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CVI)的重要病理变化是静脉反流即下肢静脉有异常的血液倒流现象,进而引起下肢远端静脉高压,形成以静脉曲张、水肿、皮肤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涉及的范围可以是浅静脉、交通静脉、深静脉之一或整个下肢静脉网络。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是下肢血液倒流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下肢静脉曲张多并发于深静脉功能不全。股浅静脉最高位置的一对瓣膜是下肢深静脉中最坚韧的瓣膜,在保持下肢静脉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方面起重要作用,只要能维持这一对瓣膜的单向开放功能,就能防止和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就能阻止远端瓣膜逆流的进一步加重,间接保护腓肠肌的泵功能,显著改善浅静脉手术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1例大隐静脉曲张行微创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隐静脉曲张是体力工作者常见的下肢周围血管病。病因常为静脉管壁病变和静脉瓣膜功能受损。从事长时间站立工作者由于重力血液瘀积在下肢静脉管中 ,导致血液回流不畅 ,长期引起管壁弹性降低 ,最终血管变形引起静脉曲张 ,严重者可形成溃疡、坏疽。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术 (Trivex术 )是一种全新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技术。它比传统手术方式造成的创伤小 ,手术时间短 ,最突出的优点是大大减少了切口数量和长度 ,术后恢复快 ,住院天数减少 ,增加美观效果 ,使患者极易接受。我院近期引进Trivex系统新设备 ,成功实施了第 1例手术 ,现将手…  相似文献   

3.
下肢血管性溃疡是下肢慢性溃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较高 ,愈合慢且易复发 ,好发于中老年人。下肢血管性溃疡分为静脉淤血性溃疡和动脉缺血性溃疡 ,静脉性溃疡占血管性溃疡病人的绝大部分。下面分别加于叙述。下肢静脉性溃疡下肢静脉性溃疡又名静脉曲张性溃疡 ,小腿溃疡 ,淤积性溃疡 ,重力性溃疡 (gravitationalulcer)。多由于静脉压增加和继发性影响而引起。1 病因及发病机制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是静脉机能不全的最终结局。其原因是静脉血液淤积而非静脉曲张本身。静脉滞积导致静脉内压力增高 ,毛细血管损伤 ,…  相似文献   

4.
下肢静脉曲张(Varicose veins of lowerextremity)在周围血管中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者、怀孕妇女、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动者,多见于下肢小腿。下肢静脉曲张的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长时间站立的人群中,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可能性,较常人增加60%。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将下肢静脉曲张分为血液倒流性和回流障碍性两大类,前者主要为静脉瓣膜关闭不全而不能制血液倒流;后者则为静脉回流通道受阻而引起。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浅静脉的曲张,其次为患肢肿胀、胀痛、酸胀或沉重感,小腿下段和踝部皮肤的营养障碍性病  相似文献   

5.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0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49例54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患者,采用下肢周围血管无创检查仪、超声多普勒及深静脉造影,了解下肢深、浅静脉和交通支功能。根据病变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结果54条肢体中30条为手术操作不当所致,16条为交通支功能不全所致,3条为血栓后遗症,1条为布加氏综合征,1条为动静脉瘘,1条为髂静脉受压综合征,1条为新血管再生所致,1例为双大隐静脉畸形。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是许多不同疾病所共有的一个临床表现,术前应认真检查确定引起静脉曲张的病因,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避免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6.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个常见病,主要是大隐静脉曲张。由于肢体浅静脉血液滞流,浅静脉逐渐延长、迂曲、局部隆起故称为静脉曲张。因浅表静脉血液滞流,致使局部静脉血栓形成,皮肤营养不良发生溃疡等并发症。下肢静脉产生曲张的原因是多种的;有原发的和继发的。原发的如深静...  相似文献   

