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CT和MRI检查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6年符合标准的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68例,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CT和MRI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诊出率均为100%,MRI对炎症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8.2%、特异性为95.7,明显高于CT 76.1%的敏感度、78.3%的特异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CT和MRI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MRI对炎症性病变的诊断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增强CT、增强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09.8至2012.12在我院住院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221例,均行超声造影,增强CT、增强MRI检查。分析超声造影、增强CT、增强MRI影像学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程度,计算相应诊断效能指标。结果超声造影对FLL诊断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与CECT及CEMRI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准确度及特异性则明显优于CECT及CEMRI,增加了FLL的鉴别诊断能力。同时本研究得出CEUS诊断肝脏恶性病变准确率高于CEMRI,诊断肝脏良性病变准确率也高于CECT及CEMRI。联合三种影像学方法与单独任何一种检查手段准确性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增强CT对肝脏局限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增强MRI;影像学联合应用可提高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率;超声造影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实时动态、安全性高、价格相对便宜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飞速发展,MRI检查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诊断。近年来随着中高场强磁共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MRI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已在国内外文献中有所报道。本文就MRI在肺部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造影剂应用方面做以概述。一、一般现状对于肺部疾病,以下原因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用于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接受B超检查与MRI检查的女性患者39例,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B超检查与MRI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MRI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均高于B超(P<0.05)。MRI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能够准确显示病灶,诊断准确性较高,有助于临床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拟诊断为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的患者,采取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分析(1)肝脏实性占位病变超声表现。(2)不同肝实性占位病变的血流检查情况。(3)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诊断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1)105处肝脏实性占住病变,其中血管瘤占71处,肝癌32处,肝硬化结节及脂肪瘤各1处。(2)肝癌和血管瘤血流检查阳性率分别为50%、7%,比较有差异(P0.05)。(3)相对与病理结果,超声诊断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4%、84.3%。结论:超声对于诊断和鉴别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有较好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经过彩超检查,确诊为肝脏中、小型占位病变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各有50例的研究组和参照组.给予研究组肝脏MRI方式进行检查,给予参照组肝脏增强CT进行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相对照,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准确性为81.48%,敏感性为86.96%,特异性为88.00%;参照组的准确性为56.00%,敏感性为60.00%,特异性为58.00%.研究组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肝脏增强CT,肝脏MRI的应用对于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有助于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评价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病变的MRI表现,提高对椎管内占位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外硬膜下占位25例,对其MRI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MRI检查结果中,神经鞘瘤14例,神经纤维瘤2例,脊膜瘤9例,不同占位的MRI表现不同,具有一定特征性。结论:MRI是诊断髓外硬膜下占位的首选方法,在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郝美嘉  胡东辉 《现代预防医学》2014,(22):4220-4221,4224
目的探讨研究超声造影对于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分析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检查88例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情况,同时对88例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将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析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肝脏恶性病变与超声造影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采用超声造影正确诊断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80例,准确率为90.9%;而常规超声检查诊断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准确率仅为64.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88例患者肝脏病变程度与显影增强时间和消退时间等超声造影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采用超声造影检查比常规超声检查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同时造影参数能够部分反映患者恶性病变程度的大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在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MIR)的实效性。方法:对从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0例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女性患者,进行MRI和超声检查进而比较二者的准确率,并进一步分析通过MRI检查不同种类的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相应特点。结果在70例病例中,共有69例通过MRI检查诊断为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病灶部位与病理诊断符合,准确率达98.55%,且这70例病例中经手术病理确诊出25例恶性肿瘤有24例经MRI检查被诊断出,准确率达96%;超声检查诊断出盆腔囊性占位病变共计63例,准确率90.00%,其中手术病理确诊的25例恶性肿瘤,经超声检查诊断出19例,准确率76%,两种方法之间的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囊性占位病变在MRI检查下各有特点:子宫肌瘤一般会出伴随积增大、宫旁肿块,另外会有T1WI低信号;子宫腺肌症除了表现为体积增大之外,低信号的T1WI以及混杂信号的T2WI亦是其重要表现;宫颈癌则伴随有宫颈增大、低信号T1WI、中等信号T2WI。结论相对目前应用更多的超声检查而言,MRI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出盆腔囊性占位病变、更准确的定位盆腔病灶,而且能更准确的定性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0.
