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阻塞性黄疸患者在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后恢复的差异。方法择期手术的阻塞性黄疸患者30例,ASA分级Ⅰ~Ⅱ级,Child肝功能分级A级,随机分为S组和P组,各15例。S组持续吸入七氟烷,P组接TCI泵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3.5mg/L,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2仙g/kg维持麻醉。持续监测ECG、HR、平均动脉压(MAP)、SpO2;记录麻醉时间、芬太尼用量、苯磺阿曲库铵用量、输液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构成、体重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期间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分别为(7.9±1.5)min、(8.5±2.6)min、(13.1±4.4)min,P组分别为(26.1±8.8)min、(27.8±11.2)min、(33.7±12.5)min,S组均优于P组;P组麻醉恢复期嗜睡及烦躁患者明显多于S组。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阻塞性黄疸手术的要求,但七氟烷吸入麻醉恢复更迅速平稳,更适合于阻塞性黄疸手术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或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行妇科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80例行妇科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入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皆采用静脉药物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和罗库溴铵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七氟烷组吸入七氟烷,丙泊酚/瑞芬太尼组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脑电双频指数在40~60,记录患者血压、心率。手术结束,停用所有麻醉药物,记录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恢复期躁动、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麻黄碱、阿托品或乌拉地尔应用情况。结果两组意识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阿托品和麻黄碱应用较丙泊酚/瑞芬太尼组减少[7.5%(3/40)比22.5%(9/40)、20.0%(8/40)比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乌拉地尔应用较丙泊酚/瑞芬太尼组增加[22.5%(9/40)比2.5%(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率和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或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皆可提供满意的临床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七氟烷与异氟烷用于高龄高血压患者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中全身恢复情况。方法将收入PACU的全身麻醉术后40例70岁以上的高龄且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组(A组)和异氟烷+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在PACU期间的无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留室时间等值。结果与A组相比,B组拔管前舒张压(DBP)显著升高(P〈0.01),入PACU时HR明显减慢(P〈0.01)。A组各时点的收缩压(SBP)、DB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拔管前的SBP比入PACU时明显升高(P〈0.01),B组拔管前及拔管后的HR均比入PACU时明显增快(P〈0.01)。B组在出PACU时的HR亦快于入PACU时(P〈0.05)。结论与异氟烷+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七氟烷+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更平稳,苏醒质量上更优良。患者术后苏醒快,拔管早,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较适合于高龄高血压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全身吸入麻醉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七氟烷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异氟醚吸入麻醉,七氟烷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比较两组苏醒、拔管、呼吸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结果 对照组麻醉后的苏醒、拔管、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12.7±3.4)、(8.8±2.4)、(5.8±2.0) min,均显著长于七氟烷组的(10.6±2.6)、(6.4±1.9)和(4.1±1.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躁动、咽痛、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0.8%(10/48)、18.8%(9/48)和8.3%(4/48),七氟烷组分别为10.4%(5/48)、16.7%(8/48)和6.2%(3/48),两组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咽痛、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r、BUN麻醉前和麻醉后1d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肾功能的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七氟烷与异氟烷用于高龄高血压患者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中全身恢复情况.方法 将收入PACU的全身麻醉术后40例70岁以上的高龄且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组(A组)和异氟烷+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在PACU期间的无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留室时间等值.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拔管前舒张压(DBP)显著升高(P<0.01),入PACU时HR明显减慢(P<0.01).A组各时点的收缩压(SBP)、DB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拔管前的SBP比入PACU时明显升高(P<0.01),B组拔管前及拔管后的HR均比入PACU时明显增快(P<0.01).B组在出PACU时的HR亦快于入PACU时(P<0.05).结论 与异氟烷+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七氟烷+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更平稳,苏醒质量上更优良.患者术后苏醒快,拔管早,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较适合于高龄高血压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地氟烷和七氟烷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作用效果以及可能的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入我院住院患者54名,分为地氟烷以及七氟烷组。对两组患者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地氟烷组及七氟烷组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②术后发现七氟烷组的意识恢复[(21.2±3.6)min]要高于地氟烷组[(14.2±3.3)min],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③地氟烷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七氟烷组。