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蒋钢  殷泽富 《齐鲁医学杂志》2007,22(1):23-25,28
目的通过与常规螺旋CT和薄层CT比较,评价最大密度投影(MIP)对肺弥漫性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经常规螺旋CT或临床检查怀疑有肺微小结节浸润的病人,行多层螺旋CT平扫,利用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和多层厚多方位MIP重建,比较各种重建图像对微小结节的显示情况。结果6种图像中,3种MIP重建图像对结节的显示最好,5mm和10mm层厚MIP对微小结节的显示显著优于常规5和10mmCT和1.25mm薄层CT(χ2=4.20~9.20,P<0.05)。冠状位10mm与横轴位10mmMIP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χ2=1.33,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的MIP重建图像对肺部微小结节的显示优于常规CT和薄层CT,它不仅能明确显示结节的存在,还可更为准确地显示结节的分布特点。冠状位重建可作为横轴位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郑曙  包明波  许绍奇 《吉林医学》2012,(34):7515-75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组60例骨盆骨折患者,全部行128层螺旋CT扫描,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结果:128层螺旋CT的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图像不仅能清晰显示骨折线,而且可以精确显示关节脱位及骨折片的移位情况。结论: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骨盆骨折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支扩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33例支扩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扫描结束后分别以8 mm~10 mm层厚及1 mm~2 mm薄层重建图像,其中15例有普通CT检查资料.对不同CT扫描及不同层厚的多层螺旋CT重建图像进行评价.结果:33例患者共检出支扩肺段75个.其中15例同时有普通CT检查资料,共48个支扩肺段,普通CT仅检出24个(50 %).1 mm~2 mm薄层重建图像检出支扩肺段75个,而8 mm~10 mm常规厚层重建图像仅检出54个(72 %),且有6例(18 %)常规厚层重建图像显示阴性.结论:多层螺旋CT较普通CT在支扩诊断上很大的优越性,尤其是1 mm~2 mm的薄层图像价值更大.对临床疑支扩患者,应首选多层螺旋CT检查,以便及早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颌面部创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横断位容积扫描,常规层厚2mm,重建间隔1mm,螺距0.9mm,原始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VR、MIP三维重建。结果三维重建影像显示骨折范围、位置、类型、骨折线走行方向及碎骨片移位等信息方面较轴位扫描图像有显著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对颌面部骨折显示良好,有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与常规螺旋CT和薄层CT重建图像比较,评价最大密度投影(MIP)对肺弥漫性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6例经常规螺旋CT或临床检查怀疑有肺小结节浸润的病人,行螺旋CT平扫,利用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和多层厚MIP重建,比较各种图像对小结节的显示情况.结果 5种图像中,5mm和10mm层厚MIP对小结节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5mm和10mm层厚扫描(X2=5.10~9.5,P<0.05)和1.25mm薄层重建(X2=5.10、7.5,P<0.05),常规5mm、10mmCT扫描、1.25mm薄层重建图像对小结节的显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P>0.05),横轴位5mm和10mm层厚MIP重建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1.23,P>0.05).结论 螺旋CT的MIP重建图像对肺部小结节的显示优于常规CT和薄层CT重建图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V)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颌面部创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横断位容积扫描,常规层厚2mm,重建间隔1mm,螺距0.9mm,原始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VR、MIP三维重建。结果三维重建影像显示骨折范围、位置、类型、骨折线走行方向及碎骨片移位等信息方面较轴位扫描图像有显著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对颌面部骨折显示良好,有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扩张症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 CT对支扩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33例支扩患者行多层螺旋 CT扫描 ,扫描结束后分别以 8mm~ 10 mm层厚及 1mm~ 2 m m薄层重建图像 ,其中 15例有普通 CT检查资料。对不同 CT扫描及不同层厚的多层螺旋 CT重建图像进行评价。结果 :33例患者共检出支扩肺段 75个。其中 15例同时有普通 CT检查资料 ,共 4 8个支扩肺段 ,普通 CT仅检出 2 4个 (5 0 % )。1mm~ 2 m m薄层重建图像检出支扩肺段 75个 ,而 8m m~ 10 m m常规厚层重建图像仅检出 5 4个 (72 % ) ,且有 6例 (18% )常规厚层重建图像显示阴性。结论 :多层螺旋 CT较普通 CT在支扩诊断上很大的优越性 ,尤其是 1mm~ 2 mm的薄层图像价值更大。对临床疑支扩患者 ,应首选多层螺旋 CT检查 ,以便及早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在骶尾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强  黄军荣  陈星强 《河北医学》2008,14(6):665-667
