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ET/CT显像在判断鼻咽癌放疗后病灶残留或复发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勇  李奕钊  郭晓君  周宁 《广东医学》2007,28(7):1140-1141
目的 探讨PET/CT显像在鉴别鼻咽癌放疗后肿瘤残留复发或纤维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例在放疗前已确诊的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于3~24个月复查先行CT或MRI检查后,不能确定肿瘤残留复发或纤维化的患者,行PET/CT显像.13例患者根据PET/CT显像定位行病理活检,7例患者行CT或MRI追踪复查,观察PET/CT显像诊断符合率.结果 PET/CT显像与穿刺活检及临床追踪复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0%、灵敏度为93%、特异性为80%.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鉴别肿瘤残留、复发或纤维瘢痕,18F-FDG PET/CT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ET/CT对70例鼻咽癌放疗后的患者进行疗效随访,随访时间为放疗后6个月至9年,所有患者均行PET/CT全身显像.结果:①局部无复发,全身无转移灶10例;②局部无复发,全身有转移灶48例;③局部有复发,全身有转移灶12例.结论:18F-FDGPET/CT显像在鼻咽癌放疗后监测局部是否复发及是否有转移灶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本研究总结了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本中心收治35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显像结果,以期探讨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和转移临床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结果 70例患者中,有12例鼻咽部软组织增厚并摄取FDG增高,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均≥2.5,18F-FDG PET/CT诊断为局部复发,复发灶的SUVmax为6.51±2.83,周围纤维组织SUVmax值为1.43±0.52.PET/CT对鼻咽癌原位复发诊断灵敏度为91.66%,特异性为98.27%,淋巴结转移灶的准确性为77.94%.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监测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是否复发及有无转移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鼻咽癌放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颈部转移淋巴结二维灰阶声像和血供变化及MRI跟踪鼻咽部肿瘤消退程度的相关性研究,为放疗补量提供依据。方法对48例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在放疗前、放疗后(65 Gy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转移淋巴结血供情况与MRI检测鼻咽部肿瘤的消退程度。结果48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放疗前转移淋巴结血流强度以2~3级为主;放疗后血流强度以0~1级为主,有显著差异(P<0.05)。放疗前,收缩期峰值流速(SPV)20.63±9.36 cm/s,阻力指数(RI)0.59±0.08;放疗后SPV 13.88±9.60 cm/s,RI 0.73±0.14,有显著差异(P<0.05)。淋巴结的血供情况及消退程度与鼻咽部肿瘤的消退呈正相关。结论鼻咽癌放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血供情况、大小变化,可初步判断放疗效果和作为增加放疗剂量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纵向研究鼻咽癌放疗前后的DCE-MRI各种定量参数的变化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24例经病理证实为低
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的鼻咽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1~2 d、放疗中(放射剂量为50 Gy)、放疗结束时(放射剂量为70 Gy)进行常规
MRI和DCE-MRI扫描。以两腔室模型为基础,计算出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kep、Ve)。比较放疗前、中及放疗结束时各参数
的变化;分别探讨放疗中肿瘤消退率(RS0-50)与放疗前和放疗中各参数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放疗结束时各参数的差
别。结果放射治疗后肿瘤组织的Ktrans值呈下降趋势,放疗结束时肿瘤组织的Ktrans值与放疗前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放疗中肿
瘤组织的Ktrans值虽然下降,但与放疗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放射治疗后kep值下降,Ve值出现不同程度增高。放疗中肿瘤消退
率与放疗前肿瘤组织的Ktrans值呈正相关(P值为0.005),与放疗中肿瘤组织的Ktrans值呈负相关(P值为0.001)。随访3年,5例
患者死亡,3例出现远处转移;死亡、转移病例与其他患者放疗结束后的Ktrans值、kep值、Ve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
癌放疗过程中DCE-MRI各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明显。放疗前和放疗中肿瘤组织Ktrans值可作为鼻咽癌放疗早期疗效评
估指标,为鼻咽癌个体化治疗和治疗方案修正提供依据。鼻咽癌放疗远期疗效与Ktrans值的关系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中、晚期鼻咽癌放疗合并同期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6MV光子线或^60Co行根治性放疗,鼻咽部肿瘤放疗剂量DT:70~80Gy/35~40次,颈淋巴结肿瘤放疗剂量DT:66~76Gy/33~38次,化疗采用顺铂(DDP):30mg/次,共8次,5-Fu:500~750mg/次,共8次,每周2次,分别于放疗前后两周进行,另选同期条件相同的36例鼻咽癌患者采用单纯放疗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病例有效率均为100%,放疗结束时及放疗结束6个月后,在N2、N3的患者,观察组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为89.3%(25/28)、62.5%(5/8)、100%(28/28)、87.5%(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1%(18/29)、14.3%(1/7)、79.3%(23/29)、28.6%(2/7)。结论:同期放化疗可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灶消退率。  相似文献   

8.
