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法是温病的重要治法之一,本文对《温病条辨》温病下法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吴鞠通如何在温病阳明腑实证灵活运用三承气汤证、创新五个承气汤的临床运用,以及强调应该慎用下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吴氏有关温病下法的学术思想对于温病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派大家吴鞠通的重要著作,对温病学说理论基础的建立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中,《温病条辨》对承气汤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温病下法的特色,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伤寒论》承气下法的基础上,以《温病条辨》12个承气汤方为代表的温病承气下法继承了《伤寒论》的理论精神,并在扶正祛邪、固护津液等方面有了深入的阐述和发挥,充分体现了《温病条辨》对《伤寒论》承气下法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温病和下法的历代源流为切入点,探究温病下法在临床杂病应用的中医理论,尤其湿温证应用下法的争议、时机和技巧,并通过临证验案两则简要分析应用下法的辨证思路和心得体会。旨在梳理和总结温病下法的遣方用药特色,为临床杂病的诊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由于温病具有热象偏重,最易化燥伤阴等特点。因此,下法,尤其是通腑泄热之法,在温病中运用机会颇多,苟能适时运用,而用又得当,则奏功甚捷。下而就温病下法结合临证,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5.
下法在临证中的意义及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维斌 《中医药学刊》2004,22(8):1556-1557
温病是由温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临床具有发病急剧,传变迅速,变证多端,热势亢盛的特点,在病变过程中还易出现内陷营血,化燥伤阴,动内痉厥等变证。故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祛除病邪是治疗的关键。王孟英指出,温病使用下法,“移其邪由腑出,正是病之去路。”下法是驱邪外出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温病学诸多的治疗方法中,更具有其特殊的意义。目的:探讨温病下法的意义特点和临床应用。方法:从温病下法的作用机制、特点、指征、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进行归纳。结果:温病下法具有祛邪解热,保存阴液,荡涤积滞,推陈致新,调畅气机等作用,临床应用有苦寒攻下法及扶正泻下法,用下法的目的是逐邪泄热而不专事通便,临床上不论燥结是否形成,但见里热炽盛,邪势亢奋即可用下。结论:温病下法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通便泄热的局限意义,而成为祛邪扶正,疏导气机,调节阴阳平衡,截断病势等积极有效手段,用之得当,每可挽回沉疴。  相似文献   

6.
下法在临证中的意义及应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病是由温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临床具有发病急剧,传变迅速,变证多端,热势亢盛的特点,在病变过程中还易出现内陷营血,化燥伤阴,动内痉厥等变证.故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祛除病邪是治疗的关键.王孟英指出,温病使用下法,"移其邪由腑出,正是病之去路."下法是驱邪外出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温病学诸多的治疗方法中,更具有其特殊的意义.目的:探讨温病下法的意义特点和临床应用.方法:从温病下法的作用机制、特点、指征、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进行归纳.结果:温病下法具有祛邪解热,保存阴液,荡涤积滞,推陈致新,调畅气机等作用,临床应用有苦寒攻下法及扶正泻下法,用下法的目的是逐邪泄热而不专事通便,临床上不论燥结是否形成,但见里热炽盛,邪势亢奋即可用下.结论:温病下法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通便泄热的局限意义,而成为祛邪扶正,疏导气机,调节阴阳平衡,截断病势等积极有效手段,用之得当,每可挽回沉疴.  相似文献   

7.
“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之论是古代医家根据下法在伤寒与温病中的应用规律总结出的经验之谈,从古至今众多医家从不同角度都对这句话有所探讨,其中不乏有精辟论述者,然而尚未有医家对此论有过系统全面的阐释。笔者通过研究伤寒与温病学主要文献著作,沿着温病学的发展历史,分别从此论出现的源头、伤寒及温病下法析疑三个方面探讨“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的深层含义,认为伤寒、温病下法并没有“迟”“早”之别,应该根据伤寒、温病各自病机发展阶段适时应用下法,医者若只将此论表面意思奉为圭臬,临证不能圆通,便会辨证不明而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8.
论下法     
下法是中医八大治法之一。有关下法的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论》结合临床实践,发挥了《内经》有关下法的理论,具体地提出了应用下法的辨证论治法则。后世,特别是温病学说崛起,对下法之应用又有了新的发展,从而使下法逐步趋于比较完整。现从《伤寒论》与温病学说结合的角度,来分析外感热病的下法。一、对下法的认识下法,是祛邪的一种方法。具有通利大便,调畅气机,攻逐邪热,保津存阴,荡涤肠胃,驱除积滞等作用。外感热病,就伤寒而言,邪在三阳经,由于患者津液素亏,或阳气素盛,或胃有宿食,或治不如法,  相似文献   

