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鼾症患者颈围与体质量指数(BMI)测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13例睡眠打鼾者按打鼾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测量其身体参数(包括颈围、身高和体质量),并与781例正常对照组的颈围、体质量指数(BM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鼾症组不仅打鼾的程度,其颈围、BMI也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打鼾在不同肥胖程度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显示超重和肥胖型的鼾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人群。结论颈围是衡量上半身皮下脂肪的有效指标,颈围粗是鼾症发病的相关因素,肥胖且颈围粗的睡眠打鼾者可视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
军人鼾症279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军人鼾症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方法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对疑似打鼾的军人再进行询问和判定,符合鼾症诊断标准者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测量和认定。结果824名军人有279例鼾症患者,发病率33.9%。鼾症的发生与民族、兵种、文化程度无关。鼾症的患病率干部明显高于战士,已婚者明显高于未婚者,边防军人明显低于驻城镇军人和武警。身高在165~175 cm者易患鼾症,随着年龄和MB I增大以及有慢性上呼吸道疾病者鼾症患病率显著升高。结论新疆北部寒区军人鼾症患病率不容乐观,应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部队干部、士兵鼾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对部队战备训练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和问卷的形式 ,调查驻湘部队 5 10 0名基层指战员的鼾症发生情况、发病原因及其对日常战备训练的影响。结果 :被调查人群中有鼾症共 2 92例 ,发病率为 5 7% ,分布于 10 6个班集体。其中体重指数 (BMI) >2 8者6 2例 (2 1 2 % ) ,<2 4者 5 5例 (18 8% ) ,2 4~ 2 8者 175例 (5 9 9% )。 86例 (2 9 4 % )患有上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训练成绩一般 192人 (6 5 8% ) ,良好 5 5人 (18 8% ) ,优秀 4 5人 (15 4 % ) ,其班级整体训练成绩也相对欠佳。结论 :部队基层指战员鼾症与肥胖及上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有关 ,严重者影响日常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海军某部官兵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FGD)的流行病学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罗马Ⅲ分类及诊断标准,对海军某部8600名官兵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按国际统一评判方法(SA for RomeⅢ-DQ)对FGD进行诊断及分类.结果 抽样调查官兵8600名,回收有效问卷7574份,FGD总患病率16.74%(1268/7574),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病率9.88%(748/7574),嗳气症4.48%(339/7574),功能性恶心及呕吐6.61%(501/7574),成人反刍症状2.38%(180/7574).海军官兵FGD发病高峰年龄为26~35岁;体重指数(BMI)超过正常水平者FGD患病率明显增加(P<0.05);军龄>4年者FGD患病率明显增加(P<0.05);班长、士官及军官患病率高于士兵(P<0.05);行政干部、军事专业人员及科技、医务、教师等人员患病率高于学员及后勤人员(P<0.05).辛辣食品、有忌口食品、工作压力、常在高温酷暑中作业、饮酒、非感染性腹泻病史、痢疾病史与FGD的发生密切相关(P<0.0l).结论 FGD在海军官兵中患病率较高,且与饮食习惯、工作状况、既往病史关系密切,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5.
