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对回医汤瓶八诊疗法内病外治非药物疗法的渊源进行深层次探讨,以期继续挖掘整理其理论体系,更好地指导汤瓶八诊诊疗技术,提高其防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汤瓶八诊疗法的萌芽雏形时期与中医学藏象、经络学说单纯的点线联系,到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多维关系。从末梢经络根传法之理论基础三节四梢理论入手,梳理其与中医藏象、经络等学说的关系。结果:回医汤瓶八诊与中医学息息相关,其传统的养生保健及防治疾病的诊疗技术,对目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效果独特,尤其是在干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汤瓶八诊"理疗中心即将落户上海,为前来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各国嘉宾提供康复理疗服务。"汤瓶八诊"疗法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回族  相似文献   

3.
据悉,首批6名精通回族“汤瓶八诊”疗法的专家离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前往马来西亚推广中国回族医学。据了解,这6名“汤瓶八诊”专家将在马来西亚进行为期3个月的医学交流活动,并对马来西亚“东方医疗保健中心”的职工开展培训。“汤瓶八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中包含民间经脉按摩、刮痧、拔火罐、放血疗法、穆斯林的自我按摩等,并学习吸纳了中医经络学,形成了较为完整、主次分明的八种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回医药“汤瓶头诊疗法”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汤瓶头诊治疗组55例,西药对照组38例。汤瓶头诊治疗组采用回医药“汤瓶头诊疗法”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在显效率上,汤瓶头诊治疗组较西药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在改善偏瘫和失语积分中,汤瓶头诊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汤瓶头诊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是延续中医药事业的根本途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中医药发展中至关重要,其传承模式也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多元化。然而,大量隐性知识存在于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极大地增加了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的难度。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在现代医学诊疗中已有了初步应用,它可以拓展人类局限的数据存储和计算分析能力。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中医传承模式,可以深度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本文主要介绍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现状,探讨并展望人工智能在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中的应用以及前景。  相似文献   

6.
几千年来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实践功不可没."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中医药发展应当总结中医优势病种和临床基本诊疗规律,挖掘民间优秀中医诊疗技术和方药,全面系统地继承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为中医学走向世界奠定坚实的基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具有大数...  相似文献   

7.
"项八针"防治颈椎病技术是沈卫东教授多年临床经验,是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海派中医流派(杨氏针灸)传承研究基地建设项目,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首批民间中医药特色诊疗项目。沈教授在临床中发现,阳气的变化对颈椎病的发生及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通过多年临床选穴以及疗法验证,总结形成了以"从阳论治"理论为基础的"项八针"防治颈椎病的诊疗方案。项八针:颈部两侧C_2、C_4、C_6(第2、4、6颈椎骨,Cervical Vertebra)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2寸的阿是穴、哑门穴及大椎穴。  相似文献   

8.
理中丸(汤)主治太阴虚寒,其治法为理中法。《伤寒论》理中丸(汤)后附有八种加减法,王好古首次将八种加减法称为理中八法,仲景理中八法之加减变化从变化药物、增减剂量、守方不变、变换剂型四个方面以应对病情之变,囊括了理中法之守法、兼法、增法等变化规律。本文旨在探讨理中法、理中八法及其变化规律,以启仲景理中法及其加减进退变法之思,为太阴虚寒之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八诊疗法以"四元三子七行"、"四性四液"等理论为依据,结合八诊的形成过程,从"脑为核心","末梢经脉根传法","异经奇脉"等观点对八诊疗法生理观进行阐述,并在以往理论及临床研究基础上,不断挖掘整理其生理观中所体现的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和技术及其应用。尤其对脑为主脏、脑统经脉和脏腑的认识;对末梢经脉根传理论(三节四梢)诊疗技术手法的阐述;异经奇脉理论中"转五围"、"揉五窝"的灵活发挥和应用。结合八诊疗法诊疗技术和手法通俗易懂、简单易学,可自行操作的特点,对常见慢病防治作用尤为突出。也可借助八诊特殊的辅助诊疗器具,施以八诊常用的非药物疗法,对临床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比分析了仲景学术传承实验班学生与普通中医班学生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的临床实践技能考试成绩,提出特色中医传承人才综合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中医临床诊疗能力培养与提高。  相似文献   

