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拉米夫定与原儿茶酸药物组合体内抗鸭乙肝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3TC)联合原儿茶酸(PA)对鸭体内鸭乙肝病毒(DHBV)的抑制作用。方法:感染DHBV的北京雏鸭模型随机分为3TC组,PA组,3TC/PA合用组及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10天。分别于给药前、给药第5天、给药第10天及停药后第3天取血,检测血清中DHBV DNA、白蛋白(ALB)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对各时间点肝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分析。结果:PA、3TC单用及合用对雏鸭血清DHBV DNA有抑制作用,且合用时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停药3天后仍与给药前有显著性差异。同时,3TC与PA合用组血清中ALT、AST和ALP活性,以及ALB和TBil含量均较模型对照组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另外,3TC组肝脏病理形态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善,但PA及其与3TC合用组肝组织病理形态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3TC与PA合用可有效抑制雏鸭的DHBV感染,且对DHBV所致雏鸭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原儿茶酸(PA)、拉米夫定(3TC)单用以及联合对鸭HBV(DHBV)感染、复制不同时期的影响。方法:利用感染DHBV的鸭原代肝细胞模型,从病毒感染的不同时期研究PA、3TC单用及合用的抗病毒效果。结果:PA、3TC单用及其合用,分别于DHBV感染前,感染的同时及感染后给药,均可有效抑制DHBV对鸭原代肝细胞的感染。虽然PA与3TC合用对DHBV的预防与阻断作用与单用3TC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对DHBV的吸附与进入,感染活性与复制能力,以及肝细胞中AST,ALT酶活的抑制能力均显著强于单用3TC组。结论:PA与3TC药物组合不仅有比二者单用更强的抗DHBV作用,而且对DHBV所致鸭原代肝细胞损伤也有更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与原儿茶酸联合使用对各自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拉米夫定组(100 mg·kg-1,原儿茶酸组(100 mg·kg-1,拉米夫定+原儿茶酸组(100+100 mg·kg-1,每组6只,单次灌胃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HPLC测定大鼠血药中拉米夫定与原儿茶酸的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3P97软件进行药动学分析。结果 与两种药物单独使用相比,联用后拉米夫定的V/F显著减小,AUC0-t显著增大,t1/2ka极显著增大,tpeak显著增大,CL/F极显著减小;原儿茶酸的t1/2β显著增大,t1/2ka、tpeak极显著增大。结论 两药联用使用后,存在明显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拉米夫定临床应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米夫定(LAM)作为第一个获批准的口服抗乙肝病毒(HBV)药物,其问世推动了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进程,标志着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入核苷类似物治疗时代。随着LAM广泛应用,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如持续应答率不满意、部分患者停药后复发、需长期用药和HBV耐药突变等。笔者现将LAM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virusX protein,HBVX)对阿霉素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及p53、PTE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阿霉素(2.5g/mL)分别处理HepG及稳定表达GFP、GFP-HBVX融合蛋白的细胞系HepG/GFP、22HepG/GFP-HBVX,处理后不同时间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2示阿霉素处理后36h,HepG/GFP-HBVX细胞凋亡率为3.94%,明显低于HepG(59.03%)、HepG/GFP细胞(61.38%)222(P〈0.05),而与未处理对照组细胞(2.12%、2.78%、2.55%)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HBVX蛋白能够抑制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抗乙肝协同作用的研究及对乙肝病毒DNA聚合酶(HBV DNAP)活性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MTT法测定苦参碱和拉米夫定对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的2.2.15细胞生长抑制能力,利用酶抑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苦参碱和拉米夫定对HBV DNAP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地分析了苦参碱对HBV DNAP的抑制动力学常数,最后对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对HepG2.2.15细胞生长抑制和HBV DNA合成的抑制是否具有协同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苦参碱是一种可逆的竞争型HBV DNAP抑制剂(半抑制浓度IC50为11.24±2.06μmol/L,抑制常数Ki为0.34±0.05μmol/L),圆二色性谱分析表明苦参碱诱导HBV DNAP的构象发生部分改变,α-螺旋含量逐渐增加;且低浓度的拉米夫定与苦参碱联合使用对Hep G2.2.15细胞生长抑制和对HBV DNA合成的抑制都具有协同作用。结论:苦参碱能够通过结合到HBV DNAP的活性中心,并诱导酶的结构变得紧密,而不利于活性中心的形成,最终使HBV DNAP活性降低。而这种诱导酶的活性降低直接影响到乙肝病毒DNA的合成,加之拉米夫定的联合使用,起到了协同作用,增加了抗乙肝病毒的药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泼尼松对结核性胸膜炎伴HBV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结核性胸膜炎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75例,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治疗组38例及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3HREZ/9HRE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加用拉米夫定及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月HBV-DNA、肝功能及胸水消失时间、胸膜粘连增厚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6月后,治疗组HBV-DNA逐渐下降,对照组无明显改变,治疗组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5.15%,对照组为43.24%,肝功能损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胸膜粘连、增厚发生率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泼尼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伴HBV感染患者,既可防治患者HBV的复制和肝功能的损害,又有利于胸水吸收及防止胸膜增厚、粘连。  相似文献   

8.
