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diopathicThrombocy to Penic Pumr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若围产期处理不当 ,对母婴危害较大。现将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 ITP产妇 2 0例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 997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在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 ITP产妇 2 0例 ,平均年龄 2 8岁。初产妇 1 8例 ,经产妇 2例 ;单胎妊娠 1 9例 ,双胎 1例 ;头先露 1 8例 ,臀先露 2例 ;孕前确诊 5例 ,孕期确诊 1 5例 ,其中 3例由外院急诊转入。主要症状 :鼻出血、齿龈出血及瘀斑 ,临床及实验室均符合 ITP诊断标准[1] 。血小板计数 ( BPC) …  相似文献   

2.
黄体破裂合并重症ITP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黄体破裂出血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临床罕见 ,处理十分棘手 ,特别是重症血小板减少患者。如何能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是妇科及血液内科、麻醉科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报道1 994年以来成功救治的 5例该症患者 ,并就术前准备 ,手术方式选择及术后处理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我院 1 994年 3月以来共收治卵巢破裂出血合并ITP患者共 5例 ,年龄 2 1~ 2 9岁 ,中位年龄 2 3岁 ,符合重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1] 。除腹腔积血处 ,尚存在多个部位的出血 ,其中失血性休克 2例 ,外周血小板计数均 <1 0× 1 0 9/L。2 治疗方法5例…  相似文献   

3.
白碧瑶 《医学文选》2003,22(6):881-881
我科 1 997年 8月至 2 0 0 2年 1 0月采用超短波合并感应电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4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经神经内科确诊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90例 ,随机分为超短波并感应电治疗组(综合组 )和超短波治疗组 (对照组 )。综合组 45例 ,男 32例 ,女 1 3例 ,年龄 2 0~ 50岁 ,平均 (35.75±1 2 .2 5)岁 ;病程 7~ 30 d,平均 (1 8.2 6± 1 0 .3) d;麻痹部位左侧 1 5例 ,右侧 30例。对照组 45例 ,男 35例 ,女 1 0例 ,年龄 2 1~ 52岁 ,平均 (38.50± 1 0 .5)岁 ,病程 7~ 2 8d,平均 (1 6.58± 8.90 ) 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围产期治疗效果及母儿结局.方法:对25例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ITP患者25例,同期妊娠分娩数为8 064例,发生率为3.1%0;22例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悬液治疗,10例显效,8例良效,2例进步.2例无效,有效率91%;阴道分娩8例,剖宫产分娩17例,2例产后出血,无孕产妇死亡;25例患者共分娩新生儿26个(其中1例为双胎),均存活,新生儿出生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水平,无颅内出血及其他血小板减少或相关疾病.结论: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悬液是治疗妊娠合并ITP的理想方法,可使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升高,产后出血减少且对母儿围产结局无影响;剖宫产指征应以产科指征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6月至 2 0 0 1年 1 2月 ,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1 4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难治性ITP 1 4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病史 4个月~ 3a ,ITP诊断符合 1 986年 1 2月首届血栓与止血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 。男性 5例 ,女性 9例 ,年龄 1 0~ 5 8岁 ,平均 2 9岁。 1 4例患者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出血或月经过多症状 ,血小板计数 (BPC) 4× 1 0 9~ 35× 1 0 9L-1 ,平均1 5× 1 0 9L-1 ,骨髓巨核细胞计数 1 7~ 4 36个 /片 ,平均 1 4 3个 /片 ,均…  相似文献   

6.
1998年 4月至 2 0 0 2年 6月 ,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 2 8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将住院确诊为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并符合药物治疗条件的 5 4例患者 ,分为治疗组 (2 8例 )和对照组 (2 6例 )。治疗组年龄 2 0~ 39岁 , x±s(2 8.4± 8.0 )岁 ;停经 35~6 8d , x±s(5 2 .1± 10 .1)d。对照组年龄 2 2~ 37岁 , x±s(2 9.1± 9.1)岁 ;停经 38~ 6 5d , x±s(4 9.8± 9.9)d。 2组年龄、停经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条件 :①生命体征稳定 ,无明显腹腔内出血表现 ;②B超检查 ,…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ITP)对母婴的危害极大 ,如处理不当 ,孕妇、胎儿死亡率很高。本文收集我院 1996年 6月~1999年 5月孕足月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2 8例 ,分别在分娩前后静脉输注浓缩血小板悬液、地塞米松和丙种球蛋白 ,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经血液科会诊 ,剔除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确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年龄 2 2~ 34岁 ,孕周 37~ 41周。1.2 血小板检测结果及分析 入院时按血小板计数分成A、B、C三组 :A组 (10~ 2 0 )× 10 9…  相似文献   

