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用药掺食法培养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研究了吗啡依赖大鼠肝线粒体自由基损伤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心磷脂含量和膜流动性都明显降低。这表明吗啡依赖大鼠肝线粒体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导致自由基损伤增加,并进一步影响到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这种改变可能在吗啡诱导的肝损伤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吗啡暴露对猫脑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为吗啡暴露造成的神经毒性和脑功能受损机制研究提供支持。方法将12只家猫随机分成对照组(n =3)、吗啡暴露组(n =9)。吗啡暴露组行盐酸吗啡猫背部皮下注射,用吗啡剂量递增法,连续给药5 d。对照组则在对应时间、对应部位注射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吗啡暴露组与对照组猫脑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吗啡暴露组猫脑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在数量、形态、内部膜结构、基质内包涵体各方面发生改变,对应吗啡损害不同时期,呈现多样变化。结论吗啡造成的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可作为脑细胞能量代谢功能障碍并最终导致各项脑功能活动紊乱的始发机制。  相似文献   

3.
线粒体功能障碍所致的细胞能量衰竭与脓毒症期间器官功能损害密切相关。肝脏细胞中存在丰富的线粒体,肝脏是脓毒症相关器官损伤的重要靶点。本文概述了线粒体在脓毒症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线粒体修复过程的动态平衡对于维持线粒体稳态和减轻肝脏损伤的重要意义,以期为脓毒症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线粒体是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场所,在能量代谢及自由基的产生、衰老、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线粒体的呼吸链缺陷、代谢酶失活、结构改变、基因突变等因素都会影响整个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病变的发生。线粒体是药物毒性作用的重要靶标,肝脏作为药物代谢的重要脏器,也是药物引发损伤的主要靶器官。一些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和抗生素等可显著诱导肝脏线粒体损伤。药物主要通过改变线粒体结构、酶的活性或减少mtDNA的合成,进一步破坏β-脂质氧化和肝细胞的氧化能力,最终诱发肝损伤。综述药源性肝损伤领域有关线粒体损伤的研究进展,为预防和诊断药源性肝损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国内外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异常是各种肝损伤(肝功能衰竭、肝硬化、脂肪肝等)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在药物性肝损伤发展过程中线粒体也起着重要作用。异烟肼是临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抗结核药,但在治疗过程中常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结核病的治疗。研究发现线粒体损伤是异烟肼肝损伤发生发展中关键一环,异烟肼及其毒性产物肼可通过激动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线粒体呼吸链中酶的活性;干扰细胞能量代谢及对线粒体膜产生攻击等方式使其功能异常,最终导致线粒体损伤,进而启动细胞凋亡程序。本文将对线粒体在异烟肼致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从亚细胞水平解释异烟肼致肝毒性的机制,为阐明异烟肼的肝毒性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对肝损伤中肝细胞线粒体的保护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毛德文  邱华  刘洁 《中国药房》2005,16(22):1745-1747
线粒体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它对调控细胞凋亡及坏死起着重要作用.近年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各种肝损伤(肝功能衰竭、肝纤维化、脂肪肝等)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中草药因其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费用低等特点,在肝病的治疗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其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干预肝损伤进程的机制亦越发明朗.本文就其研究进展加以综述,旨在为更深入、系统地探讨中草药抗肝损伤的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乙醇诱导肝损伤作用机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乙醇在体内的代谢途径 乙醇进入体内后通过胃肠道吸收,仅有2%~10%由呼吸道,尿液和汗腺以原形排出,其余90%在肝脏内氧化,很少在肝外代谢.经肝脏代谢的乙醇约80%通过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约20%通过微粒体乙醇氧化酶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过乙醛脱氢酶(ALDH)转化为乙酸,后者以乙酰辅酶A的形式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抗肝损伤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以化合物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标准,筛选黄芪的活性成分;使用Drugbank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分析;在Gene Cards、OMIM数据库预测肝损伤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3.6.0软件构建黄芪-活性成分-靶基因-疾病的中药调控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度值(degree)筛选关键靶点;使用R语言的Cluster Profiler和pathway包对黄芪抗肝损伤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探讨黄芪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获得黄芪中13种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quercetin)、常春藤皂苷元(Hederagenin)、刺芒炳花素(formononetin)等。黄芪抗肝损伤作用预测靶点有60个,网络分析结果表明,黄芪主要涉及蛋白质异二聚化活性、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DNA结合转录激活活性,RNA聚合酶Ⅱ特异性、整合素结合等生物过程,通过调节糖尿病并发症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通路、卡波西(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乙型肝炎、肿瘤坏死因子通路等来发挥抗肝损伤作用。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了黄芪抗肝损伤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深入揭示黄芪抗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环醇对肿瘤坏死因子-α/D-半乳糖胺(TNF-α/D-GalN)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小鼠灌胃给予双环醇50、100及200 mg·kg-1·d-1,连续5 d,末次给药2 h后,腹腔注射TNF-α及D-GalN建立爆发性肝炎模型。观察小鼠生存率,评价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病理损伤及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Bax、Bcl-2和激活型caspase-3/-9蛋白表达水平。根据离体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程度及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胞质释放情况评价双环醇抗凋亡效应与线粒体保护作用的相关性。结果双环醇明显提高TNF-α/D-GalN所致肝损伤小鼠的生存率,降低血清ALT、AST水平,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和肝细胞凋亡。机制研究显示双环醇降低Bax并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减轻TNF-α/D-GalN诱导的线粒体mPTP开放及细胞色素C的胞质释放,进而抑制caspase-3/-9的活性及蛋白激活水平。结论双环醇对TNF-α/D-GalN诱导的爆发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轻线粒体损伤,进而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盐酸吗啡控释片(MER)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管制麻醉药品,中新型镇痛药,具有强效,长效及使用简便的特点,它是WHO和卫生部在我国推行开展“杨症病人三级止痛阶梯治疗”用于重度癌症止捕的首选药物.1.任状与结构式;本品为砖红色薄膜在片,除去薄膜农后县白色。分子式;C,H;。NO。·HCI·3H:0,分子量:37585。结构式如下:2.药理作用:本片为阿片受体的完全激动剂.诱导内源性内啡肽和脑啡肽起作用,为中枢性镇痛药.对所有疼痛均有良好的效果,对持续性钝痛效果最好.口服后易吸收,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吸收均较快.吗啡的表面…  相似文献   

11.