陈琨 《中国卫生产业》2014,(6):129-129,131
目的探讨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本院医治的90例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MRI的临床诊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诊断结果数据为垂体瘤35例,脑膜瘤15例,颅咽管瘤15例,星型细胞瘤5例,生殖细胞瘤5例,室管膜瘤7例,垂体脓肿5例,错构瘤3例。诊断符合率97.8%,误诊率2.2%。结论MRI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病理程度、病变范围、病变方式、病变部位、形态特征能准确诊断治疗,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应推广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分析28例行立体定向活检的颅内占位性病变病例,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MRS)检查,探讨该技术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I,同时行波谱检查,分析计算病变区Cho/Cr,NAA/Cr,Cho/NAA等值,分别依据常规MRI和结合MRS作出术前诊断,最后再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波谱特征,常规MRI和其他非MILS图像影像诊断正确率为39.2%(11/28),而MRI结合MRS诊断正确率为82.2%(23/28),二者相比差异显著。结论:MRS可提供组织生化和代谢方面的信息,可以提供比常规MRI之外更多的信息,对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池内占位病变的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共3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桥小脑角池内占位病变,回顾分析患者术前的MRI检查图像。结果 15例为脑膜瘤,占43%;10例为听神经瘤,占29%;5例为表皮样囊肿,占14%;2例为蛛网膜囊肿,2例为皮样囊肿,1例为脂肪瘤,共占14%。结论 MRI影像可清楚地反映桥小脑角池占位病灶的形态、大小、范围等。结合MRI影像学表现可以做出定性诊断,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螺旋CT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20年12月在晋江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层螺旋CT机为所有患者实施检查。首先进行常规CT平扫检查,然后实施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比CT平扫及CT增强扫描肝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腺瘤、肝囊肿及肝细胞癌检出率,对比CT平扫与CT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CT平扫,两种检查方式各类疾病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较高。与CT平扫相比,CT增强扫描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能够显著降低疾病误诊率,有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有助于临床对疾病类型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性肝硬化背景下肝脏恶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磁共振成像(MRI)、超声造影(CEUS)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8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HBV感染相关性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和CEUS。以手术或肝脏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MRI和CEUS诊断肝脏恶性病变的一致性。结果根据手术或肝脏穿刺病理结果,98例HBV感染相关性肝硬化患者分为恶性病变组(n=58)和良性病变组(n=40)。MRI显示,恶性病变组患者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低于良性病变组(P0.05); CEUS显示,恶性病变组患者增强开始时间、增强达峰时间和增强减退时间均短于良性病变组(P0.05)。MRI、CEUS及联合检查诊断肝脏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Kappa值分别为84.48%、90.00%、0.731,91.38%、87.50%、0.789和96.55%、85.00%、0.828。结论 MRI和CEUS均对HBV感染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脏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一致性,临床可根据其ADC值变化评估肝脏恶性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5.