飞行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分析飞行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危险因素,为制订OSAHS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410例军事飞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打鼾者和(或)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9分者,进行夜间脉搏血氧饱和度初筛检测.其中,氧减饱和指数≥10次/h者,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临床高度怀疑OSAHS者,直接进行PSG监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3组:OSAHS组,单纯鼾症组,正常对照组.对年龄、颈围、腰围、体质指数、身高、体重、血脂、血糖、尿酸、打鼾家族史、吸烟情况、飞行机种、飞行时间和ESS评分等14个因素进行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组间飞行时间、年龄、吸烟情况、ESS评分、体质指数、体重、颈围、腰围、血糖和血脂均有显著差异(F=3.89~71.64,P<0.05).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打鼾家族史、年龄、体质指数、颈围和三酰甘油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此5因素的分组每增加1个等级,患病等级增加1个或1个以上等级的可能性分别增加到原来的4.115倍、2.905倍、2.031倍、2.200倍和1.849倍.结论 有打鼾家族史、年龄大、体质指数高、颈围增粗及血三酰甘油高为飞行人员OSAHS的危险因素,应在招飞及日常航卫保障工作中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袁伟  李进让  朱荔 《人民军医》2014,(11):1161-1162
目的:调查海军医院船官兵远航期间睡眠时的打鼾情况,为选拔长航舰艇官兵提供健康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睡眠时打鼾的医院船官兵并对其进行健康体检,寻找导致打鼾的可能因素。结果:172名官兵中,有鼾症14例,占8.1%,其中有呼吸暂停的8例,占4.6%;鼾症14例中,扁桃体肥大、小下颌畸形和舌体肥厚各3例,鼻中隔偏曲、软腭低垂咽腔狭窄各2例,过敏性鼻炎1例。结论:选拔海军长航舰艇官兵时,应通过健康查体找出导致打鼾的可能因素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住院患者超重/肥胖的临床特点及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为武警部队老年患者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3~2005年在武警总医院住院的武警部队老年男性住院患者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超重/肥胖临床特点及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武警部队老年男性住院患者存在较高的超重/肥胖患病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超重/肥胖患病比例有增加趋势,但在不同年龄组呈现不同特点.(2)按体重指数(BMI)分层,不同BMI组高血压、血糖升高、血脂紊乱及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不同(P<0.05),随着BMI的增加,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的检出率逐渐升高(P<0.05).(3)与正常BMI组比较,超重/肥胖组老年男性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脂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5).(4)与正常BMI组比较,超重/肥胖组老年患者的颈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血糖及血脂紊乱的患病比例较明显增加(P<0.05).(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及甘油三脂升高与武警老年男性老年超重/肥胖呈正相关.结论 武警部队老年患者存在较严重的超重/肥胖状况,是导致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防治肥胖对预防老年人的代谢综合征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某部官兵脂肪肝的发病情况及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标准参照2003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对某部1 882名官兵进行脂肪肝诊断,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相关因素对患病率的影响.结果 抽样调查官兵1 882名,脂肪肝总患病人数350例,患病率18.60%...  相似文献   

9.
家族性2型糖尿病子女发病主要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家族性2型糖尿病(ND)子女的发病情况,探讨其发病特征,为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调查采取问卷式,分期进行。一期调查对象为我院所属体系中明确诊断ND的老年患者(一代),二期为其子女(二代),终期收取资料完整的调查表一代为243份,二代为644分。结果:资料分析显示肥胖(BMI>25)是ND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代肥胖体型出现早,肥胖程度严重,与第一代同年龄段比较,发病年龄提前3-4年(P<0.01),结论:第二代ND患者发病年龄提前,肥胖是导致糖尿病遗传基因提前表达的重要促进因素。导致肥胖的原因是缺乏预防意识及不良膳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是可控因素,认为BMI可做早期预防家族性ND的最直观的监控指标,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可有效推迟发病年龄,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前鼾症日益增多,人们对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逐渐重视,但此类患者普遍肥胖,颈短,咽喉部狭窄.麻醉插管时风险较大.我院对此类病人常规使用经鼻清醒插管,以提高病人围术期安全.为探讨有效可行的清醒插管前喉部及气管内表面麻醉方式,我们比较了三种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患者腹型肥胖类型与室间隔肥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高血压患者腹部脂肪堆积与心脏重塑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80例,男198例,女182例,年龄21~83岁,采用螺旋CT进行腹部脂肪扫描,测量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A)及腹壁脂肪面积(SA),同时测量血压、腰围(WC)、体重指数(BMI)、心脏室间隔厚度(IVST)。根据VA和WC测量结果,将380例患者分为真性腹型肥胖组(VFO,n=128),假性腹型肥胖组(Pseudo-VFO,n=83),隐性腹型肥胖组(MVFO,n=68)及非肥胖组(Non-obesity,n=101)4组。