目的:分析研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技术在骶尾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7例骶尾骨骨折病人行MSCT扫描,图像经处理后进行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最后进行图像分析研究。结果:本组全部病例可以通过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明确判断骨折情况。与CT轴位图像相比,多平面重建可多方位地显示骶尾骨骨折的情况,三维重建能立体形象地显示骶尾骨骨折的范围和方向。结论:MS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多方位、立体、全面地显示骶尾骨骨折部位、程度,对骶尾骨骨折的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诊断急性肺动脉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病例在进行肺部螺旋CT平扫后再进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并对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及三位重建。结果30例疑似肺动脉栓塞病例检出18例肺动脉栓塞。显示肺动脉内血栓部分或完全充盈缺损改变,多平面重建显示较三位重建效果更好。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肺动脉栓塞有效、安全、迅速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重建(3D)技术对外伤性胸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胸骨骨折患者行螺旋CT薄层扫描检查,并在工作站行多层面重建图像(MPR)和3D图像重建,观察和分析胸骨骨折的显示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CT共检出31处骨折。螺旋CT检查能够显示出明显的移位性骨折,MPR清晰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和移位,三维重建图像(3D)立体呈现骨折的移位变化。结论: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重建(3D)技术较单纯横断面扫描能获得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有利于临床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于我院纳入确诊支气管扩张症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MSCT组和普通CT组。两组均采用MSCT及普通CT检查。并对两种方法检出的支气管扩张肺段进行比较,并比较在不同厚度重建图像时检出的支扩肺段数。结果 90例患者共检出支扩肺段219个。MSCT检出支扩肺段156个(71.23%),普通CT检查共68个支扩肺段(31.05%)。1~2 mm薄层重建图像检出全部支扩肺段,而8~10 mm常规厚层重建图像仅检出54个(83.11%)。结论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上较普通CT有更多优越性,以1~2 mm薄层图像的诊断价值更大。对临床疑似支气管扩张患者,应将多层螺旋CT首选检查方法,以便及早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建在枢椎齿状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枢椎齿状突骨折的CT横轴位图像、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及三维重建(3D)图像。结果10例枢椎齿状突骨折运用CT横轴位图像结合MPR及3D重建首次即明确诊断。2例隐匿性骨折首次未做MPR、3D重建而漏诊,再加做MPR、3D重建后确诊。结论多层螺旋CT的MPR、3D重建对枢椎齿状突骨折,尤其是隐匿性骨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采用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6例,均行多层螺旋CT胸部检查后薄层重建,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肺部磨玻璃影像进行鉴别诊断,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的标准,将其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同时选取多平面CT扫描层厚5mm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两组患者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及边界清楚等征象相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不规则形、圆或椭圆、斑片状及多结节融合状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mm层厚常规螺旋CT扫描与1mm薄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照,对GGO恶性征象的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显示:良性病变组多表现为圆或椭圆为主,恶性病变组多表现为不规则形和多结节融合状为主。结论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姚灵生  杨学华 《当代医学》2012,18(25):39-42
