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评价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对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本社区内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进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随访干预,定期检测血压、危险因素、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提高,危险因素有很大改善,服药、体育锻炼、饮食控制等依从性有所提高.结论 社区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的方法,适合社区实际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杨慧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9):1138-1140
目的:为提高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促进社区居民健康,对本社区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内已确诊并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6例,进行社区综合干预,观察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相关资料的变化情况。结果:社区综合干预提高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了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提高了服药的依从性和高血压的控制率。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良好,能够对血压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变和血压的影响。方法高血压病患者28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44例和对照组143例,干预组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教育。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血压值变化等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变,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明显,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行为形成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以使患者掌握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提高疾病防范意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使血压达到良好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4.
孙敏  王慧勤  沈燕 《安徽医学》2015,36(6):752-754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方式、遵医依从性、血压值变化等相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方式、遵医依从性,并有效地控制了血压。  相似文献   

5.
张立恒 《医学综述》2014,20(18):3397-3399
目的评价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患者高血压控制的干预效果,以期为建立高血压有效控制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于2012年12月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就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73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医院常规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87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立档案采用综合规范化治疗,定期到社区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院门诊治疗,即时健康教育、自行锻炼和饮食控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经过社区医院综合管理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经过社区医院综合管理后,观察组血压控制率、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分别由28.54%、38.48%、50.95%上升至57.93%、92.39%、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管理后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明显改善,危险行为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的社区医院综合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其生活方式,是综合防治高血压的有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为制定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32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比较社区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行为改变情况。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对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水平均有所提高,同时学会自我检测的方法。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P0.05)。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的吸烟率、饮酒率、不规则锻炼率明显低于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以稳定和有效地控制,提高了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进一步改善并巩固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及卫生行为变化效果.方法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计划的社区综合干预,包括指导用药,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卫生行为变化.结果 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显著提高,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得到明显改善,血压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社区干预是高血压防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谢新华  周惠尔  王珍  吴华 《安徽医学》2017,38(5):630-633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管理的意义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海华社区门诊收治的4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评分、焦虑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89.7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压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行为评分、焦虑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和服药依从性,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从而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规范化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的效果。方法:应用整体随机抽样法抽取社区高血压患者658例,对其进行综合干预防治,干预时间为12个月。主要的干预内容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制订治疗方案和开展健康教育。结果:经全科医生规范化管理干预12个月后,患者的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干预前相比分别提高了46.7%、51.3%和45.4%。经全科医生综合干预12个月后,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了显著地改善。且干预后,每天食盐量超标、血脂异常、BMI超标、饮酒、缺乏运动等危险因素的患者例数有明显降低。结论:全科医生规范化干预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并且能够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良好地控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0.
田莉梅  邓瑞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3):127-128
目的分层干预社区高血压人群,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水平,探索综合防治高血压管理模式的可行方案。方法将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干预,干预组签订保健合约。实施合约式入户分层干预措施。结果2组患者1年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健康行为模式的建立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合约式分层干预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督促其定期复查,较常规社区干预更全面、系统,对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血压控制率有显著成效。是管理社区高血压患者有效、可行的综合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11.
叶国苍 《中外医疗》2013,32(6):148-149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对家庭干预的可行性以及研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社区符合要求的患者共180例,通过发放问卷调查180例患者在实施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以及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6个月的家庭干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以及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等情况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5),干预后优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有显著下降(P<0.01),干预后优于干预前。结论通过健康宣教、用药指导以及心理干预等家庭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而且血压控制较为理想,家庭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并观察、评价干预后的效果,以期探索一套适合在社区人群中开展的控制血压的健康教育服务模式。方法随机抽取113名某社区高血压建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干预前后作为对照,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结果采用统计描述、t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13名研究对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相关危险行为,且对高血压与心血管病的防治知识不足。干预后,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健康相关行为的落实情况以及血压控制情况都有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干预前。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对血压控制是有效和可行的。但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干预需要组织动员家庭、社会等力量共同参与,同时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服务。  相似文献   

13.
李利华  李莉  魏红梅 《河北医学》2016,(7):1177-117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中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两组治疗依从性及血压达标率。结果:护理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依从行为量表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两组依从行为量表各维度评分较本组护理1个月时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1个月和3个月,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较入组时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健康体检中发现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领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强化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85例白领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组主要通过定点监测、健康宣教、面对面交流、发放资料、门诊随诊及电话提醒等方式进行个体化干预;对照组进行随机教育、门诊随诊。干预内容包括认识高血压、合理膳食、限盐、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运动、心理调节等。干预前、后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高血压控制达标率、体重指数达标率、血压下降水平、不良生活行为改变进行比较,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干预1年后,干预组高血压控制达标率(93.0%)、体重指数达标(61.3%)分别高于对照组(63.6%,50.7%),干预组吸烟、饮酒、少运动、不合理饮食、作息不规律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工作压力有改善,但无显著差异;而对照组各指标均有改善,但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对白领人群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患者血压达标,从根本上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基于健康管理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模式,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为制定高血压病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以海淀区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系统管理1年的181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生物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模式的综合干预,并对干预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管理人群控制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目标样本181例,实际完成全程健康管理者181例,男女比例为1∶1.105,平均年龄(70.3±3.3)岁。管理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管理人群的控制率、服药依从率及患者对健康管理团队的满意度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它不仅在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控制率、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充分合理利用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方面有着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张丽风  王启林 《黑龙江医学》2014,(12):1390-139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依从性、心理健康、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给予观察组有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干预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在依从性、心理状态、血压等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心理行为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剔除不按时服药的23例患者后,观察组患者血压、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促进策略对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血压变化的影响,为基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在干预区和对照区各随机抽取230名高血压患者,对他们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在高血压基础知识和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一些控制高血压行为的变化,遵医服药、定期测量血压等项目,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1~3.8mmHg。结论在农村社区实施健康促进干预策略,帮助高血压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来控制高血压和阻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社区综合干预与自我管理支持对高血压患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对乌鲁木齐市炉院街社区25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评估建档.有计划地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及自我管理支持,并随访3年后,比较其前后患者卫生行为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258例高血压患者中高盐饮食、吸烟、缺乏运动等不良卫生行为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效果明显提高(P<0.01).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和自我管理支持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林细明  邹容 《中国医药导报》2014,(17):128-130,138
目的对荔城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防治干预,对综合防御措施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收集荔城社区364例高血压患者。结合血压水平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临床采用综合防治策略进行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定期随访等。对干预前后患者血压、胆固醇指标、高血压知识水平和行为改变,以及危险分层人数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经18个月干预,患者血压水平显著性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7.93±13.76)、(70.24±9.67)mmHg,显著低于干预前的(157.54±18.34)、(85.54±12.0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1.49±0.29)、(4.83±0.69)mmol/L,显著低于干预前的(2.43±0.29)、(6.33±0.6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高血压知识水平、相关行为改变都明显好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极高危险层和高危险层患者比例显著降低,低危险层和中危险层患者比例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社区综合防治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压、胆固醇水平以及提升患者高血压知识和改善患者行为,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