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戊二醛和锇酸浸没、或经支气管灌注固定肺组织,很难显示肺泡衬里层肺表面活性物质(PS)超微结构,其原因是固定剂取代肺泡内空气时,PS常被移位^[1]。采用改良的Luft法^[2],其肺泡衬里层可表现为一层高电子密度影^[2,3],被认为能较好地显示PS层。本研究采用经肺动脉序列灌注(戊二醛和锇酸)固定肺组织,然后再分别用锇酸或锇酸 钌红块固定相结合的方法浸没固定,比较两者固定效果,来探讨钌红在显示PS超微结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鼠胸腺不同区域嗜锇性细胞的结构和性质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锇黑法、银浸法和酶组织化学法探讨了大鼠胸腺嗜锇性细胞的分布、形态结构和性质。结果显示:嗜锇性细胞主要密集分布于皮髓质交界区,形成一个致密的细胞带以及散在于皮质和髓质中。嗜银性细胞也密布于皮髓质交界区,与此处的嗜锇性细胞相一致。这些细胞呈AcP和NsE阳性反应,在皮髓质交界区形成一个强阳性反应细胞的致密带。此外,该区的细胞也具有PAS阳性反应和含有被醛复红特异性染色的颗粒。以上结果提示:大鼠胸腺  相似文献   

3.
电镜标本制作中饿酸的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氧化锇 (OsO4)是一种强氧化剂 ,简称锇酸。对氮有较强的亲和力 ,对蛋白质、脂肪性物质及磷脂蛋白的膜结构有良好的保存作用。同时由于质量密度大 ,能产生较好的电子反差 ,经固定的组织不致变硬、变脆 ,便于超薄切片 ,所以是超微病理制片中不可缺少的试剂。但锇酸易发生氧化而产生锇黑 ,改变锇酸浓度 ,一般较难保存。所以我们采用物理方法收集 ,经收集的锇酸不产生锇黑 ,液体清亮透明。在短时间里收集使用过的锇酸制作第二批标本 ,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1 材料与方法1.1 锇酸的收集 在通风柜中 ,我们实验把曾经制作第一批标本使用过一…  相似文献   

4.
正锇酸后固定是生物电镜样品制备中的关键环节。如果锇酸固定后清洗不彻底,则在乙醇脱水过程中会出现组织内的四氧化锇被还原成二氧化锇并沉淀在组织内,电镜下呈现黑色的细小颗粒(锇黑颗粒)。这种人工假象不但掩盖了组织结构的细节,而且混淆结果的判断。本实验通过对比常规方法前处理和碳化方法前处理结果,分析碳化方法前处理在避免出现锇黑颗粒方面的优势,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相似文献   

5.
在切除大鼠刚髭部皮肤的刺激下,从常规醛-锇酸固定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超薄切片中观察到:1.大颗粒小泡轴突终末非突触部位的胞吐影像;2.含致密物质的大有衣小泡,由终末质膜内陷而成,提示大颗粒小泡在终末通过有衣小泡进行膜再循环;3.大颗粒小泡也可由含致密物质的平滑内质网样的管状结构形成。本研究支持大颗粒小泡在非突触部位,通过胞吐释放递质或神经调节物的假说。  相似文献   

6.
微波照射在显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一种脂蛋白,其主要机能是保持肺泡正常的舒缩、保持大小肺泡之间的相对稳定、保持肺泡“干燥”(即维持肺泡-毛细血管之间正常的流体静压)、参与肺组织顺应性的调节.目前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研究日益深入,其超微结构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染色方法条件要求较高,国内这方面的工作开展不多.但由于各实验条件的不同等因素,如完全按文献上的方法,往往很难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根据我们的实验目的.参考刘大维等人方法,并应用微波照射技术,摸索了一套显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较为稳定可靠的方法.1 材料和方法1.1 固定液的配制(1)前固定液:①10mg钌红/ml,②0.3mol/L二甲胂酸钠缓冲液(pH 7.30),③18%戊二醛,④1.8%单宁酸.将①,②,③,④4种液体储存于4C冰箱中备用,临用时按2:2:1:1的比例配制混  相似文献   

