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和屈光状态及其与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调查阳江市区12021名小学生的远视力,随机抽取304名视力不良学生进行散瞳视网膜检影,判断屈光状态,将所得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视力不良发生率为24.89%,各年级差异有显著意义,女生发生率高于男生,各年级男女生的差异随学年的升高差异越显著;视力下降的程度也随学年的升高差异明显加重。屈光不正中以近视最多,占47.55%,远视性屈光不正的患病率随学年升高而下降,近视性屈光不正患病率则随学年升高逐渐增加。结论:引起小学生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近视,做好近视防治工作,对控制小学生视力不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弱视在小学生中的发病率、屈光状态分布和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在全市视力 小学生中,用列镜筛选,再用扩瞳检影验光进行屈光测定,选择矫正视力≤4.9;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弱视患者,分别检查注视性质,眼位、单视功能及询问填写调查表。并分别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受检63600眼中,确诊弱视1205人,2266只眼,患病为3.78%;以屈光不正弱视为主,其中远视性弱视最高。弱视程度与屈光度、注视性 相似文献
5.
了解小学生视力及屈光状态是小学生视力保健工作的基础。我们于 2 0 0 1年 9月~ 2 0 0 2年 6月对 35 33名小学生进行了普查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源于东营市东城“育才”、“实验”、“海河”3所小学共 35 33例 70 6 6眼 ,其中一年级 6 84例 ,二年级 6 4 4例 ,三年级 6 2 9例 ,四年级 711例 ,五年级 80 5例 ,男190 2例 ,女 16 31例。1.2 方法 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视力 ,远近视力小于 1.0者 ,用 10 g·L 1的阿托品膏涂眼 ,每日 3次 ,连续 3d后用日本产TOPCON电脑验光仪验光 ;远视力低于 1.0而近视力达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沧州市区及周边县区小学生视力情况和屈光状态。方法对沧州市区及周边县区2868例6~11岁小学生(5736眼)的视力及屈光状态进行抽样调查。所有学生在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对视力小于1.0的并无斜视的进行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对于斜视、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后有远视者给予1%阿托品凝胶散瞳后检影验光,记录结果时将柱镜转化为等效球镜。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视力低常2433眼,占受检眼总数的42.41%,视力低常者中有17眼为先天性眼疾或眼外伤患者,占低常视力的0.698%。视力低常者中近视眼1858眼,占受检眼总数的32.46%(轻度近视占22.87%,中度近视占7.81%,重度近视占1.78%)。视力低常患者中远视眼621眼,占受检眼总数的10.82%。弱视患者97眼,占受检眼总数的1.70%。视力低下患者中正视眼335眼,占受检眼总数的5.84%。结论沧州市区及周边县区小学生视力低常率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报告。视力低常学生中主要为近视眼。近视检出率与国内报道相当。弱视的检出率低于其他报道。视力低常者中屈光正常者所占比率为偏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3~15岁少年儿童视力低常病因中屈光不正的规律。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12月视光学门诊3~6岁192例、7~15岁809例共1001例(1987眼)视力低常者进行散瞳验光并统计分析。结果3~6岁:远视眼299眼占78.9%;近视眼46眼占12.1%;混合散光眼34眼占9%。7~15岁组:近视眼1172眼占72,9%,其中7 ̄10岁女孩近视率明显高于同龄男孩(P<0.01);远视376眼占23.4%;混合散光60眼占3.7%。屈光度以低度为主;中度近视女孩较男孩多,有显著性差异(P<0.01)矫正视力7~15岁组较3 ̄6岁组好,矫正视力不良多见于高度屈光不正。结论视力低常者中学龄前儿童以远视为主符合眼屈光状态与年龄的关系。7~15岁少年儿童以近视眼多见;女孩近视低龄化且中度近视眼较男孩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7学年上海市宝山区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视力及屈光度状况。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宝山区幼儿园中班至高三共14个年级中共计3 002例。分别通过卡方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性别方面的近视不良率、屈光不正率及不同视力不良程度上的差异。 结果:视力不良率随着学习阶段升高不断增长,从18.52%逐渐升至87.12%,不同学习阶段视力不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高中男女生视力不良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的视力不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屈光不正类型主要为近视,不同学习阶段近视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宝山区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应重视学生眼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郑州市金水区7~12岁小学生视力状况及屈光不正的患病情况,为小学生视力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抽取郑州市金水区3所小学,对抽样学校内的1~6年级在校学生进行普查,共调查7845名学生。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前节、眼底、眼压及眼位检查,并对任意一眼或双眼裸眼视力<1.0且眼压正常的儿童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 实际受检学生7681名,应答率为97.91%。裸眼视力在7~8岁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9~12岁时裸眼视力视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任一眼裸眼视力≤0.5者占总人数37.39%,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视力低下人群所占比例逐渐加大(7岁15.25%、8岁18.35%、9岁31.67%、10岁42.96%、11岁51.73%、12岁60.03%)。接受睫状肌麻痹后验光的小学生中,近视的总患病率为38.58%,远视的总患病率为4.8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视眼的等效球镜度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1.769,P<0.01);远视眼的等效球镜度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923,P<0.01)。受检的视力损伤者中屈光不正占86.40%,弱视占12.40%,沙眼导致的角膜混浊占0.03%,其他原因导致的角膜混浊占0.31%,白内障占0.44%,视网膜疾病占0.19%,其他致病原因占0.25%。结论 郑州市金水区7~12岁小学生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近视,9岁是正视向近视转变的高敏年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甘肃省低视力中小学生静态屈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对甘肃省6个市县9933人次19866眼静态屈光状态进行采集,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度近视6.75%、中度近视24.13%、低度近视47.44%;高度远视2.68%、中度远视3.19%、低度远视6.55%;正视9.27%。其中低度近视发生率最高。近视最早出现在8岁,平均屈光度逐年增加,各年龄组间不同性别、不同眼别平均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同一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眼别平均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度近视是造成甘肃省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最常见的原因,8岁时平均屈光度已呈近视化,随年龄增长,中高度近视逐渐增加,正视、远视逐渐下降;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与性别、眼别无关。