根据IVST将患者分为IVST正常组和IVST增厚组。根据腹部脂肪测量结果将患者分为VA正常组和VA堆积组。分析不同组间IVST、SA、VA、VA/SA、WC、BMI的差异。结果 IVST增厚组WC、VA、BMI、VA/SA明显高于IVST正常组,而SA明显低于IVST正常组(P<0.05)。VA堆积组IVST、WC、BMI、VA、VA/SA明显高于VA正常组,而SA明显低于VA正常组(P<0.05)。真性腹型肥胖组IVST、VA明显高于假性腹型肥胖组、隐性腹型肥胖组及非肥胖组(P<0.05),而VA/SA比值低于隐性腹型肥胖组;隐性腹型肥胖组IVST、VA明显高于假性腹型肥胖组、非肥胖组(P<0.05);假性腹型肥胖组SA高于真性腹型肥胖组、隐性腹型肥胖和非肥胖组(P<0.05),而其IVST与非肥胖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相关分析显示,VA/SA、VA、WC是导致IVS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隐性腹型肥胖与高血压患者室间隔肥厚明显相关。VA/SA是室间隔肥厚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肥胖和年龄对飞行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影响,评估其危险性,提出预测飞行人员OSAHS患病情况的简易指标. 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曾在本院睡眠中心和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的飞行人员的临床资料,依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OSAHS诊治指南(草案)进行临床诊断.收集飞行人员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价嗜睡程度,记录年龄、身高、体重、颈围和腰围,并研究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 结果颈围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r=0.405,P<0.01),与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呈负相关(r=-0.252,P<0.01).非OSAHS组和不同程度OSAHS组间颈围、腰围和体质指数(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70~14.825,P<0.05).颈围≥40 cm组OSAHS患病人数和中重度OSAHS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增高(x2=11.515~17.589,P<0.01).随着BMI的增加,本组飞行人员中重度OSAHS患病比例增高(x2=6.946,P=0.031).年龄只在非OSAHS和OSAH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8,P=0.037). 结论颈围≥40 cm时患OSAHS的风险增高.颈围、腰围和BMI增加都是OSAHS的危险因素,三者结合可以简便、准确地预测OSAHS的患病情况.年龄可能对OSAHS的发生有影响,但与其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进一步做好健康鉴定工作和提高飞行员健康水平,对2011年度来中心疗养的375名飞行人员的体质量指数(BMI)及与相关疾病伴随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方法晨起空腹取静脉血进行血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生化检查及腹部超声检查。测量身高、体质量以计算BMI。结果 375名飞行人员中,正常体质量180人,占48%;超重174人,占46.4%;肥胖21人,占5.6%。患相关疾病189人,占50.4%。其中患高脂血症96人,占25.6%,患脂肪肝54人,占14.4%,患高尿酸血症39人,占10.4%。年龄组间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机种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质量与超重、肥胖组间患相关疾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飞行人员超重、肥胖及容易伴发的相关疾病不容忽视,急需重视其健康管理和医疗干预。有效控制飞行人员的体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职业生涯和维护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陆航飞行学员的高血压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飞行人员高血压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陆航405名在校飞行学员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质量和血压,采用调查问卷表调查学员一般情况、飞行训练情况、行为生活方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05名飞行学员中,正常血压243例(60.0%),正常高值血压155例(38.27%),1级高血压7例(1.73%)。体质量指数(BMI)最小值为17.92 kg/m2,BMI最大值为27.04 kg/m2,平均BMI(22.13±1.71)kg/m2;体质量过低1例(0.24%),体质量正常345例(85.19%),超重59例(14.57%)。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BMI均高于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MI是飞行学员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1.278,P<0.05),饮食低盐及适中、直系亲属无高血压疾病可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OR=0.004、0.249、0.010,P=0.019、0.001、0....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驻某岛礁官兵患病情况及患病种类,分析疾病与该海区环境的关系,为进一步做好岛礁卫生防病保障提供依据。方法①按照疾病分类,统计分析2012年9月~2013年8月某岛礁驻岛官兵患病情况,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发病原因。②针对驻岛官兵湿热感觉状况和皮肤病好发部位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的形式,对随机选取的90名驻岛礁基层官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①共患病789例次,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26例次、骨科相关疾病118例次、外伤类90例次、口腔病88例次、消化系统类74例次、皮肤病62例次、五官科相关疾病53例次、尿路感染类41例次、肛肠病37例次等。②在湿热感觉问卷调查中,前5位感觉为多汗、口渴、全身疲惫、头昏和大量出汗。③在皮肤病好发部位问卷调查中,前5个好发部位为脚、面颊、裆部、后背、颈。结论某岛礁驻岛官兵的发病情况具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点,应针对此类特点,提高驻岛部队医疗机构的卫生防病保障水平,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高原边防部队官兵的营养知识水平、态度、膳食习惯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对90名驻守高原6个月以上的部队官兵进行调查,问卷现场发放并收回.