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诊断和预后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乳头状肾细胞癌 ( papillaryrenalcellcarcinoma)是一种较少的肾细胞癌病理类型 ,占肾癌的 5 %~1 0 %。发病年龄在 5 0岁左右 ,多发于男性 ,男女发病率为 ( 5~ 8)∶1。乳头状肾细胞癌往往发生在肾脏的远曲小管 ,可为多中心性和双侧性。临床上85 %的病例其肿瘤均局限于肾内 ,且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与传统肾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有明显区别 ,其诊断的确定有赖于对其特有的病理学和细胞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分析。1 病理学特征乳头状肾细胞癌的瘤体外观呈球形改变 ,体积较大 ,直径多大于 3cm ,呈黄色或白色。肿瘤细胞为柱状上皮细胞 ,中间为纤维…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收治的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53例肾透明细胞癌比较.结果:乳头状肾细胞癌组患者年龄57.3(47~78)岁,皆为男性,占同期肾细胞癌9.4%.就诊时3例无症状,2例出现肉眼血尿,1例双侧腰痛伴腹部包块.肿瘤平均最大径为6.6(2.6~16.0)cm,未见多中心病灶.TNM分期:T1a N0 M0 3例,T1b N0 M0 1例,T2 No M0 2例 病理分型I型3例,Ⅱ型3例 Fuhrman分级Ⅱ级2例,Ⅲ级4例.与肾透明细胞癌相比,乳头状肾细胞癌好发于男性,影像学检查不具备恶性肿瘤特征,确诊有赖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临床分期皆为I期或Ⅱ期.就诊时无一例出现远处转移.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在临床表现上与肾透明细胞癌相似,但在影像学表现、病理形态及生物学行为上均与肾透明细胞癌有所不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目前首选治疗方式.靶向治疗有可能成为转移性乳头状肾细胞癌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74岁.无痛性肉眼血尿半年,超声检查示左肾占位入院.B超示左肾中上方见一圆形无回声区,大小约58 mm×57 mm×76 mm,形态欠规则,略呈分叶状,边界清,见包膜回声.超声造影检查:上方无回声区未见增强.KUB IVP示左肾未显影,内见钙化灶.CT示左肾中上极占位,直径约75 mm,肿瘤经造影后增强,肾周未见肿瘤侵犯,未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4.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表现,提高对此类型肾癌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占同肾癌的1.9%,平均发病年龄52岁。无自觉症状者5例,血尿4例。7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1例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肿瘤最大径4-15cm,多位于肾皮质,淡黄色到金黄色,单灶或多灶性结节性长。均以乳头或乳头管状结构为主,乳头轴心可见泡沫细胞。9例均有细胞角蛋白CK7表达。Fuhrman病理分级G13例、G24例、 G32例。TNM病理分期pT27例、pT3a1例、pT3bN1V1b1例。随访7例无瘤生存36-134个月,1例G2pT3b者无瘤生存11个月,1例G3pT3a者13个月后死于肾癌转移。结论 乳头状肾细胞癌是少见的肾癌,表现为低分期,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70岁。以"左腰痛1个月"为主诉,于1个月前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左腰痛,但无发热、肉眼血尿,无尿频、尿痛,在当地医院行彩色超声及CT检查发现左肾明显萎缩。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肾自截"收入院。入院检查:X线片显示两肺纹理增强、紊乱,两上肺见少许斑点状钙化灶及少许纤维索条状阴影。彩色超声显示左肾6.3cm×3.8cm大小,轮廓模糊欠清,实质回声不均,集合系统显示不清。CT显示左肾体积明显缩小,左肾实质明显钙化。肾动态显像左肾未显影,右肾功能正  相似文献   

6.
肾细胞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肺转移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细胞癌(RCC)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占肾原发性恶性肿瘤的82%。30%RCC在初次诊断时已有远处转移,而RCC在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有60%-70%的患者会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RCC的转移复杂多变,可早期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头肾状细胞的特点及诊断依据。方法 报告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诊治情况,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2例病理观察,其乳头状结构分别占60%和75%,肿瘤组织有部分发生坏死和囊性变。例2的CT呈现典型的低血流病灶。并伴有完整的包膜。结论 病理中乳头状结构和CT低血流、坏死或囊性变是乳头状肾细胞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附五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提高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肾嫌色细胞癌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3例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随访个月至4年,4例无瘤存活,1例于术后1年死于中风。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及典型病理表现,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9.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分析(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7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并发肾上腺腺瘤;首发症状主要以腰痛、血尿、消瘦、低热为主;CT影像均提示肿瘤密度在肾髓质期强化程度明显弱于肾皮质,且在肾髓质期和排泄期呈均匀强化;6例经腹行根治性肾切除,1例经腰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均辅以免疫治疗,未行放化疗;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1例于术后6个月出现急性肾衰死亡,1例于12个月因肝及淋巴结转移死亡,其余4例在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和转移,无瘤生存至今。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与其它肾细胞癌在临床表现上基本相同,但在影像学表现,病理形态及生物学行为上均与其他类型的肾细胞癌不同,诊断主要依靠CT影像,确诊有赖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早期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其预后可能与分期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侧肾脏发病并且相对独立的透明细胞型和肾乳头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本研究回顾了2例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型合并肾乳头状细胞癌的临床资料,通过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针对肾细胞癌相关蛋白标志物[包括 Vimentin、CD10、CK(AE1/AE3)、CK7、CK8/18、PAX2、PAX8、CAⅨ、AMACR]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2例患者为男性,年龄分别为70、63岁。