张一桥  史强 《安徽医学》2010,31(8):935-936
目的通过分析放射治疗鼻咽癌原发肿瘤体积的变化,寻找影响肿瘤体积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初治患者23例,临床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原发肿瘤体积、放疗结束时残留肿瘤体积、放疗6个月后肿瘤体积、T分期、N分期、病理类型等因素与放疗50Gy时肿瘤退缩率的关系。结果本组23例患者经过放疗后2年其肿瘤消退率为78,26%(18/23)。统计学采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生长类型、T分期、N分期、颅底骨破坏程度、新辅助化疗、原发灶剂量是影响肿瘤消退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明确影响肿瘤消退临床因素,对合理制定放疗计划、判断预后、改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评价11C-MET PET/CT脑显像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5例健康志愿者和36例脑部肿瘤患者,健康志愿者行11C-MET PET/CT脑显像,并作为对照组,36例脑部肿瘤患者中19例同时行11C-MET及18F-FDG PET/CT显像,17例仅行11C-MET PET/CT显像;结合健康对照组图像,对本组36例脑部肿瘤患者11C-MET PET/CT脑显像进行分析,并对同时进行18F-FDG PET显像者进行配对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中,11C-MET PET/CT显像阳性者30例,T/B均值为1.72±0.39,18F-FDG PET/CT显像阳性者9例,T/B均值为1.49±0.13。19例患者接受11C-METPET/CT及18F-FDG PET/CT脑显像,T/B均值分别为1.64±0.49及1.16±0.36(t=3.33,P<0.01)。11C-METPET/CT显像诊断脑肿瘤初诊患者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均为100%,其诊断脑肿瘤复发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4.7%(18/19)、100%(5/5)、95.8%(23/24)。结论:单独行11C-MET PET/CT脑...  相似文献   

10.
陈志仁  徐晓南 《中外医疗》2008,27(35):32-32
目的 探讨DC方案化疗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我院收治的78例Ⅲ~1V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放化疗综合组(试验组)和单放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放疗,放疗方法 采用西门子直线加速器,常规分割放疗;试验组加用顺铂加多西他赛静脉滴注治疗(DC方案).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鼻咽肿瘤消退率与单放组鼻咽肿瘤消退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颈淋巴结消退率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毒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DC方案化疗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可以明显提高中晚期鼻咽癌肿瘤退缩率和局控率,有望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时相^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病理明确诊断鼻咽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放疗后及放疗后1个月进行双时相^18F—FDGPET/CT全身检查,测定病灶部位初次检查及延迟扫描SUV—max进行分析,观察其变化评判放射治疗疗效情况。结果36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在确诊、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1个月3个时间点的初始SUV与延迟SUV值依次分别为:(10.6±4.1、11.7±4.6),(3.6±1.2、3.0±0.8)和(3.3.4±0、2.9±0.7);放疗后病灶的初次SUV、延迟SUV值均显著地下降,且反映一个趋势:确诊时延迟SUV值高于初次SUV,而治疗后延迟SUV值低于初次SUV;放疗后病灶SUVmax与放疗后1个月SUVmax无显著差异。结论晚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双时相PET—CT检查对疗效的检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尤其延迟相更加灵敏;双时相PET/CT有利于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早期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18F-FDG PET-CT扫描且经病理学确诊为浸润性导管癌的40个病灶,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并计算糖酵解总量(TLG)。结果40个浸润性导管癌中,孕激素受体(PR)(-)组SUVmax和MTV高于PR(+)组,雌激素受体(ER)(-)组SUVmax、SUVmean、MTV和TLG均高于ER(+)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组MTV低于HER-2(+)组,T1~T2期肿瘤的SUVmax、SUVmean、TLG和MTV均小于T3~T4期,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病例的SUVmax、SUVmean和TLG均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病例(P < 0.05~P < 0.01)。原发灶的SUVmax、MTV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 < 0.01)。腋窝淋巴结的SUVmax与原发灶Ki-67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 < 0.01)。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能够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乳腺癌P53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PET/CT诊断的乳腺癌患者,且计算病灶最大SUV(SUVmax);所有病例均手术后病理证实且进行免疫组化检查(P53检测)。