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总结6例肺移植手术的方法、肺保存及术后管理监测.方法选择1996~2005年进行的6例同种异体肺移植,其中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53.6岁;特发性肺纤维化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2例,双肺结核右毁损肺1例.供肺均为脑死亡,采用Euro-Colins或LPD液肺灌注并良好保存.受体与供体血型匹配,均行右肺移植,肺支气管、肺动脉为端端吻合,肺静脉为心房-心房吻合,手术前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术后全面监测,包括心肺功能、抗生素使用及免疫药物的调整.结果本组未出现支气管、肺动静脉吻合口并发症.6例中5例术后2个月死亡,1例存活近1年.死亡者中4例死于肺感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严重肺出血.6例术后均出现排斥反应,其中1例术后出现2次.结论肺移植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供肺的选择和保存、手术操作以及手术前后的管理已逐渐成熟,术前心肺功能差者、术后使用免疫药物同时合并严重感染者病死率仍很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同种异体犬单肺移植,掌握供肺的灌注、切取、保存和修剪方法以及爱体单肺移植的手术技巧。方法:杂种犬8只(供体4只,受体4只),供体犬经肺动脉顺行及逆行灌注改良Euro-Coilins(iEC)液后,整块切取心肺,进行保存和修剪。受体犬取后外侧切口第4肋间入胸,切除一侧全肺后,按支气管-肺动脉-左房袖的顺序吻合。结果:全组实验无手术死亡,移植后肺动脉通畅良好,受体犬存活26h~14d。结论:通过实验,掌握了同种异体肺移植供肺获取及植入全过程,为进一步开展同种异体肺移植研究打下了基础.并为临床开展人体肺移植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犬异体单肺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犬异体单肺移植,掌握供肺的灌注、切取、保存、修剪的方法以及受体单肺移植的手术方法。方法:杂种犬10只,分为供体和受体,进行5次动物实验,其中异体左肺移植4例,异体右肺移植1例。先吻合支气管,后吻合肺动脉,最后心房袖,移植后于不同时点暂阻断对侧肺动脉并检测植入肺的功能参数。结果:所有移植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均正常,移植后犬恢复自主呼吸,能站立行走。术后1例存活5d,供体肺冷缺血时间4h;另1例存活3d,供体肺冷缺血时间17h;余3例均在24h内死亡。结论:犬异体单肺移植早期犬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移植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同种自体犬单肺移植,掌握供肺的灌注,切取,保存,和修剪方法以及单肺移植的手术方法.方法:11例犬进行了一次犬自体单肺移植动物实验,其中8例自体左单肺移植.3例自体右单肺移植,吻合顺序先支气管后肺动脉,最后心房袖,移植后于不同时点暂阻断对侧肺动脉并检测植入肺的功能参数.结果:所有移植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均正常,移植后犬恢复自主呼吸.9例在24小时内死亡,2例在术中死亡.结论:冷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通过同种异体犬单肺移植,掌握供肺的灌注、切取、保存和修剪方法以及受体单肺移植的手术方法。②方法杂种犬及毕格犬9只(供体4只,受体5只,其中1只供体同时为2只受体供肺),供体犬取胸正中切口,经肺动脉顺行或顺行并逆行灌注改良Euro—Collins(iEC)液后,整块切除心肺,置入改良iEC液中保存、修剪。受体犬取后外侧第4肋问切口,切除一侧全肺后,按支气管-肺动脉-左房袖或左房袖-支气管-肺动脉的顺序吻合。移植术后于不同时点阻断对侧肺动脉并检测植入肺的功能参数。③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者,供肺获取顺利,移植后受体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植入肺功能良好,存活3.5h-8d。④结论掌握了同种异体肺移植供肺获取及植入受体的全过程,为进一步开展同种异体肺移植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并为临床开展人体肺移植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兔肺灌注模型的建立及肺保存液对供肺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肺灌注模型,探索新的肺保存液。方法:切取离体左心肺移植体作为去氧肺,利用两个相同滚压泵,对保存的左心肺进行再灌注,将15只兔分成3组,每组5只,分别作为对照组(A组)、Euro-Collins(EC)液中加入乙酰半胱氨酸和硝酸甘油组(B组)、EC液组(C组),将供肺低温保存10h后再行灌注和纯O2通气,分别检测再灌注后10、20、30、40、50、60min的血气分析,肺气道压(PIP),肺动脉压(PAP)和湿干比(W/D),结果:B组供肺保存良好,测定结果与A组相当,明显优于C组。结论:本实验模型具有稳定性好,敏感的特点,加入乙酰半胱氨酸和硝酸甘油的EC液保存供肺,可使供肺保存时间延长,肺功能保存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更简单有效的大鼠左肺原位异体移植模型。方法持续供肺肺动脉低压灌注4℃的低钾右旋糖苷(LPD)液,采用连续外翻法褥式缝合吻合支气管膜部、肺静脉、肺动脉,快速建立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结果60只SD大鼠接受左肺移植,平均吻合时间(36.2±9.6)min,手术成功率91.7%。术后抗免疫治疗,1周存活率为70.9%;2周存活率为50.9%;4周存活率为21.8%。术后肺动脉栓塞1例,死于术后第3天,余所有受体大鼠没有发现吻合口狭窄及栓塞。结论该新的模型对于研究肺移植供肺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急、慢性排斥反应等近远期的相关问题,具有简单可靠、存活时间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供肺保存和再灌注期间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供肺保存和再灌注期间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变化。