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英辉  李秀平 《临床荟萃》2006,21(22):1642-1643
肝硬化患者常有许多严重的并发症,感染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对生存质量和预后有直接的影响,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对286例肝硬化患者中合并感染的68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0年12月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记录按照患者预后好转程度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临床指标的差异,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3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79.9%)、腹痛(76.3%)和腹胀(70.5%)。75例感染患者的腹水培养阳性病原菌86株,依次分别为大肠埃希菌、溶血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屎肠球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白蛋白(ALB)、血Na+、总胆红素(TBIL)水平、ChildPugh分级、合并高血压、合并肝性脑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相比预后良好组显著更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LB、血Na+、Child-Pugh分级、合并高血压、合并肝性脑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是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  相似文献   

3.
分析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并总结护理对策.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要致病菌;虽然社区感染组和医院感染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医院感染组超广谱-内酰胺酶阳性菌株的检出率高于社区感染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除加强一般护理及饮食护理外,应实施预见性的防护措施,包括积极防治肠道感染、监测患者腹水消长等病情变化、减少院内感染的各种高危因素等.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合并感染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硬化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并发各种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肝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现对我院近6年来检测各类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情况进行回顾分析。1临床资料1.1临床病例1999~2004年我院收治各类肝硬化患者180例,入院时或住院过程中发生的感染96例,男性58例,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硬化合并感染的状况和对转归的影响。方法 以157例肝硬化患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41例合并各种院内外感染,感染发生率26.11%,医院感染率为12.10%,老年组医院感染发生率(16.13%)明显高于非老年组(9.47%);本组肝硬化患的总死亡率为15.92%,合并感染的死亡率(39.0%),明显高于无合并感染(7.75%),多系统感染死亡率(57.14%)明显高于单一系统感染(14.70%)合并感染的老年患死亡率(29.41%)低于非老年组(45.83%)。结论 肝硬化患易并发各种感染,是造成病情恶化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较差,肠道屏障功能减弱,加之肠道菌群失调,故肝硬化患者极易出现腹腔内感染。腹腔内感染细菌以“G-”杆菌为主,其它尚可有革兰氏阳性球菌、“G ”杆菌、厌氧菌,亦有报道在难治腹水感染患者可能合并真菌感染^[1]。我科1993~1999年6月共收治肝硬化伴腹腔内感染患者180余例,经选用氨基糖甙类、第三  相似文献   

7.
叶润生 《华西医学》2006,21(2):346-347
目的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206例肝硬化患者中发生感染的112例患者资料,分析其感染与肝功能、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感染发生率54.37%(112/206),院内感染总发生例次率33.50%(69/206),感染组Child-PughC级患者数明显多于非感染组(p<0.01),肝硬化患者住院时间>1月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会明显高于<1月者(p<0.01),发生感染者病死率31.25%(35/112),未发生感染者病死率2.13%(2/94)(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易并发各种感染,住院后应抓紧时间检查和诊断,在诊治过程中,加强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掌握各种侵袭性操作的适应症,尽量减少医源性感染的诱因,病情稳定后尽早出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现状,并对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信息,将出现感染的患者划分为发生组,未出现感染的患者划分为未发生组。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124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12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6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Child分级、白细胞计数、腹腔积液、抗生素预防应用、侵入性操作、血清白蛋白水平、出血原因、球囊-胃镜止血为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肝功能Child分级、腹腔积液、控制出血再出血及球囊-胃镜止血为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分析得出肝功能Child分级、腹腔积液、控制出血再出血及球囊-胃镜止血均为导致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发生机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同时,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是多种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感染是肝硬化患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可诱发或加重肝病进展导致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是引起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肝硬化尤其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变化,深入了解肝硬化合并感染的发生机制,总结诊治经验,从而指导临床正确认识、合理预防、规范诊治。  相似文献   