7.
钌红对内毒素多种生物活性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钌红对内毒素的鲎试剂凝集反应、局部Shwartzman反应、降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血清锌的含量等效应均有拮抗作用。电镜下可见经钌红处理过的内毒素呈无规律絮状凝聚,正常网状结构被破坏。用三硝基苯磺酸法证实钌红与内毒素结合,使其氨基含量大增。以上结果提示:钌红的多阳离子氨基可能是对内毒素多种生物活性起拮抗作用的有效结构。  相似文献   

8.
四氧化锇(OsO4)是一种强氧化剂,简称锇酸。对氮有较强的亲和力,对蛋白质、脂肪性物质及磷脂蛋白的膜结构有良好的保存作用。同时由于质量密度大,能产生较好的电子反差,经固定的组织不致变硬、变脆,便于超薄切片,所以是超微病理制片中不可缺少的试剂。但锇酸易发生氧化而产生锇黑,改变锇酸浓度,一般较难保存。所以我们采用物理方法收集,经收集的锇酸不产生锇黑,液体清亮透明。在短时间里收集使用过的锇酸制作第二批标本,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水溶性猩红-亮绿双重染色法在显示神经髓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神经病理诊断和研究工作中 ,髓鞘染色是一种常用的染色方法。其染色方法很多 ,我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发现这些经典的染色方法有下列弊端 :染色时间过长 ,操作步骤复杂 ,分化难以掌握 ,极易造成染色失败 ;同时锇酸价格昂贵 ,给病理诊断和研究带来不便。为此 ,我们根据神经髓鞘的组织结构特点及染色原理 ,经大量实验 ,采用水溶性猩红 亮绿法对神经髓鞘进行染色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 :活检、尸检及动物正常或病变的脑组织、脊髓和周围神经组织 ,均经 4%甲醛 钙液固定 ,常规石蜡切片 ,厚 5 μm。同时与Weil染色…  相似文献   

10.
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球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球的超微结构。方法 采用常规透射电镜结合硝酸镧示踪染色、钌红染色和单宁酸染色等技术,观察体外培养的大鼠脑神经干细胞球的超微结构。结果 神经球中细胞之间连接较为松散,不存在紧密连接结构,神经干细胞增殖活跃,并可见神经球中有部分干细胞分化为具有突起和轴突样结构的细胞,甚至出现髓鞘样结构。结论 揭示了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球的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11.
坚牢绿-FCF染色法在显示神经髓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髓鞘染色多采用传统的苏木精(如Kultschitzky、Weil和Loyez法)、Luxol fast blue及锇酸染色法。应用中发现这些方法染色时间较长,步骤繁琐,温度需要控制,试剂价格较贵,致使神经组织疾病的临床病理诊断及研究受到很大影响。为此,我们根据神经髓鞘的组织结构特点,经大量实验,  相似文献   

12.
采用神经元溃变和HRP神经元逆行追踪结合的方法。电镜观察红核脊髓束终末与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的突触联系。结果表明红核脊髓束溃变终末与HRP标记的脊髓小脑束起始神经元(脊髓边缘细胞和Clarke柱细胞)胞体及树突形成突触,但大部分溃变终扣则与非标记神经元构成突触。以轴-树触居多。溃变终扣主要呈电子致密型和清亮型两种。以致密型为主,内多含圆形小泡。实验提示红核脊髓束与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突  相似文献   

