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对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HP联合CVVH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将我科2009年9月~2010年8月收的APACHEII评分≥15分的3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CVVH组(V组)、HP+CVVH组(H组),每组各12例,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CVVH治疗、常规治疗+HP+CVVH治疗,比较各组28d存活率、SOFA评分、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肺部氧合及其它器官功能的变化。结果C组、V组、H组28d存活率分别为41.67%、58.33%、66.67%,有所提高,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相比,V组从第4d起SOFA评分即明显降低(P<0.05),H组第2d起SOFA评分即明显降低(P<0.05)。与C组相比,V组从第4d起氧合指数即明显升高(P<0.05),H组第2d起氧合指数即明显升高(P<0.05),且在第2d、3d,H组较V组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V组及H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缩短;增快的心率、血白细胞、高体温明显下降、酸中毒明显纠正(P<0.05);血糖、血乳酸、血肌肝、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胆红素均明显降低(P<0.05);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VVH及HP+CVVH治疗均能促进脓毒性休克患者器官功能恢复,且以HP+CVVH治疗效果更佳。HP+CVVH治疗对患者凝血系统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接诊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联合组、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脓毒症常规治疗+参麦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实验室指标[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结果:两组治疗后的CI、SVRI水平比治疗前均有上升,EVLWI指标下降,联合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CT、CRP、BNP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联合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脓毒性休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机体PCT、CRP、BNP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重症监护病房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脓毒性休克患者25例,随机分为滤过组12例和对照组1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滤过组患者行高容量血液滤过,监测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pH、氧合指数、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BUN、SCr、C反应蛋白的变化。同时观察ICU住院时间、应用呼吸机时间及28 d的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同期比,HVHF组治后HR、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CRP下降明显,血pH、氧合指数指标好转,机械通气时间、ICU内治疗时间缩短,28 d病死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VHF能稳定血流动力学,并通过对内环境调节、改善氧合等,对多个器官起到支持作用,可减轻严重脓毒症的病情及改善预后,是脓毒性休克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脓毒性休克系内、外科危重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成为现代医学十分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本文扼要介绍近年来有关细胞因子与脓毒性休克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和最新进展,主要内容包括脓毒性休克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及其调控机制、高迁移率族蛋白-1作为“晚期”细胞因子的作用、白介素-18参与休克发生及组织损害的证据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对8例健康自愿者及3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别检测血清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比较两组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同时将3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成常规治疗组(A组,n=14)及常规治疗+CVVH治疗组(B组,n=16),监测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预后,并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 h、24 h、72 h各时间点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变化。结果脓毒性休克患者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明显高于健康自愿者(P0.01),B组患者CVVH治疗后24 h及72 h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浓度较治疗前及A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B组ICU住院时间少于A组,B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A组(P0.05),A组28 d存活率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使用CVVH治疗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改善症状,增加存活率,可能是通过清除血清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原本激活的RAS系统。  相似文献   

6.
