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战 《当代医学》2022,28(7):137-139
目的 探究他汀类药物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D)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IC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动脉粥样硬化涉及血管内皮的损伤、炎症、脂质沉积、血管平滑肌的增生、硬化板块的形成、纤维化等复杂过程。近年的研究证实他汀类降脂药除降低血脂以外,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逆转粥样硬化斑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与抗血小板药物和降压药物共同构成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三大药物"的基础,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林宝荣  许文勇  叶端玲 《吉林医学》2006,27(7):767-768,77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联合应用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事件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4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4例,应用氟伐他汀(每晚40mg)和拜阿斯匹灵(100mg/d),对照组72例,仅给拜阿斯匹灵(100mg/d)。共随访2年,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月、12月、18月、24月检测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治疗组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治疗前分别为(1.22±0.19)mm和4.4±2.5,治疗后分别为(0.87±0.15)mm和2.8±1.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随访结束时,治疗组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9.5%,与对照组复发率(26.3%)相比明显下降。结论:联合应用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药能延缓和逆转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且不增加脑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 IA)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是因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出现短暂性缺血,导致脑部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发病后可在短时间内到达高峰,并可持续5~30 min[1].瘫痪、短暂性失语、感觉障碍等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且呈不可逆性,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研究显示,采用他汀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对T IA治疗,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将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浆比黏度降低,避免血栓形成,进而改善患者病情[2].本研究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部分 T IA 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T IA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强 《医学综述》2006,12(9):536-538
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阿司匹林在卒中的二级预防和急性期治疗中的疗效已得到证实。潘生丁抑制血小板作用持续时间较短且呈剂量依赖性。氯吡格雷是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是合适的阿司匹林替代药。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静脉注射有效而口服的临床结果欠佳。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疗效增加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蔡建华 《医学综述》2012,18(1):139-141
缺血性脑卒中(I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抗血小板治疗在IS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都被广泛用于IS预防,治疗方案各异。研究发现在IS的一级预防中,主要推荐使用的是阿司匹林,而在IS的二级预防中,第一治疗应当给予联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或者单用氯吡格雷。现就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在预防IS的主要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寻找抗血小板聚集药预防IS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方案抗血小板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记录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经不同抗血小板方案治疗后,C组患者总有效率最高(95.00%)、B组其次(80.00%)、A组最低(70.00%),两两之间比较P<0.05;三组患者经不同方案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显著提高疗效,有利于患者临床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0):102-108
目的观察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70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6月~2016年5月),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单纯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观察组35例,实施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静息踝肱指数、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静息踝肱指数、股动脉内-中膜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静息踝肱指数为(0.95±0.04)、股动脉内-中膜厚度为(0.74±0.11)mm,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及血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57%,显著低于观察组(97.14%)(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研究低能量氦氖激光血和内照射地对缺血性脑血和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于34例缺血性脑血和病患者接受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前、治疗后次日及治疗后1周分别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结果表明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无明显改变。本文提示,在接受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的同时应使用其他血小板疗法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意外的 4 0~ 70 % ,近年来更有增高的趋势 ,现将我院一九九八年六月至二 0 0 0年八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介绍如下 :1 一般治疗在急性期尽可能避免过多的搬动病人和进行非急需的检查 ,在两天内 ,做到绝对卧床休息。两天后 ,对梗塞面积小、意识清楚的病人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并开始肢体的被动运动。对梗塞面积大、病情严重有脑水肿的病人 ,首先选用脱水剂 ,每八小时一次 ,待水肿消退后 ,再施行下床活动。甘露醇既可消除脑水肿 ,还可降低血粘度和增加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及自由基的清除。但在使用脱水剂的病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天新利博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小板聚集影响的程度.方法比浊法测定12例ICVD患者治疗前后,用二种诱聚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x±S)ICVD组用药后第5天、第10天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32.87%±14.2%,44.99%±12.3%)显著低于用药前(71.9%±11.1%)P<0.01;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用药前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新利博对ICVD患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对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影响.监测其血小板聚集率时,应选用ADP作为诱聚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固原市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12月在固原市医院及其下属5个县级医院住院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0例资料进行现况调查,观察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种类、停药原因、是否复发,分析住院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种类、停药原因。结果 住院期间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单独口服阿司匹林患者最多,双联抗血小板次之。患者出院后12个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单服阿司匹林为主,出院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拒绝或中断服药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认为没必要服药和担心不良反应而不愿服用。结论 固原市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脑卒中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服用率偏低。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是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1],脑卒中每年的死亡率为12.7%~27.2%[2]。我国脑血管病患者约7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150万~200万,死亡患者约100万[3]。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发病中与血小板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ICVD患者ACA阳性组和ACA阴性组的血小板聚集性(PAgT),通过比较两组之间PAgT的差异,推测血小板功能改变在ACA阳性者ICVD发病中的作用。结果:ACA阳性组PAgT明显高于ACA阴性组(P<0.01)。结论:ACA阳性的ICVD,在其发病过程中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提示ACA通过与血小板表面的磷脂结合,并改变其功能,是导致ACA阳性者进入血栓状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茶色素抗血小板聚集作用,81例高血脂伴心脑血管病变患者,口服茶色素125mg,tid,疗程一个月,结果用药后血小板聚集率(PAG)下降幅度〉10%54例,总有效率66.67%,用药后罗用药前升高16例,下降幅度〈10%11例,无效率33.33%。服药期间除少数出现失眠外未见其它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们的抗血小板制剂有环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潘生丁,糖蛋白(GP)Ⅱb/Ⅲa阻滞剂-阿昔单抗,依替巴肽、替罗非班,血小板钙通道抑制剂-舒洛地尔,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奥扎格雷,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噻氯吡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3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TIA,脑血栓形成)的急性期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结果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l资料与方法l.l病例选择正常对照组15人,男9人,女6人,年龄40岁~65岁,平均52岁,均来自门诊志愿者。条件是近1年无脑血管疾病发生,1月内未用过影响血小板的药物,女性为非月经期。病例组为本科近1年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TIA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42岁,平均55.6岁;脑血栓形成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35岁,平均57.3岁。条件是患者在入院前均未用过…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ICVD)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规律 ,采用 Cell- Dyn35 0 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ICVD)组及对照组的 PL T、MPV、PCT、PDW。结果 ICVD组的 PL T、PDW与对照组无差别[(1 97.8± 5 1 .8)× 1 0 9/ L、(1 6 .86± 0 .6 2 ) % vs、(1 98.5± 5 .0 5 )× 1 0 9/ L、(1 6 .79± 0 .6 3) % ,P >0 .0 5 ];ICVD组的MPV、PCT显著高于对照组 [(1 0 .6 4± 1 .5 8) f L、(0 .1 96± 0 .0 42 ) % vs (9.0 7± 1 .76 ) f L、(0 .71 7± 0 .0 41 ) % ,P <0 .0 1 ]。提示 PCT、MPV可能与 ICVD的发病有关 ,MPV、PCT的增高直接或间接导致 ICVD的发生 ,构成 ICVD发病的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与血小板功能密切相关,我们的资料也证实ICVD与血小板计数关系不大,而是由于其行为异常所致。血小板行为异常目前几乎已被公认为对导致ICVD起着特殊的作用。循环中血小板聚集及释出物、血小板在动脉壁的异常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