12.
红景天苷减轻叠氮钠诱导线粒体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呼吸链复合体IV抑制剂叠氮钠(NaN3)诱导的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在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叠氮钠与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共同孵育,MTT法测定细胞存活力,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刃天青法检测大鼠脑线粒体功能。结果64 mmol·L-1叠氮钠与SH-SY5Y共同孵育4 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预先加入红景天苷能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维持线粒体膜电位。650 μmol·L-1叠氮钠能使大鼠脑线粒体功能下降,预先加入红景天苷能明显改善线粒体功能。结论红景天苷能够减轻叠氮钠(NaN3)诱导的线粒体损伤,能够改善线粒体功能,这可能是其抗老年痴呆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联合应用甲状腺素、肌苷和复合氨基酸(简称TIA),观察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使用CCl42个月一,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酸(ALT)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的血清白蛋白浓度较前升高,而对照组下降(P〈0.05);肝组织学证实,组以肝细胞浊肿、变性为主,而对照组肝细胞变性、坏死和早期均有发生。提示TIA对实验性慢性肝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鲨鱼肝提取物的促肝细胞增殖及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3H]-TdR掺入的方法,测定HepG2细胞的增殖指数;利用D-半乳糖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提取肝脏细胞线粒体,测定以苹果酸-谷氨酸,琥珀酸为底物,ADP诱导的氧消耗、呼吸控制率(RCR)、ADP/O、氧化磷酸化率(OPR)等指标。结果与结论 鲨鱼肝提取物能够提高肝源细胞的增殖指数并对线粒体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塞米松对双氯芬酸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双氯芬酸钠诱导的大鼠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Dex(10 mg.kg-1)给药组。Dex(10 mg.kg-1)腹腔注射,1 h后腹腔注射双氯芬酸钠100 mg.kg-1,24 h后检测ALT和AST活性、测定肝匀浆中MDA、GSH含量和GSH-Px、SOD活性,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测肝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肿胀度、NADH水平、SDH及ATPase活性。结果模型对照组血清ALT、AST升高,光镜下可见肝小叶内肝细胞片状坏死,肝匀浆MDA含量升高,GSH、GSH-Px和SOD含量降低,肝线粒体NADH含量、SDH及ATPase活性降低。Dex可明显降低ALT、AST活性(P<0.05),减轻肝脏炎症,降低肝匀浆中MDA含量(P<0.01),升高GSH含量、GSH-Px和SOD活性以及线粒体中NADH含量、SDH及ATPase活性(P<0.01)。结论 Dex对双氯芬酸钠诱导的大鼠药物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线粒体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与吗啡联合使用对吗啡依赖性及镇痛耐受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吗啡依赖性小鼠模型及热板实验,评价单独使用吗啡(2.5 ml.kg-1)以及联合给药(吗啡2.5 mg.kg-1+TTX 0.5μg.kg-1、吗啡2.5 mg.kg-1+TTX 1.0μg.kg-1)对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及镇痛耐受性的影响。结果:联合用药可以抑制吗啡依赖性小鼠戒断后体重的丢失,明显抑制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催促后的跳跃反应,抑制小鼠热板实验的潜伏期时间的增加。结论:TTX与吗啡联合用药可以抑制吗啡的依赖性与镇痛耐受作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某些化学物致肝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畅  廖明阳 《毒理学杂志》2004,18(3):196-198
肝脏位于胃肠道与机体其他部位之间的战略重地,担负着机体许多重要功能,同时也是外源性化合物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肝脏这种独特的血管布局和分泌、合成、代谢功能决定其为毒物作用的主要靶点。外源性化学物引起肝损伤的机制很复杂,目前对肝损伤机制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现就外源性化学物致胆汁淤积、细胞骨架破坏、线粒体损伤、活性氧或活性氮介导损伤、促炎症细胞介导等致肝损伤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谢灵璞 《海峡药学》2011,23(11):26-27
目的观察虎杖提取物对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测定血清ALT、AST及TNF-α、肝匀浆SOD、MDA,评价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结果虎杖提取物高剂量组明显降低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模型的血清ALT、AST、TNF-α、肝匀浆MDA,提高肝匀浆SOD(P〈0.01)。结论虎杖提取物对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安络化纤丸对急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试验证明,安络化纤丸对四氯化碳(CCl_4)、D-胺基半乳糖(D-Gal)引起的小鼠和大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够降低血清转氨酶,减少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对CCl_4诱发的实验性肝硬化(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能够降低血清转氨酶,升高总蛋白、白蛋白及A/G比值,降低血清唾液酸和肝组织羟脯氨酸水平,对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形成乃至肝硬化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