10.
对16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继发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进行总结,认为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继发医院感染具有感染率高、抗感染效果欠佳、治疗周期长等特点.在护理工作中要重视此类病人的血糖监测;加强基础护理,防止继发感染;合理安排病人的饮食、运动;做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320例肝硬化临床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春明 《临床荟萃》2002,17(7):397-398
肝硬化患者免疫力低下 ,免疫调节异常 ,反复抗生素使用又造成医院内感染的反复难治 ,因此肝硬化合并感染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这已成为临床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住院的 32 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感染状况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 根据 1995年北京第 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所制订诊断标准 ,对住院的 32 0例肝硬化病例为分析对象。凡入院 4 8h内经临床体检、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腹水、X线检查确诊为某系统感染者为院外感染 ,而入院 4 8h以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均符合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医院感染 ,是肝硬化患者病情急剧恶化及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其发病情况 ,我们对我院 5年来 31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抽取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9月 ,来我院住院的全部失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共 318例。二、诊断标准依据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肝硬化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 ,依据《医院感染学》。三、一般情况及免疫状况318例失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 ,男 190例 ,女 12 8例。平均年龄 (5 2± 15 )岁。6 7例发生医院感…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广泛定植于人的胃内,目前认为它与慢性活动性胃炎、肖化性溃疡及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有关,是胃癌的协同致癌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HP的感染率较高,但是否影响肝硬化的病情,报道不一致[1].为进一步了解HP感染对肝硬化病情的影响,作者对137例肝硬化患者HP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它与肝硬化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近年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硬化患者感染状况、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2002年1月-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9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91例肝硬化患者的感染率为21.65%(63/291例)。其中,院外感染率12.37%(36/291例),院内感染率8.59%(25/291例),院内外混合感染率0.69%(2/291例);感染部位分布;腹腔(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3.80%(24/71例次),呼吸道28.17%(20/71例次),泌尿系16.90%(12/71例次),肠道5.63%(4/71例次),败血症5.63%(4/71例次),胆系4.24%(3/71例次),其他(皮肤、引流液等)5.63%(4/71例次);感染菌种分布;革兰阳性球菌36.84%(14/38株),革兰阴性杆菌31.58%(12/38株),真菌31.58%(12/38株)。291例肝硬化患者总病死率为7.90%(23/291例),感染组病死率22.22%(14/63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病死率4.50%(9/228)。结论:肝硬化患者病情危重,易并发各种感染,其中老年患者、肝功能损害明显、严重并发症、合并多种器质性疾病、侵袭性医疗操作和广谱抗菌药的应用均可成为感染的诱发因素,增加病死率;且深部真菌医院内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给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的防治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感染科住院的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确诊患者40例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无肺部及其他部位感染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PCT及CRP,观察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及体征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CT(11.6±3.2)ng/mL和CRP(56.3±8.7)mg/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PCT和CRP阳性率分别为82.5%和95.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CT与CRP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4.6%和96.0%,明显高于二者单独检测时;血清PCT水平与肝硬化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存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应用PCT和CRP联合检测对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抗感染治疗疗程等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是各种肝病的终末阶段,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日,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甚至影响患者的预后,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为了探讨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更好地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作者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消化科住院的180例肝硬化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肝病患者感染时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肝病的患病率很高.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重型肝炎、暴发性肝衰竭患者由于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合并细菌感染.据国外报道酒精性肝硬化的感染发病率为46%,其中50%为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18.
杜玉芸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3):31-32,22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以便制订预防对策。方法对14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将发生医院感染的32例患者作为感染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的113例患者作为非感染组,了解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2.1,感染组病死率高于非感染组,组间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d、肝功能差、有合并症、采取侵入性操作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关。结论应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注意改善患者肝功能,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诊疗操作,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并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以便减少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感染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死因,肝硬化患者易并发感染,感染常发生在医院内,而医院感染发生率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确切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尚缺乏相关研究。本文回顾性调查了我院近5a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现就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影响因素及其血清miRNA-122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80例作为感染组,同期收治未合并细菌感染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80例作为非感染组。根据住院28 d治疗结果将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患者分为好转组(57例)和恶化组(23例)两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影响因素,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miRNA-122与Child肝功能分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相关性,比较好转组和恶化组血清miRNA-122,探讨血清miRNA-122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患者预后预测价值。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中重度出血、APACHEⅡ评分≥25分和血清miRNA-122≥2.4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白蛋白≥22 g/L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或P0.01)。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miRNA-122与Child肝功能分级、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血清miRNA-122好转组低于恶化组(P0.01)。血清miRNA-122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患者预后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814,最佳截断值为2.85。结论血清miRNA-122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与其肝功能、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其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