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医学学科的不断细分,传统的诊疗模式存在的自身局限性,容易造成患者盲目就医和多次往返就医。多学科协作诊疗已成为国际医学领域积极倡导的重要医学新模式,其能给患者提供更加全面、针对的诊疗,综合性医院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对上海新华医院的多学科协作诊疗门诊服务管理模式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运行模式的得与失,为我国今后多学科协作门诊诊疗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建立符合口腔专科医院诊疗特色的多学科诊疗模式,提高口腔临床诊疗水平,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协作,从而使患者得到最优的诊疗效果。方法:运用SWOT分析法对医院专科现状及多学科诊疗门诊建立可行性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医院加强保障,制订一系列多学科诊疗门诊相关制度、规范、流程,建立专家库,成功开设多学科联合诊疗门诊。结论:多学科诊疗模式作为新型的诊疗模式,打破了专科间的壁垒,提升了专科医院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最大程度发挥专科优势从而提高了门诊诊疗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双师”协作专家门诊工作模式在门诊患者慢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实施专科护士、专科主任医师共同出专家门诊工作模式,比较实施前后各专科门诊慢病患者门诊服务满意度、门诊复诊率、“双师协作”患者满意度等客观指标。结果:“双师”协作专家门诊工作模式的实施后,患者对“双师”协作模式的满意度达97.98%,专科门诊护士提供的专科个性化服务满意度达97.28%,对医院综合满意度由92.14%上升到98.15%。患者对专科门诊医生满意度由91.19%上升到98.68%,就诊患者对诊疗解释病情、诊疗技术、方案清晰度等方面满意度达96.9%—100%,对我院人性化服务、医疗服务总体的满意度也达到了100%,慢病患者的复诊频次降低,有明显差异(P < 0.05)。结论:“双师”协作专家门诊工作模式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提高了医护专科能力和执业认可度;同时也提升了慢病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服务呈现了2种趋势:一方面是分科越来越细[1],出现了以专科疾病命名的所谓“专病门诊”,让患者得到更加专业的诊疗服务;另一方面,根据患者的需求,开设了由几个专科共同参加的“整合门诊”,为患者提供综合服务.实践证明,整合门诊是缓解患者盲目就医和多次往返的有效手段.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于2009年组织了6所市级医院试点开设整合门诊,并鼓励其他医院根据各自的专业特色和业务流程设计、开设整合门诊.  相似文献   

5.
余华 《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2):22-23
门诊服务是医院服务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病人评价医院的第一个窗口.门诊诊治意见对患者后续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但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量大、专科性强,患者往往由于病情复杂涉及多个专科,需多次在各个专科反复排队候诊,  相似文献   

6.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患者正逐渐成为医疗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给卫生健康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心理及社会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创建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是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可行措施。某三级公立医院从优化门诊就诊环境、打造专病门诊、推行线上与线下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信息系统“适老化”改造、线下护理门诊与“互联网+护理”模式并进、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等方面着手,进行创建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的实践探索,为老年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人文医疗服务,有效改善了老年患者的就医体验,提升了就医便利性,促进了医疗公平的实现,为医疗机构创建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医院门诊管理内涵的不断丰富,应大力提倡运用创新性的、科学而又有效的方法来提高门诊服务水平.介绍了T型管理法的诞生与发展运用,阐述了医院“中心化”诊疗模式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分析了T型管理法运用于“中心化”诊疗模式的优越性,以期为医院门诊管理模式创新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肿瘤等疑难病患者提供一种更为便捷全面的诊疗模式。方法:疑难病引导服务中心借助信息通道,负责追踪门诊肿瘤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诊断明确的,帮助联系专家,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诊断不明确的,完善相关检查,联系专科主任以及MDT中心会诊;必要时帮助引导到上级医院知名专家。结果:探索分级诊疗背景下改善医疗服务,为七成肿瘤患者提供了服务,提升了精准化与规范化的肿瘤治疗水平,提升了医院的科研与治疗能力。结论:构建疑难病引导服务中心,可以提升肿瘤诊治和防控水平,推进分级诊疗模式探索,改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的口碑及患者认可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癌多学科诊疗模式在医院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为今后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比较开展多学科诊疗模式前后肺癌诊疗中心门诊量、以及各相关专科收治相应病种人数、患者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用和学术科研情况。结果:肺癌门诊人次大幅度上升,各专科相关住院患者人数均明显增加,且平均住院日呈下降趋势,人均住院费用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多学科诊疗模式改变了传统单一专科的就诊模式,对医院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效益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医院门诊"先诊疗后结算"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卫生部拟在全国推广“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的门诊服务流程。笔者就医院在开展“先诊疗后结算”工作过程中的具体做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及下一步的发展设想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资源的应用效能,提高门诊诊疗效率和患者就诊效率,有效缓解门诊“三长一短”的现状.