8.
王瑜  秦采云 《上海医学》2003,26(10):752-753
妊娠期糖尿病 (GDM)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 ,其母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 ,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可明显降低母儿并发症。本研究总结 5 1例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情况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 )资料来源 选择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在我院分娩的GDM患者 83例 ,根据是否接受治疗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1例 ,平均年龄为 (2 8.3± 3.5 )岁 ,孕周为 (37.3± 1.5 )周 ;未治疗组 32例 ,均未定期行围产期检查 ,就诊时已近妊娠足月或已临产 ,另一部分因死胎就诊 ,平均年龄为(2 9.1± 4…  相似文献   

9.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 ,而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 90 %以上 [1 ] 。我院从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 ,采用电视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 1 5 3例 ,现将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 2 0~ 4 3岁 ,平均 (31 .4± 3.5 6 )岁。停经时间 35~ 89d,平均 (5 2 .5± 8.32 ) d,血 β- HCG平均为(832 5 .3± 31 5 2 .2 ) IU/ L,附件区包块 (最大直径 )大小为1 2~ 83mm,平均 (33.8± 1 7.6 ) mm。全部病例经病史、体征、B超检查、尿 HCG及血 β- HCG测定确诊为未破裂…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6月本院应用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 84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84例 ,年龄 2 0~ 42岁 ,平均 2 9.62± 4 .2 6岁 ;月经周期 2 2~ 42天 ,平均30 .41± 5 .32天 ;月经期 3~ 9天 ,平均 5.38± 0 .94天 ;孕次 0~ 6次 ,平均 2 .54± 1 .2 2次 ;有腹部手术史 40例 (剖宫产史 3例、输卵管结扎史 34例、既往异位妊娠行对侧输卵管切除 3例 )。术前诊断基本明确 ,有手术指征 ,其中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 4例。1 .2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硬膜外 +静脉麻醉下施术。休…  相似文献   

