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科研协作组于1980年10月27日~11月1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了第五次会议,代表共58人。会议首先分组交流了食品容器、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研究工作的经验,并对1978、1979年提出的瓷器、包装纸、铝制品的卫生标准(草案)及相应的卫生管理办法进行了认真的讨论。鉴于印刷纸用铅含量高,代表们建议这类纸应与白纸分别订标准,并增加荧光物质的控制指标。铝制品中的铸铝(回收铝),由于来源复杂,含  相似文献   

2.
近二十年来,随着铝工业的不断发展,铝制品在日常生活用品、装饰材料和工业材料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人们对铝的接触越来越密切,铝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铝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作用,目前已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铝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铝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对全国城乡老年人2161名进行测试.结果 有认知功能障碍者571例,占26.42%,其中使用铝炊具的老年人中认知功能障碍者占29.84%.铝炊具的使用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P<0.001).结论 应加强教育使老年人减少铝制品的使用,以降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温合并噪声对作业者健康的影响。方法:以健康监护普查的方式对高温合并噪声作业者、噪声作业者进行血压、心电图、听力检测,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温合并噪声组与噪声组之间在血压升高与心电图改变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噪声聋观察对象的检出与可疑噪声聋的检出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温合并噪声时加大对作业者循环系统的不良作用,高温合并噪声与噪声对听力系统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噪声,是由许多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杂乱声音组合而成。噪声危害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主要的职业公害之一,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听觉器官的损伤最为明显。一次短暂的强脉冲噪声暴露或长期反复的噪声暴露所致的听力下降,统称为噪声性听力损伤,亦称噪声性聋。噪声性聋  相似文献   

6.
噪声与振动联合作用对人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和分析稳态噪声、脉冲噪声、脉冲噪声与振动联合作用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企业接触噪声和振动的作业工人 60 0名 ,按工种分为 3组 :脉冲噪声与振动接触组 ;脉冲噪声接触组 ;稳态噪声接触组。测定计算每组每人的语频和高频听力损伤值 ,对各组计算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作业工人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噪声性听力损伤。同时接触噪声和振动的工人较单纯接触噪声的工人语频听力损伤相对严重 ;接触脉冲噪声者较接触稳态噪声者语频听力损失较重而高频听力损失相对较轻。结论 噪声和振动联合作用能够加重工人的听力损伤。脉冲噪声较稳态噪声对工人语频听力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7.
高温与噪声的联合作用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噪声对人体最常见、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害 ,情况严重者可导致噪声性耳聋。资料显示 ,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主要与噪声强度、接触噪声的时间、个体敏感性等因素有关[1] ,但高温与噪声的联合作用对人的听力的影响报道较少[2 ] 。由于注塑等工种要求 ,作业工人需在高温与噪声的联合作用条件下作业。为减轻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损害 ,并为保护劳动者听力提供依据 ,我们开展了对高温和噪声联合作用的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噪声危害高于 95dB(A)下从事搪胶操作工种的 2 8人为高温噪声组 ,年龄 18~ 2 5岁 ,接触…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0只豚鼠,在接受强噪声(125dB LP)前、接受噪声同时及噪声后的耳蜗内电位(EP)及耳蜗动作电位(AP)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强噪声对EP值影响较小,对AP参量影响较大。提示:在强噪声作用下,蜗内电位(EP)参量对噪声性声损伤的作用不敏感;噪声对耳蜗损伤的靶器官并不是在血管纹,而是直接损伤毛细胞和神经末梢。  相似文献   