13.
背景:生物珊瑚人工骨是一种修复长段骨缺损的良好替代材料,但其在体内的降解吸收速率与新生骨的生长速率不够匹配,因而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目的:探讨破骨细胞TRPV5通道对生物珊瑚人工骨降解的影响。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接种于生物珊瑚人工骨片上,加入破骨细胞诱导分化培养液,观察有破骨细胞出现后,分别加入含0,50,500,5 000μmol/L钌红(TRPV5通道抑制剂)的破骨细胞诱导分化培养液。培养一定时间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TRPV5通道蛋白表达,扫描电镜下观察生物珊瑚人工骨片上的吸收陷窝,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RPV5通道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TRPV5表达于破骨细胞的胞浆和胞膜,随着钌红浓度的增加,破骨细胞上TRPV5表达减少;(2)扫描电镜:0 nmol/L钌红组骨片上可见大片连续的骨吸收陷窝,其他浓度钌红组骨片上的骨吸收陷窝减少,并散在分布,并且随着钌红浓度的升高,骨陷窝面积逐渐减少;(3)Western Blot检测:与0 nmol/L钌红组比较,其他浓度钌红组TRPV5通道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赵宇  范军  柏树令 《解剖学报》2020,51(1):128-131
目的 通过为人体吸脂来源的脂肪组织脱细胞,评估脱细胞脂肪组织的组织学成分,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能性。 方法 采用改良的脱细胞方法为5例人吸脂来源的脂肪组织脱细胞,观察制备过程的大体形态,对脱细胞脂肪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Gomori染色、油红O染色、DAPI染色,并对脱细胞组织中残留的DNA、胶原蛋白及糖胺聚糖含量进行定量检测。 结果 本实验制备的脱细胞脂肪,外观呈不透明的乳白色,无固定形态。HE染色和DAPI染色无可见细胞成分残留,Masson染色可见胶原纤维,Gomori染色可见网状纤维存在,油红O染色无可见脂质残留。组织中残留的DNA含量微小,胶原和糖胺聚糖含量均有所保留。结论 应用结合物理化学和酶学的脱细胞方法,可以为人体的吸脂来源脂肪组织脱细胞,得到的脱细胞组织去除了脂肪组织中的细胞及脂质成分,保留了脂肪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5.
正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是病理技术中最基本的染色方法,染色理想状态是在镜下见细胞核与细胞质蓝红相映,对比明显;核膜及核染色质颗粒清晰可见。实际工作中因组织干涸、固定脱水不足、脱钙等原因会造成切片染色困难,细胞核染色淡或出现局部灰染,给临床病理诊断带来困扰。经过大量实验,本科室对处理不好的组织切片染色前用EDTA抗原修复液进行高压修复,使染色质量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锇酸固定剂防挥发新技术,并比较不同保存方法对病理组织标本制备电镜样品时使用的锇酸固定剂防挥发的影响。方法将传统的棕色磨口瓶保存法、冷冻保存法与双层乳胶封装保存法进行比较,观察储存锇酸固定剂的冰箱中空气的PM1. 0、PM2. 5以及PM10的数值变化,从而判断锇酸挥发情况。结果双层乳胶封装保存法防锇酸挥发效果显著优于其它储存方法。在内层乳胶手套无破损的情况下,外层乳胶手套始终保持未被锇酸污染而变黑。储存锇酸的冰箱内壁及冰箱内与锇酸一同存放的其余试剂等的包装,肉眼观察均清洁无污染。测量结果显示:常温下室内PM1. 0数值约为10μg/m~3、PM2. 5数值约为15μg/m~3、PM10数值约为18μg/m~3,在未存放锇酸以及采用双层乳胶封装保存法存放锇酸的4℃冰箱中,三项指标数值与室内环境中记录的数值基本相等。采用棕色磨口瓶保存法储存锇酸时,冰箱内空气中PM1. 0、PM2. 5以及PM10的记录数值成倍增加。结论双层乳胶封装保存法可以有效防止锇酸挥发,在有效避免对电镜制样工作人员身体毒害的同时,有效防止实验设备和环境受到污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层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板层体结构的变化过程中,常常由于人工造成的微细结构的丢失而影响实验效果。为了克服这一现象。我们在制片过程中参考了有关资料对如何保存和清晰显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板层体的板层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配制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固定液,用子肺组织的固定,然后在脱水、包埋之前用醋酸铀水溶液处理。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处理的肺组织,不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得到良好的显示,而且Ⅱ型上皮细胞内的板层体的板层结构也清晰可见,效果比常规方法有明显提高。材料与方法:将大鼠放血处死,取肺组织按电镜制样要求切成小块,分别浸在二组不同的固定液中。第一组固定液按Luft方法制备,小块组织在“钌红一液”中浸泡1小时,接着用“钌红二液”浸泡3小时,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取已注射HFMC猕猴精液,经胰蛋白酶处理液化后,用3.8%戊二醛预固定,1%锇酸后固定,逐级乙醇脱水,环氧树脂包埋,超薄切片,醋酸铀和枸椽酸铅染色,H-300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注射AFMC后引起精子细胞膜和顶体膜断裂,顶体下间隙扩张;线粒体肿胀,部份呈空泡状。另观察一例猕猴附睾精子也发现类似改变。  相似文献   