11.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围产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间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ITP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或)血小板悬液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母儿的围产结局。结果:妊娠合并ITP患者23例中经治疗的17例,显效10例(占59%),良效5例(占29%),进步1例(占6%),无效1例(1/17,6%)。23例患者共分娩新生儿24人(其中1例为双胎),均存活,新生儿出生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水平(100×109/L),无颅内出血及其他血小板减少或相关疾病。结论: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悬液是治疗妊娠合并ITP的理想方法,可使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升高,产后出血减少,且对母儿围产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婷  韦翊  高原  郑昭璟  庄伟  张淑娟 《浙江医学》2003,25(9):541-54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对ITP发病中有重要影响。我们对30例ITP患儿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 (NKC)进行检测 ,旨在探讨ITP患儿细胞免疫状况 ,以指导临床。1.1对象ITP组系2002年2月~2003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初发ITP患儿共30例 ,男性17例 ,女性13例 ;年龄1~12岁 ,平均 (6.4±4.8)岁。均符合ITP诊断标准 [1]。血小板数 (25±18)×109/L。对照组20名为同期体检健康儿童 ,男性12名 ,女性8名 ;年龄2~11岁 ,平均 (6.4±4.2)岁。1.2方法所有ITP患儿入院后 ,均给予氢化考…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1~ 10月间共收治了尿路感染患者 5 9例 ,其中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 2 8例 ,包括 2型糖尿病 2 7例 ,妊娠糖尿病 1例。 2 8例患者均符合 1998年糖尿病诊断标准 (WHO咨询委员会临时性报告 )。其中男性患者 3例 ,女性患者 2 5例、占 89% ;年龄 2 4~ 74 ( 5 7.5± 7.6)岁 ;5 5岁以上的患者伴尿路感染占 80 % ;糖尿病病程 ( 6.7± 0 .74 )年 ( 4天~ 2 0年 )。2 ) 并发症及其他合并症 :见附表。附表  2 8例患者的并发症及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名称n合并症名称n周围神经病变 4高血压病 3自主神经病变 2冠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3年7月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6例妊娠合并ITP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收集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8例,进步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4.44%;孕妇及新生儿无1例死亡。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ITP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降低孕妇及胎儿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治疗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8年4月5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心磷脂抗体综合症.治疗方法是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与成分输血等.阴道分娩11例,剖宫产47例,产后出血5例.结论 多种原因可以引起孕妇血小板减少,以PAT和ITP最常见.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处理的重点是治疗合并症和并发症,预防重度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倾向.加强监护,适时提高血小板数,防止产时或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6.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PIH)合并静脉血栓形成若不及时处理 ,易导致肺栓塞 ,直接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作者自1996年 4月~ 2 0 0 2年 4月应用尿激酶治疗PIH合并静脉血栓形成 36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确诊PIH患者共 70例(有出血倾向者除外 )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6例 ,平均年龄 2 6 5岁。入院时血压为 (2 4 35± 2 34) / (14 5 7± 3 2 1)kPa,合并脑梗死 2例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1例。妊娠 30~ 35周发病 8例 ,36~ 4 0周发病 2 0例 ,大于 4 0周发病 6例。血栓位于左下肢 2 3例 ,右下肢 10例 ,双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FCM检测 4 7例ITP、4 9例非ITP病人、2 0例健康志愿者的PAIgG荧光强度 (MFI)、7例ITP病人激素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数量和PAIgG荧光强度。结果 FCM检测ITP患者PAIgG阳性率 85 1% ,平均荧光强度 5 8 0 8± 2 5 78;正常对照组平均荧光强度 17 0 4± 4 30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在非ITP组中 ,SLE和再障的阳性率最高。 7例ITP患者在激素治疗后PAIgG的荧光强度均下降 ,血小板计数均升高。结论  (1)FCM检测ITP具有灵敏度高、简单、快速等特点 ,但特异性欠佳 ;(2 )FCM可以作为ITP的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8.
引起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较复杂 ,有时难以鉴别。我们对 2 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进行回顾分析 ,以探讨本病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5年 4月至 2 0 0 1年 1月期间诊治的各种原因血小板减少孕妇 2 6例 ,其中血小板 10 0× 10 9/L~ 5 0× 10 9/L 7例 ,5 0× 10 9/L~ 10× 10 9/L 18例 ,10× 10 9/L以下 1例。年龄 2 1~ 31岁 ,平均 2 5 .5岁 ,孕周 31~ 41周 ,<37周者10例 ,≥ 37周者 16例 ,初产妇 2 0例 ,经产妇 6例。1.2 临床表现 皮肤瘀点、瘀斑或牙龈出血 15例 ,阴道出血 2例 ,头晕、头痛…  相似文献   

19.
李达波 《广西医学》2004,26(3):410-4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也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些重症患者可因严重出血而危及生命 ,故积极、有效的治疗至为重要。自 1 999年以来 ,我们采用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治疗重症ITP1 5例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 5例重症ITP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均符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一书关于ITP的诊断标准〔1〕。本组病例男 2例 ,女 1 3例 ,年龄 1 5~ 2 6岁 ,中位2 0 5岁。体重 4 0~ 5 6公斤。病程 3天~ 6个月。均为初治。治疗前血小板 (6~…  相似文献   

20.
陈少明  黄树生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2):1110-1111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 0例 ITP患者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冲起治疗 ,强的松龙用量 1 .0 g,加入 2 50~ 50 0 ml生理盐水静滴 3~ 5d后 ,改服强的松片 1 mg/ ( kg·d) ,连用 2周 ,并与对照组 (丙种球蛋白 +地塞米松 )比较。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 73 .3 3 % ( 2 2 / 3 0 ) ,治疗所需天数为 3 .87± 1 .53 d,而对照组有效率为 70 .97% ( 2 2 / 3 1 ) ,治疗所需天数为 4.73± 2 .82 d,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 ITP患者 ,用甲基强的松龙大剂量冲击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