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心理社会因素问卷调查对95例不同抑郁症的产妇进行6周评测分析。结果:轻度抑郁占55.8%,中度占34.7%,重度占9.5%。对产妇产生抑郁有着影响的因素有婴儿性别、夫妻关系、产妇自身性格、分娩方式等。结论:产后的抑郁需要全方位的护理,心理、生理都不容忽视,我们应做好孕产妇的相关工作,降低抑郁症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产后3天、42天与6个月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用抑郁量表(EPDS)对455名产妇进行测评,并随机挑选200名分两组,治疗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上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后抑郁的发生率.结果:产后3天、42天与产后6个月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19.8%、6.6%和5.9%,家庭、孩子与工作是影响产后抑郁的主要相关因素.而早期心理诊断与干预是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的最主要的措施.结论:对产后抑郁的早期筛查和心理干预对预防和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红梅 《吉林医学》2012,33(33):7366
目的:对产妇围生期焦虑抑郁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4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99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2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然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后进行评分。结果:420例孕妇中发生焦虑的有256例,占60.95%,发生抑郁的有101例,占24.05%;产前两组产妇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抑郁是孕产妇围生期常见的问题,通过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可以减轻孕妇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对初产妇施以有效护理干预模式预防产后抑郁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初产妇作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数字随机抽取其中5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防抑郁针对护理干预模式;另抽取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抑郁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产后抑郁症发生分别为24.0%与26.0%,为轻度与中度抑郁。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抑郁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产妇抑郁症发生率为2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针对性产后抑郁症预防护理干预对防止初产妇产后抑郁具有积极影响,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影响孕妇产后情绪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6月以来收治的186例孕妇,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产前护理干预。比较产后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爱丁堡产后抑郁表(EPDS)。结果:两组孕妇在抑郁症上的发生率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孕妇干预后在EPDS平均得分上有着明显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同时应该加强对孕妇以及家属进行教育,预防产后抑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农村妇女产后抑郁心理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心理抑郁焦虑量表法和心理社会因素调查问卷调查法对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的420例农村妇女产后抑郁症患者产后6周的抑郁心理状况进行测试调查和分析,并对存在产后抑郁的农村妇女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调查显示,420例农村妇女产后抑郁症患者中,轻度抑郁269例,占64.05%,中度抑郁110例,占26.19%,重度抑郁41例,占9.76%。对420例产后抑郁的农村妇女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后,产后抑郁患者病情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对农村妇女的产后抑郁的影响很大。要做好农村妇女产后抑郁心理护理干预,帮助产妇走出心理抑郁误区,愉快度过心理危险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产后6周,给予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SD)以及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的调查问卷并加以评估。结果: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为30.06%。所致抑郁症因素中社会因素占51.40%,心理因素占33.64%,生理因素占14.95%。结论:对孕产妇进行耐心的心理护理,协调好与家属的关系,能很大程度地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抑郁症孕妇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80例存在产前抑郁、焦虑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产妇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产妇则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将两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以及抑郁状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33.12±10.14)分、SAS评分(45.46±11.8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DS评分(31.01±11.44)分和SAS评分(39.12±12.03)分,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具有抑郁症的孕妇来说,尽早的对其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尽快改善孕妇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能够大大降低孕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马维兰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5):124-12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实施的临床价值.方法:收录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甘肃临夏州广河县疾控中心病房收住的124例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组产妇仅产后实施基础护理方案,研究组产妇在产前、产中及产后均实施综合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情况及产后2个月抑郁率.结果:研究组EPDS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产后2个月抑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实施对产后产妇喜悲欲哭、胆小害怕、沉默寡言等抑郁情绪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进行综合干预2个月后产妇抑郁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母乳喂养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根据调查结果,从在曹县人民医院产前检查的孕妇中选择200人作为调查对象,将有产后母乳喂养意向的孕妇(100人)设为母乳喂养组,有产后使用奶粉或者其他喂养方式意向的孕妇(100人)设为对照组。在产后42天门诊复查时,对两组进行产后抑郁情况调查,分析比较两组差异。结果采用母乳喂养的产妇,产后抑郁发病率明显低于使用奶粉或其他喂养方式的产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母乳喂养能降低产妇产后抑郁发病率,应鼓励产妇母乳喂养,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总结41例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方法:选取2010年2月到2015年8月我院收取的分娩产妇1920例,其中产后抑郁患者41例。采取自制调查问卷形式,调查抑郁心理状态分布情况,分析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并采用SDS评分量表评估产后抑郁患者在心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症严重程度。