19.
正在病理诊断和科研工作中,HE切片常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常需用脂肪染色来鉴别空泡性质;在某些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脂肪染色也具有一定的价值。脂肪染色时常用冷冻切片作苏丹类染色,效果很好~([1])。但因其在染色过程中不能接触有机溶剂,封片时采用水溶性封固剂,切片染色后不能长久保存。为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实验中用冷冻切片进行锇酸染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2010~2011年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病理  相似文献   

20.
用小白鼠胚胎阴栓日龄11—13天的前肢芽和后肢芽,锇酸固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甲基丙烯酸丁酯包埋,在SEM Ⅲ型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肢芽尖端增厚外胚层、邻近普通外胚层及间充质细胞。部分材料用过锰酸钾固定或锇酸固定后氢氧化铅染色。各种细胞相互比较的结果如下: 1.两种外胚层的高尔基体极相似,均由小泡及小管组成,无大泡,横切时成为成群的小泡。普通外胚层细胞的高尔基体呈S形,增厚外胚层的马蹄形。 2.线粒体在普通外胚层卵圆形或圆形,嵴不整齐。增厚外胚层的线粒体在浅层细胞少,结构与普通外胚层相似,但愈至深层则细长的线粒体愈多。细长线粒体的嵴较密,亦较整齐,与表面垂直,基貭亦较致密。在尖端增厚外层细胞见到由胞质新形成的小泡过渡到小圆的线粒体。 3.无论在普通外胚层下或在尖端增厚外胚层下的间充质细胞,其线粒体的形状和结构相同,都是圆或卵圆,嵴少而靠近表面作半月状,内室大,基貭密度低,属比较原始的胚胎型。 4.嗜碱质在两种外胚层及间充貭细胞均以弥散的核朊粒为主,由5—10余粒组成小群落。这些群落在尖端增厚外胚层较大、较密,粒亦较多。普通外胚层细胞的有粒内貭网或动貭较间充貭为多,二者均系胚胎型,是分散的小泡或小管。尖端增厚外胚层的动貭有独特形态,即池的一端扩张成大泡,内含网状致密物,显然含有较多的,要不是特异的蛋白貭。这种扩张动貭对于胚胎分化及诱导的关系曾加讨论。 5.动质的形成有证据表明是先从核朊粒群落出现膜成为动貭小泡或小管,再并合成较大的小泡和较长的小管。 6.增厚外胚层细胞的另一特点是比较普逼的存在着形状、大小及密度不同的致密体。有的完全致密,有的泡状,有的是二者的混合体,有的界限清楚,有的处于分散状态。在形态上类似溶酶体和卵子的多泡体。内含类似核朊粒的致密粒、退化线粒体及动质膜。这些致密体和细胞膜、核膜及高尔基体未显有何关系。基膜及细胞膜完好。未见增厚外胚层细胞有排出、吞食或饮液现象,亦未见致密体排至中胚层,故认为这些致密体起于胞貭。对于分化诱导关系曾提出讨论。 7.细胞核及核膜在三种细胞未见有显著不同。核膜有孔,其外膜可与动貭膜相连,核仁小,紧靠核膜,未见有排出现象。氢氧化铅染色的标本有时显示染色貭有微丝,这在胞貭核朊粒群落亦可出现。 8.细胞膜完整,比较直,膜的内侧有一层致密物貭,无桥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