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非语言沟通在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突聋,简称突聋,特指原因不明、突然发生的耳聋。由于本病发病突然,患者精神创伤很大。除有效的药物治疗外,心理护理非常重要,但突聋患者的听力有障碍,语言交流有一定困难。本院耳鼻咽喉科护士摸索出一套非语言交流的方法,即通过患者的体态语言观察其不良心理变化,及时应用非语言交流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非语言交流在脑出血失语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语言交流是以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 ,即通过人的表情、目光、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1] 。脑出血后失语病人由于不能说话或听不懂别人说话 ,语言交流有很大局限性。为了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 ,减轻身心痛苦 ,帮助患者创造治病的最佳心态 ,同时促进护患间的支持和理解 ,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 ,我们把非语言交流恰当地应用于护理工作中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非语言交流是一种近距离交流 ,可在同一时间刺激人的视觉、听觉、触觉 ,是在感官能及的情况下不断进行的。它除了能辅助有声语言的作用外 …  相似文献   

3.
护理人员与失语患者的沟通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 ,是沟通心灵的纽带 ,是护患交往的桥梁。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为载体 ,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1] 。脑血管疾病所致失语 ,特别是运动性失语 ,导致语言沟通障碍 ,护患交流只能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恰当运用非语言交流 ,能改善护患关系 ,稳定患者情绪 ,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减轻心理负担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1 非语言交流在临床中的应用1 1 适当应用眼神稳定患者的情绪 ,增加安全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神的变化表达着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护士可以通过眼神对失语患…  相似文献   

4.
非语言交流的作用及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世蓉 《当代护士》1999,(4):13-13,16
人际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而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情感沟通的基本方式是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本文主要谈谈非语言交流的作用及技巧。  相似文献   

5.
非语言交流对脑卒中失语患者的情感支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语言交流即以人的体态、仪表为载体的无声信息传递、情感沟通,包括人际交流中的动作、眼神、表情、姿势等,是人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非语言交流除了能够辅助有声语言外,还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脑卒中失语患者由于不能说话或听不懂别人说话,语言交流有很大局限性,为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减轻其身心痛苦,帮助患者创造治病的最佳心态,促进康复,非语言交流对失语患者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非语言交流在脑卒中失语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磨莉 《中国临床护理》2009,1(2):110-111
非语言交流是以人的体态、仪表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等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脑卒中失语是由于皮层中枢管辖语言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是优势大脑半球损害的重要症状之一[1]。脑卒中失语患者不能说话或听不懂别人说话,语言交流有很大局限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熟悉运用非语言交流技巧,可以增加护患间沟通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非语言交流即以人的体态、仪表为载体的无声的信息传递、情感沟通,包括人际交流中的动作、眼神、表情、姿势等。是人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非语言交流除了能够辅助有声语言外,还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手术过程中遇到交流障碍的患者,为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其紧张、恐惧心理,帮助其顺利度过手术关,非语言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约有65%是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的。非语言交流是不使用语言的交流,它包括的信息是通过身体运动,利用空间、声音、触觉产生的,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术中护患语言交流有很大局限性。为了帮助患者创造最佳身心状态,促进护患间的理解与支持,我们把非语言交流技术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非语言交流的应用效果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非语言沟通在SARS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语言沟通是以身体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1]。由于SARS病房的工作人员需要穿戴防护服、隔离衣、目镜、多层口罩等,这给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带来了较大困难,尤其是在语言沟通时。我们在护理SARS患者中。充分运用非语言沟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0):4787-4788
现将非语言行为在门急诊中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1非语言行为的概念及特点(1)非语言行为是指以人体为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动作、表情、目光、空间距离和辅助语言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1],而护患之间则通过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类语言、触摸、保持适当距离等方式来作为增强语言交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效果,以达到护患间的思想、感情、信息的传递和沟通。(2)非语言行为的特点包括多渠道、多功能、无意识的行为,情绪表现真实性、多种涵义及文化差异性。体现了非语言行为丰富和深刻内涵,通常能更准确的表现和流露一个人…  相似文献   

