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住手术方式的选择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倒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分别予以颈椎前路.后路,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其中13倒予以单纯前路手术,5路为单纯后路手术,17倒为前后路联合手术。结果治疗后全部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分级为:A级8例,B级1例,C级6倒,D级9倒,E级11例。全部患者术前椎体间移位平均(6.3±2.4)mm,术后为(1.0±0.3)蛐l术前Cobb’s角平均(17.1±6.3)。,术后为(3.1±1.3)。l颈椎椎体高度完全恢复。随访中椎体问植骨全部融合。结论通过对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损伤奏型,损伤节段、脊髓受压位置及受伤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不同手术入路方式,能够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有利于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治疗。方法:回顾1999年2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28例老年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随访观察近期及远期效果。结果:随访1~9年,19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有3例行后路开门减压手术,3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髂骨块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7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后路全椎板减压内固定,6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按Frankel分级,其中,3例由A级恢复至C级,2例由A级恢复至D级,5例由B级恢复至D级,2例由C级恢复至D级,7例由C级恢复至E级。9例保守治疗的患者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其中,1例仍为A级未恢复,3例由A级恢复至C级,1例由A级恢复至D级,2例由B级恢复至D级,2例由C级恢复至E级。结论:老年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复杂,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脊髓功能的恢复与脊髓损伤程度有关。除此以外,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康复锻炼以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伴不全瘫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分析20例下颈椎骨折伴不全瘫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颈椎爆裂性骨折脱位10例(C5~7),颈椎压缩性骨折脱位7例(C5~7),椎体骨折伴急性椎间盘突出2例(C5/61例、C6/71例),椎板骨折伴原发性椎管狭窄1例(C6);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ASIA)分级B级7例,C级9例,D级4例;其中中央管综合征9例.手术均采用后路椎板减压联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术后随访1~3年,平均22个月.ASIA评分平均提高1~2级.术后第3个月时20例患者X片显示植骨处骨性融合18例,2例形成假关节,6例存在颈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不同程度的丢失,螺钉发生松动1例.结论 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可以更彻底地减压,最大程度恢复颈椎稳定性,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脊柱骨折伴截瘫行Dick手术28例,Steffee手术16例,Dick Steffee联合手术1例,共45例。术前A级24例,B级4例,C级11例,D级4例,E级2例。术后A级18例,B级3例,C级7例,D级10例,E级7例。术前平均后凸角24.5°,侧凸角9.5°。术后分别平均为3.5°和0°。术前伤椎前缘高度为正常的65%;术后为91%。作者强调早期手术。神经原发损伤越轻,术后致残程度和致残率越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无骨折脱位的急性颈椎颈髓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无骨折脱位的急性颈椎颈髓损伤患者术前按2000年修订的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评定,其中A级12例,B级8例,C级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所的患者均很好地耐受手术。术中显露清楚,减压彻底。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经随访未见钛板、螺钉断裂及松动。植骨3~6个月后全部融合。术后脊髓ASIA神经功能评分:B级6例,C级3例,D级14例,E级3例;JOA评分提高到7~13.5分(平均11分),恢复率为60%~82%,平均74%。优良率为100%。结论颈椎颈髓损伤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伤后应尽早手术治疗。病理变化程度及手术技巧对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PCB)的优越性.方法 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术后,选用适当型号的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PCB)置入,无需透视帮助即可拧入螺钉和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6例,颈椎外伤伴有急性椎间盘突出症30例,颈椎骨折脱位(无关节交锁)失稳12例,本组随访4~36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 颈椎间融合率为93.4%,椎间隙高度平均增高31.3%;脊髓型颈椎病术前JOA评分7-12分,平均为9.7分,术后评分为12~17分,15.9分,术后改善率为84.9%.外伤后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骨折脱位失稳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为(按Frankle分级):2例A级恢复至B级、1例A级恢复至C级、7例B级恢复至C级、2例B级恢复至D级、16例C级恢复至D级、2例C级恢复至E级、10例D级恢复E级,有2例A级手术前后未有恢复.49例患者接受单节段固定,16例患者为双节段固定,3例患者为三节段固定.结论 在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骨折脱位失稳的治疗中PCB系统显示了在生物力学和临床上的优点,PCB为颈椎前路内固定术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系统.  相似文献   

7.
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术式选择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术式选择和手术疗效。方法 2004年9月~2010年7月笔者对83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应用前路、后路和一期后-前路或是前-后-前联合入路(后路撬拨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前路颈椎损伤节段椎间盘切除或椎体次全切+钛板(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比评估的方法,使用测量Cobb角、椎体水平移位和Frankel评分表评价脊髓功能恢复与脊柱损伤重建稳定性等情况。结果 80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在手术参数、术后力学参数方面对其进行比较,联合入路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较单纯前路或后路组长,神经学方面,7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无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1级。术后4~6个月摄片融合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应用一期联合手术入路在复杂下颈椎骨折脱位方面较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具备更宽的适证,需要掌握严格手术指征和根据病情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后路减压固定植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绞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后路椎板植骨+前路减压椎间钛网植骨并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1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绞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均手术成功,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加重及死亡,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神经功能恢复按ASIA分级:A级5例,B级6例,C级3例,D级4例。结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绞锁患者早期行前后路复位内固定植骨,有利于解除脊髓的压迫状态,恢复正常的颈椎序列,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及早期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9.
马为斌  李涛 《吉林医学》2010,31(5):651-652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26例,均行前路减压、自体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结果:①手术时间平均(179±3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3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6.5±4.3)d;②神经功能恢复情况:14例A级患者术后提高到B级8例,其余6例没有改善;3例B级患者术后提高到C级1例,其余2例提高到E级;5例C级患者术后提高到D级4例,1例提高到E级;4例D级患者术后全部提高到E级;③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到91.4%,脊柱后凸Cobb′角术后平均减小到12°。结论:对于胸腰椎不稳定型压缩或者爆裂骨折,都可以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前路手术治疗可以增加植骨融合,可以使神经损伤得到更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之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应用1期后前路联合手术进行治疗的2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Frankel分级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于治疗后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经术后随访,包括5例A级,10例B级,11例C级以及2例D级;术后上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十分明显,其中包括11例C级,12例D级和5例E级。骨性融合良好。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无食道、血管损伤以及内固定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1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案,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