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非缺血保存组)和实验组(缺血保存组),对保存和再灌注期间的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磷脂进行了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保存后肺组织总磷脂(TPL)和卵磷脂(PC)含量明显降低,卵磷脂占总磷脂的比例(PC/TPL)降低,卵磷脂与鞘磷脂比(L/S)降低。实验组再灌注后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TPL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下肺静脉移植于上肺静脉残端的方法行下肺自体肺移植术治疗Ⅲ期中心型肺癌。方法先心包内行左全肺切除,在体外切除病变的上肺叶,下肺叶置于肝素溶液中,行肺血管顺逆结合灌注,后将下肺静脉吻合于上肺静脉残端,再行肺动脉及支气管吻合。左肺下叶离体50min,静脉、动脉、支气管吻合时间分别为16min、13min、14min,肺动脉阻断时间160min,手术时间5h,术后辅助通气3h。结果术后3天拔胸管,肺膨胀良好,患者活动佳。术后螺旋CT显示重植肺血液灌注和回流良好,支气管通畅。术后行短程化疗4个周期,随访34月余,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当肿瘤累及总支气管或肺动脉的长度过长而不能完成双袖状肺叶切除术时,可以考虑将自体肺移植技术应用于Ⅲ期中心型肺癌,手术并非十分艰难,因不存在排异反应,手术成功率高,避免全肺切除,符合肺癌手术原则,术后生活质量好。  相似文献   

10.
张松林  赵永尧  黄骥 《重庆医学》2005,34(9):1423-1425
肺保存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临床应用的肺保存技术所能提供的安全缺血时限仅为4~6h,且易于受到植入后再灌注损伤,导致移植后早期出现严重的移植肺功能不全[1].因此,为了延长供肺安全缺血时限,提高肺保存质量,许多学者对理想的肺保存条件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肺保存温度、肺血管灌洗方式、膨肺气体氧浓度、膨肺压力、肺保存液以及保存液中加入药物等,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肺移植供体冷缺血时间与术后支气管吻合口狭窄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回顾总结肺移植供体冷缺血时间对术后支气管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的影响,改善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2例患者生存期〉1年的肺移植手术供体冷缺血时间和受者术后支气管镜检查报告,根据供肺冷缺血时间所有受者分为冷缺血时间〈6 h 组和〉6 h 组。进一步分析冷缺血时间〉6 h 对术后支气管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22例肺移植患者中,供肺冷缺血时间〉6 h 组支气管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要高于〈6 h 组(P=0.003),2组其他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严格控制供肺冷缺血时间可以有效防止移植术后支气管吻合口狭窄的发生,从而提高肺移植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的可行性,并总结术后处理体会. 方法 以低钾右旋糖酐液为肺保存液,采用顺灌结合逆灌的肺灌注方法,在非体外循环下为1例终末期肺气肿患者进行同种异体右肺移植术,术后采用新三联免疫抑制剂. 结果 术后移植肺再灌注损伤轻,43 h顺利脱离呼吸机;术后第6天发生1次急性排斥反应,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消退;术后移植肺感染轻,但自体左肺反复感染.术后73 d出院,肺功能改善明显,目前生存14个月,生活质量良好. 结论 单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的有效手段,术前充分的准备和细心的围术期管理,特别注重单肺移植后自体肺感染的防治,是肺移植能否成功和长期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猪自体肺移植实验动物模型,为临床开展自体肺移植术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健康杂种猪18只,分别行左侧第四肋间开胸,游离肺门后行左全肺切除,予修剪左下肺后,将离体的左下肺重新植入胸腔,即把下肺静脉重植于上肺静脉残端,并依次完成支气管和肺动脉吻合?依据术中左下肺叶是否行灌注和灌注液的不同,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A组(未灌注组)?B组(常温肝素灌注组)及C组(低温Euro-Collins液灌注组)?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0.5 ?1.0?2.0?4.0 h检测移植肺的肺静脉血氧分压(PaO2)?湿干重比(W/D ratio)?氧自由基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观察移植肺组织的光镜及电镜结构变化?结果:手术无一例失败,均存活?移植前,移植后0.5?1.0?2.0 h 3组移植肺的肺静脉血PaO2 ?肺组织的MPO和W/D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与对A组相比,B组和C组移植后4 h的PaO2 ?MPO和W/D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与A组相比,B组及C组病理损伤较轻,且两组损伤程度相似?结论:本模型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是研究自体肺移植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常温肝素灌注后的供肺叶能满足自体肺移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改良低钾右旋糖酐液供肺灌注保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Chen JY  Hu CX  Zhu QK  Zhang JY  Zheng MF  He YJ  Chen N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7):1416-1417