应加强屈光不正防治工作以减少视力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各种类型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屈光度变化和视功能恢复情况,为后期进行光学矫正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期间250例玻璃体切除患者,其中男147例,女103例,年龄3~78岁,平均(48.6±16.4)岁.按玻璃体切除是否联合硅油填充或联合晶状体切除不同分为单纯玻璃体切除87例,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131例,玻璃体、晶状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32例3组,分析术前、术后1周至1个月、术后半年到1年的屈光度和视力变化,调查主观感觉视物是否扭曲变形.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单纯玻璃体切除组术后1周至1个月眼的总屈光度小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2组在术后l周至1个月眼的总屈光度明显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406、18.714,P<0.05);3组的散光程度在术后1周至1个月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95、4.81、6.354,P<0.05).3组在术后半年至1年屈光度和散光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佳矫正视力在1周至1个月比术前有明显提高,术后半年至1年趋于稳定.术后1个月33例最佳矫正视力大于0.3的患者出现视物扭曲变形的情况,在术后半年到1年有13例仍然存在视物不同程度扭曲变形.结论 玻璃体切除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功能,降低眼的总屈光力,增加眼的散光度,术后半年至1年其屈光度基本趋于稳定.部分矫正视力较好的患者,可能出现初期术后不同程度的视物扭曲变形,但随着时间延长会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区小学生群体近视现状并探讨相关环境影响因素,为近视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兰州市城区两所小学一至六年级823名小学生进行视力、验光及问卷调查。 结果:兰州市城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41.8%,个人行为习惯、近距离用眼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等是近视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学校应重点加强健康用眼行为指导干预,家长应帮助孩子合理分配阅读、娱乐及户外活动时间,以期预防和减缓近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长沙市初中及小学生视力不良的患病情况,为做好初中及小学生视力保护工作提高理论依据。方法:于2009/2011年的3~6月份连续3a调查了长沙市内所有的初中及小学生的视力情况,并对3a的视力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长沙市初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发生率和症状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2009/2011年学生视力低率分别为50.12%,52.59%和55.91%。女生视力低下率高于男生。结论:长沙市初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较严重,尤其小学生视力低下率逐年加重,其中女生比例较男生高,应当引起家长和学校的全面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浙江省盲校学生视力状况,评价屈光矫正和低视力康复效果.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对219例来自浙江省3所盲校的学生采用裂隙灯检查眼前节、用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UCVA、屈光度和BCVA检查,采用4×、6×或8×的单筒望远镜进行低视力康复.采用配对t检验对康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屈光矫正前后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53±0.34 vs.3.85±0.27,t=-14.997,P<0.01),153例BCVA<3.7,66例BCVA≥3.7.盲患者配戴远用助视器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3±0.94 vs.2.12±1.06,t=-5.537,P<0.01),低视力患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3.90±0.23vs.4.55±0.24,t=-28.537,P<O.01).配戴远用助视器后脱盲率为24%,低视力患者的脱残率为80%.结论 屈光矫正和助视器验配可以有效地改善盲和低视力患者远视力,对患者进一步接受教育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蒙自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并探索影响近视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2019-10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云南省蒙自市7所学校(2所小学、2所中学、2所高中、1所职业高中)选取四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1 837名进行近视相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并进行远视力检查和非睫状肌麻痹条件下的屈光检测; 对调查问卷进行完整性及合理性检查,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 622份。 结果:2019年蒙自市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为61.34%; 女生(71.36%)高于男生(50.45%),汉族(70.19%)高于少数民族(57.70%); 随着学段的增加,近视率呈上升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308)、汉族(OR=1.712)、学段升高(初中:OR=1.579,高中:OR=5.538)、过去1wk每天做作业时长(1~<2h:OR=1.456,2~<3h:OR=1.514,≥3h:OR=1.901)、读写时眼睛距离书本偶尔或从不超过1尺(OR=1.741)、睡眠不充足(OR=1.585)、父母近视(OR=2.191)是近视的危险因素。 结论:蒙自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女性、汉族、学段升高、过去1wk每天做作业≥1h、读写时眼睛距离书本偶尔或从不超过1尺、睡眠不充足以及父母近视是蒙自市中小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普通学校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和屈光状态及其与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调查沈阳市铁西区一小学636名小学生的远视力,其中230名(459只眼)视力不良学生进行散瞳验光,判断屈光状态,将所得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视力不良发生率为36.08%,各年级近视眼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发生率高于男生,视力下降的程度也随学年的升高差异明显加重.屈光不正中低年级以远视为主,高年级以近视为主.远视性屈光不正的患病率随学年升高而下降,近视性屈光不正患病率则随学年升高逐渐增加.结论 引起小学生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近视,做好近视防治工作,对控制小学生视力不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京市雨花台区3岁在园儿童的视觉状况,分别进行城区和郊区、性别、视觉检测方法比较。方法:统一筛查标准,对雨花台区22所幼儿园1519例3岁在园儿童进行裸眼远视力、SureSight屈光筛查仪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儿童1406例接受远视力表检查视力,异常检出率为12.30%。其中男童视力低常检出率为6.97%,女童5.33%。1 501例儿童接受SureSight屈光筛查仪检查屈光状态,屈光异常检出率为12.92%。城区儿童屈光异常检出率6.86%,郊区6.06%。结论:屈光不正是造成3岁在园儿童视力异常最常见的眼病。早发现、早干预是我们进一步有待完善的工作。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