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是食管外科常见的中期并发症,保守治疗无效,反复扩张失败,影响病人的生活和体质恢复。作者等从1978~1987年对9例严重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的患者进行10例次手术,皆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3.
<正> 自1988年3月至1992年1月我们用微波内镜治疗仪治疗食管一胃吻合口狭窄3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防治。方法 对382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采用吻合器吻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82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0.26%,吻合口狭窄发生率0.79%。结论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采用吻合器吻合,是预防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通过气囊扩张治疗手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方法:应用Germany ENDO—FLEX球囊扩张器在胃镜直视下,气囊加压逐渐扩张治疗食管一胃吻口合狭窄,压力达20~30PSI,病员感胸痛、胸胀为止,持续1~2分钟,间隔3分钟,反复1~2次。结果:治疗后本组12芮员吞咽困难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有效率100%,近期疗效好。结论:气囊扩张治疗手术后食管—胃吻合狭窄简单、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改变吻合方法,降低食管中上段癌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胃底壁圆形切除、颈部食管胃单层吻合法治疗512例食管中上段癌患者,分析减少吻合口狭窄的机制。结果 全组发生颈部吻合口狭窄8例(1.56%),吻合口瘘6例(1.02%)。结论 此方法可显著降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三管法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食管、贲门癌手术治疗发生吻合口瘘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经过凶险、常威胁病人的生命,虽积极采取各种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死亡率高达33%—66%。近5年来我们采用三管法连续治愈4例,谈一点我们粗浅体会。 1一般资料 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在45—65岁,平均57岁,吻合口瘘发生时间术后5—11天,平均8天。术式:胃腔内食管胃吻合1例,端侧上套式吻合2例,端端吻合1例。表现为突然胸痛,呼吸急速,脉搏快,体温38.5—39.5℃等中毒症状。胸部X线透视和拍  相似文献   

9.
食管吻合口狭窄扩张治疗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K-90食管贲门狭窄扩张器经内镜扩张治疗术后吻合口狭窄40例,平均2.45次/人。总有效率90%,无并发症,随访2-54月,65%,可进半流质上饮食。本文并对食管吻合口狭窄的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治疗。方法:通过分析51例术后吻合口狭窄病人情况,包括症状、术后钡餐透视检查、胃纤镜检查、胸部CT检查等资料结合手术情况分析引起吻合口狭窄原因,对发生吻合病例予行包括使用沙氏管食管扩张术、支架植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结果:51例病人的吻合口狭窄情况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院应用内镜激光疗法治疗了30例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患者,经半年至1年随访,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为20~74岁,平均56.5岁。贲门癌11例,食管癌19例,狭窄出现时间为术后1~6个月。主要症状有吞咽困难,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 5年来吻合器使用后并发吻合口狭窄的原因 ,从中找出预防的办法 ,减少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方法 对 885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 ,消化道重建使用吻合器吻合。结果  885例中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的有 5 0例。结论 选择合适型号的吻合器 ,熟练的技术操作 ;吻合时避免损伤吻合口周围组织 ;减少吻合口的加强及包套 ;胃壁吻合处作荷包缝合 ;带蒂大网膜或纵隔胸膜覆盖时不宜过紧 ;梗阻水肿的病人待水肿消退后再行手术等 ,可明显降低术后吻合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总结使用吻合器术后并发吻合口狭窄的原因,探讨改进吻合方法以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2例经左胸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常规组器械吻合,胃壁包埋吻合口部位食管长约3cm;改进组器械吻合前,胃壁加缝一直径与吻合器直径相当的荷包缝合,订合成功后,胃与吻合口上方2cm处纵隔胸膜悬吊数针.结果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常规组8/208(3.85%),改进组4/274(1.46%).结论改进食管(贲门)癌手术吻合口吻合方法能有效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治疗28例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病人,对治疗前后的进食情况及吻合口宽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梗阻症状明显缓解,吻合口宽度增加。结论:轻,中度食管胃吻合口狭窄,以食管扩张术为主;重度食管胃吻合口狭窄,庆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刁亚利  周骏华  施庆彤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4):1037-1037,1075
目的:总结使用吻合器术后并发吻合口狭窄的原因,探讨改进吻合方法以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2例经左胸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常规组:器械吻合,胃壁包埋吻合口部位食管长约3cm;改进组:器械吻合前,胃壁加缝一直径与吻合器直径相当的荷包缝合,订合成功后,胃与吻合口上方2cm处纵隔胸膜悬吊数针。结果: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常规组8/208(3.85%),改进组4/274(1.46%)。结论:改进食管(贲门)癌手术吻合口吻合方法能有效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探索食管胃吻合的最佳方式 ,有效地降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 ,提高病人术后的生存质量。方法 将 6 2 3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 :A组 :“荷包式”吻合组 ;B组 :“食管胃分层”吻合组 ;C组 :“食管胃不同平面吻合加盖大网膜或下肺韧带”组 (研究组 )。比较 3种不同术式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 ,并分别于术后 2、 4、 8周进行钡餐造影、测量吻合口宽度 ,对狭窄者于术后 3~ 5个月进行食管镜检查 ,观察吻合口情况。结果 三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分别为 :3 92 %、 1 48%、 0 %。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 7 3%、 3 2 6 %、0 92 %。结论 食管胃不同平面吻合加盖大网膜或下肺韧带法可有效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 ,为食管胃吻合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1990~1996年我院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用国产GFⅠ型消化道吻合器吻合,共发生吻合口瘘10例,均为早中期瘘,经再次进胸行吻合口重建术,9例治愈出院,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50~70岁。10例胸内吻合口瘘,其中弓上吻合口瘘6例,弓下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瘘发生时间:早期瘘6例,发生于术后3天以内,中期瘘4例发生于术后6~14天。瘘的治疗及效果:6例开胸后再次游离胃及胸段食管,行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4例开胸后直接行瘘口修补术,其中1例原瘘口修补术后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食管重建手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报告采用吻合口纵切横缝加胃体、吻合口减张成形术治疗该类手术吻合口狭窄患者12例,效果显著,作者认为:吻合口纵切横缝加胃体,吻合口减张成形术是治疗食管重建手术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