根据《军队营养调查和评价方法 》(GJB 1636A-2016)的要求测量部队官兵身高、体重、上臂围和三头肌皮褶厚度,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上臂肌围值.结果 高原部队官兵营养知识水平中等,营养态度较好,营养行为水平中等;营养知识与营养行为呈明显正相关(r=0.283,P=0.003),营养知识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r=0.228,P=0.04),营养态度与官兵来源(南北方)呈明显正相关(r=0.339,P=0.035),营养行为与上臂肌围呈明显正相关(r=0.222,P=0.030).65.6%的官兵希望了解膳食与疾病关系的相关知识,25.6%的官兵在高原有饮酒习惯.结论 高原部队官兵营养知识缺乏,一定程度造成其营养行为的不正确,但官兵们改变现有不良饮食现状的态度积极.建议对常驻高原部队官兵进行高原特需营养膳食宣教,以科学地指导特殊环境下官兵的膳食营养行为,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高海拔地区部队官兵睡眠状况,探讨高海拔地区官兵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以高海拔地区(海拔3 000 m以上)396名官兵为观察组,以210名西宁地区海拔2 270 m官兵为对照组,依据通用的调查量表自制成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海拔地区官兵睡眠不足综合征、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睡眠梦多梦魇症、失眠、鼾症、睡眠肌痉挛综合征、睡眠梦语症和倒班综合征患病率均高于西宁地区(P<0.05);高海拔地区官兵头痛、多梦惊醒、消化不良、打鼾、夜间如厕、咳嗽、发冷、发热和其他身体不适症状患有率高于西宁地区(P<0.05);高海拔地区生活条件差和入睡环境差回答率高于西宁地区(P<0.05)。结论 高海拔地区官兵睡眠质量低于西宁地区,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了高海拔地区官兵睡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长春市3~18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为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07至2012-09,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长春市4860名3~18岁儿童和青少年进行高血压、肥胖流行特点的横断面调查。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18岁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发生率8.9%。超重肥胖总发生率20.9%,肥胖的高峰期出现于9~11岁。(2)超重组高血压发生率13.17%,肥胖组高血压发生率32.85%,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高血压发生率(5.3%),BMI值增加对收缩压升高产生的影响高于对舒张压升高产生的影响。(3)BMI、腰围、腰围身高比(waist to height ratio,WHtR)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正相关,腰围和BMI与血压的相关性优于WHtR,没有明显性别差异。(4)有家族史者超重肥胖发生率为56.3%,无家族史者超重肥胖发生率为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高血压更易出现糖、脂代谢紊乱,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腰围、血脂水平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 BMI对收缩压的影响显著,腰围对舒张压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能够敏感预测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目前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发生率明显升高,此类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北京某单位21~78岁人群(n=1022)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比较用腰围、体重指数(BMI)评估MS和高胰岛素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预定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由专业人员询问调查人群的既往史,统一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评估糖代谢情况(测定空腹和餐后2h血糖、血胰岛素水平),另检测血脂、血尿酸、肝肾功能,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BMI值,分别以腰围和BMI值来定义肥胖,分析不同定义的肥胖合并其他2项代谢异常(IDF定义)时人群的患病率及其高胰岛素血症的检出率。结果按腰围和BMI值计算肥胖患病率分别为20.6%和41.5%(P<0.01),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糖代谢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MS(IDF定义)检出率分别为8.51%、8.10%、39.60%、30.20%、0.49%、9.00%。按腰围和BMI计算:肥胖合并其他2项代谢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9.0%、14.0%(P<0.01),其检出敏感性分别为40.9%、63.6%,特异性分别为85.1%、64.7%;肥胖合并其他2项代谢异常人群高胰岛素血症的检出率分别为6.64%、7.55%,分别占总调查人群的1.37%、3.1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北京某单位成年人中MS及相关代谢疾病非常常见。与BMI相比,腰围对肥胖合并其他2项代谢异常的检出敏感性低、特异性高。对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检出将有助于识别非肥胖人群合并有2项代谢异常者。  相似文献   

20.
体质指数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慢性下腰痛的患者,共1638例。术前记录患者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BMI)。根据BMI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组BMI〈24,超重组BMI为24~28,肥胖组BMI〉28。以CT对腰椎管横截面扫描,通过计算机图像测算技术,测量L3~L4、L4~L5、L5~S1硬膜囊横截面积(CSADS)和侧隐窝前后径,并以硬膜囊横截面积(CSADS)≤100mm^2或侧隐窝前后径(骨性标志)≤3mm为标准,诊断腰椎管狭窄症162例。结果 BMI正常组与超重组、肥胖组腰椎管狭窄症患病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重组、肥胖组腰椎管狭窄症患病率高于BMI正常组(P〈0.05)。结论 BMI过高,即体重超重、肥胖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