目的 通过研究多排螺旋CT不同扫描方法与显示技术在显示肺结节CT支气管征中的作用与差异进而提高小结节CT支气管征的显示率.方法 采用多排螺旋CT(MDCT)各向同性常规扫描、高分辨率扫描(HRCT)及对常规扫描图像作高滤过处理等扫描及显示方法,对32例不同大小的肺内结节进行扫描检查,其后通过后处理工作站对结节病灶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的后处理.结果 所收集的32例结节用不同的扫描技术及显示方法其结节CT支气管征显示率也不同,常规扫描与高分辨扫描及常规扫描后高滤过处理之间其结节CT支气管征显示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7、32及27例.而高分辨扫描与常规扫描后高滤过处理之间其结节CT支气管征显示率无显著性差异.显示结节与相关的小支气管关系类型分6型.结论 采用MDCT各向同性高分辨扫描及常规扫描后高滤过处理技术可明显提高结节CT支气管征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多平面重建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59例孤立性肺结节,平扫后对结节区行动态增强扫描,对所得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分析肺内结节的形态学改变、血供特点及CT值变化.结果螺旋CT薄层多平面重建清晰地显示孤立肺结节的形态学改变;动态增强扫描良恶性结节强化形式及CT值变化不同.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多平面重建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评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评价孤立性肺结节性质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层厚和螺距的选择对多平面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择1mm.3mm探测器线宽及3.5及5.5螺距四种组合对一幅完整人类头颅骨标本行多层螺旋CT扫描。重建采用1mm及3mm有效层厚及0.5和1.5mm的50%重叠重建。多平面重建选择垂直于听眶线的冠状面重建。结果四组图像均获得高质量冠状位多平面重建图像,以1mm层厚,3.5螺距组图像质量最佳,对细微结构的显示1mm有效层厚获得MPR高于3mm层厚,而螺距影响不大:结论多层螺旋CT层厚影响MPR图像质量的决定因素,而螺距对图像质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螺旋CT的扫描速度和后处理功能不断提高,CT三维重建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我院开展螺旋CT三维重建两年来进行分析,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采用螺旋容积扫描后重建的横断位图像在工作平台上进行三维重建;根据诊断的需要分别采用多平面重建(MPR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齿科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骨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颌骨埋伏牙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行颌面部螺旋容积扫描,并用齿科重建Dental软件包及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表面遮盖成像和容积再现技术重建图像。结果:本组共29颗埋伏阻生牙,多层螺旋CT重建图像能准确显示颌骨内埋伏牙的数量,牙冠牙根形态,唇腭侧位置,埋伏牙萌出方向并与其邻牙的关系。结论:16层螺旋CT齿科三维重建技术对埋伏牙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DCT重建层厚、重建层间距与肺小结节显示之间的关系,找到能够减少肺小结节漏诊的重建方法.方法:将飞利浦64层多排螺旋CT对21名均有肺小结节的患者肺容积扫描的原始数据用多种不同的层厚、层间距进行重建,计数每种重建参数肺部图像中肺小结节数目,对数据进行统计,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重建层厚、层间距增加,肺小结节的显示百分数不断减少;固定3mm层厚,用多种不同层间距重建时,重建层厚与肺小结节数量之间呈直线负相关,相关系数r=-0.983 3;固定3mm层间距,用不同层厚重建,重建层厚与肺小结节显示数量之间呈直线负相关,相关系数r=-0.968 2.结论:选择最小重建层厚及层间距重建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肺小结节的能力. 旋CT对21名均有肺小结节的患者肺容积扫描的原始数据用多种不同的层厚、层间距进行重建,计数每种重建参数肺部图像中肺小结节数目,对数据进行统计,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重建层厚、层间距增加,肺小结节的显示百分数不断减少;固定3mm层厚,用多种不同层间距重建时,重建层厚与肺小结节数量之间呈直线负相关,相关系数r=-0.983 3;固定3mm层间距,用不同层厚重建,重建层厚与肺小结节 示数量之间呈直线负相关,相关系数r=-0.968 2.结论:选择最小重建层厚及层问距重建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肺小结节的能力. 旋CT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对小儿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可疑为气道异物的78例气道异物患儿行多层螺旋CT扫描,对CT薄层图像进行后处理重建,三维重建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肺透明化重建(VR)及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显示气道异物后,再经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结果:73例显示气道异物的患儿,MPR及CPR直接显示异物69例,4例根据间接肺部征象改变明确异物。VR明确异物52例(占71.2%),CTVE明确异物55例(占75.3%)。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能很好的显示气道异物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并发征象,能明显提高气道异物的术前确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