在门诊传统诊治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门诊医患互动诊疗新模式,实现科学分诊和交替诊治,开辟患者就诊新流程。就医患者因此避免了相互间的影响,缩短了滞留门诊的时间:医生因此减少了大量的“非技术性”工作,诊疗科室改变了工作中时闲、时忙效率低下的状况。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门诊大楼中具备“亮点”的信息化系统及其对门诊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方法:从信息发布系统、自助服务系统以及智能化分诊排队系统3个方面分析了新门诊信息化系统对于改善就诊环境、优化门诊就医流程的重要性。结果:结合新门诊大楼建设的实际情况,给出了3个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实际作用。结论:新门诊大楼的启用对于门诊信息化建设是一次极大的提升,必将对医院的管理模式、就医模式乃至全院的信息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探讨医院数字化门诊,设计和开发门诊就医流程再造与优化系统。展示门诊患者通过门诊服务系统就可以办理就诊卡、预约挂号、挂号、充值、余额查询、就诊卡信息查询、缴费、实现检验报告单打印等服务,门诊就医流程再造与优化,改善就医就诊环境,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三长一短"等问题。门诊服务流程的改革是可行的、必要的、有效的,它符合"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了高效优质的服务,提高就诊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和谐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并评价安徽省部分地区肠道门诊的现况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随机选择安徽省10个地市的33家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开展调查,包括肠道门诊设置、工作开展情况;2004~2011年8月霍乱首例病例就诊情况。结果二级及以上医院肠道门诊中独立区域的占45.0%;二级及以上医院独立区域肠道门诊中"五室"独立的占33.3%、"四室"独立为11.1%,"三室"独立为55.6%。设置隔离室的肠道门诊占51.5%。二级及以上医院的肠道门诊感应式或肘控式洗手设施占63.2%,厕所以水冲式专用厕所为主,占75.0%。一级医院的肠道门诊均为手拧式洗手设施,厕所水冲式共用厕所为主,占61.5%。多数二级及以上医院急诊分流腹泻病人的比例高于(消化)内科,平均分流率5.5%,最高17.0%。检查的医疗机构中2011年能够开展霍乱弧菌培养工作的占63.6%,二级及以上医院均能开展霍乱弧菌培养工作,一级医院仅1家开展此项工作。2004~2011年8月,有10个市共报告了30例霍乱病例,其中有5例当年首例霍乱病例由肠道门诊发现。结论肠道门诊设置和工作不规范,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规范工作流程和制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设计并实现门诊医嘱管理系统,解决目前“军字一号”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无电子医嘱的现状。方法从“军字一号”数据库提取数据,利用PowerBuilder9.0开发工具进行程序开发。结果系统实现将门诊电子处方转换为门诊电子医嘱数据的功能,并能根据电子医嘱数据自动生成医嘱单、医嘱执行单及输液标签。结论系统的应用减轻门诊医护工作者的工作负担,缩短门诊患者诊治的等待时间,填补了“军字一号”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无电子医嘱的空缺,完善了门诊的计算机自动化办公。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居民感受还是学者研究,多年来我国持续存在看病贵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但现行的医疗保健价格指数披露出相反的结论。本文提出用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指标,来计算医疗保健类价格指数,以更科学、准确地反映患者医药费用负担水平及其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门诊就医过程中,存在着较高比例当日再次返回诊室就诊的现象,复诊患者与正在就诊患者存在就医秩序的冲突,医师看诊常常被打断,影响诊疗思路,延长看诊时间,同时,患者的隐私得不到有效保护.随着门诊患者复诊现象的不断增加,原有的就诊秩序和流程较难保障.以问卷形式对军队某三级甲等医院的门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以了解复诊患者在全门诊就医流程中存在的问题[1],为完善门诊管理制度,实现流程再造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就诊妇女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相关知识态度现状。方法2{}12年7—8月在河北省承德县、湖南省浏阳市两地各选一家县级妇幼保健院和综合医院,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635名门诊就诊妇女。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妇女的一般情况、家庭地位、社会性别平等意识、针对妇女暴力识别知识题和与暴力有关的态度题等。结果医院门诊妇女暴力识别知识得分满分率为39.2%,家庭地位较高者的暴力知识得分较高(OR=1.4);分别有29.6%、26.3%、24.3%、22.5%的门诊就诊妇女认为“妇女不忠”、“妇女不孝敬老人”、“妇女先动手”和“妇女用恶毒言语羞辱男性”的情况下男性可以打女性”;分别有19.5%、8.3%和7.7%的妇女认同“妇女不进行身体上的反抗就不叫强奸”、“如果女人被强奸是因为穿得太暴露性感”和“丈夫打妻子纯属家庭私事,家丑不可外扬”,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得分较高者的态度得分较高(OR=2.6);34.6%的人知道医疗机构可以求助,67.2%的人会选择去医疗机构求助。结论医院就诊妇女对针对妇女暴力识别能力有待提高,尚未认识到女性对待暴力行为应该零容忍,医疗机构作为暴力求助机构知晓度不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服药人员对美沙酮长期维持治疗的认知,为今后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统一制定的问卷进行一对一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MMT门诊服药人员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43.61%认为低剂量维持治疗较好,60.47%打算逐渐降低剂量并且退出治疗。结论 MMT门诊应根据服药人员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认知上的误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工作,着重做好服药人员的心理干预,以提高服药人员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军队人员门诊概况,探讨门诊用药、门诊质量的评价方法,辅助门诊管理。方法: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机系统,实现门诊信息分析系统,及时总结门诊用药、费用消耗、体系单位就医状况。结果:通过对某些身份人员一年门诊就诊情况分析发现,各体系单位保障水平较高;高消耗药品较集中,消耗前10位药品占总消耗的30%。结论:非治疗性用药和常规用药可分流到体系单位的门诊部,减轻医院门诊压力;门诊诊断信息缺失使门诊治疗质量和效果难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