结论作为老年患者麻醉用药选择,地氟烷要优于七氟烷。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地氟烷和七氟烷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作用效果以及可能的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入我院住院患者54名,分为地氟烷以及七氟烷组。对两组患者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地氟烷组及七氟烷组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②术后发现七氟烷组的意识恢复[(21.2±3.6)min]要高于地氟烷组[(14.2±3.3)min],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③地氟烷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七氟烷组。结论作为老年患者麻醉用药选择,地氟烷要优于七氟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比较胆囊切除术采用七氟烷、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10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法分作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麻醉方案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观察组麻醉方案为七氟烷复合芬太尼,记录各组患者临床麻醉及苏醒用时情况,监测各组患者麻醉前后不同时间节点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指标变化,评估各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节点认知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表现与总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及术后苏醒、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插管后5min、气腹5min、拔管后5min,观察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期间采用七氟烷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具有较好麻醉效果,同时减轻对患者的影响,有助于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得到更快恢复,安全性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终给予单次剂量普鲁泊福对七氟烷麻醉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60例,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普鲁泊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和维持,手术结束后立即停用所有麻醉药,普鲁泊福组静脉注射10%普鲁泊福1 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记录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七氟烷使用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拔管后30 min内的最高麻醉后躁动(PAED)评分和FLACC疼痛评分.结果 普鲁泊福组PAE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5±3.9)分比(10.9±4.5)分,P<0.05].普鲁泊福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6/30)比46.7%(14/30),P<0.05].普鲁泊福组术后拔管时间比对照组要稍微延长[(10.2±1.1)min比(9.1±1.5)min,P<0.05].而两组麻醉时间、PACU停留时间、FLACC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腺样体切除术麻醉中停用七氟烷后给予单次剂量1 mg/kg的普鲁泊福能明显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使麻醉更趋平稳,而并不会延长患儿麻醉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吸入七氟烷复合雷米芬太尼与普鲁泊福复合雷米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胃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分级Ⅱ~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复合麻醉组(S组)和普鲁泊福复合麻醉组(P组),每组各30例.记录围麻醉期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BIS)、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后、切皮中、腹腔内操作30min、缝皮中、停药时的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BISDOh 10.3760/cma.j.issn.1673-4904.2010.09.004作者单位:255200 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手术麻醉科通信作者:崔德壮,Email:cuitianshu123@163.com较麻醉前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S组切皮中收缩压(SBP)较P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能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BIS45~60).S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4.1±2.2)、(5.4±2.1)、(7.3±2.1)min]较P组[(7.5±3.2)、(8.6±4.2)、(11.2±4.1)min]明显缩短(P<0.05或<0.01).结论 七氟烷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或普鲁泊福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均可安全应用于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手术.与普鲁泊福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比较,七氟烷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恢复较快,更适合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DEX)和瑞芬太尼(REM)复合七氟烷(SEV)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复合SEV全身麻醉组(DEX组)和REM复合SEV全身麻醉组(REM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首次吸气、睁眼、拔气管导管、定向力恢复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等,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疼痛强度数字评分(NRS)、Ramsay评分和不良反应,评估患者、麻醉后恢复室护士和外科医生对恢复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DEX组较REM组拔气管导管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12.0±3.9) min比(15.9±5.6) min,t=-3.130,P=0.003;(18.5±3.4)h比(23.6±5.8)h,t=-5.455,P=0.000],睁眼和定向力恢复时间长[(15.5±4.2) min比(11.7±2.9) min,t=4.078,P=0.000;(19.5±4.5) min比(14.8±3.6) min,=4.315,P=0.000].术后2h内,DEX组Ramsay评分较REM组高(P<0.05),而NRS较REM组低(P<0.05),需要追加镇痛药的患者较REM组少(2例比9例,P<0.05).DEX组较REM组术后寒战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3.3%(1/30)比33.3%(10/30)、6.7%(2/30)比30.0%(9/30),P<0.05].DEX组较REM组患者对恢复质量的满意度评分和麻醉后恢复室护士对恢复质量的满意度评分高[89.0 (72.0~100.0)分比80.0(70.0~95.0)分,Z=-4.066,P=0.000;92.0(80.0~99.0)分比90.0(80.0 ~ 95.0)分,Z=-2.906,P=0.004],但REM组较DEX组外科医生对恢复质量的满意度评分高[(91.8±5.8)分比(81.7±6.1)分,l=-6.568,P=0.004].结论 与REM复合SEV全身麻醉比较,DEX复合SEV全身麻醉可加快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后呼吸和肛门排气的恢复,减轻疼痛,减少恶心呕吐、寒战发生,提高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七氟醚和异丙酚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张厚忠  李红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0):2844-2845
