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对接受清醒镇静胃镜检查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本文将403例接受清醒镇静胃镜检查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的医生、助手、药物的情况下,观察组在术前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使其在注药前已达到清醒镇静的2级状态,对照组在检查前仅做常规的术前解释,其余相同.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遗忘率及术前、术中、术后的镇静度都强于对照组,其比例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胃镜检查前先做好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患者在镇静、不焦虑的状态下,加上药物作用可达到最佳的镇静效果,从而提高患者接受内镜检查与治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循征护理探讨护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63)按循征护理由护士对患者检查全程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对照组(n=63)就按一般胃镜检查进行常规护理。对胃镜检查前2组的心理状态,一次插镜成功率,观察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检查前心理状态好于对照组,一次插镜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效果好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应用循征护理可明显减少或减轻患者的躯体及心理性应激反应的发生,对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减少恶心不适的发生率,有效缩短插管时间,提高观察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无痛性胃镜检查22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镇静麻醉药物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方法:观察225例镇静组与201例常规组在胃镜检查术中血压、心率、心电图、SP02及自主呼吸情况以及耐受程度;术毕清醒后情况及是否愿意再次接受此项检查。结果:镇静组仅2例术前感到紧张,常规组147例感到痛苦,其中4例因无法耐受停止检查。结论:镇静状态下无痛胃镜检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在清醒镇静胃镜检查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把接受检查的患者分为常规检查组(A组)及咪唑安定组(B组);A组患者接受常规胃镜检查,B组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前5min给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4~0.06mg/kg)。观察并比较两组在胃镜检查中的痛苦反应及血氧饱和度在胃镜检查前后的变化。结果:B组患者各项痛苦反应明显低于A组(P〈0.05);检查前、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两组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结论:在清醒镇静胃镜检查术中应用咪唑安定安全可靠,并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对接受胃镜检查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450例接受胃镜检查患者进行观察,分别记录每例患者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耐受能力、出现咽部擦伤出血和喉头痉挛等并发症.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在相同的医生、助手情况下,观察组术前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对照组在检查前仅做常规的术前解释.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较高、耐受能力增强,出现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胃镜检查前做好细致的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有关知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清醒镇静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总结观察组528例笑气吸入清醒镇静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并与常规胃镜检查对照组53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观察组528例全部完成检查,对照组523例顺利完成检查。两组患者检查中及检查后均未发生呕血、黑便、胃食管反流等严重并发症。(2)观察组咽部不适、恶心、呕吐、躁动、心律失常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头晕、嗜睡、幻觉的发生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均未严重神志意识障碍,血压、心率异常波动以及呼吸抑制、低氧血症等并发症。检查中和检查后对照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氧饱和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笑气吸入清醒镇静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各观察指标和检测指标均优于常规胃镜检查。护理安全管理和插镜配合是笑气吸入清醒镇静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术与常规胃镜术2种检查的安全性及舒适度.方法 随机抽取进行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者(称观察组)与常规胃镜检查者(称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推注异丙酚,在睡眠状态下接受胃镜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2组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中躯体反应,并记录术后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检查中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检查中躯体反应明显小于时照组(p<0.05),检查后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安全,较常规胃镜检查躯体反应明显少,受术者自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要使咪唑安定清醒镇静术安全有效用于超声胃镜检查,我们必须健全护理措施,提高安全护理意识及护理质量.方法术前除按胃镜常规护理外,还应做好呼吸、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准备抢救设备,维持静脉通道,缓慢推注咪唑安定.术中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是呼吸、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镇静程度以及有无误吸、躁动等情况发生.术后继续观察病情并交代注意事项.结果1 617例患者均在清醒镇静状态下完成检查,其中有138例使用了追加量,有48例在用药后5~10 min出现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低于90%.检查后一般30 min恢复清醒.结论咪唑安定清醒镇静术用于超声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舒适的新技术,它给内镜护士提出了新的护理要求.  相似文献   

9.