刘莹  樊慧  陈林林 《中国校医》2023,(11):835-838+842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采用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检查“金标准”,统计对比2种方法检查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84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病理检查显示:73例恶性病变,11例良性病变。超声造影检查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5.89%,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84.93%(χ2=5.056,P=0.025);超声造影检查的灵敏度为94.52%、准确度为94.05%、阴性预测值为71.43%,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80.82%、79.76%、36.36%(χ2值分别为6.337、7.532、4.208,P均<0.05);kappa检验显示:超声造影检查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与“金标准”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766,P<0.001);绘制ROC曲线发现,常规超声检查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AUC为0.768,有一定诊断价值,超声造影检查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AUC为0.927,诊断价值较高。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50例肝脏恶性占位患者(A组)和52例肝脏良性占位患者(B组)。对其均行MRI平扫及b值DWI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DWI信号特征以及不同b值下ADC值。结果:一般情况下,肝脏良恶性占位患者DWI信号特征以高信号为主;当b值取2000s/mm^2时,A、B两组患者的DWI信号特征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当b值分别取1000、2000s/mm^2时,A组患者的ADC值均低于B组,差异明显(P<0.05);随着b值的升高,ADC值对肝脏恶性占位诊断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逐渐扩大,诊断价值越高。结论:DWI检查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当b=2000s/mm^2时,DWI检查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的鉴别诊断价值优于b=600、1000s/mm^2时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MRI)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占位性病变70例(78乳)患者的MRI资料,其中乳腺癌46乳,良性占位32乳,观察良恶性乳腺病变的MRI征象及强化参数,比较MRI动态增强扫描与MRI平扫诊断乳腺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结果①良性病变患者平均年龄显著低于恶性病变患者(t=8.225,P<0.05),乳腺恶性病变不均匀性分布较良性病变显著升高(χ2=11.287,P<0.05),乳腺良恶性病变MRI平扫显示率、T1WI与T2WI信号强度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26、3.855、5.362,均P>0.05);②乳腺恶性病变峰值增强率(Emax)显著高于良性肿块,峰值时间(Tmax)、最大强化速率(Slopemax)显著低于良性病变(t值分别为10.286、11.445、7.236,均P<0.05);③乳腺恶性病变SI-Time曲线廓清型、平台型、渐进型分别为38例、6例、2例,良性病变分别为0例、5例、27例,两组比较SI-Time曲线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81,P<0.05);④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乳腺恶性病变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100%、96.88%、98.72%,均高于 MRI 平扫的78.26%、78.13%、78.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82、8.164、8.237,均P<0.05)。结论乳腺良恶性疾病动态增强MRI扫描具有特异性表现,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超声、CT、MRI)、临床诊治方法及疾病预后。方法对我院病理证实的31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病变部位、病灶最大径线、病理诊断等资料,统计超声、CT、MRI等检查方法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正确诊断情况,并进行随访,统计并发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1例患者中,体检中发现占位者21例,有症状表现者10例;AST轻度异常者2例,HBs Ag阳性者6例,CA19-9水平升高者1例。影像学检查结果:(1)31例患者均行腹部彩超检查,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0例,诊断率为32.26%;9例患者加行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者7例,诊断率为77.78%;(2)31例患者均行肝脏平扫增强CT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2例,诊断率38.71%;(3)11例患者行上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者8例,诊断率72.72%。MRI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彩超及CT(P0.05)。病理学结果: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诊断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病灶直径为2~11 cm,平均(4.6±2.1)cm。治疗方法及结果:3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肝切除18例,开腹肝切除13例。与开腹肝切除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肠道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P0.05);随访结果:31例患者随访29例(93.55%),随访时间3~24个月,均诉生活质量良好。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一种预后较好的肝脏良性增生性病变,因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较困难,多种影像学及病理学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率,对于不能排除肝细胞癌等恶性肿瘤或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者应行手术切除治疗,腹腔镜肝切除较开腹肝切除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CT扫描技术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收治的65例肝实质性占位患者的资料,通过分析患者肝占位的CT扫描征象,按其数目、边界以及部位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肝占位患者的CT表现其边界的清与不清(P<0.01),单发低密度灶与多发低密度灶(P<0.01),经增强后强化与不强化(P<0.01)都各有其典型的CT征象,多能做出其定性的诊断(P<0.05)。结论 CT扫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均具有较高的独立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 CT和MRI诊断肾上腺占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肾上腺占位病变患者98例,术前予以超声、 CT和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阳性检出率为76.53%(75例),CT阳性检出率为78.57%(77例),MRI阳性检出率为89.80%(88例),病理检查阳性检出率为91.84%(90例)。超声和CT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病理检查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超声和CT (P <0.05)。MRI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超声(P <0.05)。CT与超声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CT (P <0.05)。结论超声、 CT、 MRI在肾上腺占位病变中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MRI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高,应用价值最显著,但在临床检验过程中仍需参考其他的检查方式,综合考虑检查结果以此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