薛小燕  章正  周晓雯  周星  罗焕敏 《中药材》2012,(11):1813-1816
目的:探讨原儿茶酸对M146L细胞APP mRNA表达的影响,寻找潜在的具有抑制Aβ分泌的中药单体,以达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目的。方法:体外培养稳定转染人类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前体(amyloidβ-protein precursor,APP)基因及突变型早老素1(prsenilin-1,PS1)基因的CHO(Chinese hamsterovary cells)细胞系(M146L),使之高效产生β淀粉样蛋白42(amyloidβ-protein,Aβ42),建立Aβ42过度表达的细胞模型。加入待筛选的药物原儿茶酸,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原儿茶酸(0.25、0.5、1.0、2.0 mmol/L)对M146L细胞的毒性作用,应用RT-PCR法检测原儿茶酸对M146L细胞APP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浓度0.25、0.5、1.0mmol/L的原儿茶酸对M146L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不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对M146L细胞APP mRNA表达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一定剂量的原儿茶酸对M146L细胞APP mRNA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儿茶酸(PA)对HepG2.2.15细胞和大鼠原代肝细胞细胞膜上P糖蛋白(P-gp)、阴离子转运蛋白(Oatp1A1)和阳离子转运蛋白(Oct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HepG2.2.15细胞和大鼠原代肝细胞经不同浓度PA处理后,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膜上P-gp、Oatp1A1和Oct1 mRNA的表达量。结果:HepG2.2.15细胞经PA处理48h后,低浓度PA(0.5μg/mL)显著下调P-gp和Oatp1A1 mRNA的表达,高浓度PA(50μg/mL)显著上调P-gp和Oatp1A1 mRNA的表达;低、中、高浓度PA均显著上调Oct1 mRNA的表达。大鼠原代肝细胞经PA处理48h后,低浓度PA(0.5μg/mL)显著下调Oatp1A1和Oct1 mRNA的表达,高浓度PA(50μg/mL)显著上调Oatp1A1和Oct1 mRNA的表达。结论:PA对HepG2.2.15细胞和大鼠原代肝细胞膜上P-gp、Oatp1A1和Oct1 mRNA的表达有显著影响,提示当PA与上述转运体底物药物共用时,可能会发生药物吸收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服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2012年8月期间到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HBV携带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束后停药,观察组治疗同时采取拉米夫定,比较两组肝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好于对照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携带者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采取拉米夫定,可降低肝损伤发生率,起到显著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炎立消胶囊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酪醇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直接测定。YWG-C18色谱柱(4.6mm&#215;250mm,10μm);流动相甲醇-0.125%冰醋酸水溶液(10∶90),流速1.0mL&#183;min-1;检测波长275nm。结果:原儿茶酸在0.08μg~0.56μg范围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85117x-15733,r=0.9995;原儿茶醛在0.01μg~0.07μg范围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111700x-37980,r=0.9998;酪醇在0.42μg~2.94μg范围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139386x-29146,r=0.9996。原儿茶酸回收率96.0%,RSD为2.37%(n=6);原儿茶醛回收率98.4%,RSD为2.05%(n=6);酪醇回收率97.5%,RSD为1.93%(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并可同时测定炎立消胶囊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酪醇多种成分的含量,适用于炎立消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扶芳藤药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HPLC测定扶芳藤中原儿茶酸的含量,采用Ulitimate XB-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6%冰醋酸水溶液(27∶73),柱温室温,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进样量10μL。结果:原儿茶酸的回归方程为A=1.395×107C-1.12×104(r=0.999 9)。原儿茶酸在0.005~1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原儿茶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5.3%,RSD 1.52%。结论:采用此法测定扶芳藤中原儿茶酸的含量,准确可靠,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黄勇  陈慧  郑林  何峰  张治蓉  王永林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15):1200-1203