11.
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在妇科疾病的应用中以“先辨病,再辨证,后辨体”为诊疗主线;以病证结合与辨体论治两条纵线贯穿诊疗全程;以中西医病证结合确定基本证候要素,方证对应确定基本治疗方剂;以基本方加减法、二补一通补肾调周法及个体诊疗调体法“三法合一”为基本治疗原则,形成一套完整有效易于传承的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12.
张玥  刘政  程志新 《内蒙古中医药》2013,(31):142-142,148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是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在中医药学的传承、创新、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习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是青年中医迅速提高诊疗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如何更好的学习、传承名老中医的经验不仅是传承者所面临的问题,更是当今关系到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研究中,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助力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研究的有力可行手段,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本对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大数据知识等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可通过术语规范化、构建医案采集系统以及隐性数据挖掘三种方式,以助于更为全面、准确地传承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为大数据背景下的名老中医智能化传承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事业的生命力在于继承与创新,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是前人的中医理论融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发展名老中医经验尤为重要.名老中医经验涵盖各个方面,但主要指其独特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治疗方法.目前名医经验主流传承方式有院校传承、师徒传承、成立名老中医工作室、著书立论、临床试验等方法,但这些方式普遍存在着传承效率低、创新性不足、受客观环境影响大、临床效果缺乏评价标准等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和"精准医疗"的概念相继出现,数据挖掘技术开始应用于中医药事业.  相似文献   

15.
名老中医是当前中医药临床与学术领域的杰出代表,是传承经典、实现中医创新发展的灵魂。笔者通过探析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发展的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关于名老中医传承工作的思考和发展方向。在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建立基于名老中医个体化知识图谱,重点围绕基层中医诊疗和传承学习需求构建集名老中医特色理论认识、辨证思路、治则治法及选方用药等认知思维决策知识和辅助诊疗等功能的开放式传承服务云平台,应成为今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八纲纵横辨证论治法“出自古《内经》,与古“阴阳学说“之精义,孕育于前时代所形成前文化的学术法制,而成长新的诊疗体系.阴阳学说指出:“阴成形,阳化气“,“阴为精根本,阳为气功能“,“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诊疗体系是根植于中医学理论,经过数千年医疗实践经验总结而逐步形成的智慧结晶。诊疗体系的构建对于中医药规范化参与疾病全程、提升中医诊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今中西医并行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医学在诊疗过程中仍发挥着主体作用。传统的中医诊疗体系如何更好地与现代诊疗体系融洽互鉴,如何找准中西医诊疗之间的契合点,使二者达到良好的共性融合是时代留给中西医的历史拐点性难题。中医学已然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现有中医诊疗体系的革新重构,对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回顾性梳理中医诊疗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围绕着“病、证、治”中医诊疗体系三大核心构成要素,总结各历史时期中医诊疗体系特点,结合新时代背景分析现代中医诊疗体系研究现状与发展路径,为日后体系的革新重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1,他引:7  
目的:在全面客观地对中医药传承模式及方法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方法:该系统基于个性化需求的自助式服务平台的构建思路进行架构,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为支撑,围绕临床诊疗和中医传承工作中的继承、发展、传播和创新4个方面的核心需求,分别构建面向临床数据的中医诊疗信息采集模块、面向中医药本体的知识管理和服务模块、面向传承创新的隐性知识挖掘模块等几大功能模块,有效地解决了中医传承过程中的非标准化、个性化等问题.结果:通过该系统的使用,能够辅助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医师个体经验总结、青年医师学习以及新药处方发现等应用.结论:该系统丰富了传承模式,有效满足了中医传承和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俞尚德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诊疗消化系病证60余年,倡导"审病-辨证-治病"的诊疗思维,临证疗效卓著.自40年前创制补中生肌汤以来,俞老诊治的溃疡病患者数以千计,有关研究论述散见于相关刊物及其专著,本文兹就其应用自拟补中生肌汤治疗各种类型的消化性溃疡的临证思辨特点及诊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目前民族医学中发展较为完善的傣医学、藏医学等进行综述,并浅析其特色诊疗挖掘、发展和保护传承的模式,为探索发展的其他民族医学特色诊疗技术提出今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