11.
交流技巧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交流技巧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技能 ,可分为语言交流技巧和非语言交流技巧。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 ,沟通心灵的纽带 ,是护患交往的桥梁 ;非语言交流是指以人的行为和体语作为载体而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院门诊输液厅自 1998年以来通过充分应用交流技巧 ,改善了护患关系。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随机向当天输液患者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的方法 ,1997年以前共发放2 30份 ,其中对护士表示信任的有 188份 ,信任率为 82 % ,1998年以后 ,我们改进交流技巧 ,至 1999年 8月 ,共发放问卷 2 0 0份 ,其中对护士表示信任的有 190份 ,信任率为…  相似文献   

12.
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1]。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由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引起暂时失声,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护患交流只能用非语言交流方式进行。用非语言方式与病人进行交流思想、传递表情,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现将非语言交流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浅述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400例,男258例,女142例;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85岁,平均43岁;呼吸系统疾病264例,神经系统疾病48例,外伤58例,烧伤30例;气管插管320例,…  相似文献   

13.
儿童期分泌性中耳炎与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期分泌性中耳炎所致感音神经性耳聋对语言、认知和交流能力的影响,及对分泌性中耳炎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早期进行听力语言康复的重要性。方法根据26例语言发育迟缓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就诊情况及听力调查资料,分析高频听力损失和语言频率的关系以及对语言、认知和交流能力的影响。结果分泌性中耳炎所致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对语言、认知和交流能力有影响,只有当高频听力损失达到一定程度,并波及到语频时,才会引起语言发育迟缓。早期发现分泌性中耳炎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早期确诊,早期进行听力语言康复非常必要,可以大大地减少因感音神经性耳聋所致的语言障碍。结论儿童期分泌性中耳炎所致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以引起患儿语言发育迟缓。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避免残余听力障碍对语言、认知和交流能力的影响。我们将病程超过3个月以上的儿童期分泌性中耳炎作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高危儿童,在儿童保健系统开展听力筛查,及早发现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可将此类儿童的早期诊断的确诊率、早期配戴助听器和早期开展听觉语言康复的年龄提前。  相似文献   

14.
非语言交流是以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表情、目光、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喉癌患者手术后由于气管切开,放置气管套管,语言交流障碍,患者的各种需求只能通过面部表情、手势、书写以至于躁动来表达,不利于病人康复。1999年元月~2001年元月,对30例喉癌手术后病人康复护理中恰当地应用非语言交流及训练指导,在工作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康复过程中非语言交流应用体会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30例喉癌患者中,男27例,女3例;年龄48~72岁,平均60岁;声门癌20例,…  相似文献   

15.
浅谈非语言交流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语言是指人的仪表及体态行为语言。非语言交流是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姿势等方式无声地、持续地将信息传递给对方。它起着辅助表达、强化感情的作用。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吸引力.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所以往往比语言交流更富有感染力。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恰当地运用非语言交流.能够改善护患关系,稳定患者情绪,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谈护患之间的非语言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它分为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是一种无声语言,通过人的表情、目光、空间距离、辅助语言等来完成。它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吸引力,现在人们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沟通,使人类交往变得生动而形象深刻而含蓄。目前,追求理想的护患关系,加强护患之间的相互理解,非语言交流起到了增言补语交流的效果,正日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张晓娜 《家庭护士》2007,5(3):43-44
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由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引起暂时失声,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护患交流只能用非语言交流方式进行。用非语言方式与病人进行交流思想、传递表情,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现将非语言交流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语言沟通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54例因气管切开而无法进行语言交流的神志清醒患者,在传统语言沟通的同时,采用自编手语暗号、文字交流、自制图片等方法与患者进行非语言沟通.结果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2.6%.结论 应用非语言沟通方式,可改善交流结果,便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非语言性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非语言交流除了能辅助有声语言的作用外,还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吸引力,又可跨过方言不通的障碍,所以比语言性信息更富有感染力。通过自身的实践工作,笔者认为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语言性沟通。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2007-10-2011-05共护理语言障碍患者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12~78岁.其中肝性脑病8例,老年性耳聋5例,化脓性脑膜炎5例,先天性聋哑4例,小儿链霉素中毒耳聋3例.通过使用肢体语言进行护理,有效促进了护患之间的交流,密切了护患关系,产生了显著的护理效果.现将肢体语言的应用总结如下. 1 肢体语言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一举一动,操作时的责任心,操作熟练程度和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能力、情感、品德等较有声语言更具影响力[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