9.
吴瑭继承了张仲景下法思想,充分发挥和扩展了“三承气汤”下法适应证,使温病下法自成体系。现就《温病条辨》诸下法内容予以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朗清老中医临床六十余年,所治温病为数甚多,经验丰富,尝云:“温病里结阳明,邪热熏蒸,最易化燥伤阴,当及时用下。”因此在临床上灵活运用下法,屡起沉疴。兹将陈老治疗温病运用下法的经验,择其要者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寒”、“温”之争的历史上,人们对使用下法也有过分别.如清·戴北山说:“温病下法,亦与伤寒不同: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伤寒在下其燥结,温病在下其郁热;伤寒里证当下,必待表证全罢,温病不论表邪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把急性热病中应用下法的目的和时机,划了个深深的鸿沟,使之成为对立的两个天地.这种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弄清是非,今将《伤寒论》、《温疫论》、《温病条辨》三书中有关承气汤证的论述,作一比较,以见伤寒和温病在使用下法的原则上有无区别.  相似文献   

12.
温病的下法,其理论溯源《黄帝内经》,其方药推崇《伤寒杂病论》,同时深受金元时期医家思想的影响,至明清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并表现出鲜明的特色:温疫祛邪下不厌早,温疫传染性、流行性强,且致病重,可早期运用下法快速祛除疠气;温热保津下之有度,温热类温病容易伤津,运用下法治疗当谨慎适度,防止津液的进一步损伤;湿热建中轻法频下,湿热类温病往往脾胃先伤再感湿热,运用下法清除湿热的同时当顾护脾胃、重建中州。  相似文献   

13.
一般而论,下法在虚体病人的使用,大体主用于三类证候:一是温病壮热。古有“温病下不嫌早”之说,柳宝诒谓:“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故温病壮热稽留不退者,常可用下法以通腑泄热。二是  相似文献   

14.
<正> 温病中运用通下法,是一种攻导里实、逐邪下泄之治疗方法,具有“祛邪存正”之意义。其目的在于逐邪热,下燥粪,保津液,祛淤结。其应用范围之广,方法之多,用药之精,辨证之详,有发前人之所未发。现对温病中通下法的运用试作探讨如下。一、继承仲景之法,贵在创新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首创承气汤之类,开逐邪热下燥屎治病之先河。明清温病学家宗其说,继承仲景运用承气之法,刻意创新。温病下法有峻下、缓下、和下、润下、通下等多种治法。同时根据不同的病机、病位加减变换其方,极力扩大承气汤在温病中的应  相似文献   

15.
答:“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语出戴北山。还说:“伤寒在下其燥结,温病在下其郁热。伤寒里证当下,必等表证全罢;温病不论表证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伤寒上焦有邪不可下,必等结至中下二焦方可下;温病上焦有邪亦可下,若必等结至中下二焦始下,则有下之不通而死者。”下法,《内经》中早有论述,后世医家代有发挥。在伤寒、温病病程中,下法是被充分运用并日臻完善的治法之一,在外感病的下法应用中,此语甚有影响。“温病下不嫌早”,强调温病及早用下,是有深理的。柳宝诒  相似文献   

16.
通下法,是祖国医学治疗学中八法之一。它原载于《内经》。汉·张仲景用之治疗热病,《伤寒论》详载三承气汤之辨法,即是其例。尔后则代有发挥,如吴又可指出:“温疫可下者三十余证”;叶天士亦谓:“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戴北山甚至认为“温病下不嫌早”。种种论说,均阐明通下法在温病治疗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吴鞠通氏对温病运用通下法颇多创见,现作如下归纳。  相似文献   

17.
杨进  戴春福 《中医药学刊》2001,19(5):415-417
孟澎江学承清代江浙医学,对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四大家尤有深研,推崇叶天士诊治温病和杂病之说,尤其擅长把温病方用于杂病的治疗中,创立现代温病学体系,补充和完善了温病预防内容。孟澍江强调指出:对邪热的治疗,首先应区分其发生原因及其性质,下法故不能滥用,但也不能延误使用时机,下法是针对有形实邪。  相似文献   

18.
浅谈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振杰 《光明中医》2010,25(4):699-700
本文就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即苦寒攻下法、扶正攻下法、通瘀破结法、导滞通下法。  相似文献   

19.
孟澍江学承清代江浙医家,对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四大家尤有深研,推崇叶天士诊治温病和杂病之说,尤其擅长把温病方用于杂病的治疗中,创立现代温病学体系,补充和完善了温病预防内容.孟澍江强调指出对邪热的治疗,首先应区分其发生原因及其性质,下法故不能滥用,但也不能延误使用时机,下法是针对有形实邪.  相似文献   

20.
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下法的发展过程:下法理论起源于<内经>;汉·张仲景的承气汤首次将下法应用于临床;金元医家刘完素、张从正等拓展了下法的内容;明清时期的吴有性、叶天士总结下法在温病治疗中的应用.这些都为现代临床用下法治疗急重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