Liu Y  Xie JF  Guo FM  Yang Y  Qiu HB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7):2601-2606
目的 评价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及其治疗时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全面收集国内外1999至2009年关于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病例对照研究及观察性前瞻性队列研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HVHF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作荟萃评价.结果 纳入4项对照性研究、5项前瞻性队列研究.4项对照性研究(3项RCT、1项病例对照研究)共16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被纳入,包括HVHF组79例,传统剂量治疗组88例.HVHF组和传统剂量治疗组病死率分别为40.5%(32/79)和72.7%(64/88),与传统剂量治疗组比较,HVHF能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OR 0.33,(95%CI,0.17~0.64);P<0.01].5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共观察了 HVHF对17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影响,荟萃分析显示HVHF能降低病死率[OR 0.31,(95%CI,0.19~0.49);P<0.01],与对照研究结果一致.仅2项研究探讨了HVHF治疗时机对感染性休克病死率的影响,虽然这两项研究的早期HVHF治疗组病死率均低于晚期HVHF治疗组,但研究的异质性显著(P<0.05),不宜作荟萃分析.结论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可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但是受研究方法的限制,有必要进行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水平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淇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1个月的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32例)和死亡组(20例)。对比患者血清VE-C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生存组入院1、3、7 d血清VE-Cad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组VEGF、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VE-cad水平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死亡危险因素,分层分析影响不同生存期患者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08例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明确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总死亡率为53.7%,生存期<30 d,30 d~89 d,90 d~365 d患者死亡率分别为27.8%、24.4%与15.3%。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与降钙素原变化率(△PCT)是影响死亡率的独立预后因素,HR(95%CI)分别为1.105(1.066~1.146)、1.390(1.210~1.596)与0.996(0.995~0.997)。分层分析,生存期<30 d者,预后因素为APACHE-Ⅱ评分(HR=1.104, 95%CI:1.052~1.158)、CCI(HR=1.462, 95%CI:1.204~1.775)、△PCT(HR=0.992, 95%CI:0.989~0.995)与ICU住院时间(HR=0.893, 95%CI:0.841~0.949);生存期30 d~89 d者,预后因素为APACHE-Ⅱ评分(HR=1.102, 95%CI:1.026~1.183)与△PCT(HR=0.996, 95%CI:0.994~0.998)。生存期90 d~365 d者,仅CCI(HR=1.689, 95%CI:1.065~2.679)影响预后。 结论 APACHE-Ⅱ评分、CCI与△PCT为影响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但对于不同生存期的死亡患者,其预后因素稍有不同,需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别于确诊时、确诊后6 h测定动脉血乳酸的浓度,计算早期乳酸清除率;以住院28 d患者是否存活为预后判断的标准,将患者分为死亡组(22例)和存活组(32例)。以6 h乳酸清除率的高低分为3组,A组(乳酸清除率≤10%)、B组(乳酸清除率10%~30%)、C组(乳酸清除率≥30%),比较3组患者病死率。结果:存活组确诊时、确诊后6 h动脉血乳酸浓度低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病死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乳酸浓度高以及早期乳酸清除率低的患者病死率高预后差,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脓毒性休克预后相关生物学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脓毒性休克是脓毒症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关于其预后评估指标的探索一直是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查阅既往文献,探讨与脓毒性休克预后相关生物学指标的研究进展。目前尚无单一生物标志物可以准确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清蛋白(ALB)等已检测到生物学标志物的预后评估价值仍存在争议。多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较单一生物标志物检测的评估准确性更高,应成为进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人源性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al)、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杭州市丁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252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排除74例,最终纳入研究的脓毒症休克患者为178例。根据患者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120例和死亡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清Kal和VE-cad水平变化,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OFA)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Kal、VE-cad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Kal、VE-cad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休克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死亡组的氧合指数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低于存活组(P <0.05),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长于存活组(P <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P <0.05)。两组入住ICU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清Kal、VE-cad水平比较,不同时间点的血清Kal、VE-cad有差异(P <0.05),两组血清Kal、VE-cad有差异(P <0.05),两组血清Kal、VE-cad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血清Kal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呈负相关(r =-0.397和-0.466,P <0.05);血清VE-cad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呈正相关(r =0.173和0.192,P <0.05)。入院24 h内血清Kal、VE-cad及两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7(95% CI:0.604,0.770)、0.859(95% CI:0.805,0.912)、0.890(95% CI:0.845,0.936),血清Kal检测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敏感性为81.0%(95% CI:0.772,0.854),特异性为50.0%(95% CI:0.474,0.531);VE-cad检测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敏感性为69.0%(95% CI:0.649,0.726),特异性为86.7%(95% CI:0.822,0.914);血清Kal和VE-cad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敏感性为82.2%(95% CI:0.781,0.868),特异性为89.6%(95% CI:0.852,0.954)。