行组问比较,对T细胞亚群和白细胞总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与复发间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治疗前后NK细胞、CD4/CD8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力尔凡不但可以杀灭肿瘤细胞,而且有免疫复苏作用,在体内与其他免疫因子和化疗药物起协同作用,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综合治疗中,不失为一种化疗配伍的安全、有效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6.
黄媛  秦进  喻备  张锡峰 《现代肿瘤医学》2017,(13):2097-2100
目的:研究SIRT2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人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标本1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36例.按照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分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SIRT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中SIRT2阳性表达率为87.50%;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IRT2阳性表达率为55.56%,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SIRT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P=0.04).SIRT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同时SIRT2在非肌层浸润(T1)与肌层浸润(T2-4)间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6%及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SIRT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且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提示SIRT2蛋白表达下调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保留膀胱的局部切除联合动脉化疗治疗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 方法 对35例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行保留膀胱的肿瘤切除,术后辅助3次动脉化疗,所有患者均行规范膀胱灌注化疗。 结果 35例患者术后随访7~116个月,平均随访(66.0±18.3)个月,术后5年肿瘤复发率48.6 %(17/35),膀胱保留率68.6 %(24/35),总生存率77.1 %(27/35),肿瘤特异性生存率82.9 %(29/35),动脉化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不但可以维持正常的膀胱功能,降低复发率,而且不会降低患者的生存率,是可选择的有效治疗手段,避免部分患者行膀胱全切的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8.
尿脱落细胞LewisX检测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LewisX抗原在膀胱尿路上皮癌非侵袭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5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16例非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标本中LewisX抗原的表达情况,并与细胞病理学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尿路上皮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6%和87.5%,其敏感性显著高于细胞病理学。结论:尿脱落细胞LewisX抗原免疫染色,是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可行的较敏感的非侵袭性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膀胱内灌注卡介苗对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术后采用卡介苗(BCG)膀胱内灌注。结果:本组25例中1例6月后死于脑血管意外,其余34例随访5年6例;2年-3年20例;1年半8例;复发3例(T2期1例,T3期2例;术后6月1例,术后13月2例),复发率8.57%。结论:BCG膀胱内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疗效好、复发率低,但肌层浸润的肿瘤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体外肿瘤药敏检测技术(ATP-TCA)指导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的可行性。方法:对46例新鲜膀胱癌标本进行肿瘤细胞分离,原代培养;应用ATP-TCA技术检测肿瘤标本对三种常用化疗药物[吡柔比星(THP)、丝裂霉素(MMC)、表阿霉素(EPI)]的敏感率和耐药率。结果:46例标本中,THP、MMC和EPI的敏感率分别为82·46%、63·04%和39·13%,肿瘤细胞对三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率和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6例相同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T1G2)的膀胱癌中,THP、MMC和EPI的敏感率分别是88·61%、61·54%和24·62%,敏感率和耐药率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膀胱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结论:应用ATP-TCA技术测出的药敏结果能够反映个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可以作为选择灌注化疗用药的理论基础,指导临床用药,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2.
王婷  毕伟红 《现代肿瘤医学》2015,(16):2330-2332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和丝裂霉素(mitomycin,MMC) 对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防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THP方案(42例),Ⅱ组采用MMC方案(40例)。分别于术后1 周开始规律膀胱灌注。比较两组复发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2 年以上。Ⅰ组复发率为4.8%(2/42),Ⅱ组复发率20.0%(8/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H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MMC组(P<0.05)。结论:THP膀胱灌注对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防止复发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卡介苗(BCG)、丝裂霉素(MMC)三种药物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不同疗效。