7.
股浅静脉环缩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恢复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阻止血液倒流的功能,治愈静脉曲张及合并症。方法 用5/0无损伤血管缝合线于管腔外环形缩窄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使其周经缩小1/3,再抽剥曲张浅静脉,结扎交通静脉。结果 临床症状消失,慢性溃疡愈合,踝关节区域水肿消失,色素减退。结论 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环缩术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下肢静脉疾病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以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为下肢静脉的三大疾病,其中合并存在髂静脉病变的比例达21.8%[1];对于同时存在髂静脉病变和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患者,采用复合手术(hybrid)来同期处理下肢深、浅静脉病变是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即通过腔内治疗的方法来治疗髂静脉病变,再通过传统的手术方法解决下肢局部浅静脉或穿通支病变。本科自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对13例患者采用复合手术的方法进行处理,结合精心的护理配合,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吴华东  高涌 《华西医学》2014,(11):2088-2091
目的根据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行深静脉造影检查的结果,分析下肢静脉曲张的常见病因,评价深静脉造影检查对静脉疾病诊治的价值。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对39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89条下肢行深静脉顺行性造影检查,其中87例患者同时行左股静脉套管针穿刺造影检查,46例患者同时行股静脉穿刺下腔静脉造影检查,并对造影资料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的原因,依发病率的高低分别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84例,349条肢体,占50.7%;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95例,148条肢体,占21.5%;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69例,121条肢体,占17.6%;布加综合征34例,54条肢体,占7.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11例,16条肢体,占2.3%;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患者1例,1条肢体,占0.1%。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是由多种疾病引起,若不明确病因,易误诊,而深静脉造影是明确下肢静脉曲张病因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对血管外科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疾病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彤  张硕  于芳 《临床医学》2009,29(8):73-7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6例下肢静脉血管疾病患者的彩超检查情况,并与临床表现综合分析。结果36例中,大隐静脉曲张、深静脉瓣功能不全20例,下肢静脉血栓12例,下肢静脉炎4例。结论彩超诊断无创伤,简便易行,优越于其他检查,是检查下肢静脉血管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造影技术在下肢静脉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3例共171例下肢静脉血管病变进行造影,其中顺行性造影98例计116条。单纯性一侧逆行造影45例计55条。结果:(1)浅静脉曲张39条。(2)浅静脉曲张伴交通这支瓣膜功能不全42条。(3)静脉曲张伴深静脉血栓23条。(4)静脉曲张伴深静脉伴功能不全65条。(5)先天性发育异常2条。结论:下肢静脉造影检查能明确地确定病变部位,显示血管病变的性质及深静脉瓣膜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发生扩张、延长、弯曲成团状,晚期可并发慢性溃疡的病变。本病多见中年男性,或长时间负重或站立工作者。本病未破溃前属中医"筋瘤"范畴,破溃后属"臆疮"范畴。静脉曲张并发症:①静脉曲张性静脉炎:这主要是由血流缓慢所致,②溃疡形成:由于静脉长期淤血,血液含氧量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液体外渗,组织水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分型与影像学诊断。材料与方法:216条肢体均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其中152条肢体行经皮Guo静脉插管造影,并对14条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正常瓣膜)肢体进行血液动力学观察。结果:202条肢体诊断为下肢静脉关闭不全,14条肢体诊断为单纯型大隐静脉曲张,其中,I型:深静脉瓣膜脱垂致瓣膜关闭不全26例;Ⅱ型:深浅静脉扩张致瓣膜相对关闭不全33例;Ⅲ型:瓣膜脱垂加股静脉扩张36例;Ⅳ型:先天性下肢深静瓣膜发育不全症4例;Ⅴ型: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完全再通瓣膜遭破坏39例。14条单纯性大隐静脉,瓣膜完全正常,屏气时正常肢体股静脉第一对瓣膜、Guo静脉瓣膜同时关闭,足背伸屈运动时Guo静脉瓣膜开放程度显著大于股静脉第一对瓣膜(P<0.01)。结论: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全面反映疾病的病理本质,较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概念更确切。  相似文献   

14.
下肢静脉疾病是指包括下肢浅静脉曲张、胀痛、肿胀、小腿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的一组综合症 ,在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中 ,下肢静脉造影仍是最确切和实用方法之一。通过造影可以确定病变的位置 ,显示出病变的性质及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 67例 ,男 56例 ,女 1 1例 ,年龄 2 5~ 65岁 ,平均 56岁 ,共 72条肢体。主要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 67例 ,下肢肿胀 2 5例 ,下肢溃疡 1 5例 ,下肢色素沉着 2 8例。1 .2 方法  67例共 72条下肢静脉造影中 ,上行性下肢静脉造影 72条 ,在上行造影中有交通支静脉—浅…  相似文献   

15.
孟大英  姚晓燕 《护理研究》2006,20(3):701-702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我国约有下肢静脉曲张病人8000多万,占血管疾病的90%以上,严重影响了病人的下作和生活。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损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瘢痕重,影响患肢美观。自2005年1月-2005年5月我院采用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79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病,深静脉无病理改变,仅为隐、股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使血液从股总静脉倒流入大隐静脉,逐步破坏大隐静脉中各个瓣膜,引起浅静脉曲张。传统治疗方法是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现手术逐渐向着微创方面改进。1998~2003年我们采用激光电凝、射频闭合仪电凝、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电刀电凝术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分支电刀电凝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148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下肢静脉曲张行静脉顺行造影1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静脉顺行造影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顺行静脉造影的影像学结果。结果行静脉顺行造影167例,其中,单纯性小隐静脉曲张2例(0.84%),股浅静脉闭塞2例(0.84%),动静脉瘘及血管狭窄畸形3例(1.26%),余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结论肢静脉顺行造影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手段,在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下肢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金文  张建国  张杰  张民英 《临床荟萃》2003,18(14):839-840
下肢慢性静脉性疾病是常见的多发病 ,根据血流动力学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下肢静脉血液倒流性疾病 ,如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 (完全再通型 ) ,先天性深静脉无瓣症。第二类为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 ,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完全闭塞和部分再通型、或骨肥大静脉畸形综合征 (Klippel Trenaunay′sSyndrome,KTS) ,两者都可引起下肢静脉系统高压和瘀血的病理生理改变 ,如浅静脉曲张、肿胀、胀痛、足靴区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等。因此 ,很多下肢浅静脉曲张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9.
内镜在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内镜在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内镜手术治疗2000年5月-2003年9月收治的26例患者(28条患肢),该28条患肢均同时存在浅静脉倒流、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和慢性静脚性溃疡。经顺行性深静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14条患肢同时存在重度深静脉反流。结果28条患肢经手术治疗后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患慢性静脉性溃疡肢体短期内愈合。随访13-54个月(平均30.5个月),无新生的溃疡,无静脉曲张复发。结论内镜手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安全有效,损伤少,并发症少,如同时联合浅静脉微创刨吸术和血管镜下深静脉瓣膜修复术,可达到更微创和显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variceal ulcer of lower extremities,VULE)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病。下肢静脉曲张特别是合并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所引起的血液反流,是造成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