9.
探讨噪声在图像处理过程中的影响,使用visual basic开发平台对多种边缘抽取算法进行处理,观察有噪声和无噪声的情况下的不同.在对比几种方法后,得出运算窗口越大对噪声越不敏感,阶次越低对噪声越不敏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噪声对有高血压家族史工人高血压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对噪声岗位有高血压家族史、噪声岗位无高血压家族史及非噪声岗位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工人高血压发病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噪声岗位有高血压家族史与噪声岗位无高血压家族史的工人高血压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岗位有高血压家族史与非噪声岗位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工人高血压发病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噪声在高血压的发病中有促发作用,具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属于噪声对血胜影响的易感者,更易发生高血压。应加强噪声岗位的防护,早期筛查易感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机械加工企业噪声从业人员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噪声作业现场进行现场噪声测定,对噪声从业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其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噪声从业人员高血压患病率为12.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家族史、饮酒、经常食用咸鱼和累积噪声暴露量是噪声从业人员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控制体质量、戒酒、降低从业人员的噪声暴露及提倡健康饮食,可以降低机械加工企业噪声从业人员的高血压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种类噪声的分类处理,可以提高噪声环境下语音信号处理的性能。为了能够准确地区分各类噪声,提出了一种基于Bark域噪声能量分布特性的噪声分类方法。通过将噪声能量从均匀时频空间映射到Bark空间,构造了一个能够有效区分各种噪声的22维特征向量,并使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模型训练和噪声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噪声分类方法具有非常高的分类准确率,对用于实验的两种噪声数据集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9.50%和93.44%。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南通地区纺织企业噪声性耳聋作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为防治企业噪声性耳聋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依据相关规范标准对某些纺织企业进行噪声强度测定,设计调查表对接触噪声的1000例作业工人逐个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常规耳科检查和听力检查。结果:参加检测的1000例工人按照《GBZ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检出观察对象416例(41.6%);检出噪声性耳聋84例(8.4%),其中轻度噪声耳聋60例(6.0%),中度噪声耳聋18例(1.8%),重度噪声耳聋6例(0.6%),检出噪声易感者48例(4.8%)。结论:噪声性耳聋是最主要的职业性疾病,做好噪声性耳聋的防治,有利于纺织工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正> 噪声对人体听觉系统的影响众所周知,但噪声对非听觉如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尤其噪声对心电图的改变还不够明确.为此,本文对某港机厂136名接触机械噪声工人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噪声的危害日趋严重,被世界各国列为八大公害之一。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有特异性的内耳损伤及非特异性噪声病两大类。噪声与内耳损伤的关系已有详尽研究,但国内对非特异性噪声病的探讨,大多限于临床症状调查,缺乏动物实验及基础理论研究,范围仅限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噪声对内分泌腺的影响,较少涉及。对形态学变化及组化反应的研究,尚乏报导。  相似文献   

16.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有对听觉系统和非听觉系统两个方面,前者又称特异性噪声病,它会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甚至耳聋;后者又称非特异性噪声病,即对人体的许多系统如免疫、心血管、消化等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听觉系统和非听觉系统的受损与噪声的累积存在相关关系.本文仅就噪声对听力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损害问题以及噪声的预防措施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投影数据方差的精确建模并结合DBT平板探测系统的噪声相关性构建精准噪声模型下的基于噪声相关性的惩 罚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在低剂量乳腺层析成像图像中的应用。方法首先对投影数据进行量子噪声和电子噪声建模,使以往常用 的近似噪声模型精准化,然后构建基于噪声相关性的惩罚加权最小二乘算法用于投影数据恢复;最后对处理后的投影数据采用 滤波反投影算法进行重建。结果对不同剂量下ACR标准体模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重建结果噪声明显降低,细节对比度提 高。恢复投影数据的重建图像与原始数据重建图像相比,CNRs和LSNRs提升了约3.6倍。结论对投影数据噪声抑制效果明 显,重建DBT图像质量有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工业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但公共娱乐场所噪声对人体危害研究在国内开展得尚不多.为此,我们对呼市公共娱乐场所进行了噪声测量,并对接触噪声的从业人员进行了全面体检和听力测定,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为影剧院、午厅、歌午剧院等公共娱乐场所进行噪声测定、对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纺织噪声对工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纺织厂1 080例工人(其中低噪声组345例,中噪声组537例,高噪声组198例;接触噪声1 a~324例,5 a~176例,10 a~198例,15 a~188例,20 a~194例)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并以不接触噪声的485人作正常对照.结果:接触噪声工人SCL-90的9项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接触噪声工人随着接触噪声强度的增加各个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也逐渐增加(P均<0.01),且以高噪声组为重(P均<0.01);接触噪声工人躯体不适症状随接触噪声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P<0.01),焦虑和敌对随接触噪声时间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各项指标均以1 a~组为最高,以后随工龄延长呈下降趋势(P均<0.01).结论:纺织噪声对工人的心理影响是全面的,且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对心理的负面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20.
路娜娜 《中外医疗》2013,32(13):80-81
目的通过对某企业噪声接触人员的心血管功能指标测定,探讨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噪声作业者106人为接触组,不接触噪声的办公室工作人员98人为对照组,进行血压、心电图检查,并进行现场噪声检测,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测定其等效A声级均值为(89.12±10.04)dB(A),超过了国家卫生标准。②噪声接触组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7.92%,对照组为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接触组的心电图异常率为28.3%,对照组为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累积噪声暴露量的增加血压及心电图异常率升高。结论长期接触噪声对工人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