结果118例乳腺癌患者中,P53阳性组占64.4%;P53阳性组与P53阴性组的年龄之间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53阳性乳腺癌患者组平均SUVmax为5.06±1.47;而P53阴性乳腺癌患者组平均SUV—max为3.16±0.69,组间SUVmax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试验ROC曲线显示,SUVmax诊断P53表达正确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达0.910±0.028,用SUVmax诊断P53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根据ROC曲线发现SUV分界值为3.785,其诊断敏感性为85.5%,特异性为81.0%。结论利用^18F-FDGPET/CT显像的SUVmax早期评价乳腺癌P53表达情况可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初步认为,将SUVmax〉3.785作为乳腺癌P53表达的一个分界值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肺癌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EAS)中的图像特点,提高EAS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癌的EAS患者,术前行18FDG PET/CT躯干和脑显像,同期行鞍区脑核磁共振成像(MRI)、胸部高分辨CT显像、奥曲肽(OCT)全身显像和岩下窦静脉取血(IPSS)。对18FDG PET/CT图像所示肺部病变行半定量分析,计算病变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病变/正常肺组织SUVmax比值。 结果:18例EAS包括2例类癌,4例不典型类癌,2例小细胞肺癌。8例IPSS患者ACTH水平中央与外周比较无明显差别。26例(75%)患者初诊时胸部CT示肺内结节,2例为不典型病变。5例同期MRI示垂体微腺瘤,2例(25%)OCT显像为阳性。38例(100%)肺部病变18FDG PET/CT表现为结节样、团块样或斑片样代谢增高,肿瘤的SUVmax为0.72~14.05(3.67±4.68),病变/正常肺组织SUVmax比值为1.69~27.54(8.14±9.63);8例双侧肾上腺均为团状代谢异常增高,同时4例提示垂体瘤。 结论:肺癌是EAS的常见原因,其中以类癌多见,在18FDG PET中代谢多轻度增高,PET可以作为有效的定位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FDG PET)/CT在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分析比较PET、PET/CT和甲胎蛋白(AFP)对复发、转移病灶的检测效能,并分析病灶18F-FDG摄取高低和PET检测阳性率与肿瘤分化、个体荷瘤数量及AFP水平的关系。结果 4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中经临床证实肿瘤复发转移者38例,18F-FDG PET/CT诊断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4.7%、66.7%。肝内复发者17例,PET和PET/CT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8%和82.4%。肝外转移者36例,最常见部位为淋巴结(23例),其次为肺(17例)和骨(11例)。PET对肺转移灶及腹膜转移灶的检出率为70.6%、0.0%,而PET/CT均为100%;PET和PET/CT对其他部位肝外转移灶的阳性检出率相同(均为100%)。AFP检测对肝细胞癌(HCC)移植术后复发的诊断灵敏度为73.0%,低于18F-FDG PET/CT(94.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6,P<0.05)。PET对单发病灶复发的阳性检出率低于多发病灶者(P<0.05),而PET的阳性检出率与HCC的分化及AFP水平的高低无明显相关(P>0.05)。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个体荷瘤数量密切相关(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及AFP水平无关(P>0.05)。结论 18F-FDG PET/CT能灵敏地检测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病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肾上腺转移瘤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FDG PET)/CT的影像特征,评价其对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18F-FDG PET/CT发现肾上腺占位的肾上腺外原发恶性肿瘤患者,以正常肝脏的代谢作为参考,结合肾上腺占位的CT值、体积、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等对肾上腺病变性质作出综合诊断。结果 50例患者中确诊肾上腺转移瘤41例,良性肿瘤9例,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7.5%、78%、95.2%、87.5%、94%。肾上腺良性肿瘤CT值为(12.43±0.78)HU,肾上腺转移瘤CT值为(30.95±7.75)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良性肿瘤直径为(1.63±0.8)cm,肾上腺转移瘤直径为(2.59±1.48)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肾上腺良性肿瘤SUVmax为1.7±1.29,肾上腺转移瘤SUVmax为7.56±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 18F-FDG PET/CT对于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准确性,是一种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对肾上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临床分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18 F-FDG PET/CT显像在不明原因发热(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4月的51例FUO病例的FDG PET/CT检查结果。