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同种异体血管移植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各种血管外科手术,需要合适的血管移植材料.目前主要有自体血管、异种血管、同种异体血管、人工血管、组织工程化血管.  相似文献   

2.
以血管新生抑制剂和血管阻断剂为代表的肿瘤血管靶向药物作为一种新的抗肿瘤疗法,其研究与开发已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二者联用已在临床实践中获得更好疗效。因而,近年来具有新生血管抑制和血管阻断双重作用的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研究备受关注。这种具双重作用的肿瘤血管靶向药物因同时保持了血管新生抑制剂和血管阻断剂的各自作用特点,在临床肿瘤治疗上更具优势,不仅能一药多靶,增强抗肿瘤疗效,同时还可降低用药剂量,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用药耐受性,故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综述新生血管抑制剂和血管阻断剂的作用机制及特点,介绍具代表性的兼有新生血管抑制和血管阻断双重作用的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离体小动脉血管张力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建立离体小动脉血管张力的研究方法,为小血管的机能学和药理学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方法分离大鼠肠系膜动脉,利用Chart5软件计算标准化的血管周径,然后通过自行编制的Excel文件计算血管内径和实验所需的初始张力设定值。随后对小血管施加各种刺激,用小血管肌动描记仪记录血管张力变化。结果小血管内径标准化提供小血管的管径数据,并为小血管初始张力的设定提供准确的参考数值,使实验条件标准化。小血管肌动描记仪能够记录各种刺激条件下小动脉血管张力的变化。结论成功建立离体小动脉血管张力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能够破坏实体瘤的大部分血管系统,但是肿瘤血管真的死亡了吗?McDonald等研究发现,就像冬天里落了叶的树,这些血管的基本结构仍然保留着,抑制剂一旦停用,新的血管则迅速形成。应用VEGF抑制剂治疗肿瘤小鼠,肿瘤血管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包括新血管形成的中止、肿瘤血管的丧失和残余结构的正常化。但是治疗一旦停止,肿瘤血管重新又迅速生长,为何会这样呢?VEGF抑制剂治疗导致死亡的是血管内皮细胞,而血管基底膜和周细胞(血管支持细胞)仍然保留着,是否这些残余组织支持了血管的再生?研究人员应用VEGF受体(VE…  相似文献   

5.
高原心脏病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广泛分布在血管内皮细胞上,并有特异性结合位点,能增加微血管与小静脉血管的通透性,促使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1] 。目前已知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在众多血管因子中,VEGF是最有力的血管生成因子,  相似文献   

6.
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能对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C-反应蛋白、非酶糖基化终产物、高糖、H2O2、脂多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其血管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也能对抗血清、ox-LDL、高糖、瘦蛋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产生血管保护作用和改善血管功能;减轻糖尿病大鼠的血管损伤,减轻球囊导管损伤引起的血管狭窄,抑制静脉桥移植后的血管壁炎症反应和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并防止血管狭窄,以及防止多种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物的血管狭窄;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抑制增殖作用,也有对抗伤害因子抑制增殖或促进增殖的双向作用,因此对血管生成也有双向调控作用,能抑制角膜、糖尿病动物视网膜及肿瘤组织内的血管新生;还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对正常的和多种高血压动物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小鼠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模型。方法荷瘤小鼠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10%的胭脂红溶液,比色法测定肿瘤组织胭脂红含量,计算血管指数反映新生血管形成;应用此模型考察沙利度胺对肿瘤组织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血管指数可反映肿瘤组织新生血管形成,沙利度胺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肿瘤血管指数。结论小鼠肿瘤新生血管模型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新生血管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缺氧和血管紧张素Ⅱ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缺氧组、血管紧张素Ⅱ组和血管紧张素Ⅱ联合缺氧组(其中AgⅡ组和AgⅡ同缺氧联合组又根据AgⅡ在培养液中的终浓度分别设高、中、低浓度组)。采用低压舱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缺氧,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样本细胞培养液中的内皮素浓度。结果①急性缺氧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素含量明显增高。②血管紧张素Ⅱ亦显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素,尤以中等浓度血管紧张素Ⅱ作用明显。③急性缺氧加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素的影响明显强于其单一因素的影响。④无论是单纯缺氧、单纯血管紧张素Ⅱ作用,还是缺氧与血管紧张素Ⅱ联合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于作用后0.5h分泌内皮素即增加,作用后6h达高峰,作用后24h有所降低。结论急性缺氧和血管紧张素Ⅱ均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作用,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其生理效应与其剂量和时间相关联。  相似文献   