CRP[R=1.221(95% CI:1.022,1.459)]、PCT[R=1.195(95% CI:1.035,1.380)]、VE-cad[R=1.373(95% CI:1.055,1.787)]、EVLWI[R=1.846(95% CI:1.178,2.893)]是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 <0.05),Kal[R=0.428(95% CI:0.190,0.966)]是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CRP、PCT、Kal、VE-cad、EVLWI是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VE-cad水平升高,Kal水平降低,两者的联合检测对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酸清除率联合心肌坏死标志物在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5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126例患者6 h复苏治疗达到预期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目标.患者入院采血,测定乳酸清除率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并于治疗6 h和24 h取血检测乳酸清除率水平.分析乳酸清除率及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乳酸清除率>10%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乳酸清除率≤10%的患者(P<0.01);存活组乳酸清除率及各项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病死组(P<0.01);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MYO、CK-MB的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在患者预后病死风险单独判断中的价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1(P<0.01);6h乳酸清除率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ROC曲线下面积和95%CI值明显高于单用乳酸清除率和单用心肌损伤标志物(P<0.01).结论:乳酸清除率联合cTnT、MYO、CK-MB、NT-proBNP等心肌标志物对感染性休克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作用,且评估效果显著高于各指标独立使用.  相似文献   

13.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关系。方法对53例诊断为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n=38)和死亡组(n=15)。分别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后第1个24 h内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结合APACHEⅡ和SOFA系统进行评分。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FT3)、甲状腺素(T4)、游离T4(FT4)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T4水平与APACHEⅡ和SOFA评分呈负相关(r1=-0.53,P<0.01;r2=-0.35,P<0.01)。结论血清T4水平可作为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联合Sestrin2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疾病转归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组,连续随访28 d,根据预后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83例)和死亡组(39例)。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人群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PTX3、Sestrin2水平,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血清PTX3、Sestrin2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血清PTX3、Sestrin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死亡组血清PTX3、Sestrin2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 <0.05)。ROC曲线结果分析显示,PTX3联合Sestrin2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04(95%CI:0.853,0.955),特异性为85.68%(95%CI:0.838,0.948),敏感性为84.26%(95%CI:0.884,0.932)。死亡组年龄≥60岁占比、SOFA评分、...  相似文献   

15.
张道荣  徐俊  张泽华 《安徽医学》2016,37(2):178-180
目的 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与多巴胺(DA)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乳酸水平、生命体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A组(45例)和B组(45例),分别采用DA和NE微量泵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水平,血乳酸清除率和住院病死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B组患者治疗后血乳酸水平,12 h和24 h血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与DA治疗效果相比,NE微量泵入治疗感染性休克,具有稳定生命体征,改善血乳酸清除效果和降低病死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谭利辉  唐春仕 《右江医学》2007,35(6):626-628
目的探讨早期充分复苏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于休克早期(6 h内)即开始进行充分的复苏治疗(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照组57例按传统方法进行循环与容量支持等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再次复苏率、病死率、脏器功能损害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重要脏器功能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的再次复苏率、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早期充分复苏治疗可明显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在各种感染性休克体液修复过程中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变化。[方法]检测4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体液复苏各阶段血清中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的含量变化,将感染组与对照组、复苏前与复苏过程中各阶段作对比。[结果]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感染性休克患者较正常组升高,但在体液修复后二者水平都有回落,各阶段变化不相同,与病情有密切关系。[结论]血清中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水平与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可用来监测病情变化,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浆Apelin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血管活性多肽Apelin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血浆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病程观察时间点(诊断当日、诊断第3日、诊断第10日)26例临床诊断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Apelin水平。结果脓毒症患者Apelin水平较健康对照显著升高(P<0·01);不同病程观察时间点间Apelin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脓毒症休克患者Apelin水平较严重脓毒症患者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浆Apelin水平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中存在某些变化,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乳酸水平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5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动态监测血乳酸值及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性。结果:①对照组、感染性休克患者存活组、死亡组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0.63±0.33)mmol/L,(2.88±0.35)mmol/L,(7.54±0.66)mmol/L,感染性休克患者存活组血乳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较存活组明显升高(P<0.05)。②感染性休克患者存活组血乳酸在48 h内达到正常,而死亡组患者的血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随着血乳酸浓度的下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严重程度降低,生存率显著提高。③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浓度显著正相关(r=0.674)。结论:血乳酸测定对于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