依据病理学、实验室检查或临床随访(大于3个月)得出最终病因诊断,通过定性及半定量方法对FDG PET/CT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组间t检验。结果:51例FUO患者的最终诊断包括感染32例、恶性肿瘤9例、非感染性炎症7例以及不明原因3例。单独FDG PET显像对FUO的诊断结果中,真阳性27例(52.9%),假阳性14例(27.5%),假阴性9例(17.6%),真阴性1例(2.0%)。相比之下,联合PET和CT检查的PET/CT显像诊断结果中,真阳性36例(70.6%),假阳性14例(27.5%),假阴性1例(2.0%),真阴性0例(0)。 PET/CT诊断的灵敏度为97.3%(36/37),特异性为0(0/14),准确度为70.6%(36/51)。针对恶性肿瘤,PET或PET/CT的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均达100.0%(9/9)。感染与恶性肿瘤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max)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2.7 vs.7.7±3.5,P=0.001,t=3.6),提示SUVmax可能有助于发热病因的鉴别诊断。结论:FDG PET/CT不但能够在全身范围内发现、定位导致发热的潜在病灶,而且有助于FUO的病因诊断,特别是对恶性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18F-FDG PET/CT在胃癌及原发性胃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及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lymphoma,PGL)18F-FDG PET/CT征象,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4例GC及30例PGL患者18F-FDG PET/CT表现,观察胃部病变的CT显示率、FDG显影率、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最大厚度(THKmax)以及胃周浸润等指标.结果 30例GC(30/34)及28例PGL(28/30)FDG显影.剔除肿瘤厚度的影响后,进展性非霍奇金淋巴瘤(ANHL)的SUVmax(15.83±7.51)仍然显著高于MALT(6.07±4.40,P<0.05)及AGC(9.81±5.17,P<0.05).交叉验证结果显示SUVmax与SUVmaxTHKmax在阈值为15.87±1.76和7.62±0.76时,对ANHL与AGC分类准确率达70%及74%.胃部病灶THKmax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2.02±0.88)cm ANHL(2.40±1.31)cm和AGC(2.27±0.81)cm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T异常征象包括胃周浸润(ANHL,n=2;AGC,n=8)和继发胃腔扩张(ANHL,n=1;AGC,n=4)等.结论 SUVmax和SUVmax/THKmax有助于ANHL及AGC的鉴别,CT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补充信息,18F-FDG PET/CT在AGC及PG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PET/CT显像中病灶径长(最大径、最小径)、密度与标准摄取值(SUV)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将影响因素扣除后,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分期肺癌标准摄取值(SUV)间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6月—2011年4月行PET/CT检查疑诊肺癌,后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原发性鳞癌无转移患者9例,鳞癌有转移患者13例(和/或淋巴结及远处病灶转移),腺癌无转移患者13例,腺癌有转移患者16例(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对病灶径长及病灶密度与SUVmax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分析。对肺癌各组织学类型及不同分期间SUV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最大径、最小径及密度与SUVmax之间的单因素相关分析P值均<0.001,R分别为0.600、0.666、0.452,即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三个变量与SUV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P值<0.05;R为0.692,得到回归方程Y=1.353+0.537×最大径+3.036×最小径+0.024×密度。四组间协方差分析结果为:P值>0.05。[结论]病灶最大径、最小径及病灶密度均与SUV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将各影响因素扣除后,不同组织学类型及不同分期非小细胞肺癌SUVmax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18)氟去氧葡萄糖PET/CT显像对胃癌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18氟去氧葡萄糖(18FDG)PET/CT对胃癌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临床怀疑胃癌的32例患者(男25例,女7例,年龄31~82岁)行18FDG PET/CT显像,显像前饮水600ml扩张胃腔,PET图像对目测阳性病灶勾画感兴趣区(ROI),并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CT图像测量胃壁增厚的最大厚度,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或胃镜取得病理结果. 结果:经18FDG PET/CT检查的32例患者中,发现胃癌24例.18FDG PET/CT对胃癌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2.3%、100%和93.8%.胃癌患者的SUVmax与胃壁厚度呈正相关,有无淋巴结转移与SUVmax及胃壁厚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根据PET/CT检查结果对24例胃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期:Ⅰ期9例,Ⅰ~Ⅱ期1例,Ⅱ期3例,Ⅲ期1例,Ⅳ期10例. 结论:18FDG PET/CT显像对胃癌的诊断、生物学行为评价及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