9.
1 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 1.1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病理机制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病理作用:血管平滑肌细胞由血管中膜伸入到血管内膜后,成为粥样斑块和纤维斑块的细胞成分.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由该细胞成分大量分泌,从而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管腔变细[1].②PTCA术后再狭窄中的病理作用:研究表明,在PTCA术后数小时至数天里,可以产生血管损伤.根据血管损伤时期,可分为前期与后期.由冠脉血管痉挛所致血管狭窄称之为前期血管损伤[2].当血管内皮受损后,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则由静止-收缩的状态改变成为增殖-合成的情况.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相关的细胞因子作用下加速增殖.从而加快血管平滑肌细胞向血管内膜迁移,最终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  相似文献   

10.
硫酸软骨素对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硫酸软骨素的血管生成效应。方法将 15g/L硫酸软骨素溶液 4 μl加到孵化 4d的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网上 ,2 4h后观察对血管生长的影响。同时设有同浓度的氢化可的松组和肝素组及三蒸水组作为对照组。结果硫酸软骨素使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发生大面积褪色 ,血管密度减低 ;氢化可的松组血管结构模糊 ,分枝发生断裂 ,颜色变浅 ,血管密度减少 ;肝素组血管生长旺盛 ,血管密度增加 ;正常对照组血管网清晰 ,呈叶脉状 ,放射状生长。结论硫酸软骨素有显著的抗血管生成活性。  相似文献   

11.
新生血管是肿瘤赖以生长和生存的物质基础,肿瘤细胞需要新生血管提供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新生血管的生长和成熟是一个复杂的多因子和多信号传导过程的结果,其中涉及到很多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和抑制血管生成的因子(如内皮细胞抑制素,肿瘤抑素,可  相似文献   

12.
新血管形成与肿瘤生长转移密切相关。血管生成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包括内皮细胞激活、增生、迁移、血管基底膜破坏,形成新的血管和血管网,并与已存在的血管网连接。近年研究发现,有多种因子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血管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就VEGF与妇科肿瘤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Ang-2、Cox-2及VEGF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为目前已知的两个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在肿瘤的血管生成及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EGF是一类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可溶性血管生成促进因子,与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等特性密切相关。VEGF表达后,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刺激内皮细胞分化、增殖、迁移,促进血管构建。  相似文献   

14.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肿瘤的发展与侵袭均依赖于新生血管生成。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受多种调节因子作用,这些调控因子主要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抑素,内皮抑素,thrombospondin(TSP-1)等。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可以阻止肿瘤的发展和转移,甚至使肿瘤消退。抗血管生成药物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本文简单讨论了肿瘤血管生成与调节机制并着重介绍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血管形成和血管形成抑制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血管形成的过程及调节机制 ,以及血管形成抑制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检索国外相关领域的文献 ,对血管形成的过程和调节机制 ,以及血管形成相关的疾病和血管形成抑制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概括介绍。结果血管形成的过程是血管形成因子和抑制因子互相调控的结果 ,异常的血管形成会引起一些病理状态 ,如 :肿瘤、炎症、糖尿病视网膜疾病等。因而血管形成抑制剂是相关疾病治疗的候选药物。结论应用血管形成理论及其在某些疾病中的应用 ,血管形成抑制剂在相关疾病的治疗中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中无创动脉检测血管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2例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通过抓阄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常规血管彩超检测,研究组,无创动脉检测血管彩超检测,比较检查结果。结果比较PWV、ABI及脉压指数,组间结果显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无创动脉检测血管彩超与常规血管彩超均是有效的检测方法,可准确分析血管病变状况,相比而言,无创动脉检测血管彩超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血管为全身的组织器官送去营养和氧气,并且将有毒的代谢废物运到肝脏进行解毒,再运到肾脏进行排泄。与血管有关的疾病往往是危及人生命的。当血管由于动脉硬化、老化或缺损不能正常工作时,需进行血管移植[1]。目前临床上血管移植主要有自体血管移植、同种异体血管移植、人工血管移植、组织工程化血管移植等方法,这些不同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选择合适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及其治疗前景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众多肿瘤血管生成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参与了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因此 ,研究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分子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 ,及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 ,来达到控制肿瘤血管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该文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及其治疗前景的研究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中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吴丽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0):1098-1101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中血管生成增加 ,血管增生是造成滑膜炎 ,血管翳生长 ,骨和软骨破坏及骨赘形成的原因。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中有许多促血管生成因子被表达 ,它们在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抑制新生血管生成 ,尤其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老年后循环缺血患者血管病变检测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3例后循环缺血患者,所选患者先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作为磁共振血管成像组;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作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组。观察两组患者后循环血管病变情况。结果两组的血管病变、单纯前循环病变、单纯后循环病变、前后循环同时病变、累及≥2条血管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老年后循环缺血病变血管中具有重要检查价值,具有方便、经济、适应证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