电子胃镜检查术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胃镜检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胃镜检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由护士对患者检查全程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就按一般胃镜检查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检查前患者思想负担轻,术中能够主动配合,术后痛苦小,明显缩短检查时间.两组病人检查前、中、后的心理,成功率,痛苦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镜检查术全程对患者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能使患者充分、准确地接受信息并运用到实际检查过程中,从而使患者能更放松地和医务人员配合,顺利地做好胃镜检查,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咪唑安定清醒镇静术用于超声胃镜检查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要使咪唑安定清醒镇静术安全有效用于超声胃镜检查,我们必须健全护理措施,提高安全护理意识及护理质量。方法术前除按胃镜常规护理外,还应做好呼吸、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准备抢救设备,维持静脉通道,缓慢推注咪唑安定。术中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是呼吸、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镇静程度以及有无误吸、躁动等情况发生。术后继续观察病情并交代注意事项。结果1617例患者均在清醒镇静状态下完成检查,其中有138例使用了追加量,有48例在用药后5~10min出现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低于90%。检查后一般30min恢复清醒。结论咪唑安定清醒镇静术用于超声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舒适的新技术,它给内镜护士提出了新的护理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配伍哌替啶在胃镜检查中的清醒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需胃镜检查的164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和治疗组79例,对照组在胃镜检查前只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mg·kg-1,治疗组在胃镜检查前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mg·kg-1与肌肉注射哌替啶0.05mg·kg-1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心率、指脉血氧饱和度、血压和检查后的病人遗忘程度。结果在治疗组中,镇静效果和遗忘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心率、指脉血氧饱和度、血压在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安定配伍哌替啶在胃镜检查中有较好的清醒镇静效果,在胃镜检查中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电子胃镜检查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英 《家庭护士》2008,6(2):493-49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电子胃镜检查病人的影响.[方法]将电子胃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一般胃镜检查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除按胃镜检查常规护理外,由护士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使电子胃镜检查病人术前恐惧心理消除,术中能够积极配合,有效地缩短了检查时间,术后检查效果好,并发症少.两组病人检查前的心理、检查成功率、完成检查时间、检查后的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电子胃镜检查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作用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60例患者为麻醉组(咪唑安定和芬太尼静脉麻醉),60例为对照组(常规操作),检查前、中、后均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检查成功率、检查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术中麻醉组MBP、SpO2、HR无明显变化,对照组MBP、HR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麻醉组镇痛评分、镇静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麻醉组、对照组舒适度评分分别为(9.8±0.3)分、(6.1±1.4)分,麻醉组优于对照组(P0.05),麻醉组愿意再次接受胃镜检查56例(93.33%),对照组33例(55.00%),麻醉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组对检查过程完全无记忆47(78.33%)例,记得插入胃镜7例(11.67%),记得拔出胃镜6例(10.00%)。结论: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而且安全,护士全面系统施行检查前、中、后的各项护理,是保证老年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0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用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对2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配合情况及患者紧张、焦虑情况、自控能力等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舒适护理措施,可明显减轻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躯体及心理应激反应,使患者处于最佳的状态接受检查,检查过程中能主动配合,情绪稳定,自控能力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丙泊酚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应用丙泊酚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两组患者胃镜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反应,检查前、中、后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术后问卷调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镇静作用明显不适反应降低(P<0.05),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受检者满意度较高(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应用丙泊酚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清醒镇静胃镜检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咪唑安定在清醒镇静胃镜检查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82例胃镜检查患者 ,随机分药物组和对照组 ,药物组操作前予缓慢静脉推注咪唑安定 0 .0 3~ 0 .0 5mg/kg ,速度为 1mg/ 30s,若清醒镇静诱导不成功 ,可追加使用咪唑安定每次 0 .5mg,但总量≤ 0 .0 7mg/kg。术后常规用氟马西尼进行清醒镇静拮抗 ,每次 0 .1~ 0 .2mg快速静脉注射 ,直至患者清醒。对照组操作前予缓慢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10ml。结果药物组患者 10 0 %清醒镇静诱导成功 ,全部患者无不适感觉 ,患者的遗忘程度分别为完全遗忘 86 .96 % ,部分遗忘 13.0 4 % ,全部患者认为效果满意 ,愿意再次接受检查 ;而对照组只有 2 5 %患者表示愿意再次接受检查 (P <0 .0 1)。对照组无一例感觉良好 ,6 6 .7%感觉不适 ,但尚能忍受 ,33.3%认为难以忍受 ,与药物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两组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均较小。结论胃镜检查时在严密监测下采用小剂量咪唑安定诱导清醒镇静的方法是有效和安全的 ,有利于胃镜诊断和治疗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对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心理状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患者术前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两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对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术前和术后3~6个月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接受手术治疗后SCL-90评分均降低(P〈0.001),术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接受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人工晶体植入可改善白内障患者心弹状态;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接受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对电子胃镜检查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英 《家庭护士》2008,6(6):493-49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电子胃镜检查病人的影响。[方法]将电子胃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一般胃镜检查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除按胃镜检查常规护理外,由护士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使电子胃镜检查病人术前恐惧心理消除,术中能够积极配合,有效地缩短了检查时间,术后检查效果好,并发症少。两组病人检查前的心理、检查成功率、完成检查时间、检查后的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电子胃镜检查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胃镜检查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4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于候诊期间、检查中及检查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加上口服利多卡因局麻药;对照组患者仅仅给予口服局麻药利多卡因及嘱咐在胃镜检查中的配合要点等一般护理,不进行心理护理。观察2组术前紧张心理、术中配合度并调查术后满意度,结果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行心理护理的患者中紧张者明显减少,且检查配合程度及就医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胃镜检查中心理护理能增强患者耐受程度,从而提高胃镜检查与治疗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多模式镇痛与镇静舒适化护理用于体外碎石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行超声引导下体外碎石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多模式镇痛镇静舒适化护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处理包括:(1)术前心理护理;(2)音乐疗法;(3)术中镇静;(4)术后镇痛。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记录围术期的镇静、镇痛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围术期的镇静和镇痛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患者体动发生少、满意度评分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与镇静舒适化护理可提高体外碎石术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