2例患者的两处独立肿瘤均位于左侧肾脏,镜下观察均可见两处独立肿瘤,肿瘤间隔有正常肾脏组织,分别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及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且免疫组化显示2例患者肿瘤的表型一致。结论单侧肾脏肾透明细胞癌合并肾乳头状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以及类似的免疫组化表型提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和乳头状肾细胞癌在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内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盂鳞状细胞癌的术前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肾盂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IVU检查,13例行B超检查,4例行CT和MRI检查;1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加局部淋巴结清扫术。结果:行IVU检查者仅提示4例有占位性变病,13例行B超检查者仅显示2例有占位性病变,4例行CT或MRI检查者均提示有肿瘤改变。近50%的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术前诊断肾盂鳞状细胞癌的敏感方法为CT和MRI,其治疗方法首选根治性肾切除术,但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双侧肾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近年收治的肾细胞癌(肾癌)患者3例,均经B超、CT等检查确诊,分别施行部分肾切除术、肾动脉栓塞术、孤立转移灶切除术、根治性肾切除术及Bench手术治疗,并配合免疫及透析治疗。经随访,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7个月后死于全身衰竭,1例无瘤生存已3年。同时就双侧肾癌发病情况、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进行讨论,认为双侧肾癌患者无特殊临床表现,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仍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隐匿型肾癌误诊原因分析(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隐匿型肾细胞癌(ORCC)误诊的原因。方法:报告8例ORCC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5岁。术前误诊为骨肿瘤3例,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1例,颈部肿物2例,脑肿瘤2例。8例均经手术或活检诊断为肾癌,其中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加内照射治疗,2例行介入治疗,2例未行介入或手术治疗。结果:随访8~18个月,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加内照射治疗者,存活2例,死亡2例;另4例行介入治疗或未行治疗者均死亡。结论:ORCC术前诊断困难,确诊需要病理检查。综合分析临床资料,提高对本病的临床认识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肾癌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62例行手术治疗,根治性肾切除46例,单纯性肾切除16例,6例因其他原因未做手术;随访5个月~9年6个月,生存5年以上27例,19例生存5个月~4年3个月.10例于6个月~2年4个月死亡,其中肉瘤样癌4例均于1年内死亡。结论:术前诊断肾癌的敏感方法为B超、CT和MRI,治疗仍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5.
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治(附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12例肾嗜酸细胞瘤,结合文献资料复习讨论。结果:8例肿瘤行肾癌根治性切除,1例行肾输尿管切除术,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随访5个月~6年,均无转移或复发。结论:肾嗜酸细胞瘤系肾脏的良性倾向肿瘤,瘤体中心区星形瘢痕是本病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术前诊断较困难,诊断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治疗以保肾丁术首选,但应密切随访,因为本病易并发肾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肾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5年6月诊治的5例双侧同期原发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均经B超、CT等检查确诊,施行保留肾单位手术联合对侧肾癌根治术。结果:术后恢复顺利,无外科并发症,4例为双侧肾透明细胞癌,1例为双侧肾乳头状腺癌。随访5~51个月(平均20.4个月),无局部复发、转移及肾功能不良。结论:双侧原发性肾癌早期无特殊临床表现,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诊断。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保留肾单位手术联合对侧肾癌根治术既能有效治疗恶性肿瘤,又能确实保存肾功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132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总结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32例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资料性分析。结果:132例闭合性肾损伤中,肾挫伤96例,肾裂伤21例,肾粉碎伤15例,并发伤36例。血尿、腰部疼痛是主要的临床症状。保守治疗87例,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6例,手术治疗39例。死亡6例。结论:B超和CT检查是诊断肾损伤的有效方法。迅速而准确的伤情评估,严格掌握手术时机是治疗闭合性肾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肾错构瘤的诊断与治疗(附3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AM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AML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32例中,22例CT检查提示有脂肪组织,其中17例CT值为-9-98Hu,5例为20-40Hu;10例作MRI检查,T1加权像较低,T2加权像极高。22例手术标本经病理检查证实。对10例肿瘤直径<4cm患者作门诊观察,10例作肾切除术,4例作肾部分切除术,8例作原位冷冻肿瘤剜除术。结论:CT对高密度的AML的分辨性较B超更敏感,MRI对AML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对肿瘤直径<4cm患者可作门诊观察;对肿瘤直径>4cm的患者可作肾部分切除术及原位冷冻下肿瘤剜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肾错构瘤(Hamartoma of kidney,HK)的影像学误诊原因,探讨如何避免其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HK及其5例误诊为肾细胞癌(RCC)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影像学误诊为肾癌5例。B超、CT、MRI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等检查上有相应的表现。结论:只根据影像学所见可发生误诊,应结合临床表现并综合分析各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可提高HK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浅谈肾癌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十年来,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导致肾癌诊断传统观念悄然变化;医疗设备和手术技术的发展导致保留肾单位手术(包括开放性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和肾癌微创手术对传统的肾癌根治术的冲击。作为手术、放疗、化疗的补充,生物治疗日显重要,正在成为肾癌的第四种治疗手段。为此,特将肾癌的诊疗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