方法将200例浅表性膀胱癌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THP、BCG、MMC作膀胱灌注治疗药物,观察其不同疗效。结果所有病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4个月。THP组复发6(6/72)例,BCG组复发6(6/68)例,MMC组复发10(10/60)例。结论吡柔比星疗效与卡介苗相似,稍优于卡介苗。卡介苗疗效优于丝裂霉素。丝裂霉素耐受性最好。吡柔比星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预测羟基喜树碱 (OPT)的抗癌谱 ,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 2 0 0 0年 6月~ 2 0 0 0年 11月 96例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 ,行肿瘤细胞原代培养 ,用MTT法对OPT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抑制率≥ 5 0 %为敏感 ,推荐临床使用 ;<30 %为耐药。结果 :OPT平均敏感率为 2 5 .5 % ,耐药率为 4 2 .6%。各类肿瘤敏感率为乳腺癌 (5 0 .0 % ) >贲门腺癌 (4 1.7% ) >胃癌、宫颈癌 (33.3% ) >食管癌 (30 .4 % ) >结肠癌、膀胱癌 (2 5 .0 % ) >卵巢癌、肺癌 (16.7% ) >肾癌、甲状腺癌 (0 ) ;耐药率依次为甲状腺癌(10 0 0 % ) >膀胱癌 (75 .0 % ) >食管癌 (5 2 .0 % ) >肺癌、宫颈癌、肾癌 (5 0 .0 % ) >胃癌、卵巢癌 (33.3% )>乳腺癌、贲门腺癌、结肠癌 (2 5 .0 % )。结论 :OPT的抗癌谱为乳腺癌、贲门腺癌、结肠癌、胃癌、卵巢癌、肺癌、宫颈癌。肾癌、甲状腺癌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丝裂霉素C(MMC)40mg、丝裂霉素C 10mg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近期收治的86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分为3组,分别接受THP、MMC治疗,随访12~20个月.结果THP组26例,复发2例,复发率7.7%;MMC组26例,复发3例,复发率11.5%;MMC组31例,复发11例,复发率35.5%.THP组与MM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THP组和40mg MMC组与MMC组相比则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C40 mg 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效果满意,优于丝裂霉素C 10mg膀胱灌注.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 of (2"R)-4'-0-tetrahydropyranyladriamycin (THP), a derivative of adriamycin (ADM) on bladder tumors was evaluated by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Twenty-one patients with bladder tumors were treated with THP instillation into the bladder. THP (20-30 mg dissolved in 20-40 ml of distilled water) was instilled into the bladder daily for 3 consecutive days as a course. The patients received 2 to 5 courses in total. Of 21 patients, 4 showed complete disappearance of the bladder tumors, while partial response (50% tumor reduction) was observed in 6 cases. Therefore,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48%. However, with regard to the 16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bladder tumors (Ta, T1) an overall response rate of 63% was noted. The main side effect of THP instillation was temporary bladder irritability, which was seen in 57% of all the patients. No cases revealed systemic side effects. The same antitumor effect was obtained at a lower concentration of THP in the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compared with that of ADM.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P is a useful drug for the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of bladder tumor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双路化疗与静脉化疗治疗晚期胃肠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 ,将 189例分成双路化疗组 94例 ,给予吡喃阿霉素静推、羟基喜树碱静滴 ,5 Fu及顺铂腹腔灌注 ;静脉化疗组 95例 ,给予吡喃阿霉素静推、羟基喜树碱静滴、5 Fu静滴及顺铂静滴 ,均 2 1天为一疗程 ,每二疗程评价疗效一次 ,随诊三年以上。结果 双路化疗组近期有效率 5 4 3%(5 1/ 94) ,三年生存率 2 6 .6 %(2 5 / 94) ,毒副反应轻 ;静脉化疗组近期有效率 40 0 %(38/ 95 ) ,三年生存率 14 7%(14 / 95 ) ,毒副反应重 (P <0 0 5 )。结论 双路化疗优于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卵巢癌腹腔化疗的最佳方案。方法 我院自 1988年至 1997年共收治卵巢癌合并腹水 45例。 2 5例采用MMC 6mg ,5 -FU 75 0mg ,AT12 586 0mg联合用药腹腔化疗 ;2 0例采用大剂量DDP单一药物加人工腹水腹腔化疗。结果 联合用药组有效率 76 % ,单一用药组有效率 85 %。结论 腹腔化疗是治疗卵巢癌合并腹水的有效方法 ;有效的药物浓度与充足的药液容量可以提高腹腔化疗的疗效 ;大剂量的DDP是腹腔化疗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大肠癌患者对5-氟脲嘧啶(5-Fu)、顺铂(DDP)、阿霉素(ADM)、丝裂霉素(MMC)、奥沙利伯(OXA)及联用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试验,探讨肿瘤药敏试验对大肠癌个体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终点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法(TECIA)。结果36例大肠癌细胞对试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OXA、F+M(5-Fu+MMC)、F+D(5-Fu+DDP)及DDP、5-Fu、O+F(5-Fu+OXA)、MMC、ADM。结论TECIA法的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在大肠癌的l临床用药及个体化化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