结果:41例抑郁症产妇临床表现有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乐趣丧失、自卑观念明显、自杀观念、睡眠紊乱、食欲紊乱。抑郁症发病危险因素包括剖宫产、性格内向、低学历、年龄大。心理干预后抑郁产妇的SDS评分为(48.2±4.1)分,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的(63.7±4.5)分(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产妇的临床表现多样,对于剖宫产、性格内向、文化程度不高、高龄的产妇应该给予重视,了解产妇的心理动态,尽可能地防止抑郁症的发生,同时对于产后抑郁症患者应该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有效地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褥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115例产褥期抑郁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产后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64例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HAD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阻断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家庭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区区域内常住或暂住第一胎顺产的产妇1527例,按住院的先后顺序排号单数为观察组764例,双数为对照组763例。观察组按设计的家庭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干预,对照组按常规的产后家庭访视进行,分别在产后第42天及第6个月用产后抑郁评分表(EPDS)进行测评,EPDS总分〈12分为阴性,≥13分为阳性,即诊断为产后抑郁症。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结果产后42天抑郁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36%和10.5%,产后6个月抑郁症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15%和12.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社区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37例有抑郁心理产妇,利用产后访视的机会,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产妇的抑郁评分和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产妇爱丁堡抑郁评分均大于9分,干预后仅有5例,有效率为86.48%;SCL-90心理测试的评分干预后明显较干预前降低,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调整产妇产后忧郁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一种较好的产后抑郁干预方法. 方法:在所辖片区内怀孕不足20周的孕妇中随机抽取150名作为实验组,抽取150名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实行心理疏导与孕妇学校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不予特殊干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孕妇在产后一到二周进行产后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筛查.结果:实验组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14.86%,对照组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5.17%,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孕期心理疏导与孕妇学校学习相结合能比较全面的解决各方面因素,比较有效的干预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产褥期抑郁症2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产褥期抑郁症与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妇文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240例孕足月单胎健康初产妇,按产科常规分娩而不进行干预,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表和自评抑郁量表(SDS),派专人对240例产妇产前、产时、产后进行随访,以直接询问和观察的方式填表,分析240例产妇的情绪变化,用SDS诊断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240例产妇发生抑郁症状81例,发生率33.75%,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妇文化程度与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有明显关系,而产妇的职业与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无关.结论应该加强孕产妇围产期的精神卫生保健和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可以对产妇实施针对产后抑郁的干预措施并对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400名符合条件的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0人。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干预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还接受产后行为健康教育,其内容包括产后抑郁危险因素或行为的识别以及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和管理的强化。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在随机分组前、分娩后3周、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产妇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3次调查结果分别为:8.6%vs16.3%,8.2%vs15.7%,8.8%vs16.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行为健康教育能降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性,产后3周、3个月和6个月的OR值分别为:0.35、0.44、0.52。结论:行为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抽取13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和评分。根据调查及评分结果来总结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为:轻度抑郁79例(60.77%),中度抑郁36例(27.69%),重度抑郁15例(11.54%)。引起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及社会因素等。结论引发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较多,我们应做好产妇的护理干预工作,防止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以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12月产后的56例产妇按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产后访视中护理干预,对照组根据治疗手册采用常规产后访视,从产后第2周到第6个月对产妇进行抑郁症评测,比较其统计学差异。结果 对产后2周和6个月的抑郁指数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产后访视的干预组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常规访视的对照组(P<0.01)。结论 产妇患抑郁症的概率可通过产后访视中的护理干预得到明显降低的结果,产后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产后抑郁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红  王文艳 《吉林医学》2011,(11):2248-2249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干预效果。方法:将40例产后抑郁产妇平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单纯的药物预防与治疗,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我护理能力干预措施,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和心理干预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后3个时点(产后3 d、产后1个月、产后3个月)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明显降低,表明自我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EPDS得分。结论:自我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产妇的抑郁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