目的:对比七氟醚和异丙酚对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拟接受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病人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组(Sev组,n=20)和异丙酚静脉组(Pro组,n=20),监测并记录麻醉的诱导速度、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肢动情况及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氧变化。结果:诱导后Sev组SBP、DBP、HR与诱导后Pro组差异显著(P<0.05),Pro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Sev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的血氧与诱导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起效更快,苏醒时间更短,而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对心率的影响更小,诱导更平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普鲁泊福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纤支镜检查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普鲁泊福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组(静脉麻醉组),每组各20例.两组术前均使用2%利多卡因行鼻腔和咽喉部表面麻醉.对照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10 ml后检查,术中行鼻导管给氧;静脉麻醉组静脉注射普鲁泊福1.5 mg/kg、芬太尼1 μg/kg麻醉诱导后开始检查,术中行内镜面罩给氧.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_1)、静脉注药后1 min(T_2)、纤支镜入声门即刻(T_3)、纤支镜人声门后3 min(T_4)、检查结束后患者完全清醒时(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重复检查依从性评分和术中知晓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纤支镜检查.静脉麻醉组患者术后VAS和重复检查依从性评分[(1 ±2)、(2±3)分]均低于对照组[(7±1)、(7±3)分](P<0.05).对照组T_3、T_4、T_5MAP和心率较T_1升高(P<0.05);静脉麻醉组T_2MAP和心率较T_1降低(P<0.05),T_3心率较T_1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静脉麻醉组T_3、T_4、T_5MAP和心率降低(P<0.05),T_2心率降低(P<0.05).静脉麻醉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 普鲁泊福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纤支镜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七氟烷和靶控输注普鲁泊福对小儿斜视手术眼心反射发生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择期行斜视手术患儿138例,ASA分级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六组,七氟烷吸入组(S_1、S_2、S_3组)和普鲁泊福靶控输注组(P_1、P_2、P_3组),每组各23例.预先设定术中维持不同的脑电双频指数(BIS):S_1、P_1组BIS为60,S_2、P_2组BIS为50,S_3、P_3组BIS为40.术中均静脉微泵输注瑞芬太尼[速度1.2 μg/(kg·min)],根据设定的BIS调整普鲁泊福靶控输注浓度或七氟烷浓度.记录麻醉前,术中牵拉眼肌时的心率、BIS、眼心反射发生情况及普鲁泊福靶控输注浓度或七氟烷浓度.结果 P_1、P_2、P_2、S_1、S_2、S_3组眼心反射发生率分别为73.9%(17/23)、39.1%(9/23)、17.4%(4,23)、56.5%(13/23)、26.1%(6/23)、8.7%(2/23),P_2组和P_3组低于P_1组,S_2组和S_3组低于S_1组,P_3组、S_3组、S_2组、P_2组低于S_1组和P_1组,S_1组低于P_1组、S_2组低于P_2组、S_3组低于P_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鲁泊福靶控输注浓度P_2组[(4.3±0.2)mg/L]和P_3组[(5.5±0.1)mg,L]高于P_1组[(3.2±0.1)mg/L](P<0.05);七氟烷浓度S_2组[(1.8±0.3)%]和S_3组[(2.3±0.2)%]高于S_1组[(1.3±0.2)%](P<0.05).结论 BIS在40~50时对预防眼心反射有重要意义.相同BIS时,吸入七氟烷眼心反射发生率较靶控输注普鲁泊福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麻醉和氯胺酮肌注诱导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全麻诱导中的应用,进一步探讨七氟醚应用于小儿全麻诱导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3~7岁行扁桃体切除术且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小儿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诱导组(S组)和氯胺酮肌注诱导组(K组),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期间和术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结果:七氟醚组麻醉诱导起效迅速安全,患儿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手术时间与氯胺酮组比较均缩短,分别为(60.0±9.9)s、(75.0±7.9)s、(10.8±1.7)min和(127.3±19.3)s、(152.3±14.8)s、(14.5±3.2)min(P<0.05)。七氟醚组患儿麻醉诱导期间及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平稳,七氟醚组患儿合作程度及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氯胺酮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七氟醚快速吸入麻醉诱导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全麻诱导,患儿合作程度高,诱导起效安全迅速;喉痉挛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平稳;不增加小儿躁动和非适应性行为的改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小儿麻醉中氯胺酮联合丙泊酚使用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需要手术治疗的156例患儿分为观察组(N=78)与对照组(M=78),观察组给予氯胺酮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仅给予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于麻醉前、术中、术毕记录其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苏醒时间,发生躁动的情况。结果基础麻醉后和术中两组的MBP、HR、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组明显低于M组(P<0.05),而N组SPO2高于M组(P<0.05)。并且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组的氯胺酮用量显著少于单纯氯胺酮组,并且手术平稳、恢复快、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于小儿麻醉术后,苏醒快、生命体征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