 目的 测定注射用复方荭草中原儿茶酸、异荭草素及野黄芩苷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为检测手段,结合超滤离心法,由于基质背景的差异分别建立血浆样本及超滤液中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原儿茶酸、异荭草素及野黄芩苷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情况。结果 注射用复方荭草在人血浆中浓度为5~100 μg·mL-1时,原儿茶酸、异荭草素及野黄芩苷与血浆蛋白的平均结合率分别为(65.33±0.61)%,(85.97±0.43)%,(90.09±0.28)%。结论 原儿茶酸与血浆具有中等强度的结合,异荭草素及野黄芩苷与血浆结合力较强,它们与血浆蛋白结合能力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无浓度依赖性。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能够满足定量分析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4.
薄层扫描法测定血尿胶囊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玲 《中成药》2000,22(12):839-840
目的”研究血尿胶囊中原儿茶酸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乙醇-醋酸(10:1)回流提取,无水乙醇溶解点于硅胶H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甲醇-醋酸(7:2:1.5:0.5)为展开剂,用薄层色谱扫描λs=530nm下扫描。结果:平均回收率101.4%。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好,可做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砂仁中原儿茶酸和香草酸的含量,并对不同产地砂仁的原儿茶酸和香草酸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甲酸水为统计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8 mL·min~(-1),进样体积15μL,检测波长260 nm。结果:原儿茶酸在0.000 7~0.008 9 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0.4%(RSD 3.2%);香草酸在0.000 6~0.030 3 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3%(RSD 2.8%)。对24批不同产地砂仁样品的原儿茶酸及香草酸含量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砂仁样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阳春砂与绿壳砂,另一类为进口壳砂仁、艳山姜伪品及加工方式为生晒的云南产阳春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不同产地砂仁中原儿茶酸和香草酸含量测定,为鉴别不同产地的砂仁样品提供参考。砂仁中香草酸含量受其加工方式影响含量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测定肺炎平胶囊中原儿茶酸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溶液(11∶89),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1 nm,柱温40℃。结果:原儿茶酸和原儿茶醛线性范围分别是:(0.082 4~0.824)μg,r=0.9999;(0.012 4~0.124)μg,r=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7%,101.68%;RSD为1.31%,2.04%。结论:该法分离好,快速、简便,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HPLC测定桑叶配方颗粒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和咖啡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桑叶配方颗粒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和咖啡酸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 C18(4.6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为20℃,检测波长258,327 nm。结果:原儿茶酸、绿原酸和咖啡酸分别在0.032 2~0.161 0μg,0.125 6~1.256μg和0.035 1~0.351μg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1%、101.1%和101.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理想,可用于测定桑叶配方颗粒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和咖啡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马鬃蛇药酒(MZSYJ)中染料木苷、染料木素、原儿茶酸和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速1.0 mL·min-1。染料木苷和染料木素: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2∶1),流动相B为0.2%甲酸水溶液,检测波长261 nm。原儿茶酸和没食子酸: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0.3%磷酸溶液,检测波长268 nm。结果:染料木苷和染料木素分别在0.010 4~0.208 0μg(r=0.999 3),0.004 8~0.096 0μg(r=0.999 6)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8%,96.94%,RSD分别为1.52%,1.40%;原儿茶酸和没食子酸分别在0.038 2~0.764 0μg(r=0.999 1),0.011 6~0.232 0μg(r=0.999 4)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97%,98.39%,RSD分别为1.10%,1.45%。结论: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灵敏、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