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头孢呋辛钠抗炎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静滴,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似,但治疗纽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敬告读者     
目的:评价注射用丹参冻干粉针和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丹参冻干粉针,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滴,两组应用其他常规药物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4.8%,对照组为84.6%;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87.9%,对照组为8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冻干粉针与丹参注射液均能缓解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肌缺血,但注射用丹参粉针质量标准比丹参注射液易控制,因此其质量稳定,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双黄连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55例仅采用病毒唑注射液治疗;治疗组55例采用双黄连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治疗5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注射用双黄连主要用于病毒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病毒及细菌感染性疾病。我们从1994年4月到1997年5月使用注射用双黄连治疗小儿肠炎103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提示,观察组平均止泻及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肌注病毒唑联合口服双黄连治疗青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肌注病毒唑联合口服双黄连;对照组静脉滴注病毒唑注射液,主要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82%,对照组74.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肌注病毒唑联合用口服双黄连对青年上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超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8):908-909
目的探讨双黄连粉针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9例患儿在入院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采用相同的常规综合治疗方案,其中治疗组82例加用双黄连粉针剂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经统计学处理,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未见与双黄连粉针剂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剂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除了常规西医治疗外加用双黄连颗粒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5.0%,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双黄连颗粒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双黄连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所儿保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将该10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除了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双黄连颗粒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总有效率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见与双黄连颗粒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莉 《海南医学》2009,20(2):68-69
目的观察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0%,对照组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炎琥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莹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6):684-684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轮状病毒肠炎患儿22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2例,对照组110例。治疗组采用炎琥宁静点,对照组选用利巴韦林静点,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74.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0.68,P〈0.01)。结论: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陈雄捷 《西部医学》2012,24(7):1316-1317,131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4例。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6d。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1.8%、40.6%,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1.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小柴胡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秀丽  于海英  于水莲 《医学综述》2009,15(12):1906-1907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体虚感冒的疗效。方法将患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属体虚感冒的7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的38例患者给予中药小柴胡汤,对照组的34例患者给予清肺利咽的双黄连口服液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3d后分别观察患者的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临床症状,以了解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有效率为70.6%,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体虚感冒的疗效较好,说明其扶正祛邪,和解少阳中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优于单纯的清肺利咽中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3例呼吸系统感染病例作为治疗组,采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190例呼吸系统感染病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青霉素、病毒唑治疗。结果:2组临床疗效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在临床疗效上可取得与青霉素、病毒唑相同的效果,安全可靠,缩短病程,值得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14.
汪雪梅 《中外医疗》2016,(12):128-129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将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给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给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580,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时,可以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该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配合微波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急性外耳道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因急性外耳道炎就诊,并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收治入院的患儿中随机选取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观察组40例全部给予注射炎琥宁配合微波治疗,对照组40例则采用注射阿奇霉素,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上,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外耳道炎,尤其是因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患儿的治疗中,炎琥宁注射液配合微波体现了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范围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热炎宁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感冒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44例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研究中剔除4例患儿,最终试验组、对照组纳入分析的病例数分别为71例、69例。试验组给予热炎宁合剂与双黄连颗粒模拟剂,对照组给予双黄连颗粒与热炎宁合剂模拟剂。疗程5 d。观察两组主要症状(发热、咽红肿痛)消失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中医证候疗效等。[结果]热炎宁合剂在主要症状(发热、咽红肿痛)消失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中医证候及中医单项症状改善方面,与双黄连颗粒疗效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据显示,在中医证候愈显率,以及中医单项症状咽喉肿痛、流浊涕、喷嚏、小便赤黄、大便干结总有效率方面,热炎宁合剂高于双黄连颗粒。[结论]热炎宁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每日10mid次,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每日10~15mg/kg。静脉给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5%。两组患儿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方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陈翔  陈洁  陀有明 《华夏医学》2012,25(1):57-59
目的:探讨运得素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及化痰、止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运得素100万IU/次,1次/d,肌肉注射,疗程3d.结果:第1天症状显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47.62%.3d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3%,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得素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减少了抗生素滥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1);观察组退热时间、咽喉肿痛及咳嗽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疗效显著,能够快速退热,迅速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观察两组体温复常、咳嗽消失、鼻涕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率,总有效率。结果热毒宁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体温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咳嗽、鼻塞流涕、扁桃体肿大、体温及住院时间,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具有退热快,不反弹,有效率高,安全性好的特点,具有较好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