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目的探讨中学生人格、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某省四所高中学生640人,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交焦虑量表与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进行现状调查。结果中学生人格E维度属于倾向外向型,P、N维度均属于中间型;社交焦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手机成瘾倾向率为34.13%。N、P、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呈统计学意义正相关(r=0.11~0.33,P<0.05);P(β=0.24,P<0.01)、N(β=0.19,P<0.01)、社交焦虑(β=0.31,P<0.01)均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社交焦虑在P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状态良好,社交焦虑较高,手机成瘾倾向率超过三分之一;P、N及社交焦虑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其中社交焦虑在P维度与手机成瘾倾向关系上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述情障碍女学生的健康焦虑与人格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对382名高述情障碍和382名无述情障碍女学生的简式健康焦虑量表(SHAI)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结果进行比较,并对高述情障碍女学生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分与SHAI和EPQ各维度评分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高述情障碍组TAS-20总分为65.94±4.88分,显著高于低述情障碍组的45.47±5.2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06,P<0.001);高述情障碍组与低述情障碍组比较,健康焦虑发生率(x^2=58.770)及SHAI和EPQ各维度评分(t=-5.161~8.4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HAI总分及2个因子分与TAS-20总分及F1、F2呈显著正相关(r=0.106~0.306,均P<0.01)。TAS-20总分及F1与EPQ的P因子和N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122~0.160,均P<0.05);TAS-20总分及F1与EPQ的L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110、-0.136,均P<0.01)。结论高述情障碍女学生存在显著的健康焦虑,人格特征为内向、高神经质和精神质、低掩饰性。述情障碍中的难以识别和描述自已情感的2个因子与健康焦虑、人格特征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索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焦虑的关系。方法共选取28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用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人际独立(r=-0.15)、人际责任(r=-0.30)、人际灵活(r=-0.15)、人际开放(r=-0.27)、个人独立(r=-0.23)、个人主动(r=-0.13)、个人责任(r=-0.26)均与焦虑呈负相关(P<0.05或P<0.01)。人际责任、人际开放、个人责任、个人独立4种自立人格特质进入焦虑对自立人格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P<0.05或P<0.01)。结论自立人格对焦虑有预测作用,自立人格是焦虑的保护性人格因素的假设获得了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儿童青春早期心理应激对焦虑及抑郁症状水平的预测作用,为改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对象来自重庆市区4所小学998名男女童组成的青春发育队列,青春早期测量其心理应激水平,并在4年后随访其焦虑及抑郁水平,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青春早期心理应激对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影响。结果被试者青春早期心理应激平均得分为(34.79±24.78)分,4年后焦虑和抑郁平均得分分别为(11.20±10.89)(12.06±6.69)分,检出率分别为14.03%和15.63%。女童焦虑和抑郁得分均高于男童(t值分别为51.58,5.48,P值均<0.05);父母文化程度和自觉父母关系状况不同的儿童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4,7.38,10.49,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女童(β=4.38)、青春早期应激水平越高(β=0.13)、年龄越大(β=0.89),其4年后焦虑水平越高;儿童青春早期应激水平越高(β=0.05)、年龄越大(β=0.57)、自觉父母关系越差(β=1.19)、母亲文化程度越低(β=-1.00),其抑郁水平越高(P值均<0.05)。结... 相似文献
9.
不同性别中学生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中学生焦虑性别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特质焦虑问卷(STAI)、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自拟调查表对403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女生焦虑平均得分分别为(41.74±13.34),(41.15±12.20)分,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男女生焦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37.3%)高于女生(33.8%).影响因素中,个性中的神经质以及父母亲负面教育方式对男生的影响大于女生.特质焦虑、精神质、神经质、父亲过度保护是共同影响因素.除特质焦虑外,父亲过度保护对女生影响较大,而对男生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母亲惩罚严厉.结论 不同性别学生焦虑状况发生率不同,并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15.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