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52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青年(〈45岁)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收治的52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同期55例老年(≥60岁)急性心肌梗死组作对比,从性别构成、危险因素、诱发因素、发病时情况、心肌梗死部位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青年人心肌梗死有以下特点:(1)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高血脂、阳性家族史;(2)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发病突然,多有明显诱发因素,前驱症状少,胸痛症状典型,并发症少,死亡率低,预后良好;(3)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占有一定比例。结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有其自身的特点,青年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利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比分析青年人和中、老年人AMI的危险因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结果:青年组在危险因素、诱发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方面与老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年AMI与大量饮酒、抽烟密切相关,其发病多有明确诱因,症状典型,住院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 109例女性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74例)和非冠心病组(35例).比较二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女性冠心痛组大多有典型心绞痛症状或心肌梗死病史,且伴特异性ST-T改变,单纯T波改变者少.两组发病年龄、应激因素无差异.冠心病组危险因素拥有者多于非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三支以上血管病变中伴二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占100%.结论 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与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可能危险因素,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青年女性患者214例(A组),选择此期间收治的排除冠心病临床诊断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青年女性235例作为对照组(B1组),选择确诊急性心肌梗死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老年女性患者216例作为年龄对照组(B2组)。分析比较三组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可能的危险因素,同时比较A组不同病变支数患者间临床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HDL-C水平均低于B1组和B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单支病变组患者与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比较,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家族史、LDL-C和吸烟是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HDL-C为独立保护因素;高血压病史和LDL-C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HDL-C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HDL-C为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保护因素,可作为临床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岁的AMI病例32例 (青年组)的临床特点、发病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病死率.同时选择32例≥65岁AMI病例(老年组)做对照.结果 相对于老年组患者,青年组患者临床症状典型(以典型胸痛就诊者>90%),多为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其发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理平衡是降低青年AMI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进行分析,探讨青年人心肌梗死的特点,以便早期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和延缓冠心病和急性心梗的发生,为其早期诊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经急诊或择期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明确诊断的AMI患者共56例,对比同期40岁以上住院AMI患者,分析其病史、临床、用药及冠脉造影资料。结果:青年人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62.8%)、血脂增高(46.5%)、高血压(21.6%)、糖尿病(5.9%),梗死部位以前壁、下壁多见(81.2%)。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性多见,多有明显发病诱因及危险因素,主要发病诱因:过量吸烟、疲劳、精神紧张;危险因素:吸烟、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胸痛表现明显,严重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冠脉造影单支病变多,血管钙化及狭窄程度低。结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变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避免过分疲劳及精神紧张,有利于减少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大量吸烟和血脂异常为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发病因素,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者相对少见,单支血管病变多见,住院期死亡率低,短期预后好,病死率低,易于治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征,以探讨青年AMI发病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青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2例中,30例冠状动脉有病变,均成功接受介入治疗。结论青年人急性AMI多发病突然,症状典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单支病变比例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方法:分析32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诱因和危险因素。结果: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性多见,多有明显发病诱因及危险因素,主要发病诱因、过量吸烟、疲劳、精神紧张;危险因素吸烟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胸痛表现明显,严重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冠脉造影单支病变多,血管钙化及狭窄程度低。结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变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避免过分疲劳及精神紧张,有利于减少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94例新疆维吾尔族及313例当地汉族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94例维吾尔族和313例汉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史、吸烟史、心电图表现等,比较维、汉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 (1)维吾尔族AMI患者平均年龄(54.19±11.13)岁,低于汉族(60.20±12.80)岁(P<0.05);维吾尔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汉族患者(P<0.05);维吾尔族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血脂异常与汉族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2)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维吾尔族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病变(3支病变)者多于汉族患者(P<0.05).结论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年龄较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多支病变相对多.维、汉族急性心梗的危险因素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50岁以上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50岁以上女性38例,选取同时期急性心肌梗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50岁以上男性76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症,尿蛋白阳性患者比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0岁以上女性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症,高密度脂蛋白(LDL-C)降低,尿蛋白阳性。