肺移植成功的影响因素很多 ,选择适当的灌注液以及肺灌注保存技术一直是实验室及临床研究的重点 ,它是减少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我院配制改良低钾右旋糖酐液 (low potassiumdextransolution ,LPD液 ) ,应用多伦多肺移植组肺灌注保存技术 ,于 2 0 0 2年 9月至 2 0 0 3年 9月进行 4例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 ,术后早期肺功能良好 ,现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4例受体 4 7~ 5 7岁 ,平均年龄 5 3岁 ,3例为男性 ,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10~ 2 0余年 ,每年需反复住院治疗 ,术前均有高碳酸血症 ,PaCO2平均为 6 9mmHg(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自体肺移植技术治疗Ⅲ期中心型肺癌的可行性.方法 从2000年8月至2007年6月,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共进行8例自体肺移植.所有8例患者术前均经纤支镜检查明确诊断,术前肺功能检查示不能耐受全肺切除术.术中下叶肺离体后以20℃含肝素生理盐水灌注,然后将下肺静脉重植于上肺静脉残端,依次完成支气管和肺动脉吻合.术中常规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结果 8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支气管胸膜瘘.至2008年1月,6例患者已健康存活7~90个月,中位时间为33个月,生活质量良好.3例患者术后18、24及72个月的核素扫描娃示再植肺叶灌注良好.1例患者术后第2天因肺静脉栓塞接受再植肺叶切除术,并因肺癌复发于术后15个月死亡,另1例患者于术后31个月死于脑转移.结论 对于心肺功能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Ⅲ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可考虑应用自体肺移植术,自体肺移植术是一种能保留健康肺组织的肺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供肺保存和再灌注期间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变化。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 (非缺血保存组 )和实验组 (缺血保存组 ) ,对保存和再灌注期间的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磷脂进行了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保存后肺组织总磷脂 (TPL)和卵磷脂 (PC)含量明显降低 ,卵磷脂占总磷脂的比例 (PC/TPL)降低 ,卵磷脂与鞘磷脂比 (L/S)降低。实验组再灌注后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TPL、PC、PC/TPL、L/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 (SAM)改变是肺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指标 ,热缺血、冷保存和再灌注对SAM磷脂的含量、构成及功能都有损害。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肺移植成功地应用于临床,肺脏保存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表达了有效肺脏保存的概念是保护移植肺脏的正常形态结构和功能完整论述了肺保存从实验室到临床经历的三个阶段:①单纯低温保存②高压氧加低温技术结合保存③低温灌注低温环境加支气管开放通气保存。比较了两种灌注液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表明肺脏在保护时间上,个体化,抗排异,抗感染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进大鼠原位单肺移植模型建立的方法,建立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将46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配对,采用三袖套法进行肺动?静脉及支气管的吻合,建立大鼠肺移植模型?结果:手术成功20例,失败3例,其中肺静脉撕裂1例,吻合肺动脉失败1例,术后出血失败1例?供肺获取时间为(11.6±2.1)min,供肺套管时间为(13.6±2.4)min,动静脉和支气管套管吻合时间为(17.7±3.5)min?血气?胸片及病理检查证实成功建立大鼠单肺原位移植模型?结论:改良的建立大鼠单肺原位移植模型的方法能够更好的满足肺移植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循环冲洗在供肺保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循环冲洗在供肺保存中的作用。方法:12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肺动脉冲洗组)和实验组(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循环冲洗组),每组6只。供肺经过24h保存后采用离体肺循环灌流模型再灌流60min。灌流中观察2组肺动静脉血氧分压差(△po2)、二氧化碳分压差(△pco2)、肺动脉压(pPA)、气道压(pAW)、静态肺顺应性(Cstat)的变化和2组保存末、灌流末肺组织和灌流末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总磷脂(TPL)、卵磷脂(PC)、卵磷脂/总磷脂(PC/TPL)、卵磷脂/鞘磷脂(L/S)的变化。比较2组间肺质量湿干比(W/D)。结果:实验组灌流中△po2、△pco2、Cstat明显高于对照组,pPA、pAW明显低于对照组,保存末、灌流末肺组织和灌流末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TPL、PC、PC/TPL、L/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W/D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循环冲洗能保护肺表面活性物质磷脂,从而改善供肺保存和再灌注后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肺移植因供肺保存技术所能提供的肺安全缺血时限的限制而受到制约,本文综述了供肺保存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了供肺保存的方法、常用保存液的特点比较以及肺保存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