50岁以上女性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特点以三支病变,血管重度狭窄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程度.方法搜集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结果60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占第一位,其次是高脂血症和高血压,而糖尿病在青年冠心病中不占重要地位;冠脉单支血管病变多见,吸烟是青年患者早年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尽早戒烟,对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病因.方法 对107例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92例中老年患者进行对比,从冠状动脉造影,心功能情况,危险因素三方面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以男性为主,具有临床表现典型,血管病变简单(冠状动脉造影86例,其中冠状动脉痉挛4例,其余均有冠脉血管病变),死亡率低,预后相对良好等特点.本组有94例(87.9%)有明确冠心病危险因素.结论 吸烟、饮酒是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主要诱因,冠脉血管以单支病变为主,发生心功能不全较少,及时予以再灌注治疗对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将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9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和老年组(60~8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预后。结果与老年患者比较,青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占绝大多数,危险因素中以吸烟和肥胖为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单支病变多见,多累及左前降支。青年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老年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和肥胖是青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青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较老年患者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程度。方法:搜集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结果:60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占第一位,其次是高脂血症和高血压,而糖尿病在青年冠心病中不占重要地位;冠脉单支血管病变多见,吸烟是青年患者早年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尽早戒烟,对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荆忻  荆忱  贾绍斌 《西部医学》2011,23(3):436-438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青年组56例(〈45岁)AMI患者、老年组156例(≥60岁)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AMI组危险因素如吸烟、男性、超重、心血管病家族史、血脂异常明显多于老年组(P〈0.01或P〈0.05),发病时症状较老年人典型(P〈0.01),并发症明显少于老年患者(P〈0.01)。冠脉造影(CAG)显示青年患者冠脉病变以单支、局限性病变为主,而老年组则以多支病变多见(P〈0.05)。结论青年人AMI患者吸烟、男性、家族史、血脂异常是其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发病时症状典型、并发症少;CAG显示冠脉正常者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4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照中老年组,从冠状动脉造影,心功能情况,危险因素等三方面来分析青年人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结果 冠脉造影24例,其中冠状动脉痉挛2例,其余均有冠脉血管的病变,心功能正常18例.心功能不全1~3级6例.结论 吸烟、饮酒是造成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主要诱因.冠脉血管以单支病变为主,并发症少.死亡率较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将≤ 4 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32例为青年组 ,>4 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 98例为中老年组 ;进行对照回顾性研究 ,分析其临床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所有的患者均在一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青年组患者多无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但多发病与过量吸烟、疲劳、及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有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 :青年组以单支病变多 ;中老年组以多支、弥漫性病变为多。结论 过量吸烟、劳累、精神紧张 ,是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选取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岁)53例作为青年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岁)60例为老年组,比较两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青年组男性、吸烟、饮酒、劳累、冠心病家族史、高脂血症、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典型胸痛、单支病变病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低于老年组。结论吸烟、饮酒、精神压力大、冠心病家族史、超重、高血脂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青年AMI症状典型,多为首次发病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单支病变为主。应针对心肌梗死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加强预防,积极诊治,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老年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分析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 ,提高对老年女性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 74例临床可疑冠心病≥ 6 0岁老年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 ,根据造影结果 ,有 1支或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5 0 %为冠心病组 32例 ;冠脉造影正常或有狭窄病变 <5 0 %的为非冠心病组 4 2例。对二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加以比较。结果 老年女性冠心病组有典型心绞痛症状或心肌梗死病史 ,且伴特异性ST ,T变化 ,单纯T波改变者少。但两组发病年龄、应激因素无差异 (P >0 .0 5 )。冠心病组独立危险因素和促发性危险因素拥有者高于非冠心病组 ,而绝经平均年龄低于非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三支以上血管病变中伴二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占 10 0 %。而单支血管病变伴 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占 4 6 .7%。结论 老年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与危险因素有关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家族史、绝经年龄是其独立和促发危险因素 ,而年龄并非发病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45岁以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病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147例患者分为稳定心绞痛(9例)不稳定心绞痛(52例)和心肌梗死(86例)3组,对比并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分析心肌梗死的临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对应关系以及危险因素的评价.结果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大量吸烟史为其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损伤以左前降支单支病变最多占63.6%,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者多占72.8%,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有13例CAG无明显狭窄占8.8%,4例系变异型心绞痛,9例系急性心肌梗死.结论中青年CHD患者吸烟为其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以左前降支单支受累为主,狭窄程度重,部分患者CAG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